在古代,人們非常重視“討巧”這壹活動。節日前,燈籠被裝飾壹新,乞巧樓被搭起,水果和蔬菜被陳列出來,婦女和孩子都穿上了新衣服。這種討巧的習俗在漢代就開始形成了。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曾記載:
韓彩婦女經常在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上開業樓,人人都在支。
這是我們在古代文獻中見到的最早的乞求聰明的記載。到了魏晉南北朝,乞巧的習俗已經極為普遍。當時有壹種特殊的“七巧針”,壹端有七個針孔。女人們用彩色的線來回穿過它的針孔。誰穿得快,說明他有獨創性,就是乞求“聰明”。
還有壹種說法是,七夕之夜,女人手裏拿著絲線,在月光下穿針引線,看誰先過。
早期有五孔針、七孔針、九孔針等月下穿針的傳說,可以說充滿了競技意味。古人把女性的才藝和遊戲化比賽結合起來。唐代詩人施堅吾的《少女詞》中,描寫了她6歲的女兒過七夕時的情景:
小女孩才六歲,不知道是聰明還是笨拙。晚上在大殿前,學者們祭拜新月。
這首詩描繪了小女孩的天真和有趣,也描繪了普通人歡慶七夕的場景。七夕之後,討巧是最重要的部分。唐朝的林傑寫過壹首詩《乞巧》:
七夕今夜看碧霄仙子,牽著牛郎織女過江橋。
家家看秋月,萬家穿紅綾。
寫下了壹幕感人至深的逐月圖。後來唐玄宗也很重視七夕節,中國情人節的乞巧活動也在此時開始盛行。他在宮殿裏建了壹座喬奇樓,高100英尺,可容納數十人。此外,樓上還擺放著各種水果蔬菜,用來祭祀牛郎織女。
宮中嬪妃各用九孔針,五色線,月下穿針,巧先過。同時還有音樂表演,歡樂滿滿,引得大家紛紛效仿。
此外,唐代詩人王建曾在他的《宮詞》中寫道92:
每年宮女們晚上穿針引線,給親戚們討個巧樓。
崔豪的《七夕》詩也說:
在長安,月如修行,這壹夜家家持針線。
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長安的七夕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