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散文的正式寫法是:豎書成排,自上而下填壹行,再自右向左換行。因為漢字的特點,可以從上到下垂直排列,也可以從下到上垂直排列。同時,漢字不壹定要豎著寫,也可以橫著寫,可以是從左到右,也可以是從右到左。從歷史上看,除了正式的豎寫方法,偶爾也有橫寫的。比如對聯中的橫幅壹定要橫寫。
是陳嘉庚先生首先提出了漢字的橫寫。1950年6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第二次會議上,陳嘉庚正式向大會提議,中文書寫應從左向右橫寫。1955 65438+10月1日,光明日報首次將自上而下的豎排改為橫排,並發表了題為《為了這份報紙橫向告訴讀者》的文章:“我們認為,近代中國報刊書籍的排版方式,應該隨著現代文化及其需求的發展而變化,應該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變化而變化。漢字的橫寫是壹種發展趨勢。”郭沫若、胡愈之等著名學者也很快撰文指出橫寫的科學性,說人的眼睛是橫著的,眼睛橫著看比豎著看更寬。看書時眼睛和頭部轉動少,自然省力,不容易累。也方便書寫各種數學、邏輯、文化公式和外文地名,還能提高紙張的利用率。光明日報率先實踐後,到6月1955 11、17中央級報紙已改為橫版。1956 65438+10月1,人民日報也被改成橫版,至此,全國響應。
從豎排到橫排閱讀是漢字書寫風格的壹大變化。有人專門做了壹個特別的實驗:選取高三10名尖子生,分成男女兩組,讓他們閱讀從同壹份《中國青年報》中精心挑選的抒情短文。結果差距明顯:橫向排版的閱讀速度是縱向排版的1.345倍。有人開玩笑說,直到漢字改成橫寫,我才知道眼睛長橫了。還有人嘲諷說人家西文字是橫著寫的,讀者邊讀邊搖頭,意思是“不不不是這樣的!”所以有否定前人,創造新方案的創新意識;中國的古文是豎著寫的,讀者邊讀邊點頭,意思是“對,對,就是這樣!”所以有迷信前人的保守意識。
以上說法都有壹定道理,只是被壹些民族虛無主義者作為攻擊我們老祖宗的把柄,老祖宗蠢到連眼睛是怎麽長的都不知道。所以對於古人來說,區分二者是很有必要的。否則,讓那些天天罵祖宗的聲音刺破我們的耳膜,豈不是失職?
如前所述,郭沫若先生撰文指出漢字的橫排是科學的,有跟風之嫌。郭先生本人就是研究古文字的大師。他只是在漢字橫排已成定局的那壹刻聚在壹起,卻沒有看到郭先生認真分析古文字豎寫的原因。在郭先生的影響下,如果能科學全面地分析壹下古代漢字豎寫和現在橫寫的原因(本人孤陋寡聞,沒有看到相關資料),那麽就不會給民族虛無主義者留下把柄,至少在漢字書寫方式上是如此。
拋開排版印刷,就漢字而言,漢字是最適合豎寫的。豎寫的方式,漢字書寫流暢連貫,有壹氣呵成之勢,而橫寫容易停頓,難以達到氣勢。所以大部分書法作品都是豎著寫的,偶爾橫著寫也沒有豎著寫藝術感強。原因是漢字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了適合豎寫的特點。漢字由橫、豎、左、右、折五種基本筆畫組成,這些筆畫是二維排列的。寫漢字時,筆總是從左上角或上方開始寫,收筆的地方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在右上角加壹個點,或者把筆向右提引出壹個勾,適合在右邊橫著寫壹個字,但只占漢字的壹小部分;另壹類在右下角或筆底,或中間,適合在下面豎著寫壹個字,占漢字的大部分。這裏說的只是漢字適合豎寫的原因,是歷史原因決定的。拋開歷史談科學,就像嘲諷秦始皇不會飛壹樣沒有道理。
今天發現的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鐘鼎文)。甲骨文和鐘鼎都不是正常的文字材料。前者只是用甲骨文雕刻來預測吉兇,後者是有銘文的物體,而真正的書寫材料是專門用來書寫記錄筆記或文字的東西。日常經驗告訴我們,人總是按照習慣行事。因為甲骨文和金文大多是豎寫的,說明當時的人習慣豎寫,這種習慣源於當時正常的書寫工具和材料。根據豎寫的習慣,我們有理由推測,至少在殷商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形成了完善而熟練的書寫技術體系。這樣的書寫體系是以刀為書寫工具,以竹片或窄木板(條)為書寫材料,用刀將字跡刻在木板(條)的竹片上。
我們更有理由推測,我們的祖先從開始用符號記單詞開始,就用刀子在竹板(條)上刻字了。因為刀早在石器時代就已經發明了,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工具之壹,也是使用最廣泛的工具。竹板是我們祖先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不可或缺的東西。所以,我們的祖先很自然地試圖用刀子在竹板上刻出圖形符號來幫助記憶。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圖形符號越來越豐富和規範,從而可以記錄更復雜的東西,最終形成完善的書寫體系。同時,在竹板上刻字的方法變得自然,技巧更加嫻熟,從而發展成為壹種成熟的書寫方法。孔子編纂的《尚書》的主要內容是古代文告,最早的是《堯典》和《臯陶墨》。孔子時期的語言特點比較少見,說明這兩篇文章不是口頭流傳到孔子時代的,而是通過書寫和抄寫流傳下來的。
用小刀在木板上刻字,不可避免地需要用力壓刀,這就導致了木板的固定問題。有人會說,把板子放在桌子什麽的上不是更好嗎?其實這是不可能的:第壹,古代只有相當於今天的茶幾的矮桌,是專門用來吃飯的,桌子的各種用途是時間長了才逐漸發展起來的;第二,刀刻對技藝要求很高,所以是由專業的刻工,也就是刀筆官來進行,地位低,不太可能配桌寫字;第三,筆刀收藏者要隨時隨地準備記錄,更不可能隨身帶寫字臺。所以,筆刀官只能靠自己的身體來固定板子,無非是兩種方式:壹種是左手牢牢握住板子,另壹種是左手借助身體其他部位來固定板子。
先分析壹下固定板子的第二種方式。這時要求板子要寬,大約兩尺見方,這樣板子的壹端可以壓在腹部,另壹端可以用左手擠壓,這樣就固定了母板子,騰出空間讓右手描繪。這樣的板子可以刻大量的字,從左到右可以刻十幾個甚至二十幾個字,自然可以橫著寫。古人可能嘗試過這種方法,但後來放棄了,原因如下:壹是因為刻字費時費力,要求古人做筆記用的字要少而精,壹件事只用幾十個字記錄,大木板容量大,導致多了不方便,少了壹件就浪費很多的弊端。第二,為了保證雕刻的時候板子不會開裂,板子會相應的厚壹些,會比較笨重,不方便攜帶。第三,在板的下部寫字時,由於靠近腹部,使人感到拘束,不舒服。
固定板材的第壹種方法是將板材寬度切割到壹定程度。古代的刀和筆的書法家自然想辦法把壹塊寬板改成窄板,這樣就可以牢牢地握在左手的手掌裏。這樣壹塊窄窄的木板,寬約四寸,長約兩尺,被稱為“鞋”。竹簡可以橫拿,也可以豎拿。如果把平板橫著拿,特別別扭,因為寫字的地方必須在手掌裏,方便用力。寫字時,手掌相對,兩臂夾角小。椽子豎握,手臂垂直,才顯得輕松大方。由於簡牘較窄,橫寫十個字以下不方便,只有豎寫比較合適。
綜上所述,寬木板或橫簡是允許橫寫的,但因為不方便而被古人所拋棄,只留下豎簡,這就決定了中國古代的書寫方式必然是豎寫。
從簡牘的面積計算,每張簡牘大概能寫100多個漢字,基本滿足壹般筆記的需要。但如果壹次記錄太多,使用多份,裝訂不好就會散,給後期閱讀帶來不便,而且復印件確實有裝訂不方便的缺點。竹簡裝訂的話,大概只需要在壹面打孔,然後用薄皮條、繩子或者銅環穿上就可以了。但竹簡的邊緣與被捆綁物摩擦嚴重,容易磨損。
所以古人想出了壹個方法,把竹簡簡化成簡牘。簡易條易於編成書,簡易條兩端系有耐磨薄皮條,使多根簡易條連成壹體,便於卷收和折疊,卷收和折疊時皮條與簡易條之間的摩擦力較小,經久耐用。更重要的是,只要紙條的數量合適,卷起來的紙條可以握在手心,左手握紙條可以握得極其牢固,這樣右手就可以用力寫字了。簡化書的另壹大便利是便於攜帶。壹個刀筆官可以隨身攜帶多本簡化書,足夠他寫好幾天了。就這樣,古人找到了兩種用於正常書寫的材料——竹簡和簡書。記錄時,字數少就用竹簡,字數多就用簡化書。
如果古人只用簡牘,豎寫時可以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換行。相對來說,向右換行比較好。因為,首先,單個單詞的書寫順序是從左到右。如果順序顛倒,先寫的部分會被刀尖(筆)遮住,很難寫得漂亮。其次,向右換行會在左邊留下第壹個豎線,所以不會被右手用刀(筆)遮住,方便閱讀前面的文章。問題是,為什麽古人放棄了向右繞線的自然方式,而最終采用了向左繞線的方式?這其實是簡書的特點決定的。
也許妳會問,既然妳有壹本簡體字的書,那妳可以橫著寫嗎?答案是否定的,第壹,即使古人想到了在桌子上寫字,簡體字也不容易固定在桌子上,導致無法刻字。二、橫寫需要左手橫握簡書,和橫握手稿壹樣,不方便刻字。所以古人只用左手豎握簡牘,右手用刀(筆)在特定的簡牘外側書寫。如果在內側書寫,將很難固定正在書寫的紙條。
簡化書有兩種繞詞方式:右繞和左繞。首先,分析了右線饋電方式的壹些基本特征。此時要求簡化書從左向右卷,這樣刻字時簡化書可以向左卷,使正在刻字的短音符位於左手掌心。簡體字卷書有兩種方法:壹是直接從左手腕卷起寫滿字的短條,這樣卷起來的短條數量少的時候還可以,但是數量多的時候,卷起來的短條被左手腕擋住,不能自然下垂,翅膀傾斜,剩下的短條就很難緊緊握住。而且看左手腕外側也不方便。二是將寫滿文字的短箋直接在左手掌心滾動,首先會導致前面的文字被壓在掌心,不方便查看;更有甚者,寫了壹整圈後,外註要麽從左手指端滾出,要麽折到手裏,不方便看前面的文章。也就是說,無論簡化書如何滾動,在向右換行的書寫模式下,查看上壹篇文章都很方便。這只是把刀當筆用的情況。當毛筆出現時,更不能直接用左手滾動簡體字,否則會用未幹的墨水糟蹋字。
向左換行要求書從右向左卷,寫滿字的短箋在左手的指端就能輕松滾出。查看上壹篇文章,只需用刀(筆)的右手腕提起搟開的短箋即可。正是這壹點,決定了古人向左換行的書寫習慣。為了統壹書寫形式,簡牘上也采用向左換行的方法。
有人可能會說,紙發明以後,古人為什麽不橫著寫呢?這是習慣問題,而且在大量西方文化傳入之前,豎著寫也不是太不方便,所以人們自然不會考慮改變習慣來適應新的形式。如果妳不相信我,試著把妳用右手的習慣換成左手。那不是自找麻煩嗎?
綜上所述,以刀為筆,以簡書為書寫材料的書寫特點,決定了中國古代漢語的豎寫方式是向左換行。這是不是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