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擡轎子”是壹種歷史悠久的祭祀祈福的民俗。在正月元宵節或重要日子,人們會背著家鄉供奉的神靈,舉行各種“拜神”、“迎神”活動。擡神又稱走神、巡神、巡神,通常在元宵節或神的生日當天舉行,村民會將神擡出廟堂,在大街小巷巡邏,意為將疫鬼從家中趕走。
古代瘟疫肆虐的時候,人們覺得自己的力量渺小,於是用四處遊蕩的方式,希望借助神靈的力量制服瘟疫幽靈。明清以來,閩南遊神習俗與瘟疫有關。每年正月,閩南如湖鎮南新村和任重村都有鎮君宮巡遊。這裏的鎮君指的是為村民治病而被供奉的醫神皇帝。
閩南的風俗:
1,沙塵天
年終大掃除。為了迎接新的壹年,人們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者用稻草、甘蔗葉綁成的長撣子,清掃房角梁上的灰塵蜘蛛網,也用“桌布”擦拭各種農具和物品。“除塵”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幹凈,讓我們精神抖擻地度過來年,同時也是為了趕走疫情,掃除瘟疫,祈求來年平安。
2.蒸碗和蛋糕
過了塵節,在閩南很多地方,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地區,為了過壹個好春節,就要蒸“碗餅”,也叫“烤餅”。在閩南語中,年糕越“肥”越好,因為“肥”就是發財發達的意思。
蒸“碗餅”必須先“發酵”,所以“碗餅”就是能夠發展發財的意思。而且米粉經過發酵,用猛火蒸熟後,餅頂會裂開,寓意“笑口常開”,象征著全家人的幸福美滿。“碗餅”多以糖蒸成,香甜可口,寓意生活甜蜜吉祥。
3.貼春聯
除夕之夜,人們把家裏所有門上的舊春聯和祝福摘下來,換上嶄新的春聯。在壹些地區,貼春聯通常由男人在家完成。於是,壹家人變得煥然壹新,其樂融融。
4.尊重上帝
祭天是每年正月初壹最隆重的儀式。在新年的第壹天,我們崇拜並祈求上天,今年將是壹個大豐收。孩子壹對(零點),鞭炮聲四起,人們在家裏的廳堂裏立起案來,擺上三祭、水果、綠茶、黃金等供品,燒上三盆香,點上蠟燭,拜“神”,祭祖。這樣的犧牲壹直持續到第四天。
5、開放是
除夕夜,壹家人聚在壹起吃團圓飯,家裏的長輩會先給家裏的孩子發紅包,然後跳進火裏。大家聊天玩耍,熬夜到12點的鐘聲敲響,迎來新年。在“敬神”的同時,家家戶戶放鞭炮,開門迎春,俗稱“鄭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