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郭景雲作品目錄

郭景雲作品目錄

壹、中國作品

專著《親仁天命:從《易》看先秦儒學的經學化》,臺北:萬卷樓圖書,2010。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1。

期刊論文2。《秦始皇帝稱號研究》,《歷史文物》2005年第2期,臺北:歷史博物館,第78-83頁。

3.從儀式、神話記載和人物的裝飾看夏商時期的雙口龍神信仰,《漢學研究》第25卷第2期,臺北:國立圖書館,2007年,第1-40頁。

4.《論古代中西方的人像藝術與觀念》,《考古學報》2007年第3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第267-294頁。

5.《甲骨文“若下高於上”與天地相交的概念》,《周易研究》第1期,濟南:山東大學,第7-13CSSCI頁。本文轉載如下:抄報紙素材。《中國哲學》2007年第5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圖書報刊資料中心;復印報刊。《先秦史》2007年第3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第2-13頁。

6.<秦始皇陶俑:墓俑還是英雄畫像?中山大學學報,1,2008,第65-78頁;本文轉載:高校文科學術稿件,2008年第2期,107-109頁。

7.《夏商時期的龍護王信仰與聖王之子觀念》,《殷都學術期刊》,1,2008年,第1-11頁。

8.《先秦易學中的“神”概念與荀子的“神”觀》,《周易研究》2008年第3期,第52-61頁;本文轉載為“抄襲報紙資料。中國哲學》,2008年第9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圖書報刊資料中心,38-46頁。

9.《墓俑英雄畫像室》,歷史文物180-181,2008年7-8期,第62-71,76-85頁。

10.《論西漢文官編撰世經的方法——以《易》篇為例》,《中國古代中古史研究》第20輯,2008年8月,第253-285頁。(韓國)

11.《伊伊》中“讓人民發光”本義的推斷》,《湖南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第32-38頁;本文轉載為“抄襲報紙資料。《先秦史》,2009年第4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圖書報刊資料中心,第40-46頁。

12.《郭店出土太乙:社會歸屬於自然世界之道(老子C組太乙之書結構再探討)》,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13期,東京:東京大學中國出土資料學會,2009年,第41-665438頁。

13.<尚書?《陸行及其思想的不同版本研究》,《史學史研究》2009年第2期,第84-92頁。

14.郭店楚簡《太乙》中的四時四季觀,《文史哲》2009年第5期,第20-26頁;本文轉載為“抄襲報紙資料。中國哲學”,第11期,200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第60-66頁。

15.《從商周文獻看歷史時間觀念的形成》,《臺灣省師範大學歷史學刊》第42期,65438+2009年2月,第1-19頁。

16.《聖師與忠臣:10-11章原意及主題來源探究》,《漢學研究》2009年第4期,第35-47頁。

17.《論先秦“儒家”概念的起源與本意》,《孔子研究》,第1期,2010,第4-17頁。

18.《謎中之謎:商周時期表示青色的詞語的演變及其意義》,《歷史研究》,2010,第2期,第4-24頁。

19.《論史前信仰中龍形象的起源》,《中原文物》第3期,2010,第23-33頁。本文轉載於《銀都學術期刊》第3期,2010,第66-75頁。

20.《殷商的神信仰與“帝”字新解》,《南方文物》,2010,第2期,第63-67頁;本文首發於《中國文學博物館》第2期,安陽:語言出版社,2009年,第37-46頁。

21.《根據出土本《先秦易》考證杜仁原詩》,東華人文學報,第17期,2010年7月,第1-20頁。

22.商周文獻中歷史觀念形成的考證,《歷史人類學學報》第8卷第2期2010,10,1-86頁。

23.《從商周古文字思考“幹”、“坤”卦名——兼釋“坤”字》,《周易研究》第2期,2011,17-24頁。

24.“從考古史實推斷殷朝建國”,《古代文明研究》第2期。51,20112,第39-43頁。

25.郭景雲,“古代亞洲的馴馬、騎馬和旅行──兼論商代文明馬車的起源”,《中國社會科學》,第6期,2012,第184-204頁。

26.郭景雲,《楚簡《易》中“慎言慎行”之論——第十五至十六章原意考辨》,《學術研究》,2013,第1期,第87-96頁。

非正規學術論文

27.《甲骨文中“神”字的原型及其意義》,《古代漢字研究》,第26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95-100頁。

28.портреткакмровоззре.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莫斯科:東方文學,2006年,第150-170頁(俄文)。

29.《郭店楚簡·太乙聖水·上海博物館藏簡牘》中的三種自然觀,武漢大學簡牘研究中心主編,簡牘,2007年第2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67-192頁。

30.《先秦自然哲學中的“天為恒”觀念:竹簡《太乙》《恒先》論宇宙起源》,儒家文化研究第壹輯,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第357-375頁。

31.《諸神考論》,中國孔子學院,《中國儒學》第壹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第427-434頁。

32.《甲骨文、金文、竹簡中的" "字通考》,《古文字研究》27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135-140頁。

33.從《易經》看先秦與西漢儒學的異同,中國古典名著第四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53-90頁。

34.《論楚簡中的刑罰、親民與精神生活問題》,《中國典籍》,2009年第5期,第137-174頁。

35.從商周文字看“道”的本義,《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叢書》,2009年,北京:網上書店,第203-226頁。

36.《論“肖像”藝術的主題——探索跨文化的定義》,圖像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第135-176頁。

37.《ханьскаяэстетика(漢代的美感與美學)》,ч

38.從竹簡《易》看戰國時期的歷史語言,《簡帛研究》2007年4月2010,第6-21頁。

39.甲骨文“子”字釋義,《古文字研究》二十八輯,北京:中華書局,2010,第41頁。

40.殷商王室祭祀太陽與始祖叢之名研究,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二輯,上海古籍,2011年,第47-76頁。

41.《尋找“大河房鼎”的鑰匙──論商代巫的身份》,《藝術史研究》第13期,2011年,第75-112頁。

42.《先秦竹簡與千古經典》,《中國傳統研究》第9、10輯,2012,第138-149頁。

43.楚簡中的“、”“和”字釋義,《簡帛語言研究》第6輯,2012,第1-15頁。

44.〈Происхождение концепции ?Дао?наоснованиданыхпале.

有嚴格審查制度的學術書籍和論文

45.黃德寬、編著《論"為"、"為"、"元"、"美"的關系》。《中國古代漢字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391-396頁。

46.《從《通經表》第壹章看戰國末期道教祭祀用字的萌芽》,出土資料と漢字文化圈,東京:吉谷書院,2011年,第(73)-(96)頁。

47.《殷商時期的自然神崇拜》,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編,《殷墟科學發掘80周年作品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第520-548頁。

真實出版的會議記錄

48.肖像的定義及其範圍大綱,中西方的人物與個人概念,輔仁大學中國研究叢書,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605-655頁。

49.道教的神仙觀,道教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師範大學,2006年5月,第153-168頁。

50.《從簡本與經典本的異同看儒家經典的形成》,中國經學研究會第五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程池大學中文系,2009年,第301-326頁。

51.論商周語言中“於”和“於”的意義及戰國兩漢時期的關系。語言與教學的多元對話,臺中:東海中文系,2009年,第343-357頁。

52.《通經》第壹章解讀——兼論其文章屬性與戰國末年道家的萌芽,《語言與文學解讀的多元對話》,臺中:東海大學,2011,第107-154頁。

網絡出版

53.《讀橫縣》,竹絲研究網,2008年7月25日。

54.《橫縣兩次補考》,竹絲網2011/03/07。

會議記錄(供會議期間使用)

55.中國禪宗對蘇菲文化有影響嗎?“第十三屆佛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華梵大學,2006年6月5-38日+10月。

56.《魚線與法鎖:楚竹書《苦衣》第十四章》,國立臺灣省立大學文學院,第四屆中國國際經學研討會,2011。

57.甲骨文“子”“子”“子”考辨,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馮佳大學,2011,第161-182頁。

58.殷周時期伯夷舒淇與王家故事結構的關系,第二屆世界漢學史籍國際研討會,宜蘭:佛光大學,2011 5月31 6月2日,第1-52頁。

59.“甲骨文詞與富友詞”,出土文獻研究的視角與方法研討會,臺北:國立程池大學中國文學系,2000年6月11。

60.博藝舒淇故事考證,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第十三屆年會暨國際研討會,南陽:2011 8月20-22日。

61.戰國秦漢出土" "壹詞概述。國際竹簡學術研討會,蘭州,2011 8月25日至26日。

62.<呂後奉命!——西漢歷史學家對命運的闡述和隱藏。第八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11,10。

63.《語言與文字:論殷商文字的起源與形成》,甲骨文與高青西周城址大發現國際研討會陳莊,2012,8月。

二、外語作品(1989-2005)

專題論文

64.漢代畫像來源,蘇聯美術學院繪畫、雕塑與建築大學藝術理論與歷史系,碩士論文1989。

65.春秋戰國歷史進程中“人”的概念的變遷)москва,ивран(莫斯科:東方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66.В.Манухин,А.Кобзев, В.Таскин, Б.Рифтин, Д.Воскресенский.Цзинь, Пин, Мэй, или Цветы сливыв золотой вазе.Т.1, 2, 3.(Участие в переводе, научноподготовкетес

67.《梅花:中國宋、明樂府譯註》)спб。: нева –м.: олма-п?.

68.босинцзян11000(唐作品劄記):наталл。

期刊論文

69.китайский?ос: загадкр.

70.《楚國的文化現象,中國繪畫的起源》,《東方學術雙月刊》,№ 1(1993)。A級

71.“東西方肖像中的理想化方法”,《遠東》雙月刊,第4期(1993)。A級

72.”張衡《歸才》),(《莫斯科文學年鑒》2001,№1,第1-5頁。

73.востокм.:A級

74.《漢字詩學》,東方學術雙月刊,2002年第6期,第5-24頁。

75.(東西方文化中“臉”、“人”、“人像”等概念和現象的比較),проблемыдал?рa類

76.западвостокорми?а.A級

77.путьсмертного –полюбиы

78.первыйснегнаянцзыы(《趙幹第壹江雪圖》)

79.ликишан/ин11000(тысс二世..A級

80.духителовпогребал?ны.A級

試圖

81.концепциядревнеееиги.

82.< квопросудатировкеам.

83.Искусство?весеннего дворца - Китайский эрос.М.: Квадрат,1993 ,1993。

84.Несколькослов об иллюстрациях к роману ?Цзинь, Пин, Мэй?- Китайский эрос.М.: Квадрат,1993。

85.Дэ как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потенция китайского императора и его империи в символахицзинистики и образах искусства)- От магической силы к моральному имп еративу: категориядэвкк.

會議論文

86.глинянаяармияцинь-21научнаяконференция?Общество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ов Китае?.ч.1.м.:наука,1990《秦始皇兵馬俑》,《21中國社會與國家研討會論文集》,65430。

87.портретывеликих·точкизрения·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говосполнениявластичерезинь-научнаяконференция二十三世?Общество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вКитае?ч.1.м.:наука,1991《帝尊與聚陰補陽論》,第23屆中國社會與國家研討會論文集。

88.формирования-xxivнаучнаяконференция?Общество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в Китае?.ч.1.м.:наука,1993《中國畫像的來源》,《第二十四屆中國社會與國家研討會論文集》,1993。

89.Хронологияи анахронизма романа ?Цзинь, Пин, Мэй?XXVIнауч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Общество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в Китае?。м.:наука,1995(第26屆中國社會與國家會議錄,1995)。

90.Персонажиромана ?Цзинь, Пин, Мэй?二十七науч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Общество игосударство в Китае?м.:наука,1996(第二十七屆中國社會與國家研討會論文集,1996)。

91.Поэзия имузыка в романе ?Цзинь, Пин, Мэй?三十壹научнаяконференция?Общество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в Китае?м.:наука,(第31屆中國社會與國家研討會論文集,莫斯科:科學出版社),2001,第216-236頁。

92.отиероглиакслову (китт) Общество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в Китае?м.:наука(第三十二屆中國社會與國家研討會論文集,莫斯科:科學出版社),2002年,第195-213頁。

93.張衡《四哀詩》的四種理解與解讀,《第三十三屆中國社會與國家研討會論文集》,莫斯科:科學出版社,2003年,第183-192頁。

94.(秦始皇稱號研究),《第十二屆遠東哲學與世界文明研討會論文集》,莫斯科:遠東學院,2003年,第172-181頁。

95.《論周葬禮中的“精神”範疇》,《亞非研究國際研討會》,莫斯科,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