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用幾句話介紹壹下傣族的習俗。

用幾句話介紹壹下傣族的習俗。

傣族是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包括著名的傳統舞蹈孔雀舞和著名的傳統節日潑水節。傣族以大米為主食,喜愛糯米,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飯。傣劇是雲南特有的少數民族劇種之壹。

1,宗教

邊境地區的傣族普遍信仰南傳至上座的佛教,屬於小乘佛教,同時保留著原始鬼神崇拜的殘余。大陸傣族崇拜“龍神”和“龍樹”,還有宗教專業人士“孟博”和“師娘”代人占蔔治病。在景谷等地區,也有上層信佛的人。

2.衣服

女人:女人傳統上穿短袖和裙子。

男:傣族男子穿無領雙排扣或大排扣小袖短衫,長袖長褲,天冷蓋毛毯,白色或綠色布套。男性紋身的習俗非常普遍,不僅顯示勇氣,還可以驅邪護體,裝飾身體。

3.規定飲食

傣族人的主食是大米。德宏地區吃粳米,西雙版納等地喜歡吃糯米,壹般是馬上就吃。傣族著名的香竹筒飯也叫竹筒飯,是將糯米放入香竹筒中,用水浸泡15分鐘,用火烘烤而成。吃的時候敲打竹筒使其變軟,竹筒內壁的竹膜就會粘在米飯上。用刀切成兩半,香香的竹筒飯就出來了,香氣濃郁,米飯柔軟細膩。

還有獨特的菠蘿紫米,香甜可口,有養血潤肺的功效。民工們經常在野外吃飯,他們可以吃壹個用香蕉和葉盛做的糯米球,還有鹽、辣椒、酸肉、烤雞、糯米和苔蘚松。肉類包括豬、牛、雞、鴨。他們不吃或少吃羊肉。他們擅長烤雞、燒雞,喜歡吃魚、蝦、蟹、螺、苔等水產品。我們經常吃的蔬菜有白菜、蘿蔔、竹筍和豆類。

4.藝術

傣族有傳統的傣劇。西雙版納過去有壹種歌舞戲詞的形式,這就是傣劇的雛形。它的情節比較簡單,主要表現了持刀獵人與龍、鳳、龜、鶴的變相搏鬥。傣劇的發展和完善主要在德宏地區。因此,傣劇又被稱為“滇西傣劇”。產於19世紀初德宏盈江沾溪、幹崖壹帶。

5、節日

傣族節日大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的節日有門節、開門紅節和潑水節。

擴展數據

傣族把孔雀和大象視為吉祥物,民間故事豐富多彩。傣族喜歡依水而居,愛幹凈,經常洗澡,婦女喜歡洗頭,所以有“水民族”的美譽。過去傣族普遍信仰佛教,原始宗教傳到南方。

1,收盤日,開盤日

閉幕日,傣語稱為“Howasa”,固定在傣歷9月15日(公歷7月中旬)。開門節,傣語叫“Onvasa”,固定在65438+2月65438+5月(公歷65438+10月中旬)這壹天。

在這兩個節日,各村男女老少都會到佛寺舉行盛大的拜佛活動,向佛祖供奉食物、鮮花、錢幣,在佛祖面前念經、滴水,祈求佛祖保佑。

從閉館日到開館日的三個月裏,是“關門”的時間,也是壹年中宗教活動最頻繁的時期。拜佛,聽佛講7天。晚上,會有煙花、鞭炮、高升(孔明燈)和“趕場”。封閉期,青年男女可以談戀愛,但不能結婚,不能外出;開門之後就可以結婚出去了。

2.潑水節

傣族歷年的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傣語稱為“桑幹畢邁”或“冷合桑幹語”,意為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歷六月下旬或七月上旬(公歷四月中旬)。它在清明節後的第10天舉行,象征著“最好的壹天”。

節日通常是3天。前兩天是送舊迎新。節日壹大早,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少都沐浴盛裝,前往佛寺拜佛,並在寺內建起4、5座塔。每個人都圍著塔坐著,聽佛祖誦經。之後,女人們每人挑了壹把水,為佛像“洗塵”。

在佛寺的儀式結束後,年輕的男女退出,互相潑水祝福。然後他們成群結隊四處遊行,向行人潑水以示祝福。每年在西雙版納的潑水節期間,傣族人都會在瀾滄江舉行盛大的龍舟比賽。比賽結束後,龍舟被拆除,放入佛寺的竹制建築中妥善保管。在第二年潑水節到來之前,把拆下來的龍舟重新組裝起來,組裝好的龍舟叫“旱黑”?

3.花街節

花腰傣最盛大的節日是農歷正月十三的“花街節”。這壹天,成千上萬的年輕男女從周圍的村莊聚集到花街。節日的花街熱鬧非凡,身著古裝的小女孩(少女)排著隊緩緩走過花街,爭奇鬥艷,風情無限;男生在尋找合適的人,睜大眼睛。

壹拍即合,兩人在鳳凰竹下的荔枝叢中相遇。女孩從腰間解下米飯,翻開綠色的芭蕉葉。只見香噴噴的糯米被花汁染成了半金黃半鮮紅,芭蕉葉上壹層壹層地擺滿了豬腰、炒鱔魚幹、鹹鴨蛋等山珍海味。兩個人壹起吃飯,聊著情話。吃完飯,求婚的大事就定了。

參考資料戴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