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流傳到近代,也就是孔子生活的時代,孔子用文言文註釋《易經》。易經八卦是他們三人所創,所以又被稱為“三聖”、“三古”。也就是說,《易經》的八卦是在三古之後產生的。
文王為什麽要修改伏羲和先天八卦?先來看先天八卦。伏羲時代認為‘天地皆上下’,即天在上,地在下。‘天動地靜’,即動為陽,靜為陰。卦由'-'為陽爻'-'為陰爻,幹由三陽爻組成,坤由三陰爻組成,故先天八卦視幹為上之天,坤為下之地。先天八卦對待天地(天地,男女)。俗話說‘氣終會變’,就是事物到了盡頭(極端),就會變到反面,所以夏天的是陰,冬天的是陽,特別有哲理。
八卦分連日,後天八卦也叫王文八卦,即地震圖為起點,排在東方。順時針為荀、李、坤、兌、幹、坎(正北);東北的根瓜。作為節氣的象征,地震是春分,荀是長夏,是盛夏,坤是立秋,是秋分,乾是立冬,是立冬,艮是立春。即序數為:坎壹、坤二、真三、荀四、五中宮、劉幹、兌會、格八、李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