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龍山文化和最早古城的形成有什麽關系?

龍山文化和最早古城的形成有什麽關系?

龍山文化泛指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黃河中下遊地區的銅器文化遺存。因最早發現於山東歷城區龍山鎮城子崖,距今約4600至4000年而得名。

龍山文化廣泛分布於山東、河南、山西、陜西等省。山東龍山文化壹般稱為典型龍山文化;豫西龍山文化是廟底溝文化的第二階段;河南龍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東地區。陜西龍山文化,或稱克勝莊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陜西省境內的涇河、渭河流域。

根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和夏商周時期的範圍,漢族的先民壹般是從西邊的龍山和東邊的黃河中下遊出發到泰山。主要分布在該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兩種新石器文化,壹般認為是漢族先民的文化遺存。

傳說黃帝延續了300年,對應的是龍山文化早期,也就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700年。龍山文化早期可分為兩個時期:公元前2800年前的早期,大致對應傳說中的黃帝軒轅氏、黃帝熊氏、黃帝縉雲氏。

公元前2800年以後,就是後期,也就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前100年,大致可以對應傳說中的年輕人叫的時期,其中就有年輕人叫金的時期。黃帝時代,天子的位置是由氏族輪流傳到氏族的。

黃帝時代後,顓頊稱天子,顓頊源於少年玄鳥家族。自顓頊繼位天子後,天子被玄鳥家族壟斷,宣告了黃帝時代的結束,開始進入壹個天子依舊黑天下的時代。直到夏朝末期,黑陶遺存才是這個玄鳥家族時代的考古證據。

從顓頊到舜、禹,時間對應河南龍山文化,即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070年。

據古代史料記載,“從黃帝到禹,是30代”,歷時約900年。研究表明,從黃帝到禹,其時代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70年,歷時約900年。相當於龍山文化早期和河南龍山文化兩期。

因此,龍山文化時期,尤其是龍山文化早期和河南龍山文化時期,正好對應於傳說中的黃帝至禹的歷史時期。

中原地區早期龍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為主,多為手工制作。口邊壹般用慢輪修整,有些器皿如易拉罐等單獨制作,然後拼接在壹起。灰陶的燒制溫度大約是840度。

龍山文化早期保留和繼承了仰韶文化的壹些元素,如杯、敞壺、折壺、閉壺和尖底瓶,而雙耳壺、三耳壺、深腹壺和圓柱壺則獨具特色。

龍山文化陶器的紋飾以籃紋為主,有的陶器在籃紋上還裝飾有幾個甚至幾個附加的樁紋,主要用於強身健體。

龍山文化晚期,陶器以灰陶為主,紅陶占壹定比例,黑陶數量增多。灰陶和紅陶的燒制溫度都達到1000度。

手工制作仍是主要方法,但制輪技術的創新有了進壹步發展,壹些陶器已經成型。主要容器造型有杯、盤、碗、罐、壇、鼎、甑、容器蓋、容器座和新興容器。最常見的裝飾圖案是繩紋和籃紋,也可見少量的方格紋。

山東龍山文化的陶器在制作方法上有了很大的進步,輪制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此,器件的形狀相當規則,器件壁厚非常均勻,產量和質量大大提高。

山東龍山文化陶器以黑陶為主,灰陶不多,還有少量紅陶、黃陶、白陶。黑陶是壹種黑而亮的陶器,陶坯薄,胎骨致密。它是龍山文化中最精美的陶器。

黑陶燒制時封窯熏制,陶面呈現深黑色光澤。黑陶表面打磨平整,僅有少量弦紋、劃痕或孔洞。黑、薄、亮、新是黑陶的四大特點。

黑陶有細粘土、泥質粘土、夾砂三種。其中有壹種細泥薄壁黑陶,表面光亮如漆,薄如蛋殼,稱為“蛋殼黑陶”,代表了這壹類型陶器的傑出成就,反映了當時高度發達的制陶業水平,是我國制陶史上的巔峰時期。

“蛋殼黑陶”多為素色或磨光,裝飾紋樣較少,主要有弦紋、劃痕、孔洞等。造型很多,主要有:碗、壺、壇、罐、豆、單耳杯、高柄杯、鼎等。

特別是龍山文化遺址的黑陶藝術品高足杯,杯壁只有0.5毫米厚,重量只有50克左右,是黑陶中的極品。更別說4000多年前的古人了,但是後來燒出這種顏色的陶器已經很難了。

山東龍山文化中的鬼臉三腳架腿和圓形三腳架腿是最具特色的,這在其他文化中並不多見。

此外,龍山文化最顯著的特點是城址的發現。比如在山東,除了城子崖龍山遺址,還有日照藥王城遺址、壽光副業王城遺址、茌平三縣發現的八處遺址、臨淄天王村遺址等。河南境內有淮陽平涼臺古城、陸毅欒臺遺址、登封王成剛遺址、鹽城郝家臺遺址、輝縣孟莊遺址。

龍山文化在中國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這壹時期,陜西的農業和畜牧業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進步,生產工具的數量和種類也大大增加。快輪制陶技術更為普遍,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同時,占蔔等巫術活動也很流行。從社會形態上看,當時已經進入宗法社會,私有財產已經出現,開始進入階級社會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