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詩經。閔的抒情主人公是誰?

詩經。閔的抒情主人公是誰?

被拋棄的妻子

女性的悲歌——《詩經·馮偉·莽》

“壹夫壹妻制在歷史上從未以男女和解的形式出現過,更不用說作為這種和解的最高形式了。恰恰相反。它作為壹個被男性奴役的女性,作為史前時代性別沖突的前所未有的宣言而出現。”(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段話對我們理解《詩經》中的棄婦詩很有幫助。

《馮偉夢》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也是最好的棄婦詩。可能是春秋初期衛國的壹首民歌。詩通過壹個女人的哭泣,生動地描述了她戀愛、結婚、被拋棄的全過程,表達了她的悲痛和怨恨,客觀地揭露了當時的階級壓迫,因為“最初的階級壓迫是與男性對女性的壓迫同時發生的”。

《自保》詩共分六章。第壹章是關於女主人公答應了孟的求婚。這首詩的開頭解釋說,孟是壹個小商人,從事布的貿易。他來找女主角交易絲綢只是壹個原因,目的是“來了就找我”。為了達到目的,他假裝壹臉老實的樣子,向女孩求婚。因為女主角沒能看透自我保護的虛偽,所以她同意了自我保護。於是,她不顧父母之命,不顧媒人之言,勇敢地許下了“秋後算賬”的承諾,錯誤地將自己的愛情投入到了壹個騙子身上。從這裏不難看出,詩中的女主角是壹個單純、熱情、天真的女孩。自我保護呢?他是壹個狡猾的家夥。

“乘車過洞望復關”。從訂婚開始,這個女孩就用燃燒的感情瘋狂地愛著自保,迷戀自保:“不見復關,我在哭泣;看到復關,我滿心歡笑。”她對占蔔的結果深信不疑,希望孟趕快來領聘禮,把婚事辦完。第二章,女主角渴望結婚,進壹步刻畫了她單純熱情的性格;另壹方面也為日後的婚姻悲劇和女主角性格的發展變化埋下了伏筆。

第三章是全詩的壹個情感轉折點,從憧憬愛情到後悔戀愛。詩人用桑葉的清新來形容壹個女人的青春美麗,“太想吃桑了”,既是“比較”,又是“繁華”,“先說別的,以引起被吟誦的文字”。如果壹個女人渴望愛情,她會像鴿子壹樣痛苦。結尾三句:“我是女人,沒什麽好擔心的;學者的焦慮還是可以說的;妳不能說妳是女人。”這是女主角從被拋棄的經歷中總結出來的血淚教訓。她下定決心不再懷念過去,並告誡千千萬萬的姐妹們避免重蹈自己的覆轍。在這裏,詩人向我們展示了這個女人深深的遺憾,也寫出了這個女人性格中極其可愛和堅強的壹面。

然後,詩的第四章表達了女主角對忘恩負義的男人的怨恨。詩人運用了同樣的“比較”手法,用“桑葚已落,其黃已落”來說明女子容顏已衰,揭示了她被自我保護所拋棄的直接原因。“自組,三歲窮”說明這個女人從結婚開始就壹直過著清貧的生活,也正是這種生活讓她美麗的容顏迅速憔悴。然而,在這種自我保護騙走愛情和嫁妝後,他逐漸暴露了自己冷酷無情的“二三德”本性。女人成了跨河的橋,被無情拋棄,女主角的追求像肥皂泡壹樣破滅。在這裏,通過這個女人的抱怨,這首詩有效地揭示了自我保護和背叛的卑鄙面目。

是的,為了得到真愛和幸福的家庭生活,這個可憐的女人“努力了”,“掙紮了很久”。無論忍受怎樣的磨難,她都擔起多重重擔,甚至連丈夫的暴怒辱罵都沒有怨言。然而,盡管忍辱負重,她還是沒能擺脫被拋棄的不幸命運。殘酷的現實留給她的只有苦澀的淚水和悲慘的生活。還有自我保護?原來,壹張“發過誓”的假忠誠和壹臉“愚蠢”的假善良,在他“說完話”達到目的後,就慢慢地對她暴虐,最後把她壹腳踢開。從這裏不難看出,孟是壹個滿腹學問、極端自私的小商人,是奴隸社會夫權受壓迫的典型。更可憐的是,這個女人被騙回到父母家後,等待她的不是親人的安慰,而是兄弟間的歡聲笑語,甚至在親人面前,都找不到壹絲同情。對生活如此沈重的打擊,對人間人情如此的輕描淡寫,讓她不得不“俯首哀”而不訴說痛苦。第五章用了六個感嘆詞“伊”,表現了女主人公的自憐自哀。追憶往事,敘說往事,悲憤之情,悔恨之情,孤獨之嘆錯綜交織,如壹團埋藏已久的火在生成,強烈地表達了她對負心人的譴責。

第六章描述了女主人公被拋棄後的怨恨和決心,感情逐漸轉向平靜。“和老公白頭偕老總是讓我抱怨”,壹種夾雜著怨恨的憤怒感油然而生。回顧過去,與今天相比,我自己的命運是如此暗淡,當初的“丹丹”和“忠厚”都被自保推翻了。而我,女主角,也透過自保背叛誓言的面孔,看到了他卑劣的靈魂,於是,她絕望了。“不去想,就已經很尷尬了。”遺憾多於悲傷,她不肯留下。她沒有自我保護的欲望,沒有半句哀悼,沒有幻想,只有對自我保護的怨恨和譴責。在這壹點上,詩人成功地為我們塑造了壹個藝術典範,從壹個單純熱情的少女,變成了壹個忍辱負重,然後又堅決不肯拋棄妻子的妻子。

社會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從宗法公社建立起,女性就成了家庭的附庸,受到男性的支配和壓迫。在奴隸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更低,尤其是勞動婦女,成為家人的奴隸,成為可以隨意買賣的商品。《孟》中的女主人公就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她被自我保護拋棄絕非偶然或個別,它是壹種社會制度的產物。摘要:孟的《棄婦詩》之所以成為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棄婦詩,關鍵在於它通過對兩個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和壹個女性的婚姻悲劇的描寫,深刻地批判了當時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社會現實。然而,就是這樣壹首民歌,卻被漢代以來的封建文人極其可恨地曲解了。《詩序》形容為“刺死妓女”,朱在《詩傳》中也說:“此妓女被人所棄,卻把自己的故事說出來,以示悔意。”詩中確實存在“後悔”的意思,但那是女主角沒能認清負心人卑劣靈魂的後悔,絕不是“淫蕩”的後悔。他們把這樣壹個勤勞善良、受盡屈辱的勞動婦女形象描述為“淫婦”,實質上揭露了這些文人儒生竭力維護男尊女卑的封建秩序的封建立場。

最後,我們來看看這首詩在結構藝術上的特點,這首詩是壹首很有敘事元素的抒情詩。在詩的第壹、二章中,女方追溯被騙的自我保護,與他相戀、結婚的過程是敘事性的;第三章用了整整壹章的篇幅來表達對錯誤的愛情和不幸的婚姻的惋惜和深情,這些都是由回憶自然引發的;第四張圖接著描述被拋棄的過程,敘事中的怨恨也同時不由自主地產生。她把所有的怨恨都發泄在無情的自保上,達到了感情的高潮。第五章描寫被拋棄後被哥哥嘲笑,流露出受委屈的感覺和無怨無悔的被拋棄的痛苦;第六章回顧了孟過去的種種偽情,表現出對負心人契約的痛恨和堅決拒絕的感情。長詩基本上是按照事件的發展過程來敘述的。詩人的情感脈搏隨著事件的發展而跳動,有時是悔恨,有時是自傷,有時是申斥。這些復雜而豐富的感情是隨著事件的敘述而產生和發展的,與敘述是和諧的。以敘述為依據,更能讓讀者理解詩人的感情,從而產生* * *。

詩人在敘事中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其中對比手法尤為突出。像同壹人物前後的行為對比,把自我保護的虛偽奸詐刻畫得淋漓盡致;再比如不同人物之間的思想性格對比,女主角的單純熱情、善良勤奮與自我保護的虛偽無情形成鮮明對比,能引起讀者對自我保護的反感和對女主角的同情。再比如,在刻畫心理狀態上,在描寫思想情緒上,也大量使用了對比:“不見重入,就哭;看到復關,我滿心歡笑。”戀愛中女人的心理刻畫的淋漓盡致。詩歌中對“比”的描寫更加明顯,自然提升了詩歌的意象,使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含蓄雋永。

此外,詩歌的語言形式也豐富多彩。疊字的使用,如“彼彼”“連連”“閆妍”“丹丹”;有連續句式,如“抱布貿絲,匪來貿絲”“取洞以還關;沒看到重入,哭了;看到再入,我笑語盈盈。”還有對偶句,如“來隨妳車,動隨我賄”“齊有岸,紀有盤”。等壹下。這些語言形式的靈活運用,增強了旋律美和音樂美,豐富了詩歌的藝術特色,加強了思想內容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