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慶祝新年的傳統約有3000年。說文:“年已熟。”“年”的本義是莊稼的大豐收。在古代,當谷物壹年成熟壹次時,人們稱之為谷物成熟壹次的壹年。這是農耕民族祖先的習慣。《爾雅·石天》:“夏為歲,商為崇,周為年,唐虞為載。”可見,自然周期在周朝被正式稱為“年”。
自從門被外國列強屢次炮轟後,國人貶低自己傳統文化包括傳統節日的思潮時起時伏,影響近代約百年。
我記得在“文革”初期的1967,當局宣布春節不放假。當時我作為壹名高校青年教師,和大學生在農村,為了師生和公社社員擺脫“過年”的舊習俗和習慣,在大年初壹奉命到地裏勞動。但在民間社會生活中,人們依然延續著民族文化的血脈,不肯放棄“年”。在普通人的心目中,拜年、元旦、大年總是指農歷新年。
到目前為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中央電視臺在每天新聞聯播的開頭都同時報道了兩種歷法:陽歷和農歷。
壹年365天,周而復始,是人生自然的壹段。年是壹個大的自然段,壹年中的幾個小的段叫做節,年是壹個統領節。如果沒有年份,節日就會群龍無首。歲末年初,是辭舊迎新的時候,“日子會使人長壽”,所以辭舊迎新永遠是新年的主題,也是舊俗的核心。
中國新年是慶祝壹年的成就,規劃新的壹年的生活和點燃新的期望的時候。年復壹年,儀式、載體、活動積澱成了“過年”的習俗,不斷積累文化內涵,形成了壹種年俗文化,反映了人們對生活的“憧憬”。它飽含著對生命的祝願、理想和心理祈禱,積澱著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如果我們失去了“年”的概念,所有的年習俗都將失去其中心和靈魂。
幾千年的中國民俗文化積澱了豐富的民族心理願望。在選擇上,壹個是豐衣足食,壹個是和諧吉祥。吃頓團圓飯,安度晚年,享受天倫之樂。尊老愛幼,禮尚往來,互道恭喜,團結和諧,充滿親情、友情、溫暖,貼春聯、貼“福”字,剪窗花、掛燈籠、放鞭炮,逛廟會、賞燈、看表演,洋溢著普遍歡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氣氛。
維系年俗文化是中華民族確認自身文化身份的需要,也是文化自覺的表現。我們應該認真對待傳統文化的代際傳承,不要讓它在我們這個時代中斷。文化主體性的喪失將意味著民族精神和傳統的喪失,意味著民族性的消亡。過年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儀式和環節,對培育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不可或缺。
近年來,我們的輿論越來越關註傳統節日——春節。試圖從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中挖掘出傳統節日的文化精神內涵是非常有意義的。
比如可以多開展團拜活動。春節期間,單位團拜現在已經很流行了。其實朋友也可以集體拜。有的年輕人說,傳統節日是和家人壹起過的,很守規矩;洋節是和朋友壹起過的,很放松。為什麽我們不能和朋友壹起過傳統節日?黨,AA制等。,可以在好友團拜中正確完成,還可以做得輕松活潑!我們可以學習外國節日的優點!發揚“敬親鄰”的傳統,親戚也可以集體拜,鄰居也可以集體拜。可以“輪流坐莊”,n年壹次,當好主人;鄰裏崇拜也可以由社區主辦,人人參與,密切的鄰裏關系也是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再比如,利用過年的機會,打造家庭文化。所有的企業都有企業文化,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是家庭文化。“忙年”既要忙家庭的物質建設,也要註重家庭的文化建設。不僅要忙過年的文化氛圍,還要考慮長遠的家庭文化傳承。物質生活是有限的,精神生活可以是無限的。中國人講究“留得雁聲,留得他人名”,“留得赤子之心,照得青史”,“留得千古流芳”。這個國家有國家史、地方誌、家族家譜、個人傳記和墓誌銘...從國家政治到家庭瑣事,所有好人都有機會永垂不朽。對於每個家庭來說,每個人的良好言行都有機會被寫進家譜,傳承給後代,形成家風和歷史。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在春節期間保留壹本“家庭年譜”,把家庭成員的善行記錄在壹本書裏,成為家庭文化的載體,經過幾代人的積累,成為家族歷史。多好的方式啊,它激勵著人們提升人生價值,提高生活水平。
再比如,從過去的桃符到春聯,再到今天的手機、網絡詩詞,都是為了與時俱進,維護民俗文化。早在秦漢以前,中國民間就有春節期間在大門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在五代時期,對句被刻在紅木板上,而不是神的名字。宋代以後,紅木板逐漸被紙代替,貼春聯的習俗傳遍了中國。在明代,符濤被正式稱為“春聯”。這是中華民族獨特的詩書結合藝術,應該大力發展。現在當代人已經擴展到網絡春聯大賽,手機春聯詩詞大賽等等,值得推廣。
值此新春佳節之際,讓我們在歷史的年輪上鐫刻珍貴的友誼,在新的壹年的田野裏播撒希望的種子。李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藝術節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