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傳統節日,以前被稱為“上巳節”,在夏歷的三月的第三天。古代將三月初三視為“上思”,漢代定為節日。“今天是月初三,官民都在東流水上(幹幹凈凈)。稱之為“洗除汙垢(病)”(《後漢書·禮記》)。後來又增加了水宴和郊遊的內容。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日,為後世所沿襲,從而成為漢族人在水邊飲酒、郊外春遊的節日。那壹天有流杯、流蛋、流棗、乞食戴柳圈、探春、郊遊、吃精米、唱歌等活動。在臺灣省和福建,三月三日是“三月節”,“采鼠麯草,拌米線為先拜”(清甘龍《臺灣省賦誌》)。四川忠縣有“三月會”,隆重舉行紀念抗敵將軍八蠻子的活動。那壹天,群眾擡著巴蠻子的神像,繞城遊行,社火隊緊隨其後,耍龍燈,舞獅,大家裝點燈籠,放鞭炮,好不熱鬧。中國南方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壯族人,三月三日以上,趕上宋集市,搭起宋棚,舉行宋會。青年男女唱歌、摸蛋、拋繡球、談情說愛。相傳也叫歌仙節,是為了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侗族人民舉行的活動比節日多,如煙花,鬥牛,鬥馬,唱二人轉,踩大廳,也稱為“煙花節”。布依族,節日裏殺豬祭祀社神、山神,吃黃糯米,三四天互不往來。瑤族把3月3日作為“幹巴節”,這是壹個集體漁獵的節日。他們將捕獲的野生魚逐戶分發,享受豐收的喜悅,然後聚集在廣場上唱歌跳舞慶祝節日。畬族以三月三日為谷米的生日,家家戶戶都吃黑米。黎族人把3月3日稱為“福年福”,這是壹個祝願“山蘭”(山區幹谷)和收獲狩獵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流的日子。其他民族,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在三月三日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和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