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商代有鑄劍的歷史記載,壹般為柳葉或尖三角,最初用銅制成。當時通常作為長兵器下的輔助兵器,但在吳越等河流較多的地區,由於水戰較多,所以以劍為主要兵器,所以春秋時期的名劍大多出自這些地區。
中國已知最早的青銅劍大約是公元前15世紀商朝早期。此劍長25.4厘米,劍刃近似柳葉形,脊厚,雙面刃,柄直,中間有兩道凹槽。刀柄頭部略呈環狀,刀柄與刀片連接處兩側有凸齒。刀刃向下傾斜形成尖峰,刀柄用麻繩包裹。
春秋戰國時期是腳戰的主要武器,並且不斷加長。湖北江陵王山壹號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踐劍長55.7厘米。漢武帝年間,長3尺多,劍刃二曲直伸,刃部夾角陡增。東漢時逐漸退出戰爭舞臺,為的是佩戴儀仗或武藝以加強防身。漢代以後,青銅劍逐漸被鋼劍所取代,並趨於定型,即劍身有脊,兩邊有刃,前面有尖,中間有頭,後面有柄。莖端的環叫鏟,還有鞘、穗等附件。隋唐,刀劍盛行。《隋書禮儀錄》載:“壹品,玉劍,佩山宇軒。第二,金劍配水配玉。三等與開國子公,五等散(散)品稱四五等,且為銀裝劍,佩戴藍玉,仆已下,直郎已上,伴位如劍。攜帶直劍者,入祠堂,登廟。如果他們在戰鬥中,他們都會解開他們的劍。壹品公和三(三)縣公,開國公侯波,都很推崇。二等、三等及開國子公、五等散(散)積數侯,皆只羨之。也是如此。”在唐代最為興盛,被文人視為裝飾品,表達自己的遠大誌向或顯示自己的尚武精神。背劍與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成為道士手中的法器之壹。
從黃帝到東周,大部分劍都是銅制的,質量好,煉制技術進步。春秋戰國時期建立了劍制,並闡述了劍的制作方法。李周考說:“周關陶的家傳是壹把劍,它長兩寸半寬,所以它的蠟用得很廣。莖圈是兩倍長。在莖上,經過戰鬥,身體非常五莖,重九羌(按:李周六半是壹羌),這意味著它是淩駕於制度之上,淩駕於土壤之上的。四莖長七唐重,謂之中和制,軍士取之。身長三莖,重五,下士取之。”考古也記載有雲:“劍,古器之名,有兩棱兩脊,自背至刃,謂之蠟,或謂之刃。”背刃以下與柄分離,稱為頭(即劍盤),頭以下的握柄稱為柄(即劍柄),柄端旋轉表示“奪”。
劍是短兵的壹種,脫胎於矛形刺兵和短匕首。起源於商代以前,器形極短,僅有短扁莖,無管。古人用此劍刺進腰間,可削可刺,抵禦土匪野獸。到了周朝,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成為主要的短兵器,士子必備。就連漢初的馮諼和韓信,雖然窮到沒飯吃,還是隨身帶著。
先秦兩漢時期壹般有兩種方法,壹種是帶扣佩戴,如15-17樓的帶扣式佩戴法,另壹種是將劍佩戴在劍帶上,如秦嶺三十九樓的壹號銅車馬官人。
起初劍是直接綁在皮帶上的,後來在皮帶外面加了壹條劍帶,專門用來綁劍。
如何佩戴早期的劍:
根據實物資料和出土時留下的痕跡,西漢以前青銅劍的佩帶方式可以歸納為三種:
(1)單耳(環)懸掛法
這是很古老的佩戴方法,比較適合短小劍。以西周早期的曲柄青銅短劍為例,出土時大多沒有刀鞘或爛鞘(如皮鞘)的痕跡,且大多頭上有環,大概是用來穿繩,以便將劍掛在腰帶上。這種佩戴方法可以從西漢的壹個持刀俑上得到印證。這個小雕像的腰部清晰地塑造了壹把掛刀,表明西漢時期仍在使用這種方法。
西周晚期,甘肅靈臺和四川成都分別出土了壹把銅鞘寶劍。這兩個鞘兩邊各有壹個環,另壹個有耳。毫無疑問,這些耳朵和環是用來掛的。如果做壹個實驗,可以發現繩子綁壹個環或者壹個耳朵的時候,劍正好形成壹定的傾斜角度,所以拔劍的時候非常方便,而兩邊的環或者耳朵可能戴起來比較方便。
北方體系的彎刀劍也采用這種方法。富陽鄭家窪兩座戰國墓葬中出土了許多彎刀。其中壹把劍的木鞘雖然已經爛了,但劍身上還是有殘留的痕跡,尤其是銅鏢(劍鞘底部的裝飾)。劍旁有七個大小不壹的銅環。第壹圈有麻繩的痕跡,記號附近有壹顆綠松石珍珠。經過研究復原,確定是壹把劍。
如果繩子直接綁在腰帶上,摘下來掛起來會很麻煩。如果不綁,劍在劇烈運動的情況下會再次脫落。要解決這個問題,在繩子的壹端放壹個大珠是壹個簡單實用的方法。佩戴寶劍時,只要把佛珠放入腰帶,寶劍就不會脫落。卸劍時,輕輕用力壹拉,就能輕松取下。這種方法在今天的戲曲道具中仍在使用,是我們聰明的祖先在幾千年前發明的。
彎刀劍懸掛時,需要增加劍柄的重量。這是因為彎刀劍的劍身比西周的長,出鞘時連同劍柄約50厘米。如果只用壹個支點懸掛,必然會因下半身的重量而使劍與腰垂直,妨礙人的行動。為了保持劍水平傾斜45度,只需增加劍柄的重量,這可能是彎刃劍要裝劍柄端加重裝置的原因。劍柄更重後,不僅佩戴方便,還增加了揮劍時產生的沖力,提高了劍的穿透力。
(二)揮劍法
《說文》中有註:“劍鼻為玉”。(《說文》?玉部)那麽,什麽是鼻子呢?”按鈕指的是鼻子”。(“光亞?釋器”)“鈕,系也”(高誘註)用於系劍鼻鈕。此劍鼻扣與春秋至秦漢時期的多把青銅、鐵劍同時出土。起初,人們並不了解它,許多專家對它的名稱和用途也有不同的看法。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山西、湖南等地出土的幾尊銅像,出現了壹些清晰的用劍圖像。秦始皇陵1號青銅車馬發掘後,真相終於完全大白。而且青銅雕像劍上的琺瑯形狀與附近兵馬俑坑出土的琺瑯形狀完全壹致,既證實了琺瑯在劍鞘上的位置和佩劍的方法,也證實了西漢很多雕刻精美的玉劍都是琺瑯,壹般用在玉劍的劍鞘外面。
春秋戰國秦漢時期的劍都是比較長的,所以佩戴在腰上的時候壹定要收緊,否則難免左右搖擺,妨礙人的行動。劍形劍的使用正好滿足了這個要求。佩劍時,可以直接用腰帶佩戴,也可以用另壹條比腰帶細的布帶佩戴,這壹點在徐州獅子山出土的兵人俑上也很清楚。妳想把劍綁在另壹條腰帶上可能還有另壹個原因。史記?《刺客列傳》記載荊軻刺秦王時,秦王情急之下幾次拔不出腰間佩戴的寶劍。壹個原因是劍太長,另壹個原因是劍太高。出劍時,劍鋒還未出鞘,手臂已舉到極限。後來朝臣稱之為“王負劍”(負劍意為把柄往下推,劍身在後),秦始皇拔劍。可以看出,佩劍時劍柄的位置最好低壹些,劍柄壹般安裝在劍鞘的上部。劍只要長,劍柄的位置就會上升。劍若用另壹條劍帶垂下,既不妨礙衣飾,又有利於拔劍。豈不是兩全其美?秦始皇在危機時刻無意中創造的負劍,也成為西漢時期的壹種佩劍方法,劍柄朝下在腰間的武士雕像就采用了這種佩劍方法。起初,舞劍法主要流行於中原地區,後來流傳到西南和北方的草原上。隨著匈奴騎士的行蹤,傳到了歐亞廣大地區。在俄羅斯南部、黑海和印度出土的文物上可以看到揮劍的圖像。
(3)用肩掛劍和佩帶劍的方法
以劍佩劍的方法在歷史上流傳時間最長。在雲南普本石寨山的壹座戰國策墓中發現,壹具人骨從頭部到腰部斜放著26塊圓形瑪瑙碎片,最後壹塊恰好與壹把銅柄鐵劍的劍柄相連。根據各種遺物,這些瑪瑙片原來是釘在劍帶上的飾品,用劍帶掛肩佩戴。帶劍佩劍的形象,在最近1993年雲南江川出土的壹件西漢鼓座銅像和唐代南詔圖卷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其余的也反映在青銅貝容器蓋上的壹些人物上。雲南出土了貝殼容器和青銅俑,南詔圖卷還繪有雲南南詔國的故事,所以很可能這種佩劍方式最早是在雲南流行的。南方氣候溫暖,衣服單薄,用劍使隨身物品懸掛寬松舒適,更符合熱帶地區的生活習慣。
雲南的少數民族崇尚裝飾之美,生活中的各種物品都裝飾的非常好。所以西南夷的劍不僅刻有花紋,劍鞘也很華麗。金寧和李嘉善都在劍鞘上發現了大量的黃金劍鞘殘跡和飾品,其精美程度令人驚嘆。既然劍鞘如此珍貴,劍帶上有相應的珍貴裝飾也是完全合理的。
劍帶劍法在中原也有使用。壹把刻有“繁陽黃金”銘文的青銅劍在河南洛陽出土。這把青銅劍配有象牙制成的劍鞘。在劍和劍鞘附近還發現了壹塊類似於晉寧瑪瑙片的圓形玉片。據考證,也是劍帶上的裝飾品。這壹發現證明了中原地區也使用帶劍的劍。至今,掛肩佩劍的方法仍在阿昌、彜族等少數民族地區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