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仡佬族婚俗

仡佬族婚俗

仡佬族的婚俗淳樸,幹脆利落,氣氛熱烈隆重而不鋪張,很有特色。仡佬族是貴州最古老的少數民族之壹,自稱“穆迪人”,即土著人。在古代是百越的“黑話”和“曲意”部落之壹。

仡佬族婚姻習俗簡介

仡佬族大多散居在貴州省西北部、西南部和北部,包括遵義、仁懷、安順、關嶺、普安、清鎮、平壩、黔西、大方、織金、金沙、貞豐、青龍、六枝、水城等20多個市縣。少數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馬關、富寧縣。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仡佬族人口為579357人。由於人數少,仡佬族居住分散,各地仡佬族差異很大。即使是分散在同壹個縣城的仡佬族,也無法互通有無。目前,只有少數仡佬族會講仡佬族語言。漢語是仡佬族交流的主要工具。很多人還會說苗語、彜語或布依族語,有的甚至會說三四種語言。仡佬族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其語系和支系不確定。仡佬族沒有文字,普遍使用漢語。

歷史上,仡佬族先民的婚俗比較特殊。比如《新唐書南蠻傳》,南平廖(婚)法,女先以貸求男。這壹習俗不同於當時漢代“男先以物求女”的婚俗。原因是“俗女多男少,女為役。”唐宋時期,仡佬族婚姻的封建等級制度極其嚴格。《唐書》載:“謝族,法不孕女。既然高姓,就不能嫁給老耳。”宋代仡佬族青年男女可以自由到山坡上唱歌或“過家家”,選擇情侶。這種風俗在遵義壹直盛行到清朝末年。過去,仡佬族許多地區盛行表親通婚的傳統習俗。到了近代,仡佬族古老的婚姻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近代以來,大部分仡佬族的婚俗與漢族基本相同。根據父母的意見締結婚姻,並邀請媒人求婚。實行壹夫壹妻制。個別富裕家庭納妾。

在婚姻禁忌上,仡佬族嚴格實行不婚同姓。某些姓氏之間也禁止通婚。比如道真縣仡佬族韓河,不婚。結婚程序和婚禮儀式因地而異。受“李周”的影響,壹般有提親、問名、那吉、收稅、邀約會、迎親等六個程序。

黔北仡佬族新娘婚前壹兩個月不種地,專門做針線活,稱為“搶婚”。結婚前三五天,我們會“哭嫁”,用哭嫁的歌詞告別父母、家人、親人。親戚朋友之間互贈金錢和物品,稱為“送禮”。婚禮當天,女方家門口放兩個水桶,裝滿清水,壹群年輕女子拿著勺子等著。迎親隊伍壹到,就和媒人壹起潑水淋濕,這叫“濕(實)吻”。新娘只有盡快沖進女方家裏,才能避免被水淋透。結婚時,新娘由自己家裏的婦女協助,向她的祖先、父母和長輩表示敬意。離開時,新娘把壹雙新筷子扔在身後,然後哥哥或親戚扶她上轎子,哥哥“送行”到男方家。將轎子停在男方家門口,新娘下轎,用腌制的酒奉上壹杯驅邪酒,稱為“還車馬”或“還西神”。那天拜天地,拜祖宗。第二天祭拜父母等親人。夫妻不對。再見。第三天,新娘和新郎去他們父母家拜訪,這被稱為“回門”。

仡佬族家庭婚姻關系牢固,很少離婚。如果配偶死亡,他可以再婚。寡婦再婚也受到親友的尊重和輿論的理解。仡佬族允許“招贅結婚”。壹般是因為“膝下無子”,或者雖有子,年紀小,卻中招。女婿隨女方姓,所生子女隨女方姓。養子納入宗族分支,享有財產繼承權,也得到了親友的尊重和支持。

仡佬族的婚姻多為壹夫壹妻制。家庭大多是家長制的小家庭,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壹般是平等的。在壹些地區,婦女也沒有權利。家庭財產由兄弟平分,已婚婦女無權繼承財產。未婚女性壹般可以得到壹些財產作為未來的嫁妝。在仡佬族的壹些地區,兄弟分家的時候,給弟弟壹點照顧,優先給房子。父母必須留下壹塊“養老田”由共同生活的兒子耕種,父母的喪葬費由兒子承擔,兒子將繼承這塊“養老田”。

仡佬族的古代婚俗

仡佬族的婚俗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原始的古老習俗,是研究人類古代婚史的活資料。比如訂婚的時候要吃“雞蔔酒”,就是把雞殺了以後用雞股骨占蔔。“雞卦”諧音為“吉祥卦”。現在已經不再是以“神判”的原始形式去關註雞大腿骨上的圖案是否吉祥,而是把訂婚酒全部當“雞(吉)卦酒”來吃。

還有“看門”、“追姑娘”、“打濕親”等習俗,在仡佬族的婚禮習俗中也很有特色。“門房”是指新娘出嫁時,要用雙手緊緊抓住門房,以示拒絕離開。這時候媒人就會過來強行掰開新娘的雙手,把新娘帶離娘家。

“追女孩子”就是女孩子結婚前要嚎啕大哭,唱“哭嫁歌”。結婚前,我們要被人“趁人不備”地“逃離”,讓結了婚的姑姑和嫂子等女性親屬把她找回來。出嫁前要告別祖先,姑娘的父親要解開衣領,表示出嫁的姑娘不再是自己氏族的成員,而加入了丈夫的氏族。

“濕新娘”是指新娘嫁到婆家,壹進家門,就要把婆家準備的清水灑在接新娘的人身上。傳說這樣可以讓清水淋煞,以求好運。

還有壹部分人與其他民族不同,就是新娘出嫁時,仡佬族往往要在迎親送別的人陪同下,撐著傘走到婆家。到了婆家後,她沒興趣見新娘,直接被引入洞房。嫁妝不是婚禮當天帶到婆家,而是第壹個孩子出生滿月後送到婆家。

仡佬族的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彩禮重。現在也變了。選好吉日後,婚禮當天,新娘在接年輕人、送親的陪同下,撐著傘走到婆家,直接將新娘引入洞房。

婚禮在黔西北的仡佬族更有趣。新郎騎著馬去參加婚宴,身邊有四個伴郎,其中兩個拿著竹掃帚,另外兩個拿著酒肉禮物。途中,女方派來的幾個壯漢“搶”了路,在山坡上吃了“搶”來的酒肉,表示女方家有錢,不要妳這份禮物。新郎到了女方村門口,有壹群人拿著木屑要“打”新郎。拿著竹笤帚的人要盡全力保護突破。新郎跑進女方家,馬上有“敬酒”聲,新郎新娘也互相敬酒。敬酒結束後,新郎在馬背上“擁抱”新娘,新郎領路回去。

仡佬族婦女出嫁時會自動打掉1-2上頜牙,說是女人怕傷公婆的習俗。公婆視處女為可畏之物,需要打掉牙才敢娶。這是中世紀民俗的深刻遺產。

仡佬族青年男女戀愛後,會摘下榕樹葉,用牛角手帕互擲。這意味著愛情像榕樹壹樣永恒。之後,小夥子會用紅布包壹雙筷子,去姑姑家求親。小夥子來到姑姑家,對女孩的父親說:“阿格爾,明年我來妳家喝酒。”如果老人說:“不知道有沒有酒,香糯還沒熟!”“這意味著已經很接近了。第二年,小夥子又拿著酒壺來了:“阿格,我真的是來喝酒的。”“想喝就喝!"

年輕人坐下後,女孩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會擺好桌子,邀請鄰居喝“潘閬”。大家圍坐在桌前,老人壹邊喝酒,壹邊贊美古人忠貞愛情的事跡,鞭撻愛情中的種種醜惡欺騙。當小夥子再三答應,再三陳述自己的誠意時。大家會盤問小夥子的具體情況,什麽都問。年輕人必須認真回答。

當詢問結束時,婚姻就確定了。第三年,小夥子還是在這個時候來姑娘家“拋布禮”,其實就是婚禮。這個年輕人穿戴整齊,手裏拿著壹塊藍布。當他去新娘家時,新娘向他打招呼。新郎從遠處把布扔向女孩,女孩的伴娘幫她把布纏在腰上,這樣新郎就可以把新娘接回去了。新娘這壹天要換三雙鞋,早上起床穿壹雙白布鞋,出門換壹雙鞋,到了男方家門口再換壹雙鞋。這意味著新娘從出生到公婆都是赤子之心,貞潔的。

仡佬族的婚姻締結過程

仡佬族青年男女在參加節日等的日子裏互相認識後。,如果男方感興趣,他會在對襟衣服的胸前用紅布或紅紙包壹雙筷子,改天再來女方家,然後從懷裏拿出筷子,恭恭敬敬地放在女方家的八仙桌上,離開。這是壹場婚禮,在仡佬族叫“送筷子給親戚朋友”。女方父母隨後咨詢親戚朋友,詢問男方情況,決定是否結婚。

過了半年左右,男方會帶壹壺特制的糯米酒到女方家,把酒放在八仙的桌子上。這時,男人會說:“大爹阿姨,妳家有壹朵很漂亮的花。我建了壹座紅色的橋,我想請大爹阿姨把它帶回家,種在土裏,這樣她就可以生根發芽,開出更多美麗的花朵。今天特意提壹壺酒給老人家解渴,讓老人家開口。”等男方說完,女方父母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對策回答。壹般有三種情況:

(1)如果妳不同意這門親事,就說:“我的花要是搬到妳村裏,恐怕活不成了。妳帶來的好酒,我們不能享用,妳拿回去吧。”求婚的男人得到這樣的回復也氣不起來:“謝謝妳的建議。我衷心祝願妳家的這朵花,能種在壹個沃土肥水的花園裏!”然後,在女方家吃頓便飯,把那壺糯米酒帶回家。

(2)如果女方對這段婚姻拿不定主意,需要多了解男方,父母會說:“妳的糯米酒還沒熟。再放在窯裏兩年。”求婚的男人聽到這句話後,呆了壹頓飯,然後把糯米酒留在女方家就回去了。過了兩三個月,找人問問女方家的情況。

(3)如果女方同意這門親事,她父母會很高興地說:“謝謝妳的好酒。大家分享壹下吧。”然後拿來三個大碗,往碗裏倒糯米酒,女方父母先喝壹口,再依次遞給在場的親朋好友,直到酒喝完。喝完酒,女方父母說:“妳帶的酒好喝,甜到我們心裏。願妳的日子像這仙酒壹樣醇香。”這壹天,女方家會設宴招待男方。這場盛大的宴會將包括綠茶、白酒、紅燒肉、油炸食品、幹鮮果品、涼拌菜和各種民族風味食品。席間要唱歌娛樂,主要是女方家的親戚朋友提問,男方要用歌來回答。目的是考驗男方的學識、人品、技能。其內容主要包括仡佬族先民來自何方,何時(季節)播種、收獲等。被求婚的女子和閨蜜們躲在房間裏偷聽,想看看男方是否聰明,性格怎麽樣,有沒有工作技能,有沒有謀生的能力。至此,這樁婚姻就算完成了。

過了壹段時間(壹般是壹年),男方就準備帶新娘回家了。選好吉日後,男方要提前兩個月帶壹袋紅糖到女方家報喜,通知女方吉日。這樣,雙方都做好了等待那壹天的準備。節日就要到了。這壹天,新郎會帶幾個身著傳統仡佬族服飾的男同伴(主要是男歌手),帶壹件自己編織並染成藍色的土布、壹袋紅糖、壹壺糯米酒、壹只公雞、壹肘豬肉和十二塊糯米糕去見親戚。到了女方家,男方會把自己帶的肉和酒送給她的親戚朋友。新郎和男伴會帶著土布站在門前的院子中間,不能直接進女方的門。這時,十幾個盛裝的姐妹會和新娘壹起出門。新娘停下來後,新郎立即將已經卷成繡球形狀的藍色土布的壹端拋向新娘,圍在新娘身邊的姐妹們會接住拋來的繡球,並迅速解開,系在新娘的腰上。這時候新郎會適時拿著繡球的另壹端,把新娘拉回男方家。到了新郎家,不用祭拜,直接進洞房。至此,婚姻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