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雲岡石窟,就不能不提到北魏。在中國歷史上,北魏是公元386年至534年鮮卑人在中國北方廣大領土上建立的壹個強大的封建政權。拓跋鮮卑發源於今黑龍江埃爾貢上遊和大興安嶺壹帶,漢代開始由東北向南方遷徙,在不斷的征戰中逐漸擴大勢力範圍。公元398年,北魏遷都平城(今大同),進行了壹系列的都城建設。而且北魏定都平城期間,不僅擴張了疆域,而且在掠奪財富、廣納人才、吸收先進地區經濟文化等方面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使平城成為百萬人口的政治經濟中心和人文薈萃的國際大都市。從此,平城歷經六帝七帝,繁榮了近百年。雲岡石窟發掘於北魏都城平城。
北魏為什麽要挖雲岡石窟?從壹些文獻中可以看出,這與佛教的發展和北魏皇帝對佛教的崇拜有很大關系。
據文獻記載,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原,至南北朝時期為其發展的第壹個高潮。早期的鮮卑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壹樣,只信雜蔔和巫術,直到定都平城才在中原接觸到佛教。其中,道武帝拓跋珪最早接受佛教,天興元年(398年)上書在北京建立佛寺和僧院,還設置官職管理僧人。明朝元帝拓跋思登位後,還在“京畿四方”立像,請薩滿“傳授民俗”。北魏佛教的興起始於太祖平定涼州。公元439年,太祖拓跋燾滅北梁,為了充實都城,將北梁的僧人和工匠偷渡到平城,使發達的涼州佛教得以東傳,間接為雲岡石窟的發掘創造了條件。
北魏時期由於佛教強烈的國家政治色彩,鮮卑政權利用佛教引導民風,統壹思想,佛教也隨著皇權而發展。因此,在統治者的大力支持下,平城佛教發展迅速,寺塔林立,僧人雲集,寺院經濟空前繁榮。但由於佛教的迅速發展,寺院經濟的擴張觸及了國家經濟利益,引起了統治者的重視。此外,佛教與中國傳統宗教道教的紛爭愈演愈烈,導致了中國歷史上第壹次大規模的“滅佛”。
然而,盡管太平七年(446年)的“滅佛”對蓬勃發展的佛教造成了沈重的打擊,但文成帝拓跋珪即位後,又以聖旨恢復了佛教,佛教以更大的勢頭卷土重來。佛像修復的直接結果就是雲岡石窟的發掘。
關於石窟的挖掘,《舒威實錄》記載:“曇曜白蒂,在西武府的首都,建造了五個洞穴,每個雕刻了壹尊佛像。最高的70英尺,第二個60英尺,雕刻非常驚人,是世界上最高的。”曇曜的提議得到了文成帝的贊同,因為太祖生前已有廢佛悔悟,但很難突然改變政策。文成帝即位後,糾正廢佛政策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迅速實施了恢復佛教的措施。曇曜提出在山洞裏雕佛的建議,文成帝認為這是彌補祖父廢佛失敗的正道,同時也是為了給祖先追求幸福,於是欣然批準了曇曜的建議,並在人力物力上給予大力支持。
舒威所說的五窟,就是今天雲岡石窟中編號為16-20的譚瑤五窟。譚瑤五大石窟的發掘揭開了大規模石窟建設的序幕。從此,北魏皇帝以國家的人力、財力、物力為後盾,開始大規模修建雲岡石窟。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壹些中小工程仍在進行,壹直持續到孝明五年(524)。
至於在五洲山上修建石窟,據有關資料記載,原因有三:壹是北魏從樂聖遷都平城,兩地交往頻繁,五洲要塞是兩地的交通樞紐;第二,北魏軍隊從塞北、梧州出征,或者凱旋歸來,總要在梧州山腳下祈禱、祭拜。北魏皇帝七次在五洲山祈福,五洲山成為北魏皇室的聖山。第三,北魏時期,這裏林木蔥郁,河水清澈,是僧人修行的理想場所,這裏的巖石更適合雕刻,所以選擇在這裏開鑿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