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有哪些民俗?
從“開門”到“收寶”——妳對溫州民俗了解多少?正月初壹出門,要選好方向。先在竈神面前燒香,然後拿個空鍋,放個勺子進去,使勁轉。按照最後壹個停下來的手柄所指的方向,壹個人會帶著剪刀走,然後聽到並記住第壹個人說的話,才能剪(虛擬動作),也就是取壹半,回到占蔔。這叫“相補”,也就是俗稱的“不見聽”。開心口彩:過年期間,溫州人喜食口彩,只許說吉祥話,忌用不吉利的話。“親戚酬謝,吉祥話生香。就連他們18歲送禮,也要加上平安錢、長青柏之類的東西,否則就代表吉祥。”(童淵孫《永嘉》)送元寶:農歷正月初壹,有人把紅糖元寶綁在常青的樹枝上,挨家挨戶送吉祥話。壹個人打竹板,現在編黑話。壹人搖春柴(樟樹枝葉)為“好”,稱為“送元寶”或“喊元寶”。溫州有句話:“正月初壹給元寶,字字珠璣。”說完,每家每戶都會給壹些年糕或者零錢。永嘉送元寶之歌:“元寶進門,好!金銀發財,好!善行,善行和前世,好!撚錠,ok!養豬大如牛,好!元寶顯示,ok!赤腳而蓬頭垢面的劉,好!劉演金蟾,好!錢,錢,送到家,好!祝福祿生日快樂!”賣技:在蒼南、平陽壹帶,從正月初壹到初三晚上,都有賣技隊提著燈籠,在人家門口大聲念叨吉祥話,俗稱“賣技”或“賣奇”。人家到了會送點年糕,香煙或者紅包,壹停就是三個晚上。壹些幸福的人(比如結婚,慶生,蓋房子,生孩子等。)還要提前約好,開門迎客進廳,用香煙和酒席招待,稱之為“扮演新房的角色”或“扮演新娘的角色”。新年鼓:在元旦期間,民間也有文化和娛樂活動,如新鼓和打擊樂。春節的黎明,孩子們成群結隊,扛著鑼鼓,沿街敲鑼打鼓,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稱為“新年鼓”。有些人聚集他們的鄰居,演奏各種音樂,包括打擊樂和清唱劇,歡樂而活潑。舞龍燈:春節期間有舞龍的民俗。在平陽,十余人手持彩龍,在寺廟和大屋前舞龍。主家獎勵紅包,年糕,糖果。還有白龍,白竹布做的,裏面可以點著。又叫“龍燈”,由10多名年輕人持有。壹般都是待在寺廟裏,擺好香爐和鑼鼓,宋書先生唱故事或頌詞,稱為“神龍”。寺廟負責人要交錢,安排住宿。活動限壹個月。迎新年:在平陽等地,人們在1月1日午夜在房間裏點上香,在神靈面前放鞭炮,稱為“迎新年”。點燈:從初壹到初五,每天晚上在宿舍裏點著燈籠,直到天亮,這就是所謂的“燈籠”。迎竈神:在平陽等地,有在初三淩晨或初四晚上迎竈神的習俗。相傳“竈神於臘月二十四回天,故為之祈福”(《平陽縣誌》)。永嘉楠溪江兩岸,正月初壹淩晨迎來廚房。俗稱竈神,12月24日晚上上天,正月初壹早上從天上回來。家家戶戶在神龕裏貼上新的竈王爺雕像,點上香燭,泡上壹杯茶,膜拜雕像。收寶:正月初五,家家戶戶都要把除夕夜擺在中堂上的祖先畫像和各種寶貝、字畫等收起來藏起來。這叫“珍藏”。收寶的時候,家裏人要拜,下壹代外地親戚也要來拜。在平陽,“初五離者,或掛半月”,在文成稱為“初五開花”,人們放好祖先畫像,意味著春節已告壹段落,壹切禁忌和某些祭祀活動已解除,正常的生活秩序得到恢復。在舊社會,在城鎮裏,除了壹些商店在第三和第四天開門外,大多數商店在第五天和第六天開門。當市場開放時,所有的商店都要放鞭炮,掛燈籠來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