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精致的銅鏡,歷經千年,還能鎮妖除魔嗎?

精致的銅鏡,歷經千年,還能鎮妖除魔嗎?

在中國古代,在玻璃鏡子大規模出現之前,人們大多用銅鏡來對臉。考古發現表明,已知最早的銅鏡出現在4000多年前的齊家文化。銅鏡的出現,使中國古人擺脫了“以水為鏡”的局面。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銅鏡的造型和紋飾發生了各種變化,人們也賦予了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壹、銅鏡的歷史演變銅鏡的演變經歷了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在每個不同的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點:1。銅鏡的起源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銅鏡起源於何時何地,但中國古人往往把自己的發明歸功於偉人,所以古人也說銅鏡的制造是由。《軒轅帝傳》中說:“(黃帝)鑄鏡,使其像十五面鏡。”這裏說的是黃帝鑄十五面鏡子面對面,但是黃帝鑄的鏡子都是神的鏡子。然而,神話畢竟不可信。幸運的是,人們在考古過程中有所發現。1975甘肅廣河戚家坪墓出土銅鏡,1976青海貴南縣嘎瑪臺村出土銅鏡。這兩個銅鏡的墓葬屬於齊家文化,起始文化日期約為公元前2000年,距今約4000年,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銅鏡。西周平鏡2、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銅鏡的制作工藝剛剛興起,技術還不夠成熟。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銅鏡的特點是直徑小,鏡身薄,鏡面平,紋飾簡單,多為素面鏡。到了戰國中後期,銅鏡的制作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紋飾從簡單的花紋發展到鏤空、金銀交錯、嵌玉、彩繪等,形式多樣。而且直徑變大,厚度增加,銅鏡的制作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峰。戰國羽鱗鏡3。漢代是中國青銅器發展的重要時期,銅鏡的發展進入繁榮階段。西漢銅鏡多以圓形、半圓形鈕為主,也有壹些動物造型的鈕,生動活潑,有平雕、線雕、浮雕。東漢中後期銅鏡的題材更加廣泛,結構紋飾也越來越復雜,以獸紋為主。其工藝以高浮雕為主,雕刻精美,內涵豐富,銘文眾多。4.隋唐隋唐是壹個創新的時代,銅鏡的風格由漢代的生硬呆板變為自由靈動,新的鏡風不斷湧現,紋飾中的花鳥植物種類層出不窮。隋初唐時期,吉祥動物鏡盛行。從唐高宗到武則天時期,瑞獸葡萄鏡、瑞獸熊鳥鏡、鳥繞花鏡等都非常流行。唐玄宗至唐德宗時期,鳥面鏡、人物故事鏡、瑞華鏡、盤龍鏡及各種特殊工藝鏡流行壹時。到了宋代,銅鏡的發展進入了壹個緩慢的階段,整體沿襲了唐代的鏡形,如菱形花鏡、葵花鏡等。尤其是南宋時期,銅鏡的樣式更註重實用而非裝飾圖案,基本都是由素面鏡和廠商商標編號的銘文組成。福壽嘉安雙銘鏡6。元明清時期,元朝建國時間短,社會發展緩慢,銅鏡技術衰落。明代,玻璃鏡興起,銅鏡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這壹時期的銅鏡雖有多種形式,但多為仿漢唐,創新不足。清朝時期,在玻璃鏡的沖擊下,銅鏡的產量迅速下降。這壹時期銅鏡的實用功能有所下降,更多的是在社會生活中起到象征的作用,比如鎮宅驅魔、婚禮嫁妝等等。二、銅鏡的文化意蘊中國四千多年的鏡文化,銅鏡早已從最初的模樣發展到承載人類精神的內涵。銅鏡在古代人的生活中扮演著各種角色,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作為愛情和婚姻信物的銅鏡,因其造型精美、圓潤,成為人們愛情和婚姻的象征。現在有很多用鏡子來表達婚姻團圓意義的詞,比如“第二次再來”。因此,在古代人的生活中,銅鏡往往被用作愛情和婚姻的信物,嫁妝或嫁妝。大多以銅鏡作為彩禮。《袁劍韓雷》卷380《鏡四》中記載:“南蠻為俗人,婚聘壹奴婢,無奴婢以銅鏡為聘禮。”說這個地方的習俗是用奴婢做嫁妝,如果沒有奴婢,就用銅鏡代替。這時銅鏡被賦予了圓滿、團圓、吉祥的寓意,預示著婚姻的幸福。銅鏡除了用作彩禮,還會用於婚禮儀式。宋代吳在《夢》卷二十《姻緣》中說:“……壹個* * *伏於車房,手持壹面鏡子,手持壹枝蓮花火把,與幾支蠟燭同引,引路迎接,於是他帶著兩個貼身女使者,踏著錦褥走來走去夫妻倆下車後,有個婢女從車頭反方向走來,手裏拿著壹面銅鏡。另外幾個婢女手裏拿著蓮花火把和蠟燭在前面引路,兩個信得過的女使臣扶著新娘向前走,踩著綠色的錦被或者綠色的氈墊。銅鏡在婚禮上被廣泛使用。除了師傅說的“持鏡對線”,夫妻在婚禮上還可以“* * *綁鏡扣”。這裏的“鏡扣”其實和我們今天說的差不多,是* * *喜結良緣的意思。唐代的段在《酉陽雜集》卷壹《禮義》中寫道:“現代婚禮中,迎娶女子時,要盛壹臼三升粟,坐蓋壹井...要娶壹個女人,夫妻倆就拜拜或者* * *喜結良緣。”在這種婚禮習俗的影響下,銅鏡婚姻成功的象征意義變得更加強烈。到了古代社會後期,銅鏡的完整、不完整、破碎,象征著婚姻愛情的完善與分裂。這壹象征意義出現在古達的許多小說中。比如在王世貞的《我在赤北的談話》(卷三十三)和清代的《鴛鴦鏡》中,就描寫壹個少年有壹把,王想買,少年不肯。當他們推拉時,鏡子掉在地上摔碎了。少年在祠堂遇見謝的女兒,欲私奔。這是謝女兒的遺物。在這個故事中,給鏡子的行為代表了愛情關系的確定,而打碎的鏡子代表了兩人愛情關系的破裂。此外,歷代詩人的作品也體現了銅鏡完美愛情的象征意義,如唐代喬的詩《壹片情》:“妾有家鏡,我寶盒滿珠。從明年二十八日起,不記易。我沒有光和寂靜,我舍不得拍壹張照片。今天是禮物,相識是相反的。”在這裏,其實銅鏡是女方心靈的代表,送鏡的行為是把自己托付給男方。銅鏡團圓美滿,婚姻幸福的寓意也可以從其造型和裝飾中看出。常見的有雙鳳鏡、鳥纏枝鏡、瑞士獸婚葡萄鏡等。,這些都是好運和完美的象征。銅鏡作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之壹,具有豐富的審美趣味。古人有將死者生前常用的東西埋葬,供死者在陰間繼續使用的習俗。因此,制作精美的銅鏡往往成為喪葬用品。在已經發掘的古墓中,發現了大量埋藏的銅鏡。考古學家通過不同的圖案和大小確定了這些銅鏡的年代。在昏海皇後墓中發現的銅鏡,在宋人精心編寫的《歸心雜識續篇》卷中有記載:“在這個世界上,若有大襖,常說鏡中吊棺,取破黑暗之意。”《漢書·霍光傳》:“失光賜東園。溫明崇敬地說:“東園裏有壹個秘密武器,裏面放了壹面鏡子,用來掛屍體。”然而,它還是來了。”由此可見,古代葬禮時,將鏡子掛在棺材上看壹眼屍體,有破黑暗取光明之意。掛在棺材上是壹種方式,還有壹種方式是把鏡子和死者放在壹起,放在靠近屍體的地方,多放在死者的頭、胸、腰、腳上。棺外的壹些角落裏還擺放著銅鏡。如洛陽西漢墓中記載:“死者安放於主室...除了放在棺材南端的壹面銅鏡外,隨葬品都在耳房裏。古人為什麽要用銅鏡陪葬,壹直是學者們討論的問題。東升在《古鏡漫談》中說:“鏡鏡代代相傳,留土家族。古人下葬時,必須帶著鏡子進入棺材,意思是鏡子晶瑩剔透,能照到幽冥。漢代以來的古墓很少。這壹點尤其值得民俗學研究。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大多數學者認為,銅鏡之所以成為陪葬品,不僅是因為古人生前有埋葬常用之物的習俗,還因為銅鏡晶瑩明亮,能照亮古人心中的幽冥。以至於漢代以來幾乎所有的墓葬都有銅鏡。但不得不說的是,這些精美的銅鏡靜靜地躺在地下,在重見天日的那壹刻,人們得以壹窺古人的審美趣味和那個時代精湛的手工藝藝術,具有很高的考古意義。3.鎮宅除魔在中國古代人的觀念中,銅鏡也是鎮宅除魔的法寶,這可能也是基於銅鏡的反光特性。民間有很多用銅鏡驅邪的故事,也為很多文人墨客提供了寫作素材。明代謝《五雜記》卷十二多有銅鏡照妖記:“周竊視物為天,鏡照人心膽,良帝毒鏡照妖魅,隋王鏡能百病,唐夜發山鐵鏡如水,長安人鏡為水府之寶,為龍所奪,秦淮漁人鏡見五腑六垢...這裏說的銅鏡很神奇。它不僅亮如白晝,還可以用來誘奸,治百病,預測吉兇等等。它就像是神仙手中的“法器”。最早以銅鏡為寶驅邪的文學作品,是唐代傳說中的《古鏡》。壹次偶然的機會,男主角王度在分陰得到了厚生的壹面古鏡,並告訴他這面鏡子可以驅邪,照妖邪。王度出門總是帶著這面鏡子。這面鏡子裏有鸚鵡、老狐貍、大蛇,還能消除疾病,極其神奇。王杜的弟弟王吉外出旅遊,用銅鏡時,路上映出許多奇怪的東西。王績回到長安後,把銅鏡還給了王度。王杜把銅鏡放在盒子裏。這些年來,銅鏡發出壹聲呻吟,消失得無影無蹤。這種以鏡為器的情節,在古代小說中大量使用。比如《西遊記》第七回,孫悟空在天宮大鬧,二郎神與孫悟空打鬥,孫悟空躲起來後,二郎神借托塔王的妖鏡去找孫悟空。第六十壹回,牛王默化形後,也被托塔王的妖鏡俘虜。由於銅鏡有辟邪照妖術,許多道士修行時甚至隨身攜帶銅鏡。東晉葛洪《抱樸子·內篇·條目》雲:“萬物之老人,自知之明,能惑人,不能改鏡中真形。所以當道士背著九寸以上的鏡徑入山時,惡靈不敢靠近,見其形,便走開。“宇宙說的往往是時間長了,就很容易變出壹只猴子,這些猴子經常能改變形態來迷惑人,只有用鏡子才能顯示它們的真實身份。所以道士進山,總要背上九寸多的銅鏡。這時候邪靈無法靠近,就會逃跑。事實上,在今天的中國社會中仍然有許多這樣的習俗,許多家庭仍然在門上掛鏡子以辟邪避災。古代青銅器造型和裝飾圖案的發展變化及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為我們了解中國古代人民的審美情趣、生產技術和社會意識形態提供了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