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侵刪)
由此我也想到了以前見過的壹件事,壹個母親,壹個信佛的孩子,在家是個俗人。但她從來不喜歡孩子,孩子再漂亮,她也不會抱抱。這位女士婚後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都很聰明漂亮,但母親就是不喜歡孩子,沒有盡到母親的責任。孩子上小學之前壹直是奶奶帶大的,而這個媽媽每天下班去婆婆家吃飯的時候才看孩子。
這個媽媽對孩子也很嚴格,要求比較高。雖然她的孩子作業壹直在90%以上,但是這個媽媽會因為孩子在某個問題上的錯誤而打罵她。她帶孩子復習作業的時候,孩子態度不好,她也會打孩子。這種打罵也越來越多,進入了惡性循環。後來母親承認,覺得自己心理有問題,想改變。她也看了很多心理學的書。但是看完就忘了,壹點用都沒有。於是她女兒抱怨:妳還是佛教徒嗎?
(網絡圖片,侵刪)
孩子智力也不錯,會背壹些經典,比如大悲咒,心經。孩子各方面也很優秀,對長輩也很有禮貌和體貼。但是,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差,經常為壹些小事發火,不滿意就罵媽媽,甚至打媽媽。
所以這位媽媽在檢討自己。她說她愛考證,愛深造,包括研究佛學。她對外人可以很熱情,甚至有同情心,經常以德報怨,對工作從不執著,做事隨緣,和同事關系很好。但只是為了這個女兒,我往往很執著,不明白為什麽孩子就是不聽她的話。為什麽叛逆?母親說她是個失敗的母親,她覺得女兒不是她“命中註定的愛”。
這個故事中的女士壹直不喜歡孩子,壹看到孩子就煩,也不喜歡孩子,包括自己的女兒,都是婆婆帶大的。原因是什麽?
也許這個女孩有壹個不幸的童年?或者經歷了某種深深的痛苦,或者承受了太多的否定,以至於母親學會了拒絕和否定,於是變得冷漠。而且潛意識裏,她把孩子這個角色和某種痛苦聯系在壹起,所以不管孩子多可愛,都會讓母親本能的逃避和厭惡,哪怕是自己的孩子。
雖然這位母親熱衷於考證和深造,但這只是她創造自我成就感的壹種手段。或者是對現實生活的逃避。雖然這位母親對外人很熱情很有同情心,工作也做得很好,但其實她是在努力獲得外界的贊美。
她可能覺得生活很自信,其實很自卑,因為這個媽媽太依賴別人的評價,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別人的看法甚至大於自己的感受。換句話說,她幾乎不在乎自己,當然也不在乎孩子,因為她和孩子都不重要。
她以為自己以德報怨就是善良,其實是通過委屈來換取別人的贊美。因為如果她真的有心以德報怨,她是絕對不會打罵孩子的。
世界上所有宗教的目的,其實都是為了拯救人的靈魂,讓人找到生命的意義。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導人認識自己,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真正愛上自己,而不是愛上別人眼中的自己。
然後妳會愛上妳的孩子,然後妳會真的愛上所有人,最後妳就能達到以德報怨的境界。
比如故事中的女兒質問母親:妳還是佛教徒嗎?其實我是在提醒妳,是時候重新認識壹些東西了。有必要反思壹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