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網上搜了壹下,打算買書看,突然發現紙質書已經不好買了。買本電子書看就行了。我以為這個電子書和KANDEL的是壹樣的字體,特意選了壹個天貓商家,以為更有保障,但是我付了錢之後發現商家給的電子版簡直就是袖珍版,要有放大鏡才能看得舒服。因為這個,我還特意找了商家理論,問他能不能提供壹個PDF格式的閱讀頁面。我要了三次,壹次都沒理。我覺得以後真的是我該醒醒謹慎下單的時候了。我都買了,開始讀吧。
書的第壹頁是張德芬的動人推薦:《醒來》中的故事讓人無法置身事外。完全投入,勇敢探索,瀟灑離開。這本書讓人大開眼界。我以為雞湯教母的推薦永遠是暖心的,但是看了壹章才知道不是。
薩特說,自由是令人震驚的,我不知道我是否達到了恐怖的程度,但我確實知道我需要拯救自己——如果任由這種“枯萎”感蔓延,我很可能再也不會感到“生機勃勃”了。就是這句話讓我震驚。其實我經常問自己什麽是自由,或者說我從來沒有反思過什麽是真正的自由。當我體驗不到的時候,只是感知枯萎的過程。
序言裏的介紹有點意思。他提到:“但我沒想到,所謂的任曦語錄就藏在抓住妳的每壹個按鈕之間。那些遙遠而恐怖的故事,其實遠不如我們身邊無數的鬼。”這句話讓我想起了韓國電影《寄生蟲》。
他還說:“我們的身體會記住所有的遭遇和糾結。拒絕詳細面對它們的人,會看到這個凝聚成壹個腫瘤般的幽靈,從幽靈變成幽靈是內心恐懼的外化。孫珅受傷並危及他人。”
我不知道:當熱點無法控制命運、環境、急切等外在因素時,就會執著於壹兩個真相,就像溺水鑒定抓住的稻草。不管是佛香還是算命,人們總會期待壹攬子真理來解決問題。每當他們發現壹個看似安全的區域,他們就會躺下來,拒絕進壹步探索的可能性。
沼澤童年:驚訝很正常,但弄巧成拙。也許這就是所有陌生孩子的坦途。
“壹秒看盡壹生”:“人蟲論”是指從思維或者更高維度的角度去觀察人類。從生到死的軌跡看起來像壹條長長的蟲子——頭是蛋,尾是灰。如果真的存在壹種有思維空間的生物,我們的存在(包括任何努力)對它來說真的毫無意義,因為所有的因果都壹目了然。
女性風幹機:修行在某種意義上是壹種努力的解放。時尚的都市人使用魯修、瑜伽或中醫來保持健康,以平衡他們過於緊張的生活。
死也沒那麽容易:有時候宗教可以讓人笑對生死,但有時候卻成了最壞的借口。
《菩薩蠻》:經歷過無數的“好人”。他們的外殼永遠是溫柔善良的,但在核心,有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漠視,只能讓人深思。
青樓救贖者:他愛“救贖”本身,卻不愛被救贖的“人”。
他沒有動:也許這是她壹生中最“緊張”的時刻。看似平靜的外表下,小美內心的喜悅在顫抖。她沒有其他的迷霧,也沒有遇到電視劇裏那些離奇的遭遇。唯壹的機會就是成為壹個傳奇,就是在壹個所有人都認為巨大的東西上表現得像個外星人。是的,不管她是女孩還是鬼,她壹定是超人。
自由令人震驚:妳最討厭的人,壹定是最像妳自己的人。
不知不覺:知識約會給知識帶來障礙,大部分人都被這蒙蔽了雙眼,以至於無法意識到自己。當妳內心脆弱的時候,妳會下意識的去問仙女,希望會有壹種神秘的力量為自己決定命運中的選擇。無論妳看星座,看閥門,看魏紫,看星期壹,工具本身沒有錯,但是把人生的方向放在壹個工具的計算上,就是放棄了人最寶貴的自由感。
燈下有多暗?就我個人而言,對“燈下黑”這部分極其敏感。每當我看到那種壹臉虔誠卻睜壹只眼閉壹只眼的組織形式,我都會升起發自內心的憤怒。但是如何解決“燈下黑”的問題呢?答案出奇的簡單:加壹盞燈,再加壹盞燈,懂得照亮彼此人性最黑暗的地方。
毒藥:心理學其實是壹門藥學的學問。它被各種有毒植物用來開出無數藥方——有的以毒攻毒,有的以血封喉。我個人上過很多心理學的課程,但是有壹些是我融入不進去的,總覺得幾乎沒什麽。我壹直以為我是壹朵奇葩,壹個壞學生。後來才知道,我這裏的認知可能是心>道>術。我壹直認為,初心是最難的。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學心理學,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心理咨詢師。當妳想到陽光,妳會想到深淵。
刀劍遇流水:法國人說,每個人在別人眼裏都是傻子。我終於明白薩羅娃說的心臟了。我在用我的“頭腦”攻擊她,他壹直用它來回答我。“心”不評判對錯,只說最自然的感覺,以不變應萬變,所以我再怎麽縫劍,也無法切斷水流。
恐懼君妳好:漸漸地,我看到了自己的多重恐懼——壹個真實的“覺知”過程。原本混亂的“恐懼”漸漸脫離了層級,壹點壹點地向內核靠近。
第壹層恐懼:害怕失去“完美”的身份,害怕面對失敗的結局。
第二種恐懼:害怕正視自己的“無能”
第三層恐懼:害怕面對身邊的夥伴,承擔他們的期望和信任。
“感覺”讓我感受到了埋藏在意識深處的恐懼,就像身處北極,試圖壹點壹點地穿越千年玄冰。然而,我最終成功地將自己置於“焦慮”之中,所有的超越與冷靜都壹壹褪去,泄露出來的是最深的困惑與無奈。是的,這是我真實的背景色。面對恐懼,我的覺知因敏感而顫抖,因脆弱而欣喜。底色之下,是生命的種子。
活著:如果我保持所謂的和諧,生命力會逐漸從我身上消失,壹個平淡如水的人,基本會接近壹個死去的人。我的內心還是像巖漿壹樣,充滿了這種旺盛的生命力和動力。萌發的欲望,終將在於令人窒息的和諧的相互對沖。我的生活越安全,我的絕望感就會越強烈。我壹直找不到重新發芽的意義,但老黃用生命告訴我,不需要意義。如果有升級,就讓它自然發芽,只需要明白壹件事——活著。活在當下,活得充實。
親愛的,妳還活著嗎?”:沒有認真思考過死亡的人,是不會真正信仰宗教的。
“念經”:團結意識、個體意識、自我意識、角色影子、角色意識。
壹元論,精神體系,無神論宗教。
存在主義哲學,人本主義心理學,有神論宗教
心理學,社會學,系統知識。
三個境界:第壹個境界:基於量子力學;第二境界:以經典力學為基礎;第三境界:以天體力學為基礎。
無常:第壹層基本上講的是生理勢能的釋放和轉化,沒有所謂的“結構能”。
第二層:基於社會認同的結晶。
第三層是人類用來應對命運無常的武器。
只有不斷創造,生命力才能飽滿。
彼岸:是的,沒有比泥巴更實用的了。它骯臟、寬廣、包容,不是我不能“交易”,而是我不能接受我看不到“交易”。真正的“臟”不在於交易本身,而在於視而不見。偽裝是濃霧,彼岸在濃霧深處。這不是想象中的雲,只是另壹片土壤。
無色:有三個母親:血緣上的母親,意誌上的母親,靈魂上的母親。世人都說六根中最難斷的是血緣關系,尤其是曾經是共生單位的母親。妳走了,我這輩子最後壹個被動的選擇就被打破了,剩下的婚姻就可以任意了。流動的壹切都是空的。
歸零:所謂的身份只是社會屬性嗎?剝去所有的頭銜和標簽,妳是誰?妳能是誰?
其實人類本來就對終極命題感到困惑,只是每個人感受到這種壓力的方式不同,理解它的強烈意願是壹種在哲學意義上尋找意義的本能沖動。
所謂初心,就是這種沖動成為行動的動力。沖動持續的時間越長、越強烈,生命力就越強。不存在不變的初心,因為初心不是願望,而是人為什麽是人的終極證明。
醒醒吧:壹滴水最終流入海洋,壹個人終將屬於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