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古邳鎮下邳八景

古邳鎮下邳八景

歷史名城下邳。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壹定對這個地名很熟悉。古城遺址位於睢寧縣古邳鎮。

清代康熙年間的學者、下邳人紀雲龍曾為家鄉的美景寫過壹首詩:

下邳八景

義烏與泗水相通,群峰聳立在天空中。

橋走泥淖三回,羊廟入夜後聞鐘。

看到地上的彩虹,漁船在夜晚照紅了壹條河。

靈臺夜月還在,但是觀湖不同了。

霞帔八景——巨山風光

說到傑出的人,就不能不提到巨山。巨山在遂寧北部邊境,距縣城35公裏,海拔213米。這座山雄偉、陡峭而不危險。據說幾億年前,這座巨山是壹塊完整的石頭,堅實而巨大,四周是壹片大海,整座山只是壹塊從大海中突出來的巖石。這座山不僅巍峨秀美,更因為山上的彌陀寺、康熙宮和眾多歷史名人,為這座巨山留下了壯麗的詩篇,為這座巨山披上了壹層神秘的色彩,使其成為千古名山。

從西山腳下壹進大門,就看到第壹個平額上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格義山”,平額兩側寫著“山高”“水長”等字樣;下面的對聯寫道:“壹山臥皮皮鎮,兩江並行跑古州。”山門背面有題詞:“月在日元明”,兩邊對聯為:“披著晚霞,望著月亮,愁著西方;蘸朝露,看東海日出。”平額對聯的內容,展現了山水之美,再現了古州鎮的輝煌。若從南門上山,高聳入雲的山門展現在遊客面前,只見頂上“巨峰突出”四個大字,雍容典雅,東側“探”與西側“探”平行相對,端莊秀麗。底下的對聯是:“紫氣東來古州添輝勤,夏虹映夷陵西過惠今”,山門底下的對聯是:“藏深山為俊男,古邳育智者”。如果遊客登上頂峰,他們可以沿著梯形臺階走,爬上樓梯,他們仍然可以欣賞到山川美景。這座山是藏龍臥虎之地,奇峰美雲,異彩紛呈,人才輩出。爬到山頂,只見寺廟的屋檐高高啄起,各占地勢,琉璃瓦房,古色古香,熠熠生輝;東西山臂各築壹亭,飛檐走角,遙相呼應;西閣叫浮山閣,上面是明代《周易》寫的《葛衣傅山》,東閣叫葛鴻景閣(葛仙洞前)。亭子裏的葛洪景,身上蓋著壹塊重400多斤的六角金字塔石。東山上至今還留有戰爭時期的斷石墻。東山腰有壹個很深的古藏兵洞,可容納數千兵。

這座山的主峰像壹個巨人,背朝南北而坐,高昂著頭,令人贊嘆。東西兩臂延伸的腋下形成兩條峽谷,流水從山腳下的兩座小橋上汩汩而下,匯成壹條小溪,奔向遠方...站在峰頂,可以看到北方山巒起伏,青山像美麗的山;東望羅馬湖,壹望無際,碧波萬頃;南望慶安水庫,煙波浩渺,清澈如鏡;遙望西邊連綿起伏的群山,群山巍峨。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大地的美,就像壹代國畫大師筆下的水墨畫!遠山、城墻、工廠、湖泊若隱若現,千樹綠籠、林濤陣陣;道路和河流變成了狹長的漂浮帶,系在壹望無際的綠色領域之間。

春天,山裏的草隨風搖曳,就像戰場上的士兵。東南風壹吹,就像千軍萬馬壓在山頂。草是藍色的,場面很壯觀。山腰上的桑樹紅紅的,晶瑩剔透,就像壹萬顆紅色的珍珠點綴著山川,孕育著靈氣。山裏的槐樹密密麻麻,團團圓圓,綠油油的。巨峰之巔白雲悠悠,沁人心脾。

依山傍水,陽山、半歌山、香山、望山、小山、泰山、二龍山、湯山都在四周,唯獨巨山在北方顯得格外突出。傳說巨山中有金馬拉磨金豆之說,意為保山。其實這座山真的有寶藏。1975經江蘇省第五勘探隊調查,古邳居山、半閣山、陽山石英巖總儲量達4.5億噸。

解放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山頂建立了防空雷達站。1982,當地政府在山頂增加了電視差轉臺惠民。陽山,又名陽山,位於下邳古道(今古邳鎮中心區)北壹裏,班戈山南五裏。這座山海拔35米。山南的“虎山”和“虎泉”都埋藏在明朝萬歷年間潘繼勛為防止老黃河泛濫而修築的堤壩下。山北與廬山、半閣山、二龍山相對,山西北隅因築路被削平,稱為“羊切腳”。

據《後漢書》和《邳州誌》記載,公元193年,東漢丹陽人任下邳鄉時,在下邳城西南兩裏的陽山上建了壹座寶塔寺。寶塔寺頂有金盤,底有重樓,可容納三千多人。寶塔寺內有壹座寶塔,寶塔上有九塊金板(九面銅鏡):四面八面,中間壹面,故名九鏡塔。磚石建造的九鏡塔呈八角九級,每層有飛檐和上翹的角。塔身內外有480尊佛像,金衣裝飾。該塔有148級臺階,盤旋至塔頂,是中國最早的寶塔。

浮屠寺因九景塔而改名為“九景寺”,唐代貞觀年間改名為釋迦牟尼寺,是陽山山宗寺的前身。可惜九鏡塔毀於宋金戰爭。

山宗寺也叫陽山寺。據說在沈家皮之前,壹只小山羊走進了山前的壹座寺廟。聽到小山羊咩咩叫,老和尚合上經書,出來驅趕。老和尚還沒回禪房念幾句詩句,小山羊又在他面前叫了壹聲,老和尚又被趕了出去。小山羊第三次叫的時候,老和尚想,哪只羊半夜走丟了,跑到廟裏來了,還不如跟著它,送到主人家裏去。當小山羊被老和尚趕到壹座山上時,突然小山羊不見了。這時,只見古邳城表面壹片藍光,老和尚覺得山搖地動,整個下邳立刻變成了澤國。這時,老和尚醒悟過來,認為是上帝派了壹只小山羊來帶路救我。後來,老和尚把這座山命名為“陽山”,並在山上建了壹座陽山寺,以表謝意。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是佛祖誕生日。那壹天,郫縣、隋縣、通縣、蘇縣、淮安縣等十多個縣的人聚集在陽山寺前,佛的弟子們都在那裏合掌打坐。求醫拜佛求神占蔔的,燒香禮拜;商人聚集在山下的小巷,從事各種商品的交易,更有好奇的人不遠百裏來到這裏欣賞風景...每年都會形成陽山廟會。

廟會最初由單壹的祈禱拜佛轉變為以商業為主的市場形式,促進了下邳社會經濟的繁榮。乾隆年間,廟會最為繁榮,1.5萬人湧向廟會。後來陽山廟會變成了物資交流會,各種農副產品,手工制品,服裝,布匹等。,而且大多數商人都在空地上擺攤做生意,生意非常紅火。

“山宗寺”為下邳諸寺之首,有180余座佛閣,雄偉壯觀,栩栩如生。寺內翠柏環繞,奇花異草,郁郁蔥蔥。這座寺廟的規模很大。從山下登上十八盤,便見山門上“海濱三寶千年,陽山壹禪林萬古”的對聯,飄逸靈動,光彩照人。它的廳堂是根據山勢由下而上鋪開的;依次是金剛展(國持、成長、大眼、多聽)、結印寺、大慈殿、羅漢殿。後樓是皇姑像(樓下三宮),東院是閻羅廳,西院是杜宣廳。壹尊如來銅像,上鑄千佛,重4800斤。打個比喻,四月初八是佛誕。禪中香火不斷,誦經不斷,鼎盛壹時。陽山立佛是山宗寺後殿的壹尊佛像,壹手托天,壹手托地。相傳,為了修建陽山禪寺,佛教高僧吉典遷居蘇州,遭到壹位富翁的拒絕。紀典駕著雲上神兵將富山林的紅木檀香滾下山,沿運河入泗水,出陽山井。寺廟建成,井裏剩下壹塊紅木,立為佛。

陽山的山宗寺結構堅固,歷經地震和黃河決堤,沒有損壞壹磚壹瓦。很遺憾,這座著名的古寺毀於日本侵華戰爭。陽山上僅存的通化宮是火神廟,俗稱火神廟。寺廟有五個門,上部是劇場。入口是廣場,然後入口是三大殿。到了中院,中間有五個“火星真君堂”,左邊三個,右邊三個。東院的華佗廳和後院的三間房是供奉“關盛迪君”的。* * *四個院落,30多個房間。

陽山礦產資源豐富。文化大革命期間,應時礦就是在這座山上開的。雖然取得了壹定的經濟效益,但也破壞了山林。經過當地政府的保護,五分之三的山體被保留了下來。到上世紀80年代,黨中央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落實,2002年4月,徐州市宗教局批準恢復陽山佛教道場。在各級政府和社會精英的支持和倡議下,重建的“三廟”於2003年5月竣工,這座占地60畝的佛教道場更名為“彌陀寺”。寺內蒼松翠柏,銀杏樹掩映,金殿雄偉莊嚴,古色古香,是古寺風光的聖地。

當妳繞過寺廟,徒步登上陽山之巔,站在九鏡塔遺址上環顧四周,妳只能看到連綿起伏的山巒,青翠的青山,縱橫交錯的河網,潺潺的清水。俯瞰古陂大地,樹木蔥郁,若走大路,田野遼闊,層層綠波,生機盎然,氣象萬千。

陽山佛教道場的修復顯示了當代的成就和佛教徒的願望。如今,陽山禪林的佛香彌漫著梵音,遊人絡繹不絕。據說在公元前173年,張亮不滿秦朝的統治,招募了壹名刺客去刺殺秦始皇。後來,由於進攻失敗,他逃到下邳躲起來,遇到了黃石公。黃石公故意脫下鞋子,叫張亮給他穿上。張亮聽從了玉門信的指示。看到這個學者可以是塑料做的,黃石公叫張亮到橋上。幾經試探,他認為這位學生誠實可信,便把太公兵書交給了他。張亮贏了這份戰書,投了劉邦壹票。他策劃了秦末農民起義戰爭,並在千裏之外取得了勝利。這個傳奇故事被當地人流傳至今。

園內曲徑通幽的壹座古建築,設計精巧,仿漢代建築,造型優美典雅,古樸典雅,四面為回廊式建築風格,門上掛著“進愛堂”三個大字,格外醒目。大廳裏懸掛著黃石公的畫像和壹些橫幅、詩詞,令人肅然起敬。寺廟後院的假山用太湖石砌成,山頂計劃建壹座小亭子。右邊是花園裏的“留侯廟”,大殿裏有壹尊張亮的雕像,周圍是張亮事跡的掛圖。院子裏種滿了花草樹木,有種園中幽靜的感覺。

公園裏還有壹些未完成的景觀,有點亂,但是那裏的壹草壹木還是讓我們覺得古樸溫馨。置身於這美麗的環境中,聞著混合著久違的鄉土氣息的清新空氣,令人陶醉。那些不起眼的小草,從墻頭、磚縫裏冒出來,充滿生機,更引人遐想。

走出綠草地,跑到巖石池塘,那裏有壹排柳樹,三五成蔭,又有壹棵孤零零的樹躺在池塘上,幹枯彎曲,枝葉繁茂,是壹種獨特的魅力。沂水,來自山東臨朐縣沂山紮泉,向南流,經下邳45公裏,向西南流入泗水(今黃河故道)。舞水,發源於山東費縣齋藤優子古,向南經婺源西,再轉向東,再轉向下邳,註入西南方向的泗水。義烏兩江在泗水並肩流,卻同床異夢,截然不同。

如今,舞水、泗水已不存在,沂水改道北上,即現在的沂河。公元前290年(周浩王二十五年),宋康王晏住下邳時,偶然采壹桑女石化,嘆為絕世美人,命其夫韓平(話說)獻妻,石化以歌言之:

南山有鳥,北山有鳥。

鳥兒飛得高,我們能怎麽辦!

華家被搶走,韓自殺。宋王在慶靈臺威脅石化,石化寫詩回答:

鳥與喜鵲齊飛,不追鳳凰。

我的妾是庶人,我不喜歡宋王。

後來,石化摔死了。村民們痛恨宋王余孽,憐憫韓平的冤假錯案,尊重石化的貞操,於是在他們的墳上立碑。白門樓是夏邳城的南門,是春秋時期宋襄公所建。看過《三國誌》的人都知道,《曹操兵臨下邳城白門樓呂布之死》這本書第十九回就是描寫曹操在白門樓活捉呂布的細節。曹操在白門樓抓住呂布,吊死在這裏。

晉代時,下邳的壹個富人石崇,為了這壹歷史事件,和整個白玉石壹起重建了白門樓,並在上面親筆題寫了“白門樓”幾個字。新中國成立之初,在老城湖壁的廢墟上還能看到“白門樓”二字,但它是否出自人石崇之手,卻是毋庸置疑的。此後,下邳雖幾經變遷,甚至經歷了康熙七年的特大地震,但這座建築仍屹立於此。可以說,白門樓穿越了蒼桑,是下邳歷史的見證,它似乎在向後人講述發生在三國時代的血雨腥風。

下邳的白門樓曾為中國歷史寫下輝煌的壹筆。歷代詩人和文人墨客都為其題詩題字。宋代陳師道的《合口登白門樓十壹夜》是《西遊記》中的大文豪、明代人物吳承恩所作,並有短箋“白門樓已失”。由此可見,白門樓的魅力是無窮的。遺憾的是,見證了三國戰爭歷史上人文景觀的白門樓,並沒有被歷代的戰亂和天災摧毀,而是消失在解放後大修水利的光輝歷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