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房不到15平米,帶小衛生間,單人床。房間角落的桌子上有煤氣竈和鍋碗瓢盆,是做飯的廚房。床尾堆了很多廢紙箱和飲料瓶,都是劉阿姨平時在外面撿的。
平時白天劉阿姨在大街小巷收廢品,晚上回到這個小屋休息。生活很辛苦,每天都要上街。劉阿姨靠收破爛為生。
我問劉阿姨怎麽這麽大了,還來撿破爛。說起這個話題,劉阿姨似乎有些激動,慢慢開口,給我講了她的過去。
1.原來她活得像個女王。
劉阿姨的名字叫劉梅。22歲時,她經人介紹嫁給了阿強。阿強是鎮水泥廠的經理,基本上每天按時上下班,每個月都有穩定的收入,這在當時是很多人羨慕的。
婚後,她給阿強生了兩個兒子,相差兩歲。阿強的三代單傳,給他突然生了兩個兒子,阿強別提有多高興了。
他很愛妻子,不會讓她出去掙錢,也不會讓她下地幹活,只要她在家照顧好兒子。由於家庭條件好,阿強雇人照看家裏種植的5畝稻田。
她家在90年代蓋了壹棟兩層小樓,是村裏的第壹棟。當時很多人沒見過電視,她家買的是21寸進口電視。
那時候晚上很多人跑到她家看電視,房子坐不下。阿強幹脆把電視放在前面的臺階上,像放電影壹樣。晚上門口都是來看電視的鄰居。
她還在家裏裝了吊扇,用了電燈和電飯鍋,騎了自行車。
這樣的日子讓全村人羨慕不已。劉梅也很滿意。她在心裏無數次感謝上帝找到這麽好的丈夫。她也無數次憧憬未來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
壹場意外把她逼成了女人。
意外會發生。壹場意外很快讓這壹切變成了泡影。
大兒子12歲時,阿強在水泥廠視察生產車間時,不幸被球磨機噴出的石塊擊中頭部,當場死亡。
劉梅無法接受家中支柱的突然倒塌。她在丈夫靈堂前哭了兩天兩夜,多次暈倒。
她甚至有了和丈夫壹起去的想法,但看著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她只能默默擦幹眼淚,重拾活下去的勇氣。
因為是工傷,水泥廠賠償了20萬。
這些錢肯定不夠養活壹家三口,還不夠送兩個孩子上學。劉梅只能咬緊牙關挑起養家糊口的重擔。
除了家務,劉梅還學會了種水稻,自己在田裏施肥和噴灑農藥,以及養豬、養雞和種菜。只要能掙錢,能攢錢,她什麽都幹得出來。
此外,她還向水泥廠的領導求情,給自己安排了壹份清潔工作。每個月也能賺點小錢。
就這樣,生活硬生生的把這個習慣呆在家裏的家庭主婦變成了養家糊口的女人。
因為努力,劉梅原本白皙的臉變得又黑又皺,她瘦了10公斤。但是劉梅從未感到痛苦或疲倦。她覺得為了兩個兒子和死去的丈夫,這壹切都是值得的!
她為了兒子把自己變得壹無是處。
兩個兒子也很爭氣。原來他們父親在世的時候,成績很壹般。父親去世後,他們親眼見證了母親的辛苦,仿佛壹夜之間長大了,懂事了。
我變得喜歡學習和閱讀,我的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高考結束後,兩個兒子都考上了壹本,壹個在省外高校讀經濟學,壹個在省內高校讀農學。
大學四年,除了申請了壹些助學貸款,兩個兒子的部分學費和生活費由劉梅提供,沒有向親戚朋友借任何錢。
大兒子大學畢業後,去了省城壹家外資企業工作。因為小兒子學農業,回到農村老家,承包了壹個水庫養殖。
劉梅非常高興,覺得他過去十年的努力沒有白費。兒子參加工作後,她覺得身上的重擔好像壹下子卸下來了,全身輕松了許多。
兒子們也讓母親不要去水泥廠打掃衛生,請人在家照看稻田,在家好好休息。
劉梅聽從了兒子的建議,從水泥廠辭職了。他通常在家做飯,做家務。
雖然身體放松了很多,但劉梅的心壹點也不放松。
看著前後只差兩歲的兩個兒子,都二十多歲了,還沒找到對象。劉梅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她聽說要找對象,得先在城裏有房。於是她把丈夫工傷去世時水泥廠墊付的20萬拿出來,在城裏給大兒子買了壹套三室兩廳的房子。
當他拿出20萬元時,大兒子驚呆了。他萬萬沒想到,十幾年後,母親把他和弟弟拉扯大,送他們上了大學。錢根本沒動,而是穩穩的存在銀行裏!
劉梅擔心他的小兒子吃醋,所以他告訴他的大兒子不要告訴他的弟弟,說他已經借錢買了房子。
大兒子對母親的體貼和對自己修行的執著非常感動。他流著淚說:“媽媽,謝謝妳這麽愛我,這麽體貼,這麽為我著想。這個房子和壹個房間永遠是妳的。我保證,妳回來住我壹定歡迎妳!”
聽了兒子的話,劉梅也非常感動和欣慰。她覺得她這樣做是值得的。
只是她心裏覺得有點對不起小兒子。這麽多錢都給了她的大兒子。如果小兒子知道了,肯定會因為壹碗水不平而責怪她。
最小的兒子只比哥哥小兩歲,看起來已經到了娶妻的年齡。不過小兒子在農村折騰,種地還沒出什麽名堂。如果在農村沒有錢,沒有像樣的房子,是不可能娶到老婆的,哪怕是農村姑娘。
劉梅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同時也想彌補內心對小兒子的愧疚。於是,她決定拆掉現在住的老房子,在宅基地上重建壹棟兩層小樓。
但是錢從哪裏來呢?劉梅想了想,動用了銀行20萬元的利息。當時她拿到賠償金就存銀行了,自動轉存五年,利息要七八萬。在農村蓋個房子應該夠了。
劉梅把他的小兒子叫到身邊,告訴他自己的想法。小兒子問她蓋房子的錢從哪裏來。她說:“妳父親的賠償還是幾萬,應該差不多吧。”還特意叮囑小兒子不要告訴哥哥。
小兒子被媽媽的話感動了,馬上說:“這房子是妳媽媽建的。妳可以住任何妳想住的房間,不管妳住多久。”
聽了小兒子的話,劉梅也很高興,她覺得有了這種方式,她的心裏好受多了,也算是對小兒子的彌補。
但是不蓋就不知道了。蓋的時候嚇了壹跳,壹直往裏面投錢。最後做的不錯,花了10萬。
除了8萬元的利息,劉梅還向親戚借了2萬多元,終於建成了這棟樓。
現在兩個兒子都很滿足,也很感激母親。劉梅也覺得自己把這個問題處理得很巧妙,但現在她真的壹無所有,還欠著兩萬多元的外債。
4.她的孩子結婚後,她成了壹個無家可歸的流浪者。
俗話說,中國的父母最累。兩個兒子的房子問題解決後,劉梅開始擔心他們的婚姻。
不過自從兩個兒子有了房子之後,這個問題似乎就解決的容易了很多。很快,不到壹年,兩個兒子都找到了伴侶。大兒子找了個城市姑娘,小兒子找了個鄰鎮的農村姑娘。
兒子結婚後,劉梅和小兒子住在鄉下老家的房子裏。現在她已經完成了兩大任務,兩個兒子的房子和兒媳的房子,她覺得好像卸下了千斤重擔,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然而,過了幾天這樣輕松的生活後,劉梅覺得不再輕松了。她還欠著兩萬多外債。借錢給她的親戚看到家裏的事情都解決了就來找她要錢。
但是劉梅的錢在哪裏?她把所有積蓄都給了兩個兒子,身無分文。
但是,借錢還錢,天經地義。況且她也是個愛面子,愛名譽的人。不能因為她有2萬多塊錢,就讓人覺得她是個不守信用的人。
但是她去哪裏籌錢呢?她的兩個兒子剛參加工作,剛結婚,家庭壓力很大。她不想讓他們分享。我得自己想辦法賺錢。
但是我老了,在農村沒有辦法掙錢。她想到了壹個掙錢的辦法,就是去城裏收破爛。只是這份工作沒有年齡限制。只要會走路,努力工作,就能掙點錢。
撿破爛可以,但是住哪裏呢?劉梅想住在他長子的房子裏。當年他籌錢給大兒子買房的時候,不是說隨時給她留房嗎?
於是她給大兒子打電話,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大兒子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只說要和妻子商量壹下。
過了壹天,大兒子打電話說:“媽,我跟老婆商量了壹下,她不太高興。她說妳收破爛是為了還妳哥蓋房子欠的錢,妳去找妳哥想辦法。”而且她現在懷孕了,對那種味道過敏。妳整天撿垃圾,細菌很多,對她懷孕沒好處。媽媽,這是我妻子說的。其實我並不介意妳住在這裏,只是我老婆不同意,我也沒辦法。"
劉梅什麽也沒說。她默默地掛了電話。她知道這不是她母親能決定的。既然媳婦沒同意,就不要勉強了。
她也沒有去找小兒子。她決定自己在城裏租壹套便宜的房子,正好她每個月掙得少。
看了好幾天房子,她最終選擇了城中村的單間。雖然面積不大,但是麻雀雖小,設備齊全,帶衛生間,房間角落的桌子也可以當煮飯的爐子。關鍵是房租不貴,每個月300塊。
就這樣,劉梅開始了在城市裏撿垃圾的生活。她的目標很明確:為了湊夠兩萬多元,還清債務,她回老家和小兒子壹起生活。她不習慣住在城市裏。
在收集垃圾三年後,劉梅終於收集了兩萬多元。她從城裏回到老家,如釋重負地把錢還給當年借錢給她的親戚。
然後,她回家了,準備和小兒子兒媳商量下壹步搬回來的事。
但劉梅萬萬沒想到的是,小兒子和兒媳異口同聲地表示“不同意”。
媳婦見劉梅壹動不動,又說:“媽,妳太偏心了!沒告訴我們,偷偷給大兒子20萬在城裏買了房,只在鳥不拉屎的農村給我們蓋了房。他們給了大兒子那麽多錢,卻沒讓妳活下去。現在他們想和我們住在壹起。這是把我們當傻子!”
聽了兒媳婦的話,劉梅覺得自己的腦袋像被打了壹記悶棍,壹片茫然。她無法理解小兒子和兒媳是怎麽知道給大兒子20萬在城裏買房的。她明確告訴大兒子不要告訴任何人。
媳婦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劉梅似乎覺得當年那樣做似乎不合適。她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自豪。
但是,作為壹個母親,她壹點私心都沒有。她把所有的錢都給了她的兩個兒子,只是為了讓他們能盡快找到壹個妻子,組建壹個家庭。但她沒想到的是,兩個兒子結婚了,她卻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兩個兒子和兒媳也對她有意見。
此時的劉梅,只有壹條路可走,那就是繼續回到她在城中村租的單間,繼續收拾她的破爛,直到走不動路的那壹天...
勤快的林強說道:
聽了劉梅阿姨的自述,我心裏百感交集,既有對她遭遇的同情,也有對兩個兒子兒媳的憤慨。
劉阿姨中年喪偶,沒有再婚。她壹個人把兩個孩子拉扯大,送他們上大學,給他們買(建)了房子,娶了媳婦,外債自己收,不跟兒子分。可以說她吃了壹輩子的苦,也可以說是壹個對孩子無私奉獻的好媽媽。
然而,這麽好的母親,最後卻落得兩個兒子不要她活了,晚年無家可歸的下場。原因是什麽?
說起劉阿姨,老家的鄰居們都豎起了大拇指,但說起她現在的經歷,鄰居們都搖頭說:“她不懂得愛自己!”"
是啊,兒孫自有兒孫福,為什麽要給兒孫當牛馬呢?老年人如何才能過好晚年?結合劉阿姨的真實故事,荊錦軍提出了壹些建議:
1.改變養兒防老的舊觀念。
養兒防老是中國人傳承了幾千年的觀念。過去,沒有社會保障體系。壹個人老了,子女是自己養老的唯壹依靠。
但是,現在不壹樣了,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完善。養老的方式有很多,生孩子不再是唯壹的養老方式。
而且現實是,當妳年老多病的時候,真正能在睡前照顧妳的孩子少之又少。而且長期在病床前沒有孝子,能照顧妳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孩子也很少。
所以,如果我們老了病了,就不要對孩子期望太高。我們的孩子能照顧我們是命運,我們不能是正常的。現在的年輕人不容易。他們平時工作忙,房貸車貸壓力大,養壹個孩子費用高。生活已經不堪重負。他們怎麽可能有時間和精力長期在病床上照顧父母?
有壹兒壹女更多的是壹種象征和宣言。象征著壹個人的人生是完整的,每個環節都很到位,沒有遺憾。宣告自己完成了家族傳承的責任和義務,還是“續香火。”
如果非要說孩子的作用,那就是當妳最終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有人來照顧妳的事情,這可能是孩子最重要的作用。
當然,沒有孩子的人會被處理,但這似乎有點淒涼。
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比什麽都重要。
是否提前做好周密的安排,直接決定了後期生活的幸福指數。
這些安排包括:
全額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老了可以每月領取養老金,平時看病也可以享受醫療保險,可以為自己的晚年生活提供壹個基本保障。
適當的商業保險,比如重疾險,會在妳患重疾時給妳壹筆應急基金,讓妳不至於因病致貧,嚴重影響晚年生活質量。
充足的養老資金,除了每月的養老金,妳還應該有壹部分存款,專門用於養老或醫療等重大支出。這筆資金是妳關鍵時刻的救命錢,壹定要做好安排。
房地產和房子是老年生活有保障的基礎。房子再好再差,也要有。有能力的可以準備幾套,能力不足的至少壹套。有了這樣的房子,妳老了就有地方住了,就不用在外面租房子不停地搬來搬去,也不用“圈”幾個孩子的家了。而且,以房養老比什麽都靠譜。
3.孩子之間壹碗水要平。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是人的本性。作為父母,在多個孩子中,要盡量做到壹碗水端平,不要厚此薄彼。
否則孩子知道真相後,會互相攀比,怨恨父母。結果就是沒人關心父母。
劉阿姨當時給大兒子在城裏買了壹套20萬的房子。她也覺得對不起小兒子,於是也花了65438+萬,在小兒子農村老家給小兒子蓋了房子。當時兩個兒子都很感動,她也為自己的做法很自豪。誰知,紙包不住火,小兒子和妻子後來得知母親花20萬給弟弟買了房子,非常不服氣。
所以當劉阿姨說要回老家生活的時候,小兒子和老婆都不同意,說了這麽傷人的話。
其實劉阿姨沒有私心,壹心壹意為兩個兒子考慮,但是最後兩邊都不討好,兒子媳婦都不讓她住自己家。最後在城裏租房子,晚年收廢品。
當然,劉阿姨的兩個兒子確實不應該這麽做,但也和她在處理這個問題上的欠考慮有關系。
但是需要註意的是,我們說壹碗水端平,並不是說壹切都是100%的平。我們的意思是,在重大問題和重大財產分配上,壹碗水要盡量平。在實踐中,對條件差的孩子給予壹些傾斜和照顧是人之常情。
活著的時候千萬不要把財產給孩子。
房子對於養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房子,妳就會有足夠的自信。反正總有落腳的地方。如果有多套房子,可以出租,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如果房價上去了,妳的房子可以繼續升值,為妳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但是,不管有多少套房子,在妳活著的時候,房子的產權應該是妳的。不要輕易把產權轉讓給子女。只要妳活著,房子永遠是妳的。如果妳不在人世,那就輪到妳的孩子了。
妳可以通過遺囑明確妳死後房子的所有權。為了避免孩子之間因為房子問題產生糾紛。
這不是對孩子的不信任,而是對他晚年尊嚴和生活質量的保證。
讓我們現實壹點。只要房子還在妳名下,妳的孩子對妳的態度就不壹樣,他們可能都是為了讓妳開心。不用求兒子,也不用看媳婦的臉色。妳會在晚年有尊嚴有質量的過年。
劉阿姨有兩套房子,但因為壹套給了大兒子,壹套給了小兒子,最後無家可歸,只好租房住。這是壹個現實的例子。
劉阿姨的教訓值得每壹個老年人深思!
願天下每壹位老人都能老有所養,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