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讀史記的周公世家——周公吐槽餵飯,天下歸心。

讀史記的周公世家——周公吐槽餵飯,天下歸心。

在這裏,周公在家族中排行第三。事實上,如果從個人的角度來考慮,周公旦應該排在第壹位。這也是孔子非常推崇的人物。但從國家的角度來看,魯國是排在吳國和齊國之後的,所以司馬遷在家族中把周公排在第三位。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他的名聲很好。周公旦的功績有四:壹、輔佐吳王奪得天下;第二,充當國王統治世界;第三,制定《周禮》;第四,勸君仁慈,成功後退位。

首先,協助武王贏得世界

人們對武王的批評大多來自神魔演義或電視劇,實際上與正史相去甚遠。除去神仙妖怪的因素,姜子牙的諸多成就其實也不過是將壹個群體的智慧集中在壹個人身上。牧野之戰,不僅有率先沖向敵陣的姜子牙,還有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周公旦和召公。

《武王伐周誓》為所立,名為《牧誓》,載於《尚書》。誓言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列舉了紂王的所作所為,包括溺愛妲己、飲酒吃肉、殺害忠良、不敬鬼神等等,營造出壹種“人神共憤”的氛圍。第二部分說明武王攻天是為天主持公道,以嚴明軍紀、賞罰分明的原則實現思想統壹。

紂王死後,周武王問大臣們如何處理紂王的兒子武庚以及商朝的奴隸主和貴族。他先問姜子牙,姜子牙說把他們都殺光就好了,而,說吳王殺了那些有罪卻無罪的人不滿意。最後,武王問周公,周公說:“讓殷人住在原來的住處,開墾原來的土地。爭取殷人中有影響的仁人。”周公的生路、就地安置、瓦解政策贏得了武王的稱贊。同時,周公主張平反被殷周迫害的人,從而贏得殷人的支持,吳王得以在天下歸心。這就是周公的全部策略。

但是在這裏我發現了另壹個問題,那就是周公旦其實並不是武王最信任的人,因為在武王心中,第壹個是太公王,也就是姜子牙,第二個是召公,第三個是周公旦,從武王的提問順序就可以看出來。事實上,同母異父的周公旦所生的弟弟是可怕的。在他心裏,最信任的是太公王和召公,而周公旦只能排在第三位,這和能力無關,因為周公的見識明顯高於前兩位。

第二,充當國王治理天下

武王滅了商朝,當上了天帝之後,也消耗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在位三年後,他得了重病,去世了。周公旦祈求上天用自己代替武王,以恢復他的健康。在那個年代寫出來是很有價值的,因為那時候的人是有信仰的,很少用自己的健康去換取君主的安寧,因為別人是無意的,也是無力的。

武王病危時,把周公旦叫到床邊,說兒子年紀太小,震懾群眾,怕周王不穩,想讓周公旦繼承統壹。為了天下的安危和大州的傳承,沒有過多的拒絕,毅然承擔起了振興大州的重任。然而,周公旦有兩個哥哥。他們對周公旦的繼位不滿,與紂王的兒子吳庚聯合起來造反。

面對危險,周公旦首先解決了內部問題,因為他接替了泰王鞏和召公,而且他首先表示他只是在關鍵時刻奉命行事。為了周朝的天下,他成年後將以國王的身份重返政壇,並得到了太和的支持。達成內部協議後,周公旦東征,出征前占蔔,出版了《大告》。妳看,在周公旦出兵之前,他總是在公眾輿論中掀起軒然大波,開壹個有名的頭。

周公平定蔡後,東征,滅國五十余國,西周勢力延伸至海邊。

第三,參與了禮樂的制定。

禮樂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尊卑之分,即宗法制度,進而是繼承制度的確立。通過總結夏商時期的繼承經驗,周公旦主持制定了壹系列制度來完善這壹制度。

“禮”強調“不要”,即所謂“敬”;“樂”的作用是“和”,也就是所謂的“吻”。和而不同是鞏固周人內部團結的兩個方面。簡單來說,就是要分清尊卑,要有秩序,要與人和睦相處,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周人內部。和禮樂制度,壹方面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加以系統化,另壹方面又總結了周人的具體實踐。

第四,勸人向善,成功後隱退

在平定天下,建立了完整的體系後,周公旦在執政的第七年正式將權力移交給王乘。權力移交後,周公旦仍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並向王乘提供建議。指出天子應關心百姓疾苦,忌奢儉用,以了解底層百姓的需求。過於安逸,貪圖享樂,會導致別人犯錯,最終導致身敗名裂。

以平常心對待建議和投訴,認真分析原因,而不是憤懣、輕率、濫用刑法。這樣會把越來越多的矛盾和沖突集中在自己身上,影響自己的判斷,讓自己處於危險之中,對自己和國家都極為不利。

在勸誡兒子時,周公旦曾語重心長地說,如果吃飯時碰巧有人才來看他,他會立即停止吃飯,去見聖人,並教育孩子尊重人才。只有掌握人才,才能治理好世界。

壹個人的歷史,壹個家庭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