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從公元前770年(元年)王室東遷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周四十四年),這段歷史大致相當於孔子修訂的《春秋》(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65438年+0年),所以史稱春秋時期。
第壹節皇室的衰落與大國霸權
第壹,皇室的衰落
春秋時期登上歷史舞臺的周與西周時期的周並不相同。他的政治經濟地位壹落千丈,成為世界名義上的“* * *主人”。
皇室的衰落有很多原因。
首先是王室經濟地位的下降。周王室東遷後,關中地區被狗、戎等少數民族占據,周王室失去了舊都關中地區的廣大富庶之地。春秋時期,王室控制的領土和人口越來越少,經濟實力遠不如西周。經濟地位的下降是皇族衰落的重要原因。
其次,諸侯國的不斷壯大也是皇族衰弱的重要原因。有些諸侯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經濟實力雄厚。隨著諸侯國經濟地位的提高,在政治上也開始忤逆周王室。春秋時期,周天子和壹些諸侯的關系實際上是顛倒的。他在經濟上需要諸侯的幫助,在政治上尋求諸侯的保護。皇帝不能調動諸侯,甚至出現在諸侯面前。壹些諸侯國不僅在政治上不服從周天子,在經濟上也不向皇族納貢,甚至與周天子為敵。到春秋中後期,周王室地位壹落千丈,淪為小國。
第二,大國爭霸
春秋時期國家很多,史書記載有幾十個。在這些王子中,14比較重要。《史記·十二諸侯年譜》記載了陸、齊、晉、秦、楚、宋、魏、陳、蔡、曹、鄭、燕等12個國家的世系,另外兩個國家是吳越。這些國家活躍在春秋時代的歷史舞臺上,為了爭奪土地和人口,掠奪財產,相互之間展開了爭霸戰爭。
春秋時期大國霸權產生的主要原因有:第壹,周失去了對世界的控制,這是大國霸權產生的前提。第二,諸侯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了弱肉強食的霸權。第三,戎狄伊曼等少數民族進入中原,為大國爭霸提供了機會。
春秋時期,齊晉楚秦是主要的霸權國家,宋有過短暫的霸權。吳越爭霸在春秋末期,而且局限在東南壹隅,對中原影響不大。
春秋時期歷史上著名的霸主,被稱為“春秋五霸”。關於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壹種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另壹種說法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五福茶王和越王勾踐。
春秋中期以後,晉、楚爭霸激烈,黃河、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幾乎都卷入了戰爭,戰爭中不得安寧。尤其是地處中原的諸侯國,受戰亂之苦更大,小國普遍厭戰。另外,晉、楚兩個大國勢均力敵,誰也吞並不了誰。此外,由於國內政治鬥爭的復雜性,雙方都想暫時休戰。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旨在停止戰爭的“兵兵”運動。
排兵運動是由經常處於戰爭狀態的宋國發起的,前後兩次。第壹次是在公元前579年,由宋朝的醫生華遠發起,但因為楚國撕毀盟約而失敗。第二次是在公元前546年,由宋國的徐翔博士發起。這次會議確定了晉國和楚國這兩個大國是盟友。除了齊國和秦國,其他小國都要同時出現在晉國和楚國面前,同時朝貢。第二次兵會是在犧牲小國利益,晉楚平分霸權的條件下成功的。從此,晉楚之間幾十年沒有發生大的戰爭,黃河流域的爭霸戰爭告壹段落,歷史進入春秋末期。
春秋時期,大國發動的爭霸戰爭,不可避免地給社會帶來了種種悲劇、災難和痛苦,但也產生了有利於歷史進步的客觀效果,加快了統壹中國的步伐,加速了新舊制度的更替進程,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封建生產關系的產生壹、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春秋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壹個巨大的社會變革時期。社會變革的趨勢和特點是奴隸制逐漸消失,封建制逐漸出現。促成這壹社會變革的物質因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春秋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壹個重要標誌就是鐵的使用。文獻和考古資料表明,當時許多國家廣泛采用人工冶煉和鑄造鐵。鐵器的使用在中國古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就像青銅器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奴隸社會的誕生壹樣,鐵器的使用將預示著中國封建社會的到來。
春秋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另壹個標誌是牛耕的出現。關於牛耕當時的情況,主要是在文獻中。
第二,封建生產關系的出現
西周中後期以來,井田制發生動搖,出現了土地流轉。進入春秋以後,井田制進壹步被破壞,開始瓦解。
土地兼並是導致井田制崩潰的重要因素。春秋時期,土地兼並可分為四種類型:壹是諸侯兼並官署;二是諸侯互相兼並;第三,諸侯國的大臣與公職合並;第四,諸侯與內大臣的相互兼並。土地兼並的總趨勢是以下犯上,導致土地所有權不斷下移,土地逐漸集中在新興地主階級手中。由於土地兼並的作用,西周以來實行的礦田制度被破壞,中國奴隸社會的經濟基礎逐漸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春秋時期景甜體系崩潰的另壹個標誌是土地買賣。
隨著井田制的崩潰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現,階級關系也相應發生了變化,封建依附關系產生和發展,出現了農民和地主兩個新興階級。春秋時期的個體農民大多由奴隸和平民轉化而來,部分貴族淪為自耕農。地主階級有的是由奴隸主貴族轉化而來,有的是領取土地賞賜的軍事地主,有的是由平民甚至“我”升起來的。
隨著土地所有制的變化和封建生產關系的出現,各國統治階級為了保持和增加剝削所得,以適應社會形勢的變化,對稅制進行了壹些改革。公元前685年,齊國齊桓公任命管仲進行改革,改革的壹個重要內容就是“地隨其衰”(國輿齊輿),即按照土地的質量征稅,以增加國家收入。公元前645年以前的晉國“耕田”,廢除了井田制下的定期分田制,固定了個人擁有土地的權利,促進了國有土地向私有土地的轉化。公元前594年,魯國頒布了“初稅畝”的法令,對所有公私土地都按畝征稅,從而消除了公地與私地的差別。楚、鄭、秦等國都進行了類似的稅制改革。稅制改革加速了奴隸制的解體和封建制的形成。
第三節新興地主階級的權力鬥爭
奴隸社會孕育的封建生產關系在春秋末期有了明顯的發展。隨著經濟地位的變化,由奴隸主貴族後裔,或從下層社會崛起,或從軍事起家的新興地主階級迫切要求政治權力,他們展開了從奴隸主貴族手中奪取權力的激烈鬥爭。其中山東、齊晉的情況最為典型。
壹、三世桓與辦公室的鬥爭
在《魯》中,新興勢力的代表人物有、叔和氏,他們都是的後裔。
叫做“三環”。公元前609年,魯文公死了,發生了壹場殺地方官的權力鬥爭。三環趁機建設自己的城市,發展自己的勢力。公元前562年,“為三軍之員,三司有壹”(《左傳·相公十年》),史稱“三司”。從那時起,三個學校都在各自的領域管理軍隊和進行改革,季孫的力量最強。公元前537年,三大家族重新調整了土地分配,“將府分為四部”。季孫壹家得了兩分,他的叔叔和孫子各得了壹分。三族都在各自轄區內實行征稅辦法,遭到以魯君為首的舊勢力的反對,三族聯合反擊,打敗了魯、,奪得了魯政權。
二、田
在春秋時期各國新舊勢力的鬥爭中,齊是代表。
春秋初年,陳國發生內亂,陳公子萬(又名田氏)逃到齊國,被封為龔正。春秋中期,田的勢力逐漸強大,他用施惠的手段與公爭民,贏得了民眾的支持。作為新興地主集團的代表,田與以君主為首的奴隸主貴族集團進行了長期的激烈鬥爭。公元前532年、公元前489年、公元前481年發生了三次大的武裝沖突,公元前476年田獲勝並控制了齊國的國家政權。公元前391年,田和廢齊康公,自立為君。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列為諸侯,仍用齊國國號,完成了田代齊的過程。
第三,三族被劃分為金
春秋初期,晉國宗族衰落。到了春秋中葉,晉國有趙、韓、魏、支、範、中行六個不同姓氏的宗族。春秋後期,清朝六國通過戰爭相互合並。趙、韓、魏、郅都聯合滅範、中行,然後韓、趙、魏聯合滅郅都,使晉國處於三族控制之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韓、趙、魏為諸侯”。公元前376年,、和趙消滅了金,把他們的土地分成了三部分搬去他家,金絕不會犧牲他。”(《史記·晉世家》)漢、趙、魏分晉,建立了三個封建國家。
戰國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65438年)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歷史上稱為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的合並戰爭後,到了戰國時期,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強國,並稱“七雄”。國家的大致方位是:南方是楚,北方是趙,東北是燕,西方是秦,東方是齊,中間是漢魏。除了“七俠”,戰國初期還有十幾個國家,周王室依然存在。
第壹節各國的政治改革運動與封建中央集權政治的形成
進入戰國以後,為了鞏固政權,增強國力,各諸侯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制度改革,史稱變法運動。經過變法運動,封建制度逐漸確立。
壹,魏的改革
戰國初年,魏文侯任命李悝為宰相,進行政治改革。這是戰國時期最早的政治改革運動。李悝變法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廢除奴隸制的“世主”制度,任人唯賢;實行“量力而行”,鼓勵發展農業生產;實行“平法”,國家將調整糧食價格,穩定小農經濟;制定《法經》,建立封建法制。
由於的政治改革,魏的經濟迅速發展,封建政權得到鞏固,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
二、楚國的吳起改革
公元前382年,楚王莫倫任命吳起為靈隱,主持變法,企圖振興楚國。吳起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廢除貴族特權,“收三代後爵位”,“使貴族去實虛之地”;裁掉冗員,精簡不重要的官員,節省訓練軍隊的經費;整頓吏治,對官員提出嚴格要求。
吳起變法沈重打擊了楚國舊貴族,加速了楚國封建化的進程,使楚國國力迅速強大。
楚王死後,吳起被舊貴族槍斃,變法失敗。
第三,商鞅在秦國的政治改革
在的支持和重用下,商鞅於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兩次主持了秦國的變法。改革的主要內容有:(1)以法令形式廢除奴隸制井田制,“廢井田制,開放樓房,使人可以買賣”;獎勵兵役,建立兵役制度;重農抑商,重獎農織;郡縣制在全國廣泛實行;建立連坐制度;統壹測量。
商鞅於19年在秦國掌權。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他的新法得到了徹底的實施,使秦國很快繁榮富強起來。但是商鞅變法侵犯了舊貴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後,商鞅被分裂而死。商鞅雖然因為舊貴族的個人恩怨而被處死,但他的改革措施仍然得以推行。
在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中,商鞅的變法是最廣泛、最徹底、最成功的。商鞅變法的成功,使相對落後的秦國成為戰國時期最先進的強國,為後來的六國統壹奠定了基礎。
四。其他國家的改革
除了魏、楚、秦,其他國家也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趙國有趙烈侯的改革;南韓有韓昭侯的改革;齊國有之變法,也有燕國之變法。
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實際上是壹場封建運動。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實行了打擊奴隸主貴族、保護封建地主階級、廢除奴隸制、鞏固和發展封建政治經濟制度的政治經濟制度,從而確立了封建制度。變法運動後,社會經濟文化日益繁榮,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動詞 (verb的縮寫)封建集權政治的形成
戰國時期封建中央集權政治的形成主要表現在郡縣制的實行和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
封建集權制體現在地方組織上,就是縣制。郡縣制起源於春秋時期,戰國以來在各國廣泛實行。郡縣制的建立加強了以君主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機構的壹次重大改革。
官僚政治是封建中央集權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變法運動後,各國普遍建立了封建官僚機構。此時封建官僚機構的建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壹、官分文武。君主之下有文武兩員大將,各司其職,分散了大臣的權力,有利於權力集中在君主手中;第二是薪酬制度。各級官員的薪酬改為分田分糧或幣薪,便於君主利用利益控制各級官員;第三是“計數”系統。也就是說,通過年初上報各項預算,年底上報完成情況,作為檢驗官員的手段,決定對地方和下級官員的獎懲;第四是符號和印章系統。君主壹般以符號和印章為憑證,調兵遣將,派遣使節,任免官員,傳達政令等。,從而控制軍隊和中尉。
當時各國選官有五種方式:壹是大臣向君主推薦;二是通過寫信遊說的方式自薦;第三,按軍功選拔;四是從侍從的官員中選拔;第五,中央和地方總督在壹定範圍內有權選拔和任命下級官員。
第二節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
戰國時期,封建生產關系取代了奴隸制生產關系。大部分直接生產者從奴隸的枷鎖中解放出來,勞動興趣和生產積極性得到提高,促使社會經濟呈現出繁榮景象。
壹、農業發展
戰國時期農業生產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鐵農具的廣泛使用。考古學家在全國各地發現了大量戰國時期的鐵制農具。從這些農具的種類來看,耕、中耕、除草、收割等農業生產的主要工序都使用過鐵制工具。
興修水利。各國統治者都把發展水利作為富國的重要措施之壹。典型的例子有:魏文侯任葉縣縣令時,派西門豹治理漳水;秦在關中地區建了;最著名的是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
農業技術的進步。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深耕、土壤分化和施肥、註意耕作時間和適當的密度。在呂的《春秋》中出現了《去農》、《人地》、《辨土》、《考時》、《禮記·月令》等總結農業生產經驗的農業專著。
農業產量的提高。鐵制農具的使用,水利灌溉的發展,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普遍提高了單位面積的產量。
第二,手工業的發展
戰國時期的手工業比以前進壹步發展,工業種類更多,生產規模擴大,技術先進。除了各國的官方手工藝,民間手工藝也有了新的進展。
冶鐵是當時重要的手工業。從已發現的冶鐵遺址和遺物來看,規模相當大,產品種類和數量多,質量好。北方發現的鐵器多為農具和手工業生產工具,南方發現的鐵器多為兵器。
鑄銅工業仍在發展。考古學家在全國大部分省區都發現了這壹時期的青銅器,種類繁多,工藝水平較高,出現過焊接、鍍金、錯金銀鑲嵌等工藝。
南方漆器豐富,在考古發現中常見,制作精美,花紋優美,品種多樣。
第三,商業的繁榮
戰國時期商業的繁榮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商人的活躍、金屬貨幣的廣泛流通和城市的發展。
戰國時期的商人非常活躍。當時的商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坐過火車的?”quot普通商人、小企業“賣夫賣女”;另壹種是大賈,富商,有雄厚的資本和壹定的政治地位,如白圭、呂不韋。此外,壹些靠煮鹽冶鐵起家的富人也經營企業。
戰國時期金屬貨幣廣泛流通。當時金屬貨幣主要有兩種,壹種是銅幣,壹種是金幣。銅錢主要有四種形狀:形似刀的稱為刀幣,在齊、燕、趙等國流通;形似鏟子,名布幣,流通於朝鮮、趙、魏等國;圓形的圓孔或方孔叫錢,在秦國、東周、西周都有流通。貝殼形錢幣,也叫蟻鼻錢,在楚國流通。金幣主要在楚國流通,稱為“應城”,是壹種稱重貨幣。
城市的發展是戰國時期商業繁榮的另壹個標誌。由於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專制集權的形成促進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集中,從而導致了城市的迅速發展。當時齊國的臨淄、楚國的郢、趙國的邯鄲和燕國的夏衍都是典型的都城。
第三節各國的吞並戰爭與秦國的統壹。
戰國時期“七俠”之間頻繁激烈的戰爭屬於封建合並戰爭,發展趨勢是逐漸轉化為封建統壹戰爭,從而形成了從封建割據到封建統壹的歷史特征。
戰國時期的封建兼並戰爭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壹,魏稱霸中原。
戰國初期,李悝變法後,魏國成為最強大的國家。西攻,北攻鐘山,東擊齊軍,南控淮泗。
齊威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是魏國從未遭受過的慘敗,也是魏國興衰的轉折點。馬陵之戰後,齊、秦、趙三面夾擊魏國,使其迅速衰落。
第二,秦與齊對峙。
魏國衰落後,秦國和齊國對峙。兩國互相爭鬥,孤立敵人,而魏、趙、韓國等國內各部也分為聯秦反齊和聯齊反秦兩派,從而展開了聯合連橫的活動。
從戰略上講,整合就是“聯合弱者打擊強者”,是防止強國合並的策略;連橫的意思是“壹物強攻壹物弱”,是強國逼迫弱國幫助其合並的壹種策略。起初,聯盟可以同時與秦軍和秦國結盟;連橫可接秦、齊。後來逐漸固定為聯盟,意思是關東六國聯合起來抵抗強秦,連橫是秦國拆散六國聯盟。張儀和公孫衍是當時著名的活動家。
這壹時期,燕國的樂毅伐齊,使齊國幾乎滅亡,國家局勢從此壹蹶不振。就這樣,秦國和齊國的對抗被打破了。
第三,在秦趙戰爭期間
秦國采納了範睢的建議,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即遠交齊楚,近攻三晉。
從公元前262年到前260年,秦國和趙國之間爆發了壹場規模越來越大的刀光劍影。抱怨?狂野?壹萬多軍隊白白被秦將領殺死。從此,趙國無力與秦國作戰。
第四,秦國統壹六國。
結束諸侯割據,實現封建國家的統壹,是春秋戰國以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戰國時期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加強了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為大壹統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礎。
(2)經過春秋戰國時期的長期民族融合,各民族之間的* * *特征越來越多,形成了相當鞏固的民族* * *同構——華夏族,為建立統壹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
(三)統壹是人心所向,各國人民都要求統壹。
(4)經過長期的大國爭霸和吞並戰爭,大國力量對比發生變化,秦逐漸成為統壹的中心力量。
秦國完成統壹大業絕非偶然。秦代自商鞅變法以來,社會改革更加徹底,政治、經濟、軍事更加先進,國力日益強大,而關東六國卻壹個個衰落。秦王政繼位後,憑借秦國的實力和自己的才華,他具備了統壹天下的條件。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在10年間消滅了朝鮮、趙、燕、魏、楚、齊,完成了統壹大業,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諸侯割據,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第四節西周、秦艽和戰國文化
西周、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文化蓬勃發展的時期,在文化經典、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壹、文化經典
五經,即詩、書、易、禮、春秋,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文獻。
《詩》又稱《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現存詩歌305首,由體、雅、頌三部分組成。據考證,其創作時間最早在西周初年,最晚在春秋中期。這本書經過五六百年的積累,經過藏家的加工和打磨。這首詩的內容非常豐富。
《書》又稱《經書》或《史書》,是中國最早的文集。全書分為四個部分:虞書、夏樹、尚書和周樹。主要描述了商周時期的壹些重要政治事件,如重要的戰爭、階級關系、政治制度和政策等,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該書失傳已久,現存版本與古版本存在差異,均存在真偽問題。
《易經》又稱《易經》或《易經》,是中國最早的占蔔用書。內容包括《經》和《傳》兩部分,可能出現在商周時期,成書於戰國或秦漢時期。書中對自然和社會變遷的論述,充滿了樸素的辯證觀點。
《禮記》又稱《儀禮》、《十禮》或《禮經》,是春秋戰國時期壹些禮儀制度的匯編,有17篇,相傳為周公所制或孔子所修。據考證,該書可能成書於戰國以前及戰國時期。
《春秋》又稱《春秋》,是我國最早的編年體歷史著作,以《魯史》為中心,簡要記錄了從魯寅年到十四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242年的歷史事件。相傳被孔子編成壹本書。
三傳是解釋《春秋》的三本書,即《左傳》、《楊公傳》和《谷亮傳》。相傳《左傳》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左丘明所作。《楊公傳》的舊題是戰國時期高所作,《谷亮傳》的舊題是戰國時期顧良池所作。三者都是研究先秦史和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資料,其中《左傳》尤為突出。
第二,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社會大變革時期,新舊階級、階級、階層之間的鬥爭復雜而激烈。代表各個階級、社會階層和政治力量的學者、思想家,都是按照自己階級、階層或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社會、萬物進行解釋或提出見解,從而出現在意識形態領域?quot百家爭鳴”。參與爭論的派別在歷史上被稱為“百家爭鳴”。諸子中主要的思想流派有儒、道、墨、法、名、陰陽、軍事、縱橫、農、雜等。前四家在當時的意識形態領域影響最大。
孔子和儒生孔子(公元前551- 479),名仲尼,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在整理古代文獻、傳播古代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主要思想和言論留在《論語》中。他壹生大部分時間從事教育活動,開創了私塾辦學之風,打破了過去“學而優則仕”的局面,積累了許多值得後人借鑒的教學方法經驗。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390- 305)鄒(今山東鄒縣)人。著有《孟子》,主要發展孔子學說,以義為理論核心。荀子(前313-前238),趙人,著有《荀子》,對孟子等人的舊論進行了有力的批判。
老子和老子道士,本姓李明兒子永,都是楚人,和孔子差不多同時期的道教創始人。老子有壹本書《道德經》,成書於戰國時期,是其思想的代表。戰國時期道教的代表人物是莊周(約公元前369- 286),宋人,著有《莊子》,世界觀與老子相同。
墨子與墨家墨子(約公元前468- 376),魯人,墨家創始人。《墨子》這本書基本保留了他的思想。墨子的追隨者大多來自勞動人民,生活簡樸。
法家和韓非法家是反映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學派。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李悝、商鞅、申不害,後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韓非。韓非(約公元前280- 232),出身於朝鮮貴族,是荀子的學生。他寫了壹本書《韓非子》,闡明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
第三,文學
西周至戰國文學的代表作品有前期的《詩經》和後期的《楚辭》。散文藝術也在這壹時期得到發展。
屈原(約公元前340年-約公元前278年)楚國貴族平,是大夫。他是壹位以楚辭聞名的愛國詩人,《離騷》是他的代表作。他的詩歌生動地表達了他對祖國的熱愛和對腐朽的貴族統治的憤怒,使語言藝術達到了壹個新的階段。
《左傳》、《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雜文中的許多篇章都是推理透徹、詞匯豐富的優秀散文作品。
第四,科學技術
天文學在西周時期,天文學有了相當大的發展。到了戰國時期,有了二十八宿之名,這是中國最早的天文坐標圖。五大行星的運動和彗星、新星、流星的出現,都可以在這張坐標圖上標註出來。根據星星的方位,可以準確推算出壹年中重要季節的到來,二十八夜的劃分和應用是我國古代天文學的壹大成就。在戰國時期,有許多占星家觀察星星的運動。齊國的甘德著有《星占學》八卷,魏國的石申著有《天文學》八卷,是這方面的傑出代表。後人將其作品合編為《石幹明星經典》。他們測量的關於恒星的記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歷法西周的歷法比以前有了進步。到了春秋時期,共有八個節氣:夏季至日、冬季至日、春分、秋分、立春、長夏、立秋和立冬。春秋時期,各國使用三種不同的歷法,即“周政”、“尹正”和“夏征”。夏征又稱“夏歷”,更符合壹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最便於農業生產。到了戰國時期,夏歷被廣泛采用。
醫學在西周,醫學還與巫術相結合,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到了春秋時期,醫學進壹步發展,逐漸擺脫巫術,獨立出來。扁鵲是春秋末期傑出的民間醫生,對中國古代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黃帝內經》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醫學著作。記載了2000年前中國的人體解剖學知識和血液循環概念,是對世界醫學的貢獻。
《考公基》是中國古代工程技術史上的壹部重要著作。書中記載了生產工具、生活用品、樂器、武器的制作技術,以及城市、住宅等建築的設計規格。總結了工匠們關於數學、力學、聲學的知識,以及世界上最早的合金成分研究記錄。
還有莫箐在物理學方面的成就的記載,如力和力系的平衡以及杠桿、斜面等簡單機械的討論,針孔成像、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的研究等。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幾何光學著作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