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幹坤兩卦之下的字比其他卦都多,也說明了這兩卦的重要性。幹占蔔的內容如下:
乾:元、恒、李、貞。
第九天:潛龍,不用。
92:田裏見龍,好見大人。
93:君子終日勞作,卻猶猶豫豫。沒有責備。
94:還是往深處跳,不怪。
九五:飛龍在天,見大人就好。
上久:康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荀》說:...(原文太長,省略)
首先要明確區分,從“幹:元、恒、李、貞”到“用九:見群龍無首為吉”是易經的部分,後面的荀、項、文言等大段都屬於易經。
易經的這壹部分看著眼熟嗎?什麽“不要用潛龍”“康龍有悔”“飛龍在天”不都是降龍的招數嗎?對,龍族十八掌就是這麽來的。
對於這部分內容,我先保持沈默。我們來看看歷代壹些專家給出的壹些解釋。我隨便帶了幾套古書,按朝代順序展示。真的是因為《周易》爭議了兩千多年,大家還是先對這個有個了解比較好。
這個占蔔還是小差,我就帶這些專家來講解壹下占蔔的內容。本文主要談的是幹卦的卦詞。幹卦的卦辭很簡單,壹個* * *,只有四個字:“元、恒、理、真”,但歷代專家圍繞這四個字有很多解釋。
馬王堆帛書廖明春《易經》抄本
這是著名的馬王堆帛書《易經》,是壹件出土文物。它和流行的《易經》有很多出入。比如著名的甘瓜和坤瓜,在這本書裏寫的是“鑰”和“傳”。評書中的主人公在制止壞人作惡時,往往會有壹句老生常談的話:“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妳竟敢入室行竊,調戲良家婦女?妳該怎麽辦!”如果按照屌絲版來改兩個重要的字,這句話就改成:“光天化日之下,瑯琊劍傳,妳怎敢入室調戲良家婦女?妳該怎麽辦!”-這感覺奇怪嗎?主人公自己說出來可能會失去自信,甚至會逗壞人開心。
我們再仔細看看馬王堆帛書上的易經:凡是“幹”的地方,都寫著“鑰”。這本《易經》中的“君子終日勞作”變成了“君子終日鑰匙”,實在令人費解。還有,如果坤卦是“川”,那就應該象征河流而不是大地。這種懷疑不無道理。要知道,《易經》卦中有很多“利涉大江”的話,意思是算這個卦或者這個爻,就代表妳可以順利渡河。
如果是這樣的話,另壹個問題就產生了:雖然《尚書·武城》被認定為假冒偽劣,但在歷史上也有很大的影響。裏面有個成語叫“名山大川”。現代人籠統地使用這個成語,可以聯系到《尚書·武城》的語境。如果妳看壹些古代的註釋,妳會發現所謂的“名山”很可能專指華山。那麽,《易經》中的“大川”就不能成為真實的參照物嗎?不就是《易經》作者家鄉附近的壹條大河嗎?也許是黃河?也許是長江?
這也是很符合邏輯的,因為只有在交通發達,人的活動範圍廣,山川河流多的時候,才需要區分這個山和那個山,這個河和那個河,但是在古代,恐怕很多人壹輩子都是對著那個山,那個河,那個人,那個狗的。
當然,我們可以大膽假設,但不壹定能仔細求證,所以要持懷疑態度。《周易新講義》[宋]在復旦大學圖書館撰寫的《日本文化五年活字印佚叢書》影印本-1《周易新講義》[宋]在復旦大學圖書館撰寫的《日本文化五年活字印佚叢書》影印本-2
這是原弓的宋代新《周易講義》。看,“講義”這個詞不是新詞,至少在宋代就有了。
原弓說:易的大道分為形而上和形而下兩部分。形而上是陰陽,形而下是乾坤。從形而上的角度來看,那麽陰陽就是道的物質體現。(這句話的原文是“陰陽是道之物”,空頭八腦這些概念很難翻譯。)於是陰陽壹起努力,就形成了天。從形而上的角度來說,那麽幹坤就是陰陽的物質體現,所以幹坤是陽,坤是陰。天地是幹坤的物質體現,幹為天,坤為地。易之道在於陰陽,體現在乾坤。陰陽合力,所以有剛柔體和96之數,分為奇數和偶數,易的位置分高低。幹是陰莖,所以用奇數表示;坤是陰之物,所以用偶數表示。三爻形成壹爻,代表三才;兩個三爻疊在壹起構成壹個六爻。
做是天,象征是天,也象征著聖人的作為;坤是正宗的,象征是大地,也象征著聖賢的作為。……
原弓的解釋是典型的“天人合壹”風格,很有代表性。有人可能會想:宋人已經知道人是自然的壹部分,人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其實不是的。“天人合壹”的理念被現代人賦予了環保意義。這是古人常見的壹招,叫做“脫骨改制”。其實古人並沒有太多的環保意識!古人發現人與天之間似乎有壹種神秘的聯系,不是嗎?妳看,宇宙分天地,人也分男女,數字也分奇數和偶數...原弓也在下面說過:壹年有春夏秋冬,人也有仁義禮智。這不是很棒嗎?
最早明確表達“天人合壹”觀念的,大概是董仲舒的《春秋故事》:“天也有喜怒哀樂,與人合壹。以此類推,天人合壹。”簡單來說,人就是宇宙的微縮模型。人和天空可以相互感應,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天空來了解人。比如天上有個臭氧洞,說明我們的皇帝太粗心了;京城有沙塵暴,意味著有人要造反;首都周圍的毛毛經常下雨,壹兩分鐘後就會停。如果妳在算計,那就趁這個機會給皇帝獻點人參鹿茸——為什麽?理論依據是:毛毛的雨預示著上帝尿頻少,腎虛,所以既然“天人合壹”,那就主萬歲。
“天人合壹”在古代還有別的意思,這裏就不說了。讓我們看看原弓是如何解釋卦爻辭的。幹掛的卦辭很簡單,壹個* * *,只有四個字:“甘源、恒、李、貞。”但是這四個字是什麽意思,真的不太好理解。
原弓說:行是道,元亨利是德。
壹道壹德,合起來就是道德。但是需要註意的是,古代的道德和我們現在所說的道德是不壹樣的。在過去,道和德是分開的兩個字:道是指真理、原則和宇宙最根本的真理;美德指的是屬性,就是妳在電腦上用鼠標點擊壹個文件,然後點擊鼠標右鍵,就是右鍵彈出菜單底部的“attribute (r)”。
原弓那時將是“天人合壹”。他說:元亨利貞節在天的體現是春夏秋冬,在人事上的體現是仁義禮智。
這本書後面部分缺了很多字,所以“恒、李、貞”解釋不清楚,不過沒關系。先記住壹點:行是道,元亨利的貞操是德,所以元亨利的貞操也被稱為“四德”,這是相當主流的。而這個“四德”的理論最早是在《易經》文言文中提到的,後面會講到。
易經釋讀[宋]謝遜在復旦大學圖書館影印了明代崇禎十六年刻本。
宋解釋“元亨利貞”,說元的意思是大,這很容易理解。當我們說“元首”時,它的字面意思是“大頭”。國家元首是壹個國家的大頭,頭指揮身。舉臂就舉臂踢腿。
恒就是通暢、通暢的意思,中醫說“痛則不通,大則無痛”。好像壹個人的血管、神經、消化道都通暢了,身體感覺很舒服。另外,我記得我剛學抽煙的時候,經常買壹個牌子叫“恒通”。我把這兩個詞連在壹起用的時候,是壹口氣吸入煙霧,進入口腔,走氣管,進入肺頁和支氣管,然後從口腔或者鼻腔噴出來。它確實是繁榮的。
“理”的意思是適當的、合適的。
貞操就是堅定,堅定。
何雄認為,如果皇帝遵循占蔔的例子,他可以是知識淵博的人和萬事達,他可以是壹個“大亨”——這個詞最初的意思是“偉大的暢通無阻”。
黃撰寫【元】並影印上海圖書館的明代手稿。
這是元朝的解釋。
黃老師說過,“做就是健康。”
我們可以從字面上理解健康,健康,精力充沛,充滿活力這個詞。黃老師說:“幹是健康的,兩個三叉幹卦組成壹個六叉幹卦,就是——”
應該很容易猜到吧?壹個健康已經很健康了,再加上壹個健康就是“最好的健康”。妳是健康的,比健康更健康,比精力更充沛。
《元亨利甄》怎麽樣?黃老師說:用這四個字來闡明幹掛的深刻含義。黃對這四個字的具體解釋與相同。最後他說,如果算卦的話,說明壹切都會順利,有保障。
《易經》為董陽興所撰,清影印於南京圖書館。
元代《董陽行》壹書中的說法源於對程子的研究,認為我們擡頭看到的天是天的形狀,而幹燥是天的性質。天空充滿活力,永不疲倦,所以我們說它“健康”,這是占蔔的特點。
《元》為董仲行所撰,國家圖書館分館影印。
袁董仲行說:幹卦六爻都是奇數爻,都是陽爻。六十四卦中,只有這壹卦是純陽爻,稱為“陽精健”,故稱幹巴。周文王認為,國家領導人的才能和道德品質是最好的,這樣政令才會暢通,事情才會和諧。這就是所謂的“元亨”,只有領導者始終端正態度,壹心壹意做好事,不腐敗,“元亨”才能維持下去。換句話說,如果領導者在思想上不“忠誠”,他們在工作中就不會“有利可圖”,他們就不會達到“元亨”。
換句話說,“元亨”是外來的,也就是說王導走遍了全世界;“理真”就是內心誠實無私的意思。
——這個解釋很儒家吧?如果用儒家的術語來說,“元亨”的意思是“外王”,“李真”的意思是“內聖”。這是儒家兩千多年來的壹貫主張:領導者首先應該是道德品質完美的聖人。這個傳統讓中國人普遍認為,最高領導人不僅是我們的偉大領袖,更是我們的偉大導師。我們應該在接受他的偉大領導的同時,積極學習他的偉大思想。周文王在我引用的這些古籍中出現過兩次。這個周文王據說不僅是《易經》的作者,而且是內聖外王的典範,是儒家知識分子喜樹的典型。這和西方文化很不壹樣。我在《孟子》裏介紹過布坎南的公共選擇理論,人們首先把政府官員當成和普通人壹樣的人,認為他們的道德品質不比我們高,和我們壹樣充滿了小算盤和大手大腳。因此,有必要通過完善的制度設計來約束和規範政府官員的行為。
其實這種想法在西方很早就出現了,而中國壹直沒有。西方傳統是“依法治國”,中國傳統是“以德治國”、“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的意義在於政府在憲法之下,其權力受到憲法的限制,而“依法治國”的意義則相反,意味著政府淩駕於憲法之上,法律只是統治者統治人民的工具,而對統治者本身並沒有絲毫約束力。也就是說,法律跟他玩,統治者擁有所有法律的最終解釋權。這太可怕了,不是嗎?有人可能會問:“這樣的統治者怎麽能說得過去?”
答案是:這個要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最高領袖是道德品質最高的聖人,是全國人民的偉大導師。既然他的智慧和道德無與倫比,那大家把自己的命運托付給他豈不是比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更好?
《余生八卦》[明]鄧著,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影印。
這是明朝人在談論《周易》。鄧老師說:“這六十四卦中的幹卦,包含了天道之德。我心裏覺得元亨是楊德,李真是尹德。都是幹卦裏的陰陽,坤卦的意思也包括在內。其他卦也有這個元亨利真,但我覺得那些元亨利真不能和做卦的元亨利真相比,因為那些元亨利真每次只講壹件事,而做卦的元亨利真至高無上,包羅萬象。”
我們來關註壹下鄧老師話中所包含的壹個重要信息:“元亨利真”並不是幹卦的專利,其他卦中也有壹些卦詞,而且還不少。我們稍後將討論這壹點。
《生與命》【明】蘇軍在浙江圖書館寫的《明萬歷二十五年刻本》影印本。
蘇老師說:“行是德,天是氣。此氣生長育萬物,故分四季,春、夏、秋收、冬儲。人也壹樣,有春夏秋冬,人有仁義禮智。天賜人四德,人仿天道四德。天人合壹之美,盡在乾卦之中。”
蘇老師在這裏明確提出了“天人合壹”四個字。妳看,跟環保沒關系吧?
《易經》【明】焦紅撰寫並影印了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的明代萬歷四十年刻本。
焦老師說:“幹卦中含有元亨利真四德,大概是因為此卦陽滿純陽,只有神仙聖人配得上此卦。所以,雖然其他占蔔壹般都有壹些警告的話,比如提醒妳註意小人在設什麽局,但是這個幹卦只說元亨利鎮,沒有任何警告。這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吧。
“袁的手段最好;“享受”這個詞的意思是大型聚會上的美味佳肴;李的意思是圓滑,就像鐮刀割麥子壹樣,很圓滑;甄就像壹棵大樹的樹幹,堅定而挺拔。”
這裏需要註意的是,焦老師對“恒”的解釋和其他人的解釋有很大不同。但他的解釋其實很主流。
新刻本好量【明代】曾朝傑在南京圖書館書寫並影印了明代萬歷刻本。
曾老師說:“在開始時,陽是安靜、緩慢和溫和的,所以它的屬性是‘元’,這意味著‘剛剛開始’;此後,陽氣充滿活力,蓬勃發展,故稱‘恒’;之後太陽的精神稍微收斂了壹些,壹切都成熟了。收糧摘果的人獲利很大,所以這是‘利’;之後,陽就不動了,這就是‘真’;之後,陽氣又準備動了,又開始元,然後是恒,利和節,等等等等。所以‘元亨利珍’在季節上體現為‘春夏秋冬’,在萬物的孕育上體現為‘生長收藏’。”
這也是有代表性的解釋,“元亨利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周易參禪》釋【明】石撰寫並影印了上海圖書館收藏的清初刻本和石同瑞刻本。
馮友蘭曾經對《周易》有壹個很有意思的評價,大意是“周易是壹個筐,什麽都往妳裏面裝。”現在妳看,和尚也來講周易了。書名響亮明了,叫《周易禪解》。好像這麽早就有跨學科研究了。
古代有三教融合的趨勢,就是儒釋道其實講的是同壹個東西,文人也喜歡做通才——我們看看宋代的半篇《香子》:“曠野長。壹個房間是空的。全部收集,萬軸牙簽。只留下三塊,三教九流。讀周易,讀莊子,背冷言。”據說老人最後讀了三本書:《周易》,儒家經典;道家經典《莊子》;佛教經典《楞嚴經》囊括了三教。
所以,儒生談佛,道士讀孔孟,和尚解周易,也就不足為奇了。
石大師將佛教的理念引入《周易》,為我們提供了壹種新的《周易》讀法。他還說,做就是健康,但他接著說,“十惡中健康的,壹定下地獄。”
所謂“十大惡”,就是十種最惡劣的行為,所以整句話可以解釋為“孜孜不倦地做十種最惡劣的惡的家夥,壹定會下地獄”他接著說,“孜孜不倦地做十種中等惡劣的壞事的人,壹定會掉進動物世界,孜孜不倦地做十種不太惡劣的壞事的人,壹定會掉進鬼界, 勤行十種小善者學羅世界,勤行十種中善者投胎入人間,勤行十種善者升天。” -妳認為這就結束了嗎?不,還有很多:“修行禪定時勤行十種善者,必生於無色世界,修行四諦十二因緣時勤行十種善者,必得二元果證……”我就不多說了。反正我可以舉壹反三,後面還有壹大堆佛教專業術語,對於《元亨利真》完全是佛教的
版本那麽多,好像每個人都有道理。看來《周易》第壹卦“幹:元、恒、理、真”包含了如此豐富的內容,包括宇宙萬物!
這些專家的解釋都很精彩,但是加上“元亨利真”這個詞,我們再回頭看看最早的解釋版本——《易傳》。
《荀》曰:成大事者,萬物始,是統天。雲雨,物資流動。大明始於終,成於六。帶六條龍去統治天空。大道變,各為壹命。保護和平與和諧是有益的。第壹平凡之事,鹹寧,天下。
先解釋壹下“荀”。抱歉,我到現在才解釋這個人。《荀》讀“團”的四聲,意為“審”和“從卦象判斷好壞”荀是《易經》中的壹部傳記,原本是獨立的壹章,後來被漢人混入《易經》中的卦中。
我們來解釋幾句。
“貨流之形”是指萬物變化、生長、成形,文天祥的《仁義歌》中有壹句“雜歧”,出自此處。
“大明”指的是太陽。現在有壹家很有名的大明眼鏡店。看,不要覺得這個名字很俗,其實很有名氣。
“乘六龍治天”就是準時開著六龍拉的車在天上飛。——按照古代禮儀,皇帝的車是六匹馬拉的,王子在下面,拉的馬越來越少。所以“禮儀之邦”與文明禮貌關系不大,而是壹個非常嚴格的官本位社會。妳能考幾級?不能亂。這六匹馬拉車的考古發現真的出土了,看來文獻還不錯。
“人生”,這麽簡單的壹個詞,其實還是有些含義的。誰聊勝於無?“性”這個詞在這裏應該怎麽說?答案是:這個“性”其實就是“命”,所以“命”也是“命”。很多版本把“性”解釋為性質、屬性、特征,這大概是不準確的。
“大和”與日本無關。“大和”就是“太和”的意思。太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建築,俗稱金禧殿,其名由此而來。“太和”到底是什麽意思?有人說是陰陽和諧,有人說是精神和諧,有人說是最和諧的狀態,還有人說...自己選吧。
“所有民族”,如果按照現代的標準,壹萬個國家就沒有規模了!但古代不是這樣。那時候,壹個所謂的“國家”可能有壹個大村莊和壹個小部落。
好,翻譯整段:
啊!幹燥的漆瑗太酷了!它孕育了萬物,主宰了宇宙。它陰雲密布,孕育了無數。太陽從西邊升起又落下,周而復始;於是他確立了上下前後左右六個方向,準時開著天上六條龍拉的車。天道變,萬物有靈,保持陰陽和諧,壹切步入正軌。有了最輕微的活力運動,壹切都將蓬勃發展,全世界人民都將過上美好的生活。
這是已知最早的“幹:元、恒、理、真”的解釋。因為《易經》和《易經》已經混在壹起了,很多人總以為是壹回事。我壹再提醒大家,易經和易經壹定要區分清楚。現在這種解釋只是荀在《易經》中的觀點。雖然從時間上來說是最接近《易經》的,但它真的是《易經》中卦的詳解嗎?不要相信。
荀之後是項,其內容是闡釋修辭。我們先跳過表格,直接看下面的文言文。
“文言”是對《易傳》中幹、坤兩卦的特殊解釋。有很多話。我們先來看看關於“元亨利鎮”的部分:
“元”者,亦善;“恒”,賈之會;“利”者,義之和;“忠”的人做事。君子之仁,足以成人;嘉惠足以為禮;好事足以和諧;甄實幹,足以做事。故修此四德之君子曰:“行:元、恒、理、真。”
在這裏,“元亨利真”已被稱為“四德”。我們看到的歷代專家對“四德”的解釋,都來源於這壹段。翻譯:
“元”是善的第壹位;“恒”是美的集合;“利”是義的和諧;“甄”是這件事的主心骨。君子表現仁足以為領袖,聚美善足以為禮貌,給利萬物足以為義,堅持正道足以為政。君子能成全這四德,所以說“甘:元、恒、理、真”。
這段話主要講的是“恒,賈也”這句話。後來的專家有些分歧。難道不覺得書中的“亨”字其實就是“享樂”的意思,那麽“賈”應該就是大聚會的意思吧。古人的大聚會很正式。不就是上面提到的豎牛陷害孟兵的故事裏的壹個大聚會上發生的嗎?在這種正式隆重的場合,會有很多好吃好喝的東西,大概就是所謂的“家之會”所說的吧。
“幹:元、恒、李、貞”,短短幾個字,我們看了這麽久從《易傳》到歷代專家的解釋。妳真的想知道哪個解釋是正確的解決方案嗎?
想想看,他們每個人都把“元亨利真”解釋得如此精辟、如此深刻、如此充滿神秘智慧的古老東方,但唯壹遺憾的是,這些解釋全都是錯誤的。
是的,我鄭重的告訴妳,以上所有的解釋都是錯誤的。
近代安陽殷墟考古發掘,使我們獲得了大量商代占蔔用的龜甲。專家們從這裏看了很多甲骨文,了解了很多甲骨文占蔔的語言。從前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周易》中的占蔔與甲骨文占蔔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近代的甲骨文研究成果,讓我們對《周易》有了更多的了解。
《元亨利·真》的“真”字,實際上是《蔔筮》的“占”字,這壹點幾乎是毫無疑問的——單是這個字的新解釋,就徹底打破了《易經》以來所有的“四德”學說。“元亨利真”根本沒有這麽深刻的含義。其實就相當於:“祝妳好運,妳要的簽是根簽!”也就是說,如果妳占蔔的結果是幹卦,那麽這四個字的占蔔就會告訴妳:“這是個好卦,好運!”
重讀《易經》要註意。我不是反復提醒妳要區分易經和易經嗎?“真”字在《易經》裏應該說是“瞻”,在《易經》裏應該說是“堅”。妳看,《易經》的作者並沒有理解《易經》的文字,他根據自己的理解,把壹句“運氣好”闡述成了極其深刻的哲學道理。
《易經》作者真的誤讀了《易經》嗎?——此事有後文,暫時不能按。
“幹:元亨利真”,這句話是幹卦的占蔔,我們也算是完成了。我們來看看幹卦的六卦:
第九天:潛龍,不用。
“第九天”,這是坐標。“楚”是指這個是第壹個,也就是倒數第壹個;“九”表示這種固執的屬性——楊的固執。
如果妳計算壹個卦,妳最後得到壹個幹卦,在六個卦中,只有第九個卦是老陽。妳知道如何判斷運氣好壞嗎?
——從方法到案例我們都講過很多次了。這時候就要以這句粗話來判斷吉兇,也就是這句話“隱龍,不要用”。
有些人可能會仔細看案例。這時就會出現壹個問題:“如果六陽爻中,幹爻只有第九天的老陽,那麽這個陽爻就應該變成陰爻,然後和上面的五陽爻組成壹個新爻。嗯,這個新卦是壹個卦,所以這個卦的結果應該叫。
如果妳真的能問出這個問題,我會相當欣慰的。是的,妳完全正確。所有之前的案例在算法上都是壹樣的。
但是妳沒有註意到任何可疑的事情嗎?
疑惑之壹:
請把這句話再仔細讀壹遍:“如果六陽爻中只有第九天是老陽,妳要把這個陽爻變成壹個陰爻,然後和上面的五陽爻組成壹個新爻。嗯,這個新卦是壹個卦,所以這個卦的結果應該叫‘幹卦’。
那麽,請妳再仔細讀壹遍這句話:“如果六陽卦中只有第九個幹卦是老陽,那麽吉兇就應該由這個第九個幹卦來決定。”
這兩種方法,壹個復雜,壹個簡單,但結果不都壹樣嗎?
第二個疑問:
《周易》裏沒有“九月初九”“九年初九”“六年初二”之類的嗎?但是為什麽這些名詞在《左傳》之前的案例中完全沒有?
——這與“疑點壹”有關:如果用“九日幹卦”就足以表達清楚,為什麽還要說“幹卦”?這不是越走越遠嗎?
第三個疑點:
前面我講了朱和蔡總結的“七種情況”。我講了壹根變頑固怎麽辦,兩根變頑固怎麽辦,直到六根都變頑固怎麽辦。但是,從《左傳》中的這些案例來看,除了壹次,為什麽總是只有好壞呢?
如果妳長期有這種懷疑,那妳真的很聰明。
先說“疑壹”和“疑二”。縱觀《左傳》中所有關於占蔔的記載,沒有“農歷九月初九”、“農歷九月初九”、“農歷六月初二”之類的,都是“某卦某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壹次晉國江城郊區出現了壹條龍,魏獻子問蔡謨關於龍的問題,蔡謨在解釋中引用了很多卦。他的同事說,‘看田裏的龍。’有句話說得好:‘飛龍在天。’他說,‘康龍有悔。’齊昆說:‘看到壹群龍無首,真是幸運。坤的脫衣說,‘龍族鬥於野。如果沒日沒夜的看,誰能做到?"
我在孟子《和說》第三卷中詳細介紹了這個記載。當時專註於龍,現在專註於卦。這裏的蔡默不是占蔔,而是直接引經據典,向魏獻子解釋,龍在以前的時代是相當普遍的。不然《周易》的蔔辭怎麽可能都用龍做比喻,把龍的生活習性說得如此生動?——在我們看來,如果蔡默要以占蔔為例,直接說“九日不用潛龍”“二年見龍在田”,那就完了。為什麽非要不厭其煩的用“幹”、“跟人幹”、“幹潛力大”這些詞不都是壹個意思嗎?
所以最符合邏輯的解釋就是“農歷九月初九”“農歷九月初九”“農歷二月初二”這些說法都是後來才有的,至少春秋時期沒有。從這個角度來說,恐怕這個代代相傳的《周易》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