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主要是殷墟的甲骨文,還有周元的甲骨文。涵蓋天文、歷法、氣象、地理、國家、世系、家族、人物、官員、征服、監獄、農業、畜牧業、狩獵、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災害等。研究中國古代特別是商代的社會歷史、文化、語言,是極其珍貴的第壹手資料。19世紀末20世紀初,甲骨文的供品被發現後,人們陸續對其進行臨摹(墨拓、攝影、描述)和整理(拼接、綴合、鑒定),並編成壹本書,即將其內容轉移到其他載體上使用。
2.甲骨文的史料價值:
1)將中國文字史(文明史)提前到三四千年前,也為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史提供了有力佐證。其中對夏商周斷代工程貢獻很大。
2)為研究夏商歷史提供第壹手史料。它與《春秋》等先秦著作壹起,構造了壹部完整的夏商史。
3)甲骨蔔辭所反映的文字是中國漢代隸書的起源,後被稱為漢字。為了和宋書(體)、舒鳴(體)、楷書保持壹致,...,可稱為家書(書)、古書(書)、金淑(書)、博書(書)、諸書(書)。為了與“漢字”(繁體,稱為繁體)或現代中國大陸(簡體)字符相對應,它可以被稱為上(夏,陰)。象形文字的主要部分(如歷法、自然和基本生活)是從黃帝時期繼承下來的。
4)將漢字與商字(甲骨文)、周字(金文)、秦字(篆書)進行比較,了解文字的本義。直視歷史真相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文化和傳統。記載商王室歷史活動的甲骨文,是商代的學校用具。甲骨文打開了壹扇觀察3000年前黃河流域人們生活的窗口。
3.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6 ~公元前10)以龜甲和獸骨為載體的文獻。這是已知中文文獻的最早形式。刻在甲骨上的文字以前被稱為文琪、甲骨文、甲骨文、龜版、殷墟等。現在它們通常被稱為甲骨文。由於迷信,商周帝王用龜甲(常見於龜甲)或獸骨(常見於牛肩胛骨)占蔔,然後雕刻占蔔的相關事項(如占蔔時間、占蔔者、占蔔內容、占蔔結果、驗證等。)在甲骨文上,並由皇家歷史學家作為檔案材料保存下來(見甲骨文檔案)。除了蔔辭以外,甲骨文的供品中也有壹些令人難忘的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