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彜族的風俗習慣。

彜族的風俗習慣。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傈僳族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

禮俗節日文化富有特色。傈僳族人稱壹年壹度的節日為“闊時”。新中國成立前,怒江傈僳族主要通過觀察物候來決定過年的時間,所以沒有統壹確定的日期,壹般是從夏歷十二月初五到次年正月初十,也就是櫻花季。過年的時候,習慣把糯米和糯玉米搗碎,釀出醇香的水酒。為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家家戶戶都要在桃、梨等果樹上撒壹點第壹臼的秈米;有的地方,吃飯前給狗端上壹小碗,據說是對狗給世界帶來種子的獎勵。在新年的第壹天,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男女要盛裝聚集在他們村莊的公共場所-玩遊戲,並舉行活動,如射弩,跳舞和唱歌。這對年輕男女來說是壹個互相傾訴愛意和交朋友的好機會。青年男子往往以高超的箭術贏得女孩的喜愛,而壹些青年男女則以優美的舞姿和悠揚的歌聲來表達愛意。壹旦對對方有好感,就應該互贈禮物。正是通過這項活動,許多青年男女開始了他們的生活。

春節期間,怒江峽谷的傈僳族還有“春浴”的時尚。凡是河兩岸有溫泉的地方,人們就聚集在壹起沐浴。去“泉浴”的人,要在離溫泉不遠的地方搭起竹棚,或者找個山洞,帶著年貨和行李休息。壹般人都要在溫泉呆上三到五天,有的壹天洗澡多達五六次。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消除疾病,增強免疫力,在新的壹年裏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勞動生產中去。在六庫附近的溫泉地區,早在100多年前就形成了群眾性的“湯泉詩歌比賽”。屆時,附近十幾裏、幾十裏的歌手將匯聚於此,比拼詩詞歌賦。人們壹邊比拼詩詞歌賦,壹邊享受著彼此帶來的美酒佳肴。“闊季”現已被定為怒江州傈僳族慶祝的民族節日,時間為每年公歷65438+2月20日。節日期間有歌唱比賽、弩射比賽、過繩比賽、山火表演,還有壹年壹度的“浴會”。

德宏和騰沖的彜族在每年農歷2月17日慶祝“刀桿節”。活動分為兩天。第壹天“入火”,用栗柴燒了很多煤。表演壹開始,五個人跳出來,光著腳圍著炭火跳,然後“打火打滾”,也就是在炭火上打滾;“火洗臉”,就是用火炭把臉擡起來;最後,炭裏燒的鐵鏈在妳手裏繞來繞去,叫“拉鏈”,表演結束後人們壹起跳舞。第二天到了道山,把32把削尖的長刀橫綁在兩根4尺高的粗栗桿上,形成壹個梯子形狀,上面掛著紅旗和鞭炮,在鞭炮聲、鑼鼓聲中開始表演。

豐收節也是傈僳族的重要節日。每年農歷九月至十月,新糧、玉米開始收割,家家戶戶都要燒酒嘗新。男女老少聚集在村廣場,燃著篝火,老人們彈著琵琶和秦越,載歌載舞,講述著古老的歷史;青年男女圍成壹圈成群跳舞,邊跳邊喝酒,載歌載舞,歡天喜地分手。

作為基督徒,壹些傈僳族人在四月慶祝復活節,六月慶祝感恩節,二月慶祝聖誕節。受周圍其他民族的影響,內陸地區的傈僳族的節日與附近的漢族、彜族、白族、納西族等民族的節日相似。在農歷的第壹個月,人們首先要給牛餵鹽,以示對它們壹年辛勤勞動的敬意。火把節在六月慶祝,中秋節在八月慶祝。

新中國成立前,傈僳族地區形成了許多習俗禁忌。比如傈僳族婦女懷孕後不能燒叉柴,否則孩子會長兔唇;背柴不能和豬草合,不然生孩子會出水;不要吃黃瓜籽,不然孩子會長五顏六色的斑;不能用腳跨過拴在馬身上的繩子,否則孩子就生不出來,等等。因為傈僳族不會計算嬰兒的出生日期,所以很多孩子都是在田裏、地裏出生的。如果是在家分娩,壹般是由產婦母親接生。如果母親老了或者死了,就由婆婆接生。婆婆不在的情況下,由男方或女方的姐姐送。如果姐姐沒有,我就在親戚中找個合適的老人來接生。寶寶的胎盤被認為是最臟的,應該馬上遠離1掩埋。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這些禁忌逐漸失去了影響力。

傈僳族婚姻家庭的基本形式是壹夫壹妻制。它在形式和工藝上有獨特的特點。青年男女在結婚前享有更大的社會自由。在人口眾多的村莊,習慣上使用新建的空房間或搭建棚屋,以方便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動。晚上,年輕的男女可以在這個房間裏自由地演奏黑仔和唱歌,每個人都圍著壁爐躺到深夜。有時候,這樣的社交活動也可以在看守莊稼的窩棚裏進行。女孩子十三四歲就要穿禮服儀式,禮服儀式結束後就可以參加這樣的社交活動。

以前男女壹般都是年輕時父母訂婚,有的甚至是指婚。嫁妝很重。叔叔阿姨之間的優先結婚權也很受歡迎。傈僳族有句話:“最大的樹是杉樹,最大的人是大叔。”所以就形成了“女人先問舅舅”的習慣。今天,年輕的傈僳族男女可以自由結婚,他們的婚姻和家庭建立在自由戀愛的基礎上。

個體家庭是傈僳族社會的基本單位。壹個家庭壹般包括兩代父母和未婚子女,兒子從結婚之日起或壹年後再建壹套房子。按照傈僳族的習俗,最小的兒子和唯壹的兒子不與父母分離,享有父母最後的繼承權。因此,長子和次子必須與父母分離,才能為小兒子的財產繼承創造前提條件。沒有孩子的大齡夫妻可以領養孩子。壹般以近親為主,也允許壹部分人招募其他宗族。被收養的子女可以享有財產繼承權;老年後無子女的,財產歸最近的家庭;女兒無權繼承財產。如果她們被丈夫收養,在氏族同意的情況下,她們可以繼承財產。比如女兒嫁到國外,只能得到母親的1串佛珠和壹些裝飾品。

傈僳族人死後會被安葬,非正常死亡的會被火化。老人去世後,全村停工兩到三天。這個村莊的居民和家屬帶著酒、肉和食物到死者家中,以表達他們的敬意,並幫助死者洗臉、梳頭和換上新衣服。死者的屍體在家裏呆壹兩天,最長可達七天。停車期間,壹天要供三次,每次三碗飯、肉、涼水。下葬前,村裏的人會去死者家裏為死者跳喪舞(“石舞燈”)。

埋葬日期壹般選在鼠、兔、蛇、猴、雞、豬的埋葬日。葬禮上,屍體由四個人擡著,放在栗子的樹幹上,其中有9男7女。兩個小夥子前面帶刀開路,家屬在葬禮中途返回。村莊和家庭都有公共墓地。在公共墓地選壹塊平地,挖個墳,周圍放木板。屍體將被放在壹邊,昂起頭,面朝太陽的源頭,用土填滿,免得建造墳墓。在壹些地區,受其他民族的影響,已經開始建造墳墓。

墓葬的排列順序是男左女右,從右到左按輩分排列,逝者也按輩分倒排。墓的形狀是壹條長長的路,壹頭高壹頭寬,壹頭低壹頭窄。墳墓的大小取決於死者的年齡。如果死者是男性,砍刀、弩、箭袋、煙袋等。生前用過的應當作為陪葬品懸掛;如果是女人,就把她生前用過的麻編織工具、麻布袋子、針線、炊具等從墓上掛下來。

傈僳族男女的服飾充滿了民族和地域特色。新中國成立前,怒江地區的傈僳族男女大多穿著自織自制的麻布衣服,只有少數富裕戶和精英階層穿棉衣。織麻的工具很簡單。織布機只是由四根木棍組成,兩根橫的,兩根直的。有的用四根木柱插入地下,上端用兩根木棒系住,就是“紡織機”。壹個手巧的女人每天可以織出大約5英寸寬6英尺長的亞麻布。

傈僳族婦女的衣服非常漂亮大方。服裝有兩種款式:壹種是穿上衣,壹種是穿裙子,長及腳踝,褶皺很多;另壹個穿著上衣和褲子,前後各有壹條小圍裙。女式襯衫齊腰,雙排扣,圓領,平領,無扣,素服開襟。天冷的時候要用手捂著,或者用項鏈、貝殼、蚌類等飾品壓著。有的用黑布鑲邊,衣服是白色的,黑白搭配非常好看。由於各地穿的亞麻顏色不同,分為黑、白、美三種。居住在怒江的白黑傈僳族婦女,壹般穿右撇子上衣和亞麻連衣裙;已婚婦女戴著長肩大銅環,頭上用珊瑚和珠子裝飾。年輕女孩喜歡用白色小貝殼裝飾的紅線紮辮子;壹些婦女還喜歡在胸前佩戴壹串瑪瑙、貝殼或銀幣,傈僳族人稱之為“白臘李迪”。綠水地區的“黑魅”女子不穿長裙,卻有右裙,腰上圍壹條小圍裙,褲子,綠布發髻,耳朵上戴小珊瑚飾品。永勝、德宏地區的“美麗花朵”鮮艷美麗。女人喜歡在上衣和長裙上繡許多花邊,頭上纏著碎花頭巾,戴著大的銅或銀耳環。裙子長及地面,走路時搖擺,顯得婀娜多姿。四川德昌女性年輕時頭上留有三根尖毛,之後逐年增多,直到15歲。頭頂用羊毛編織帶做成的鬥笠,傈僳族語叫“我的底”,“我的底”下紮兩條辮子;左耳和右耳都穿了壹個洞。結婚時,每只耳朵配壹只銀耳環,外套用自織染色布,有7至20朵領花;穿著裙子,裙底粘壹塊白布,5寸寬,用花線紮6圈花紋,腰間系壹條羊毛織成的紅黑相間的帶子。

新中國成立前,傈僳族男子的衣服都是亞麻長袍或罩衫,褲子及膝。他們有的披著綠布,有的紮著辮子。頭人或家境富裕的男子在左耳上戴壹串紅珊瑚,以示其社會地位。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喜歡左腰挎壹把砍刀,右腰挎壹個箭袋。箭包大多是熊皮猴皮做的。德昌傈僳族男子頭上留下壹小束頭發,別人覺得不吉利。褲子下面的衣服是亞麻布做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傈僳族的服裝原料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亞麻幾乎絕跡。

傈僳族的房屋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建築形式。四川怒江地區、延邊地區傈僳族的房屋以竹樓、木屋為主;四川麗江、德宏、西昌的房屋以土木結構為主。竹樓又叫“千足落地屋”。建築時,在斜坡上豎起幾十根木樁,木樁上蓋木板,四周用竹柵欄圍起來,再蓋上茅草或木板。壹般房間分為兩個房間。進門第壹個房間是客房。房間中央設置壹個大火坑,火坑上放壹個鐵三角或三塊石頭作為做飯的支撐。客人們圍坐在火爐旁。次臥男女合住,外人壹般不得入內。孩子結婚,有的會蓋新房,有的會擴大住房面積,父母住裏屋,孩子住外屋。竹屋之下,壹般用作馬廄。

散居在蘭坪和未夕的大多數傈僳族喜歡住在木屋裏。這種房子的形狀像壹個大木箱,周圍是長約5米、厚約20厘米的木梁。其方法是:將長度相同的圓木兩端掰成凹凸狀,然後重疊成長方形作為墻壁,將房梁支撐在四面墻上,用橫桿固定。整個房子可以不用壹寸釘子,不留縫隙,可謂匠心獨運。大壹點的房子分兩間,小壹點的只有壹間。經常邊上開門,中間設火坑,壹家人就圍著火坑躺著。屋頂用木板覆蓋,木板用石頭壓得很緊,防止滑落。

受漢族、白族、納西族等民族的影響,大陸的傈僳族大多使用比較耐用的土墻房屋。它是由木頭做成的柱子,周圍是泥土墻。壹般有壹個小窗,屋頂用草或木板覆蓋。土墻屋的四面墻是用紅土混合稻草砌成的,由於在沖擊下堅固性很強,可以用幾十年。有些屋面板和瓦片早已破損,但土墻依然堅硬如鐵。

傈僳族的自然歷法具有濃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借助山花開放、鳥鳴、大雪等自然現象的變化,取判斷生產季節的物候。傈僳族人把壹年分為旱季和雨季。旱季壹般從公歷165438+10月第壹年的雨季到次年2月的雨季結束,而雨季從公歷3月持續到65438+10月,是氣溫上升、多雨、濕度大的時期。壹年分為:開花月(3月)、鳥叫月(4月)、火山燃燒月(5月)、饑餓月(6月)、采集月(7月和8月)、收獲月(9月,65438+10月)和煮酒月(165438+10月)。

傈僳族是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人們在與自然和統治階級的長期鬥爭中,在日常工作和愛情生活中創造的文學、音樂和舞蹈,充滿了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通過這些載體,傈僳族的歷史和重要生產生活經驗代代相傳,成為其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歌是傈僳族人民最喜愛的藝術活動。用傈僳族自己的話說,就是“不能吃鹽,不能唱歌。”山歌幾乎成了傈僳族的“第二語言”。無論是在各種生產活動中,還是在婚禮上,傈僳族人都要唱歌,甚至訴苦打官司或調解糾紛,也往往用唱曲調的方式來解決。

傈僳族民歌按其體裁和形式大致可分為六類:(1)古歌(傈僳族語稱“木瓜布”),廣為流傳,比較著名的曲調有“生產調”、“古戰調”、“搭橋調”、“逃婚調”。(2)情歌是青年男女分組壹起唱的曲子,也是青年戀人幽會時唱的曲子,稱為“葉葉葉”。曲調有"口弦調"和"琵琶調",由琵琶或口弦伴奏,男女青年在田裏休息時演奏。(3)賽格是青年男女在過年或聚會時唱的即興歌曲,曲調喜歡用歡快奔放的“拜”或“刮木熱”;(4)祭祀歌是祭祀祖先或鬼神時所唱的曲調;(5) coronach是為紀念死者而唱的曲子,歌詞感人,曲調悲傷。根據葬禮的不同,習俗上還有“哭歌”、“送魂歌”、“挽歌”;(6)頌歌,是新中國成立後傈僳族人民創作的民歌,多以新舊對比的形式表達傈僳族人民對新社會的熱愛。傈僳族民歌在唱法上保持了自己的風格,在短音符中經常使用顫音,而在長音符中唱得直而簡單,讓人感覺有壹種很深的內在力量。

樂器是傈僳族音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比較流行的樂器主要是琵琶和口弦。琵琶是流行於傈僳族的壹種古老樂器,也是人們喜愛的樂器之壹。形制與漢琵琶大致相同,器身較小(有的為方形)。手柄上沒有固定的音位劃分,只用了壹點點松香作為1音位的標記,用了四根金屬弦。用拇指和食指玩。口弦也是傈僳族的傳統樂器,深受每壹個青年男女的喜愛。弦體由約3寸長、半寸寬的竹片制成,中間雕有彈簧。演奏者對著嘴輕輕吹氣,使彈片的聲音在口中響起,然後隨著氣息的調整,音色變得柔和悠揚。口弦的音量雖小,卻十分動聽,尤其是夜深人靜時彈奏,伴著輕聲的吟誦或吟唱,更是美妙動聽。

舞蹈的形式豐富多彩,反映了傈僳族人民的日常勞動生活,與自然作鬥爭的過程和豁達的精神。比如有模仿動物動作和習性的猴拳舞、鴿飲舞、鳥王武舞;婚禮舞,洗衣舞,腳跟舞等。這些舞蹈由琵琶和口弦伴奏。還有壹些舞蹈是沒有伴奏的無聲舞蹈,比如腳跟舞、制作舞。這些舞蹈大多是用下肢的動作來表現的,手臂的動作較少。兩個人成對摸腳後跟,靠腳後跟的沖擊力把握節奏。由於舞蹈生動傳神,舞姿變化多端,舞者們充滿了歡樂和情感,整個場面十分溫馨。

傈僳族舞蹈的形式多為群舞,如制作舞、腳跟舞等。男女圍成壹圈,舞步圍成壹圈進行,中間有伴奏(伴奏者也隨之起舞)。有時候兩個人對面跳,但是動作是壹樣的,只是壹個進壹個出。婚禮舞和割小米舞的舞步略有不同。男女分開站成壹排,行進不以圓為基準。壹排排男女時而並肩行進、交叉,時而相互呼應。大多數傈僳族舞蹈都離不開這兩種形式。傈僳族的舞蹈動作蒼勁有力,活潑多變。各種舞蹈伴奏多與舞蹈內容相結合,采用節奏感強的二拍或二拍與三拍混合的節奏,因而熱情奔放,充滿潑辣粗獷的激情,表現出傈僳族舞蹈鮮明的民族特色。

傈僳族還創造了許多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間文學作品,主要是口頭文學,通過歌唱和講述的方式口耳相傳。作品涉及神話和歷史傳說,如創業史、我們的祖先、橫斷山脈的傳說、創世的故事等。,從不同側面再現了傈僳族古代社會的面貌,記錄了傈僳族人在童年時期對宇宙和人類社會的各種解釋和看法,也有贊美之詞。傈僳族的敘事詩題材豐富,內容豐富,通常故事情節完整,人物形象鮮明。如《糙卦》(團圓調)有1500多行,以寫實的手法和生動的語言,深刻揭露和有力控訴了封建買賣婚姻。民間流傳的謎語、諺語、歇後語、兒歌也是傈僳族民間文學的壹部分。因其通常具有傳授生產生活經驗、教育民眾與人打交道的功能,所以受到傈僳族人民的喜愛,代代相傳。

傈僳族普遍信仰原始宗教,以自然崇拜和靈魂觀念為基礎,在遇到疾病和災難時以祭祀的形式存在於傈僳族地區。近代以來,基督教和天主教傳入怒江地區,部分傈僳族皈依基督教,少數信仰天主教。

傈僳族流行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在他們的概念裏,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動植物,都是由“神”或“鬼”主宰的。所以山有山神,樹有樹鬼,水有水神。幾乎所有的自然現象都成了他們信仰和崇拜的對象。他們把鬼神分成幾類。主要的鬼神有院壩鬼(“烏沙尼”)、宅鬼(“海闊尼”)、山鬼(“米西尼”)、水鬼(“埃杜西尼”)、夢鬼(“米加尼”)、血鬼(“錢尼”)和路鬼(“加古尼”)。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統治人們的外在強制在人們頭腦中的虛假反應。也是傈僳族先民在與自然和社會抗爭的歷史時期的壹種無力表現。

在長期的原始宗教活動中,傈僳族中逐漸形成了壹批不脫離勞動的巫女。巫師分為“帕尼”和“帕尼”。兩者唯壹的區別是,前者能“看見”鬼魂,用法術“驅邪”或“殺死”鬼魂,所以社會地位很高。有些領導人也是“帕尼”。除了主持祭祀,還為人們進行占蔔、占蔔。筮類10多種,竹簽筮、羊骨筮、貝筮、雞筮、豬肝筮等。有些巫師在從事祭祀活動時,要根據鬼神的大小、住處、愛好,有針對性地唱各種祭祀歌。巫師從事祭祀活動時,身穿亞麻長袍,頭戴系有兩個山角的大帽子,背上背著壹把長刀。長刀上套著1塊毛氈或麻布,手中揮舞著1根長竹竿。

傈僳族人的鬼神觀念很簡單,但很獨特。壹方面,他們相信世間萬物都有神靈,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神靈(Mis)和精靈(Ni)支配和控制的,所以他們敬畏Mis和“Ni”,並供奉他們;另壹方面,在祭祀過程中也表現出壹種蔑視鬼神的態度,比如用言語嚴厲打擊“倪”。如果有幹旱,端午節會先祈雨,如果再有幹旱,就會舉行詛咒龍的儀式;有人生病,先為“倪”祈福,若未痊愈,便罵“倪”,趕“倪”治病。

雲南傈僳族有虎、熊、猴、羊、蛇、鳥、魚、蜂、蕎麥、麻、茶、竹、柚木、霜、火等20多種氏族圖騰。傈僳族也把火和霜作為圖騰崇拜。有些氏族雖然以動植物命名,但並不把它們當作崇拜的對象。比如魚族,因其成員擅長捕魚而得名;喬、馬兩家以擅長種植喬、馬而聞名。進入階級社會後,圖騰崇拜逐漸弱化,或者只剩下壹些象征性的殘余形式。

20世紀初,基督教和天主教由英法傳教士傳入怒江傈僳族地區。由於它有統壹的經典和比較完備的禮儀形式,其所倡導的壹些戒律和信條與傈僳族的傳統倫理道德是壹致的,所以逐漸在怒江傈僳族中流傳開來。中國生產者黨十壹屆三中全會後,人民政府提倡“三自愛國”前提下的宗教信仰自由,於是基督教得到了很大的傳播。基督教已經成為怒江地區大多數傈僳族人普遍信任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