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伏羲因為創造八卦而被奉為神,被尊為八卦的創始人。在古代,人們對自然壹無所知。天氣會變,日月會動,人會生會死。沒有人知道所有這些現象是怎麽回事。人們遇到無法回答的問題,都去問伏羲。伏羲回答不了他們的時候,就覺得無所適從,於是人們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中。伏羲經常東張西望,揣摩日月天象如何變化,猜測地球冷熱、花花落的變化規律。他看到中原茂密的蓍草,開始用蓍草給人預言。
有壹天,伏羲在蔡河邊釣魚,釣到了壹只白龜。他很快挖了壹個大池子,把白海龜養了起來。有壹天,伏羲正在白龜塘裏放食物,有人來說,蔡河裏有妖怪。來到蔡河邊,看見那怪物說龍不像龍,說馬不像馬,在水面上走來走去。當伏羲靠近水邊時,怪物竟然來到伏羲身邊,站在那裏壹動不動。伏羲仔細查看時,看到怪物背上有圖案:底部16個,頂部27個,左側38個,右側49個,中間50個。伏羲剪了壹莖蓍草,按照龍馬背上的圖案,畫在壹片大葉子上。他剛畫完,龍馬就大叫壹聲跳到空中,轉眼就不見了。大家圍著伏羲問:“這是什麽妖怪?”伏羲說:“看起來像龍和馬。姑且稱之為龍馬。”
伏羲接過葉子,琢磨著上面的圖案,卻解不出其中的玄機。這壹天,他正坐在白龜塘邊,思索著,忽然聽到水流湍急。當他定睛壹看,那只白海龜從水底遊向他,眼睛閃閃發光,然後對他點了三次頭。他把頭縮進肚子裏,靜靜地躺在水邊。他專註地看著白海龜。漸漸地,他發現白龜殼蓋上中間有五個圖案,外圍有八個,外圈有十二個,最外圈有二十四個,他的心頓時亮了起來,他意識到天地萬物的變化規律只有陰陽。伏羲畫了八種不同的圖案,即八卦。
從伏羲到神農再到軒轅,是壹種易出世、易連山、易回藏的文化傳承。雖然在巫、佛、道的教義中仍有中國最古老的占蔔術,但即使在民間,也沒有專人收集整理。文王的八卦,
到了周代,周文王在借鑒前人文化的基礎上,加以演繹和詮釋,發明了《文王八卦》。所謂占蔔,沒有運氣好壞之分,就是分析和解釋人在順境和逆境中的正確態度、行為準則和處事方式。由周文王《文王八卦》發展而來的《周易》,經過歷代學者和統治階級的傳承,成為中國《聖經》和百家爭鳴,乃至人們日常生活的源頭。成對重復排列成六十四卦。
周易有壹個漫長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被後人稱為“河圖”、“洛書”的,是燒甲骨的表現,是古代先民在長期生活和占蔔實踐中實現的理性思維和形象思維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反映。相傳是傅總結出來的,反復排列蓍草,畫成八卦,囊括了天地間的壹切現象,原始而輕松。
後來據說經過周文王的仔細研究,加以規範和整理,解釋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和爻辭,就叫做《周易》。它用簡單的圖像和數字,陰陽相反的變化來解釋各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展示成千上萬甚至無限的數字,具有以少見多,以簡示多,充滿變化的特點。之所以叫“易”,是因為鄭玄有三層意思:壹是簡單,二是變化,三是困難。也就是說,萬物理論變了,現象在不斷變化,壹些最基本的原理不會變,這就從客觀世界的辯證發展中抽象出了豐富而樸素的辯證法。
到了春秋晚期,孔子對《周易》進行了解釋和論述,完成了《十翼》,即《易經》。就這樣,《周易》發展成為壹部關於宇宙變化的深刻的哲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