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錢穆曾在新亞書院為中國人寫過七部必讀經典,被稱為“中國文化七書”。
《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六祖壇經》、《金和陸》。
不難看出錢穆先生的選擇標準:最經典,最有代表性。中國文化的三大支流是儒釋道。儒家淵源自然是《論語》《孟子》,道家淵源自然是《老子》《莊子》。當然,佛教徒的首選是中國最具中國性和影響力的禪宗經典。諸子百家之後,宋明之際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兩次思想高峰,即的理學和的理學,金和陸是他們各自的代表作。
除了七個還有三個地方,應該列給誰?我想很少有人會不同意下面這個答案:
中國文化壹直被概括為“壹源三流”。第三流是儒釋道,第壹源是周易。易經作為中國百家文化的源頭,肯定會占有壹席之地。
中國是壹個高度重視歷史的文明古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歷史記載。歷史經典不能缺席。其中,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史記》。
中國也是壹個有詩性的國家,骨子裏有幾千年的詩歌傳統。當然,詩集也不能缺席。當然,這個名額要讓給上品、深遠的《詩經》。
那麽10最偉大、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經典作品名單自然是:
《周易》、《老子》、《詩經》、《論語》、《莊子》、《孟子》、《史記》、《六祖壇經》、晉和陸。
這個列表對中國文化來說是最簡潔、最概括、最簡單的,所以完全是必讀的。它們中的每壹個都值得我們終生學習和理解,但首先妳需要知道它們的主要含義,以及它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精神意味著什麽。
讀易經,學會用最清晰的方式思考。
《周易》最偉大的地方在於它完美地解決了儒道融合的問題。儒家和道家是中國文化的兩大主梁,而易經立足天道,使人明,使人博大精深,真正把中國文化引向了“天人合壹”的大方向和終極高度。
《周易》是最能代表中國人思維方式及其思維高度、廣度和深度的經典。陰陽圓轉、周而復始、事物極端矛盾、生命與生命相互依存等深奧的哲學概念,都是從這本書裏脫胎出來的。讀《周易》是理解和掌握天地間最光輝的思維方式之壹。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過去人們更註重卦、象、語錄的哲理性和人事性解讀,而忽略了那些符號,以為它們只是用來占蔔的。其實《周易》最偉大的是它的太極、陰陽、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的符號體系。
“道可道,道非凡”,天道之體系難以用文字完美表達,但可以用符號體系完美模擬,而《易經》中的占蔔和符號體系就是天道體系的完美模擬,其中的精華是取之不盡的。中國文化中也有重視這壹符號體系的流派,但大多落入占蔔、風水等術中,確實很好用。
《周易》中的那些文字只是這個符號系統的壹個非常有限的破解,關註它簡直是浪費時間。基於這種認識,通過研究卦系中的位置、關系和轉化,我們就能理解其中的高明哲學和人事之道,從而真正理解它的深刻性和神秘性,以及這部書為什麽是中國文化的總源。
讀《詩經》陶冶出最純粹的詩歌。
中國是壹個骨子裏流淌著詩性情懷的國家,有幾千年的詩歌傳統,《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中國第壹部詩歌總集。
子曰:“詩三百首。總之,思維是無辜的。”天真無邪的思考是詩歌的本質。大師又道:“不學詩,無話可說。”不讀《詩經》,文字不能從粗鄙中提煉,文化不能從粗鄙中提升到文明。也告訴我們,詩歌滋養人心,教育人。
這兩句話的對立面,也是這個時代的病。《詩經》裏那些感人的詩句,不過是藥方而已。
讀《老子》,可以體悟天道,理解人的至德。
易經是中國文化百家之源,道教是其天道部分的最高認可。
有人說老子的理論不系統,所以不夠哲學,不上檔次。這種想法真的很不上檔次,這樣的人沒有開悟的希望——路漫漫其修遠兮,怎麽可能系統化?“系統”是壹個設定範圍的有限概念,不是由道決定的。所謂的哲學,更多的只是壹種思維遊戲,只是漂浮在大道的表面。
老子五千字的講話之所以能夠完整地描述天道,達到天道體系的博大精深,正是因為他的講話方式恰恰是不求體系,而是每壹個字都離不開道,才能呈現出壹個不系統的體系,這才是真正的天道體系。所謂大象無形,聲音大。
《道德經》經典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講道,第二部分講德,向我們展示了這壹體系唯壹清晰的特征——天人合壹、天人合壹。天表明人就是德,人的德符合天就是道。讀《老子》,就是讀道家和道德融為壹體的天人合壹的境界。
讀論語,做個好人,做個好人。
《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後代編纂而成。雖然這本書包含了無盡的人生智慧,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本書並不深刻——它的珍貴和偉大就在這裏。
這不僅是因為書中的內容與我們的生活、人生息息相關,還因為書中告訴我們的大多是基於人性的常識,而常識往往是最稀缺、最有價值的東西。因為我們最容易在人心和社會的混亂和復雜中忘記簡單而真實的常識,從此失去了初心,失去了方向。
這些常識指向的終極點,就兩個字——做人。知禮義廉恥,做壹個謙謙君子;做壹個好人,做壹個好人;這是孔子想教給我們的最重要的東西。而這就是讀《論語》的最大價值。
讀《莊子》,超然物外,安身立命。
老子和莊子,作為兩位與道家並駕齊驅的大咖,有何不同?我的表述會是這樣的:老子告訴我們什麽是天道至尊,莊子告訴我們把天道至尊內化為自己的精神,成為自己心靈的壹部分,會是什麽樣子——有什麽思想,有什麽境界。
這種思維是“同壹個東西”——生死同在,萬物在壹起;天地與我生,萬物與我為壹;這種狀態就是“無憂無慮”——無憂無慮在虛無的大地,虛無的荒野;乘雲,降龍,遊四海。哲學大師馮友蘭總結了莊子的思想:“閑遊,談同質之事;超越形象,在擂臺上。“在形象之外,是開啟壹切的鑰匙。
這樣,人的身心才能最終安定下來。
讀孟子,成陽剛之骨,修浩然之氣。
孟子是儒家道統的最佳繼承者,他的學說包含和發展了儒家的精華。我要特別強調的是孟子的氣質,或者說,是他的精神。
他是先秦諸子中最陽剛最純粹的男人。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權貴不能屈。這就叫男子漢大丈夫。”“道在何處,雖千萬人去。”“上天將把偉大的責任交給斯裏蘭卡人民,他們必須首先經受他們的意誌...所以要有耐心,收獲他們做不到的。”“民為貴,國為次,君為輕……”我們很容易從孟子的這些話中感受到。這是孟子最獨特最珍貴的地方。
這種氣來源於孟子所說的“我善養我的浩然之氣”;高尚的精神就是廣大的義,所謂高尚的義。讀《孟子》,除了學習理解儒家的智慧,更是為了培育孟子這壹中國幾千年歷史中難得的天地正氣!
讀史記,可以知人從天,知今從古。
《史記》記載了從黃帝時代到漢武帝四年三千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中國第壹部傳記通史,也是壹部偉大的文學巨著,在中國歷史著作中具有開創性和標桿性的偉大地位。
太史公司馬遷這樣描述《史記》的寫法:在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時,可以借鑒古今之變,成為統壹的說法。這句話最高程度地概括了《史記》的精神——“天人之際”。這本書刻畫的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令人難忘,我們揭示的是永恒的來之不易的成敗原因。“由古而今變”,歷代跌宕起伏的方式,在人物命運與時代變遷的循環中也有清晰的展現;“成家之言”並不是單純的自謙,而是壹種在看清大起大落的成敗之後,對天的敬畏和對命運的超脫。
讀《史記》,不僅是為了了解歷史,更是為了了解歷史所包含的、超越歷史的深刻內涵。
讀《壇經》,修心養性,看清自己的本性。
《六祖壇經》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記錄,由弟子法海所記。禪宗真正發揚光大是在六祖大師手裏,他其實才是真正的禪宗創始人。這本書是中國高僧著作中唯壹壹部叫“經”的——在佛教傳統中,只有佛教教義才能叫“經”,其他高僧大德的著作只能叫“倫”。
最讓我印象深刻,也是我最喜歡和敬佩的是,這本書沒有任何宗教色彩,講的都是般若的智慧和禪宗奇妙的道理。禪宗壹直被稱為佛教道教,《壇經》和老子、莊子壹樣,是純粹的、優秀的大智慧之作。
經典中的每壹個字都充滿了奇妙的含義,值得反復琢磨。歸根結底落在三個真義上——無念、無相、無生。不缺乏,不排斥,不壓抑,但不執著,要超越,要跳出來,做到六祖所說的“道必流過”,流過就是道。壹旦執著,我們就會被卡住,被束縛,在這裏是違背道的。無念是以自我為中心,無相是外在,無生是執行;有內有外,有分有合,有知有行,處處離不開空無壹物的本體。
這既是壹條路,也是壹個方向;路的名字叫修行,方向指的是它,叫悟性。讀《壇經》是壹種修心養性的方法,聽天地的指示,聽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指示。
讀《近思錄》,管理明天,正統。
《金》,集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五位理學大師之大成。書中全面闡述了理學的主要內容,是研究理學最經典、最權威的著作。
很多人排斥理學,認為“存天理,滅人欲”的教條僵硬惡心。其實完全是外行人的觀點。理學和新儒家之所以成為繼先秦諸子之後的兩個思想高峰,是因為他們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雖然是以儒家為主體,但他們是分別吸收了道家和佛家的精華之後的新儒學。理學的本質是儒家思想融入道家思想深度後的表象。
太極、理、氣這幾個概念是理學經常講的根本和核心範疇,其所有的理論都是建立在這個高度上的。說白了,理學之所以讓人感覺疏離不友好,不是因為它有問題,而是因為它太高太精英。
比如《金路斯》的主線就是——從宇宙的生成到聖人的大氣,遵循窮則物,誠則守則物,以心動善,修身歸禮,合家順理,乃至治國平天下和古代聖王的禮制,批判異端,澄清聖人的正統。
讀這本書是壹個很難啃的骨頭,對思維是壹個很大的磨煉,對認知是壹個很大的提升。
讀《手冊》,看走心,知行合壹。
《傳》是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的著作,記載了陽明先生關於學問的語錄和書信。第壹卷是王陽明親自審的;中卷書信出自王陽明手跡,是其晚年著述;第二卷雖然沒有自己復習,但是詳細闡述了他晚年的思想,著名的王陽明“四句教”就是在第二卷提出的。
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壹”等主要心理學思想都收錄在《實踐論》中。這本書是理解心學永恒的真諦和王陽明大智的最佳選擇。壹本書就夠了。更難得的是,王陽明雖然是個大學者,但他的書和思想,無論是讀書人還是非讀書人,都可以讀、聽、懂,這也是心學比理學更受歡迎的壹大原因。
這本書對現代人也有著更加迫切和現實的意義:當下,人們的欲望日益膨脹,很多人想盡辦法攫取財富,卻不明白為什麽自己的人生越來越迷茫和糾結,壹天天充滿挫折和焦慮,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此時,妳需要讀完手冊,收回妳灼熱的目光,投入到妳長期被放逐的心靈中,從知到行,步入知行合壹之路。
這十大國學經典不僅僅是十本書,而是中國文化的十個方面和高度,中國人的十種實踐和十種境界。讀這十大經典,絕不是讀十本書那麽簡單。而是鄭重地接過先賢的十大衣缽,為自己的人生、家國做出十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