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壹章主要總結了其他人的觀點,包括幾百年前的人和弗洛伊德同時代的人。
人太多了,大家的看法都有些模糊。另外作者自己的觀點也是褒貶不壹,沒有明確表達。
第二,討論的問題不是很清楚。比如那八個板塊,有些話題還是模棱兩可,比如夢的心理特征是什麽意思?夢的理論是什麽意思?這不就是夢的理論嗎?
接下來,我們將用更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妳壹窺弗洛伊德在第壹章中所表達的內容。
第壹章題為:關於夢的科學文獻。
八個板塊分別是:1,夢與清醒人生的關系。2、夢的素材。3.夢的刺激和夢的來源。4.為什麽壹覺醒來就會忘記自己的夢?5.夢的心理特征。6.夢裏的道德感。7.夢的理論和功能。8.夢和精神疾病的關系。
在進入1節之前,弗洛伊德在開篇就提到,在史前時期(公元前200萬年-公元前2000年),大概是我們的夏商周時期及之前,人類對夢進行了記錄和評論,但根本沒有解釋夢的本質,更談不上解開任何關於夢的謎團。
當時人們認為夢來自超自然,是神靈和惡魔的啟示。
夢的主要意義是預測未來,這與當時的占蔔密切相關。
這些在今天看來很迷信的觀點,在古典時代——公元前400年左右,相當於我們的春秋戰國時代,占據了主流,今天依然有很大的市場。
隨著亞裏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的出現,夢的研究開始走向深入。
亞裏士多德不再認為夢是神靈的靈感,而完全是人性使然——亞裏士多德認為人性本惡。
亞裏士多德認為,夢符合人類精神活動的規律。
亞裏士多德當時觀察到,身體的癥狀會通過夢表現出來,而且是人在清醒時根本沒有察覺到的疾病。
亞裏士多德的推測把夢帶入了壹個是非之爭的地方,也使夢的研究逐漸走向科學。
關於夢要討論的第壹個問題是:夢的世界和清醒的世界有什麽關系?
在這壹節中,弗洛伊德整理了十幾個人的意見,有的正面,有的負面,有的稀裏糊塗。最後他老人家自己也沒說清楚。
Bdah:夢不是重復我們醒著時的喜怒哀樂,而是釋放我們。完全脫離清醒狀態的夢是有聯系的,只是象征性地反映了清醒時的現實世界。
費希特:夢是精神自我療愈的秘密好處之壹。
萊斯特·倫佩爾:人做夢時離開意識世界;在夢裏,人們對有意識意識下的有序內容和正常行為的記憶幾乎消失了;在夢裏,人清醒時的精神世界與日常生活的內容和過程是分離的,幾乎什麽都記不住。
以上三人的觀點幾乎壹致,說明夢的世界和清醒的世界不是壹回事。
哈夫納:夢首先是清醒生活的延續。我們的夢總是與不久前還存在於我們意識中的想法有關。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幾乎總能發現夢與前壹天經歷有關的線索。
韋根德:因為,很明顯,在大多數夢中都能觀察到。它們直接把我們帶回日常生活,而不是把我們從日常生活中解放出來。
默裏:夢是我們看到的、說的、想的和做的。在精神世界裏激蕩激蕩的,是白天思想和行為的殘余。
耶森:夢的內容總是或多或少取決於個人的性格、年齡、性別、職位、知識水平、生活習慣以及個人前世的所有事件和經歷。
即火星:我們的熱情壹定會影響夢想的產生。雄心勃勃的人夢想著已經贏得或將要贏得的桂冠,而戀愛中的人則在夢中忙於他們甜蜜的期待...
拉德斯托克:在征服希臘之前,薛西斯壹世被他的官員勸阻,但他的夢想壹再鼓勵他出去。老解夢人阿爾塔巴茲·諾斯壹針見血地對他說,這不過是白天想,晚上做夢罷了。
盧克萊修:無論我們對什麽充滿激情,無論過去如何縈繞心頭,我們內心不斷追求的目標常常出現在我們的夢裏;守將尋根細察典,將軍運籌帷幄,鞭長莫及。
以上這些人的觀點幾乎壹致,也就是說夢的世界和清醒的世界大致是壹回事。
兩派觀點相互矛盾,似乎真的無法解決。再來看看其他大佬怎麽說。
希爾德布蘭特(F.W. Hildebrandt):夢的特征只能用“壹系列看似激化的矛盾和對立”來描述,別無他法。第壹個矛盾是,壹方面,現實世界中的夢和現實生活是完全分離或隔絕的,另壹方面,它們總是在互相滲透,每壹方總是依賴另壹方。夢肯定是從有意識狀態下經歷的現實中挑選出來的。
可以說,夢是壹種封閉自足的存在,與現實生活之間隔著壹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夢把我們和現實分開,抹去我們對現實的記憶,把我們帶到另壹個世界去體驗壹種完全不同的生活,壹種與現實世界無關的生活...
希爾德布蘭特進壹步解釋說:壹旦妳睡著了,作為壹個整體的存在,人只是在“落下了壹扇無形的門”之後就消失了。它的反面看起來同樣真實正確。
我相信,夢不僅與現實世界分離和隔絕,而且與現實世界有著最密切的關系。我們可以說,無論夢提供什麽內容,它的素材永遠來自現實世界,來自基於現實世界的精神生活。夢的內容再奇怪,也永遠擺脫不了現實世界。無論夢裏的形象多麽壯麗或滑稽,它們的基本材料總是被借用的,要麽是從我們在外界看到的,要麽是從我們清醒的頭腦中以任何方式出現過的,換句話說,是從我們在主體世界或客體世界中經歷過的。
後兩者上升到哲學意義,說夢的世界和清醒的世界是對立統壹的關系。
弗洛伊德傾向於後兩位大佬的觀點,直白的翻譯就是:夢的世界是夢者推演出來的另壹個世界,但推演的材料仍然來自清醒的世界。
就像金龍寫的小說,那是另壹個世界的事。但是另壹個世界的物質必須來自他們清醒時看到的現實世界。
古龍先生再有想象力,也離不開現實中愛恨交織的影子。金庸先生就更不用說了,故事完全是根據自己的歷史知識編的。
老鐵們,妳們懂這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