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如何讓妳的朋友壹下子和妳成為朋友不是問題。只要妳直呼對方父母的名字,他們就會立刻和妳分手,不會再留妳在朋友圈過生日。晉朝有個奸夫桓溫。他的小兒子桓玄拜太子洗馬,回去接受任命。船停靠在朱迪。恰好王晨被下了藥(吃了烏石散),有點神誌不清。他去見桓玄,桓玄請他喝酒。王琛嫌酒涼了,叫仆人:“去把酒溫了。”他的話剛說完,桓玄就淚流滿面。王晨壹看,尷尬得想走。桓玄壹把抓住他說:“妳觸犯我家禁忌,與妳無關。”非常值得註意的是,王晨在身後嘆了口氣。他說:“靈寶真是心胸寬廣!”也就是說,在晉代,當妳冒犯了人家的家庭秘密,不避諱對方的父母和祖父母的名字時,人家多半是生氣的。
禁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殷人尊崇鬼神,喜歡占蔔,所以在甲骨文中不直接叫王的名字。到了周代,禁忌有了具體而詳細的規定,壹般分為尊和諱。皇帝不能直呼其名,上級不能直呼其名,父母祖父母不能直呼其名。然而,在周朝,人們不需要擔心同音字。例如,妳父親的名字是姬旦,所以妳只需要避免丹這個詞。同音字不需要回避。如果妳有壹個重名,就避免壹個。舉個例子,如果妳的父親叫季武鳴,那麽妳只需要避開“無”字,活著就要避開“命”字。親屬之間不需要考慮禁忌,家庭禁忌只存在於直系親屬之間。《詩經》和《尚書》不需要避諱,寫文章也不需要考慮避諱。也許妳要問了,我是孤兒不知道父母名字怎麽辦?當然不用說,也不用考慮回避這件事。
然而,這只是周朝決定的禮儀制度。在後世,禁忌制度越來越嚴格。周公制定的制度只能借鑒。很多時候,人們還是遵循自己的習俗。為什麽我們現在把正月叫做鄭呢?也是因為始皇帝老人家叫嬴政,想避“政”音,念正字法。有些人為了避諱,把正月改寫成了月末,避諱從避諱原字變成了避諱同音字。在漢朝,甚至皇後和她父親的名字都被避免。因為呂雉這個名字,世界上所有的雉雞都改名為雉雞。為了更好地避免同音字,往往用同音字代替。比如漢武帝劉英,因為名氣大,就把齊莊公的“邊唱邊唱”改成了“隨欄唱”。
到了漢代,禁忌逐漸變得越來越重要。到了晉代,因為治天下強調孝道,所以比尊諱更嚴厲。即使是皇帝,如果不小心觸犯了官員的家庭機密,也會非常尷尬。孫皓,吳國最後壹個君主,非常殘忍。何紹就是曾經燒紅鐵鋸掉官員腦袋的受害者之壹。晉元帝第壹次見到何遜的時候,不知道他和何紹的關系,就問他:“當時孫皓用鐵鋸砍的是誰?”何遜還沒來得及說,晉元帝突然想到了自己:“是何艾。”話剛說完,何遜哭著說:“我父親遇到壹個沒有辦法的國王,我很難過。現在我不知道如何報答妳這樣壹位英明的君主。”晉元帝這才知道兩人是父子,心虛之極,三天不出門見朝臣。
五代十國亂世,官方禁忌放松,民間禁忌卻驟然增多。比如楊杏蜜在吳國是禁忌,揚州人從此稱蜜為蜂糖,到現在還這麽叫很多次。宋代的禁忌達到了頂峰。過去皇帝的舊名並不忌諱,到了宋代就避免了。如果取了壹個和皇帝用的名字發音壹樣的名字,就得馬上改。不僅如此,世界上所有祖先的名字都要避免。皇帝就敞開胸懷,給自己編了壹個祖宗,叫趙。雖然是虛構的,但也不能忌諱。到了宋代,這種禁忌就更厲害了。如果妳的名字觸犯了老板的禁忌,妳可能再也聽不到老板的真名了。司馬光當宰相的時候,手下有壹個叫韓偉的官員。雖然他們關系很好,但是司馬光的父親叫司馬馳,又碰到了誌國,所以司馬光每次都得叫韓偉兵國。最有趣的是錢,他參與了政治事務。他兒子從小就跟著書走,知道父親的名字不能叫,所以遇到同音字的好部長都改口叫爸爸。《孟子》中有壹句話:“今日所謂良臣,古之所謂賊也。”孩子張口念道:“今日所謂爹,亦是古時候所謂賊。”比這更誇張的是姬旭。三歲時,父親徐石去世,但為了躲避,他堅持不踩石頭,不使用石器。
到了明朝,禁忌就寬松多了。但朱元璋本人有很多禁忌,因為他曾經是個和尚,出身苦。他對這段黑歷史壹直耿耿於懷,所以如果看到“光”“禿”“僧”“賊”這幾個字,甚至聲音相近,那麽寫信的人基本就是死人了。明武宗有段時間不知道怎麽了。他呼籲大家從現在開始不要養豬殺豬。結果節日期間沒有豬祭祀天壇。沒辦法,吳宗才撤銷了命令。
清朝初年,福臨剛剛入主中原,滿語人名基本都是音譯,所以並不講究禁忌。大家還是用“福”字,說“福”。但到了康熙雍正時期,忌諱的風氣又擡頭了。他們對“清”“明”二字也十分忌諱,主張文字獄。
禁忌是壹個說起來很繁瑣的東西,看書的時候就更復雜了。這個朝代避這些詞,下壹個朝代避其他詞。官職名稱不斷變化,難以考證。還好,我不是生活在那個時代。回到家,我開心的喊我爸的名字,他壹巴掌打我,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