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漢朝皇帝劉徹是壹個什麽樣的人?

漢朝皇帝劉徹是壹個什麽樣的人?

在漢朝,除了曾祖父劉邦,最著名的是皇帝劉徹。但就成就而言,武帝超越了劉邦。西漢在漢武帝時期達到頂峰。

年輕皇帝的野心

把年輕的妻子/情婦安頓在金屋中

武帝生於公元前156年,其父為漢武帝劉啟。恰好這壹年是景帝登基之年。當他出生時,他已經是壹個王子了。武帝的母親是王美人,和美人是壹個級別的妃子。後來據說是武帝的母親懷孕的時候,夢見太陽往懷裏鉆。漢獻帝聽說後,非常高興,認為這是壹個吉祥的夢,預示著孩子將來會大有作為。

然而,劉徹的母親不是女王,所以根據封建法規,她的兒子不能繼承王位。然而,他最終如願成為王子,最終登上王位。

四歲時,景帝封他為膠東王,其弟劉榮為皇太子。後來,武帝的命運轉向了景帝的妹妹長公主的幫助。皇家公主有壹個女兒名叫陳阿嬌。起初,長公主想把女兒嫁給容。將來,當王子即位時,她的女兒將成為王後。但是王子的母親李記卻不領情,這使得長公主非常生氣,從此與李記反目成仇。這使武帝成為壹個有利可圖的漁夫。

長公主把目光投向了漢武帝,漢武帝平時也很喜歡他,但是他的父親景帝不怎麽支持他。長公主試圖讓這壹切發生:有壹次,她故意在景帝面前問武帝是否願意阿嬌做他的妻子。武帝也很喜歡阿嬌。當他姑姑問起時,他大方地說:“如果將來我能娶阿嬌為妻,我會親手為她蓋壹座金屋。”景帝父親看武帝和阿嬌也很般配,就答應了這門親事。

命運變成了王子。

長公主不是普通的公主。她在景帝時就是壹個很重要的人物,對景帝的影響不容忽視。由於她的大力策劃和幫助,以及武帝本人的表現,景帝最終選擇了有才華的兒子武帝為太子,同時把武帝的母親王美人提升為皇後。此時,漢武帝剛滿七歲。

武帝成為太子後,更加努力學習,景帝請了很有學問的魏婉做他的老師。漢武帝學習的範圍很廣,包括騎馬、射箭、經學和文學。

改革受阻。

到公元前140年,16歲的漢武帝正式繼位。他雄心勃勃地要延續文景統治的盛世,但在初期遇到了阻力。這主要是當時的竇太後,即漢武帝的祖父漢文帝的皇後。她當上皇後已經四十年了,我們家在朝廷的影響力非常巨大。按照規定,有些分封的王侯要去他們在各地的封地,但竇的親戚不願意去那些偏僻的地方,留在了京城。官商勾結、違法違規的情況時有發生。對竇來說,她的治國思想也與武帝有很大的不同。

竇最喜歡的是漢初非常流行的黃老思想,即古代黃帝和現代老子的思想,主要是“無為而治”,這是漢初“與民同息”政策中的基本治國思想,恢復和發展了國家的經濟,促成了“治文景”的盛世景象的出現。但到了漢武帝時期,由於封建諸侯反對中央,迫切要求加強中央鎮壓地方勢力的力量。這就是武帝和竇太後的思想差異。

漢武帝即位後,開始推行自己的政治策略:安排自己信任的人執掌朝中大權,比如讓自己的叔父田粉當大尉,掌握軍權。同時,很多儒生也被他看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梁武帝還下令全國官員向中央推薦人才,這在當時被稱為“賢能正直”。著名的董仲舒在這次推薦考試中獲得了第壹名。漢武帝召見他,詢問治國良策。董仲舒把自己的壹整套發達的儒家治國思想講給武帝聽,武帝非常欣賞。

然而,此時的漢武帝已經沒有力氣和他的祖母都史競爭了。當他任命的重要官員趙萬建議都史不要幹涉國家事務時,他惹惱了都史。竇逼迫武帝廢除了剛剛實施的壹系列改革措施,自己任命的丞相、太尉也被迫免職,壹些大臣被迫死在獄中。然後,竇最喜歡的人接管這些重要職位,並服從竇的命令。這對武帝是個打擊,但武帝有年齡優勢。他沒有沮喪,而是養精蓄銳,等待時機。

四年後,在公元前135年,都史去世了,這壹時刻終於到來了。漢武帝立即遣散了所有都史的人,重用田蚡做了宰相。治國理念也采納了儒家思想,開始加強中央集權,對付地方豪強。

從儒家學說中驅逐百家

董仲舒的儒學對原有的孔子思想有了很大的發展,並融合了法家、陰陽家等學派的思想。首先是思想上的統壹,即獨尊儒術的學說。還有的主張主權來自天賜,神化皇權,實行仁政,強調法制,即“道德為主,刑罰為輔”,先教育人民,教育失敗再用刑罰鎮壓。這是壹種剛柔相濟的治國之策,被漢武帝采納後成為漢朝的法律指導思想。

武帝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漢武帝的政績主要包括加強中央集權、官僚制度改革、經濟制度和對外關系。

加強中央集權

在加強中央集權方面,漢武帝做了很多工作。

當時宰相掌管著文武百官的行政,權力很大,所以皇帝有時候權力還不如宰相,這是皇帝所不能承受的。因此,武帝即位後,在加強中央集權方面主要是削弱相對權力。

武帝削弱宰相權力還有壹個非常有利的條件,就是以前的宰相都是建國功臣,現在基本都老了或者死了。漢武帝利用這個有利時機,讓很多儒生代替長輩掌握國家權力,同時通過打擊宰相來加強自己的權力。公元前124年,漢武帝讓出身平民的儒生公孫弘做宰相,改變了以前貴族總是宰相的慣例。

另壹個眾所周知的措施是頒布“恩寵令”。漢高祖、劉邦時期,封了很多姓劉的王,稱同姓王。但後來,這些王的同姓子孫在農村橫行霸道,與中央作對,不服從中央的命令。為了徹底削弱藩王的影響力,梁武帝頒布了這道命令,其主要內容是,藩王的皇位可以由長子繼承,其他的兒子可以以“推恩”的形式分封在這個國家(即傳播恩讓更多的人享受特權)。新的侯爵國脫離了原來王國的限制,在地理上獨立,基本上被剝奪了政權,歸地方縣官管轄。這樣,原來獨立的地方王國就自動把權力交給了國家。之後,地方國王和王子只享受物質特權,即享受其封地的稅收。但是沒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權。

為了進壹步加強君主的權力,漢武帝派禦史監督地方豪強和官員。公元前106年,梁武帝將全國分為十三個監區,每個監區稱為部,每個監區派出壹個刺史,中央刺史稱為李思校尉,其他十二州稱為刺史。刺史從六個方面監督地方,即“六問六則”:壹是豪強多占土地,欺行霸市;二是縣令不遵守詔令法令,欺壓百姓,橫行霸道,腐化墮落;第三,縣令審理案件不體恤百姓,漠視人命隨意賞罰,被百姓痛恨;四是選官用人不公,排斥人才,任用小人為官;第五,長官的子女欺負別人,長官也為自己的子女向下屬求情,使其枉法;第六,縣令不忠於皇帝,與地方豪強勾結,搞權錢交易,損害了國家利益。

刺史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郡守與地方豪強相互勾結,與中央對抗,重演王氏作亂的局面。同時,秘書處也要負責向中央推薦被認為比較好的官員,也可以召回政績不好的官員。

刺史在當時的地位相當高,相當於欽差大臣,而且常年在外,在當地也有自己的辦公室。就“歷史秘書處”這個名稱本身而言,已經具備了這種特征。“刺”的意思是刺死,也就是調查不法行為,“史”指的是皇帝派出的使節。

官僚改革

這壹方面主要通過官員選拔制度的改革來實現。當時隋唐以後沒有科舉制度,主要是舉薦制,也就是科舉制度。但原不理想,推薦人的親戚占絕大多數,但人才不多。這對於急需人才治國的武帝來說,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因此,漢武帝在擴大巡視範圍的同時,繼續執行漢初的巡視制度。漢初只有兩科:賢孝,漢武帝又加了儒、(即知法度)、德、學。

漢武帝下令縣令向中央推薦有才能的人,否則以不孝順為由處罰。同時,官員和普通民眾被允許評論政治事務。就這樣,武帝挑選了最賢能的人。

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在北京設立“國子監”,成為封建官員培訓文官的學校。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所由國家創辦的,以儒家經典為主要授課內容的大學,學生都是由國家選拔,各地郡縣推薦的優秀青年。在國子監學習壹年後考試合格者,按成績任用為官員。此後,儒生開始大量進入政治系統。中國的封建統治思想和民間封建思想逐漸建立和鞏固。到了宋代,尤其是明清時期,專制集權達到了頂峰,封建枷鎖對人民尤其是婦女的壓迫也達到了頂峰。

經濟制度和對外關系

經濟體制改革不僅加強了經濟管理權力,打擊商人,而且貫徹了加強中央集權的指導思想。

首先,漢武帝將鹽、鐵、酒的專有權收歸中央政府,這對人民的生活和國家的穩定關系重大。從烹飪、冶煉、釀造到銷售,都由國家負責經營,並制定法律嚴格限制私人經營。

鹽和鐵的壟斷起源於戰爭。當時由於多次對外戰爭,國家財政困難,但那些富商並不想為國家做點貢獻,他們的財富讓他們有了與郡縣、國家對抗的力量。最後,武帝聽取了經濟學家桑弘羊的建議,把這些都變成了國家管理。首先,它打擊了商人的影響力,同時,國家的收入將大大增加。

二是實行等損秩序和平秩序。這是漢武帝時期封建國家以行政手段幹預市場、調節物價的重要措施。平準是中央農業部的官方平準令,負責北京等大城市的物價穩定工作。到了收獲季節,因為糧食價格比較低,為了保護農民的利益,國家高價收購,等到第二年糧食貴了,再由國家平價出售,以平抑物價。這讓大商人失去了囤積居奇的機會,同時也穩定了國家的政局。

第三,公告令的執行。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65438年+公元前09年,漢武帝進行“計算”,這是壹種向商人征收的財產稅。它規定商人應向政府申報其財產的數量,然後根據財產征稅,每兩千元征收壹百二十元。然而,為了少交或不交,商人隱瞞不報或少報。因此,公元前114年,武帝還下令實施“勸諫令”,鼓勵民眾舉報不遵守“算賬”的人。告密者可以得到商人財產的壹半作為報酬。壹聲令下,全國的商人都受到了重創,中層以上的商人基本都破產了。

漢武帝的抑商政策雖然增加了國家收入,但卻嚴重打擊了商人經商的積極性,嚴重阻礙了當時的商業發展。梁武帝時期還有其他措施抑制商業,比如商人不能坐車,不能穿絲綢衣服,不能攜帶武器,他的後代不能做官。這種歧視商人的思想影響了封建社會後來的朝代,直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消除。

梁武帝時期,對外關系和與邊疆少數民族的關系也發生了新的變化。最著名的是對匈奴的戰爭。漢武帝不斷派兵攻打匈奴,把他們趕到北方,使他們不再對漢族地區構成威脅。這基本上穩定了北方的局勢,經濟發展很快。再加上張騫出使西域,聯合西域壹些國家進攻匈奴,最終確立了漢朝在西域的宗主地位,擴大了自己的影響。漢武帝還將現在的新疆、甘肅地區納入中國版圖。當時東北的版圖擴展到遼東半島和鴨綠江、渾江。

西漢皇帝劉徹

晚年的錯誤與懺悔

漢武帝雖然政績卓著,但也十分奢侈。修建了許多宮殿和花園,來中國進行貿易的外國使者和商人也擺出大國的架子,隨意賞賜。另外,梁武帝和秦始皇壹樣,喜歡巡遊,巡遊次數多達十幾次。公元前110年,巡遊裏程達到18000裏:從長安出發,先向北行進,再向南到中嶽嵩山,再向東巡遊到海邊,然後在泰山上閉關打坐,再沿海岸向北到碣石(今河北昌黎),再向西經過。

這次巡遊的裏程和費用都超過了秦始皇。漢武帝剛登基的時候,因為有文化的統治基礎,國家還很富裕,但是經過幾十年的戰亂,國庫幾乎空了。

武帝老了,想長生不老,信鬼神,信仙藥,就像秦始皇壹樣。這使他晚年犯了壹些錯誤,主要是方士欒達之禍和江充“巫術”之禍。

公元前112年,壹個名叫欒達的煉丹師來到長安,吹噓自己經常在海上旅行,遇到神仙,找到長生不老藥。壹直想長生不老的漢武帝很容易就上當了,讓他當了將軍,甚至還娶了女兒。漢武帝還為他刻了壹枚玉璽。按照當時的規定,只有皇帝才有資格用玉作印章,稱為玉璽。別人敢私刻玉璽,就是作亂罪。漢武帝給欒大羽壹枚印章,可見他的重視和迷信。然而,公元前110年,欒達的騙局被揭穿後,武帝憤怒地將欒達斬首。但是武帝沒有吸取教訓,然後派人下海尋仙,得到仙藥,想著長生不老。

至於江充的“巫術”,對武帝的打擊更大。到了晚年,武帝非常多疑,因為他經常生病。有壹次,他夢見成千上萬的木頭打他,他醒來時又病了。他不吃藥調理,卻說大臣百姓詛咒他,他得病了。於是,他命令江充到處調查此事。江充趁機鎮壓異己,殺了幾萬人,包括丞相和武帝的兩個女兒。

此後,又曝出太子宮中有傀儡人詛咒武帝,逼太子假詔殺江充,同時派兵查封長安多處衙門,欲處死江充。武帝聽了大怒,命丞相劉曲禮(毛,同毛)領兵捉拿太子。雙方軍隊在長安激戰數日,太子最終自殺,魏如昀也自殺了。

第二年,武帝發現太子被陷害,於是為太子平反。但後來宰相劉曲禮、將軍李光禮被誣陷為巫帝活動詛咒武帝。結果劉曲禮也被殺,李光禮投降匈奴,七萬大軍盡失。這對於壹向勝匈奴的梁武帝來說,無疑是壹個極大的打擊。最後,漢武帝終於發現,所有所謂的“巫術”災難都是江充壹手造成的,漢武帝氣得把江充全家都殺了。

到了晚年,武帝還是很清醒的。被很多假的東西騙了之後,他漸漸醒悟了。公元前89年,他最後壹次巡遊時,在山東海邊等了十多天,也沒見到神仙的影子。失望地往回走,路過巨定縣(今山東省廣饒縣)時,看到田裏忙著春耕的農民,十分感動。他親自去田裏和農民壹起種田。路過泰山時,他在泰山殿向諸神和大臣們檢討自己的錯誤。不久之後,在大臣的要求下,他趕走了所有的煉金術士。後來,武帝又犯了罪。此後,梁武帝采取了壹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與民同樂,任用有為之臣等。過了兩年,政治、經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漢朝又恢復了生機,這就為梁武帝的兒子趙迪和他的曾孫宣帝的“趙璇中興”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87年,武帝病重。立劉弗陵為太子,任命幾個侍郎後,第二天就死了。漢武帝的陵墓叫茂陵,在現在的Xi安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