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的文化產物,中國最早的文字,被刻在龜甲獸骨上,預示厄運。
甲骨文。中國商代晚期(14 ~ 11世紀),皇室在龜甲、獸骨上刻字(或寫字)占蔔。在中國發現的古文字中,最早的、比較完整的系統。甲骨文由古董商、碑刻家、學者王於1898鑒定。之後在殷墟(河南安陽小屯村)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龜甲和獸骨。目前約有654.38+0.5萬片甲骨,4500余字。甲骨文記載的內容極其豐富,涉及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由於迷信,商周帝王在壹切事物中都用龜甲或獸骨占蔔,然後雕刻占蔔的相關事項(如占蔔時間、占蔔者、占蔔內容、占蔔結果、驗證等。)在甲骨上,並由皇家歷史學家作為檔案資料保存(甲骨或龜甲上的檔案)。除了蔔辭以外,甲骨文的供品中也有壹些令人難忘的銘文。甲骨文的貢獻涵蓋了天文、歷法、氣象、地理、國家、世系、家族、人物、官員、征服、監禁、農業、畜牧業、狩獵、交通、宗教、祭祀、疾病、出生和災難等。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特別是商代的社會歷史、文化和語言,是極其珍貴的第壹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