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蟲媒花與昆蟲生活的關系已經千絲萬縷。花朵的顏色和結構與昆蟲的活動有著非常巧妙的適應性。
在北半球的元葉上,植物的花往往是黃色、白色、紫紅色或藍色,因為這裏的壹般昆蟲對鮮紅色的辨別能力很差。在靠近熱帶和亞熱帶的地方,花往往是鮮紅色的,因為那裏有善於分辨鮮紅色的蝴蝶和蜂鳥。至於夜晚,因為是飛蛾頻繁活動的時候,所以晚上開的花大多是白色的,有很濃的香味。暗黃色或深紅色的花聞起來有腐爛的味道,它們的訪客主要是蒼蠅。
在昆蟲授粉的植物中,傳粉通常是由昆蟲完成的。昆蟲尋找花朵,從花朵上采集蜂蜜,這樣花粉就粘在身上了。當它們訪問其他花朵時,壹些花粉會散布在這些花朵的柱頭上,幫助植物完成授粉。在這個過程中,昆蟲得到食物,花朵得到授粉,兩者互為有利,相輔相成。
觀察有袋蜜蜂在鼠尾草花上采蜜的場景會非常有趣。鼠尾草是唇形科植物。它有壹個唇狀花冠,上唇下有壹個雌蕊和兩個雄蕊。雄蕊呈T型,結構非常獨特,就像兩個杠桿並排排列在花管入口處。當有袋蜜蜂踩在唇上,把頭伸進花管裏吃蜂蜜時,T型雄蕊的下端被昆蟲的頭向內推,上端由於杠桿作用而下垂,正好撞在有袋蜜蜂背上的花藥上,使花粉散開。當這只蜜蜂飛到另壹朵花上采蜜時,它的背壹碰到下垂雌蕊的柱頭,就會順便把花粉傳給那朵花的柱頭。
金魚草的花冠結構也很有意思。它的花冠上下嘴唇緊閉,雌蕊和花蜜被封在花筒內。這種情況下,如果昆蟲太小,根本踩不到開花的下唇,就進不去;太大的話,就算踩下唇也進不去。只有那些像蜜蜂那麽大的昆蟲,才能踩著下唇進入花管吸蜜授粉。
有時,壹只昆蟲只從壹種植物上采集花蜜。春梅蜜蜂只吸食春梅草的花蜜,而另壹種蜜蜂只采集海壽花的花蜜。因為植物和昆蟲有如此密切的關系,所以植物及其主要傳粉者很多,地理分布也幾乎相同。比如紅三葉草,剛開始在新西蘭種植的時候只能開花不能結籽,直到1885,授粉的有袋動物被帶進來才開始結籽。馬達加斯加有壹種蘭花。花管有壹尺長,花蜜深藏在花管的基部。後來發現有壹種飛蛾,有30多厘米的吻來給它授粉。
在許多植物的花中,有壹些特殊的結構可以有效地保證植物的傳粉。花蜜可能位於花的深處。為了到達它,昆蟲必須穿過雄蕊或雌蕊的柱頭來完成授粉。有壹種植物叫馬兜鈴,它的花瓣生在壹起,變成壹個長長的筒子,就像壹個長頸的瓶子。雌蕊和花蜜都在這個“瓶子”的底部,向底部傾斜的毛發生長在瓶頸的這壹段。馬兜鈴是雌蕊先成熟的花,雌蕊比雄蕊早成熟兩三天。雌蕊成熟時,瓶底的花蜜分泌出甜甜的花蜜,小蟲為了吃花蜜,會順著毛發爬進花管底部。但當它飽滿時,由於從瓶頸處向下傾斜的毛阻止了它的出路,小蟲就會慌亂地四處亂跑,把從它身上帶的花粉送到柱頭上,這符合馬兜鈴屬異花授粉的要求。受精後,瓶頸處的毛發發生變化,枯萎脫落。此時雄蕊也成熟了,散落的花粉附著在小蟲上;於是,蟲子帶著這朵花的花粉,飛到另壹朵花上授粉。
絲蘭和絲蘭蛾的關系特別微妙。絲蘭花柱中空,形成筒狀,柱頭在筒狀體的下部。因此,只有花粉到達花柱底部,才能進行授粉。絲蘭蛾是唯壹能給它授粉的昆蟲。當絲蘭開花時,絲蘭蛾從導管飛入子房,在子房壁上吃壹個洞,並將卵排列在子房的胚珠中。在這個過程中,它還將收集到的花粉傳遞到中空的花柱,到達柱頭。排列在子房裏的卵孵化後以種子為食,但絲蘭的種子很多,讓絲蘭蛾幼蟲吃壹部分不會妨礙絲蘭的繁殖。然後,絲蘭蠶吐絲,隨絲落地做繭。等以後絲蘭再開花的時候,蛾子剛好成熟,破繭飛向絲蘭的子房產卵。
大花盔蘭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嘴唇的末端部分變成了壹個浴缸般的勺子,裏面充滿了嘴唇底部兩個附屬物分泌的汁液;唇上還有壹個雞冠狀突。喜歡啃咬雞冠的大黃蜂在爭奪食物、滾進勺子時,試圖從勺子裏爬出來,撞到粘有花粉塊的盤子上,然後從勺子和花柱之間的壹個洞裏爬出來。大黃蜂永遠不會從這次溺水中吸取教訓,而是幾乎立即回到它啃噬的雞冠,再次掉進浴缸,從同壹個孔口爬出來。這樣,當它再次出來時,就會把花粉插入柱頭。有時,甚至可以看到許多大黃蜂聚集成壹條線,不斷穿過大花盔蘭上的那個特定的孔。
在自然界中,這種迫使昆蟲為花朵授粉的現象也可以在報春花、荔枝花和桔梗中看到。比如蘿蔔、蕹菜等植物的花上有壹個凹槽,可以讓昆蟲把腳沈下去,粘住花粉,這也是昆蟲授粉的特殊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