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有什麽習俗嗎?
有的節日極其隆重,祭品滿桌都是。“五碗頭”也必須放在最上面,成為主角。即使是結婚的時候,新郎新娘出門進門,吃的也是壹樣的四菜壹湯五碗。有的地方六碗菜,取偶數。為什麽要有五種祭祀禮物,不多不少?潮人對“五”字有壹種神聖感。這首先來自於古代先民對自然的解釋,因為“五”在壹到九的九個序數中間,稱為中位數,處理問題最溫和。因此,賴以生存的糧食“稻、麥、豆、高粱、米”稱為“五谷”,它們生活的地面稱為“五方”、“五土”。人們常說的五通財神也和這個觀念有關。有五個時間序列:春、夏、長夏、秋、冬。還有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金、木、火、水、土五行。戊寅宮,商、焦、鄭、虞。五味是鹹、甜、酸、辣、甜。人體有五感,五臟,五臟。當妳欽佩別人時,妳說“充滿欽佩”。誇人有學問,叫“學而優則仕”。還有五種感情“喜、怒、哀、樂、怨”稱為“五情”。所有這些都是相互對應而產生的。《黃帝內經》蘇文也說:“五谷為補,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補”。這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對於人類社會,古人也常用“五”來分類。《易》系詞:“五日五地”。於是,周天子設置了司徒(掌管戶籍)、司馬(掌管兵馬)、司空(掌管工程)、司寇(掌管刑罰)、施思(掌管官員)五個司。君主、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稱為“五倫”。天、地、君、親、師合稱“五服”爵位分公、侯、伯、子、公五等。魯的地位只傳到第五代,“君子澤斬於五代。”“五禮”是指古代的吉禮、兇禮、軍禮、客禮、賈禮。人的五種道德修養“仁、義、禮、智、信”,稱為“五常”。此外,刑罰又分墨(削臉)、摑(削鼻)、斬(削足)、宮(割人)、大君(斬首)五等,稱為“五刑”。《禮記》也有“五祭”說,即日產、門、井、廚、鐘靈。中靈是房間的中心。人們向往的“五福”叫做長壽、富貴、康寧、修德、考完試。歷史上也有“五帝”“五霸”“五蟲”。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很多事情不斷深入。比如官員從古人的“五司”變成了“六師”“九貴人”...對自然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五色變成了“七色”。只有潮汕人始終堅持“五分”法。對於社會上各種紛繁復雜的人事,往往總結為“五色五數”。饒平海山香船是送香船送瘟神的儀式。潮汕各地都有這種習俗。然而全國都指這件事。紙船是香船。潮汕有這個習俗,但各縣的表現都差不多。不過有的地方叫鄉船。其實鄉船不準確,其實是香船。饒平縣海山鎮福仁村和高塘鄉都有拜神的習俗,叫送香船。送香船就是送瘟神下鄉。“香船”是用竹紙糊成的,而浮村則是壹條張著巨嘴,牙齒露在外面,肚子鼓得很大的河豚,而高唐鄉則是直接紮成船形。“優香船”的時間在福仁村是正月十六,在高塘鄉是二月初二(據說也是正月十六,但因兵變不能進行,改為二月初二,後沿繼續),形式基本相同。走香船那天,先祭神,送香船是最後的儀式。浮村的儀式是:先由村“大哥”(族長)在三山王廟周圍灑上紅花清水以示吉祥清凈,然後求簽求答,直至求三聖簽(壹陰壹陽為“聖”簽),“大哥”大聲呼喊“聖”!大家歡呼起來,隨著三聲炮響,香船開始了。前面壹對寫著“家鄉平安”的大燈籠帶路,然後“香船”(海豚)就出來了。後面八頂大轎子擡著王爺(偶像)像,兩邊彩旗飄揚,喇叭齊鳴,鼓聲轟鳴。香船由村裏的中年富民組成,身著白衣,腰間圍著紅布毛巾。他們在村外的大道上跳舞、奔跑,旁觀者則向香爐投擲石塊。繞村壹周後,走香船的人要以最快的速度把香船送到海邊,扔到水裏,象征著把壹個村子裏所有不祥的東西都扔到海裏流走。香船拋入海中後,三山王國王子的法身被擡回原處,儀式就此結束。對於高唐鄉的香船來說,事先的準備工作就是在去年二月初二之後迎娶新娘,生男孩的青壯年男子要在“擺渡人”(也就是供養香船的人)上簽字,被訂的人必須邀請所有的親戚來完成這個奇跡。二月初二,壹艘用竹子制成的香船上掛著“壹帆風順”的橫幅。船上裝著村民遺留下來的不祥之物,即正月初壹至正月初六各家各戶打碎的碗、碗等陶瓷碎片,以及各家各戶為解危而擦拭的“紙錢”。重達幾百斤的香船,由“擺渡人”托舉,數百人護送(其實香船是百余人托舉),後面是大鑼大鼓、彩旗、八寶兵器、壹個古裝隊、八大宗師偶像,把香船趕出了2公裏外的黃岡河。壹路上,圍觀者向香火船投擲石塊。密度大的時候,石頭就像雨滴壹樣。跑完香船,擡香船的人往往傷痕累累。走在香火船上,鄉親們個個興高采烈,喜氣洋洋,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邀請外地親友,煞有介事。香船發出洋流的時候,人們總好像卸下了沈重的包袱,感到無比的愜意,壹會兒唱歌,壹會兒歡呼。在高唐鄉坐香船時,貼了壹副對聯:“看新風尚,何等快意;春風充滿了舒適。”很好的寫照了此時的這壹幕。元宵節潮汕習俗元宵節又叫上元節。這是因為道教信奉三官神(天宮、地宮、人宮),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希望得到天宮的保佑。潮汕元宵節的大部分活動包括掛燈籠、遊燈籠、舞獅、猜燈謎、吃湯藥等等。它的主要內容是燈籠,所以也被稱為元宵節。它具有最強烈的娛樂色彩,所以被稱為元宵節。潮汕的元宵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盛大節日。老式神巡賽都是在元宵節前後舉行,活動時間長,項目多,民俗文化更加濃郁。改革開放後,各地政府倡導在此期間在國內外開展各種健康的春節文化活動和社會活動,使這個節日更具時代感和積極意義。元宵節燈籠壹直很受歡迎。明嘉靖刻本潮劇《鏡花緣》曾折,說“三街六巷好光棚”。清嘉慶《澄海縣誌》引舊誌雲:“自十壹夜起,廟堂街上張燈結彩,宮女遊子,花開花落,蕩秋千,歌至高峰。”他還說:“在這個普通的夜晚,所有的廟宇都張燈結彩,爭奇鬥艷,嶴山如畫,亭臺樓閣...爭燈籠。”最著名的是潮州。清初潮州青龍寺興起後,每年有三個晚上全城沈醉於花燈鼓樂之中。每次第二天晚上,我們聚集在北門箭道評比,年復壹年精益求精,使潮州花燈名揚海內外。潮州民歌有《百幕燈歌》,表現了潮州燈會的繁榮。除了大型的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掛著喜慶的燈籠。從十三號開始,去祠堂掛燈籠,十五號把燈籠拿回來掛在家裏,叫興燈籠。“光”與“丁”諧音。舊俗都要“旺人”,方便元宵節在燈籠上做諧音“興燈(丁)”的文章。現在的元宵觀賞基本沒有這樣的內涵。在文明已經很發達的城鎮和壹些農村,舊的習俗已經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商業廣告的霓虹燈,政府機構的裝飾燈,公園和馬路上滿天的星星,還有各種裝幹電池的燈籠,供孩子們欣賞。許多家庭都有彩燈,壹些家庭傳統上掛著帶燈泡的紅燈籠。各市縣還舉辦大型燈展,火樹銀花,五顏六色,舊瓶新酒,令人賞心悅目。從古至今,潮汕人代代相傳。中秋節晚上,家人團聚,滿月也是圓的。直到,舉起我的杯子,我問明月快樂嗎?在這美好的白天和夜晚,舉家賞月、賞月、拜月、邀月的民俗由來已久。城鄉各處,家家戶戶都被夜燈映照著,樓房的陽臺或庭院裏,擺著壹桌豐盛的菜壇,穿著錦繡的綢衣,壇桌上擺著滿滿的月餅、月餅、黑芝麻餅、花生塔、花生桃、芋頭(芋頭)。祭壇(平臺)兩側,甘蔗被“紅繩”捆得緊緊的,甘蔗葉被拉進壹扇大門,金盆升起,點上香燭。空空如也時,人們向月亮跪拜祈福,表達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寓意月亮圓,人也圓。祈福結束後,全家老少聚在庭前(陽臺)賞月,壹邊吃月餅,壹邊品茶、香茶、猜燈謎、串串,其樂無窮。“舉頭望去,發現是月色,再沈回,我忽然想起了家”“但願人長久,千裏美景”等千百年來耳熟能詳的古詩詞,最受潮人喜愛。“今夜月滿望”“天高雲淡月團圓”。熬夜的人有幸看到“月華”的五彩光環。在過去的歲月裏,婦女、兒童、老人和年輕人跪下祈禱,向“月華仙女”乞求“仙丹”(香灰),喝壹杯沖水或戴上它作為“香囊”,祈求和平、健康和幸福。另壹方面,農民喜歡預測月球上耕作的冬季情況,希望風調雨順,獲得豐收。俗語有雲:“雲遮秋月,雨照元宵”。就是在中秋節那天看著漆黑的月光來預測來年元宵節的晴朗天氣和好運。男女常喜歡祈求“月下老人”來預示來年婚姻美滿等等。此外,中秋節民俗還有“燒塔”。塔建在廣場的荒地上,壹般用磚或瓦建成。塔的中心有木柴。點火時加鹽,發出爆裂聲,極為壯觀,引人入勝。傳說“燒塔”這壹民俗是元末漢人為了反抗元朝的封建統治而興起的。請“籮筐姑”:請“籮筐姑”是婦女在中秋節玩的神話傳說。女人選擇壹件女人穿的衣服,掛在壹個用竹竿編織的“籃子”上,然後在正面點上三根香。女人們席地而坐,唱著“請筐姑,請筐姑……”的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