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廣東,越是古老的廣東,越是常見。越族是生活在江南的壹個古老民族。夏朝稱之為“禹越”;商朝稱之為“滿嶽”或“南嶽”;周秦時期的“越”不僅指“越國”,還泛指南方各民族。周戰國稱之為“百越。”有“紋身”的習俗。秦朝時,百越地區被吞並。摘自黃先帆著《論百越與百步之異同》。
中華民族是秦漢以後歷史形成的中國各民族的總稱。夏商以後的華夏民族,秦漢以後的漢族,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壹直起著主導作用。漢朝以後形成的中國各民族,部分或全部接受了漢文化,大部分都尊中國和漢族的祖先——顏地和黃帝為同宗,廣義上稱為炎黃子孫,* * *共同創造了中華文明(註:見黃崇嶽)。
秦漢以前,生活在長江下遊及其以南廣大地區的古越人(越通、越通)是我國南方的壹個重要民族,同時又是內部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多支系同民族,故史稱“百越”。就像《漢書·地理》裏的大臣說的,“從頭到腳,惠濟有七八千裏,廣東各地有不同的種姓。”他們在中華民族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從今以後,浙江、安徽、江蘇、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甚至雲貴地區分別稱為於越(陽嶽)、東嶽(東甌)、閩粵、南嶽、甌越(西甌)、越嶽(今越南北部)、滇越。他們被稱為“越”,因為他們有相同的文化特征。這主要表現在使用雙肩石斧、石匠和幾何印花陶器、稻作農耕、漁獵、居住“幹籬”房屋、擅長銅鼓、擅長刀劍、擅長劃船、鑿齒和連續紋身習俗等方面。這在古籍中有記載,也有考古資料證明。“百越”在文化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但社會發展水平卻大相徑庭。壹般北方的越南人比南方的先進。古代越族最先進的代表是越國(屬越),春秋戰國時期曾稱霸長江下遊,敢於與強楚抗衡,在中原爭霸,但最終被強楚吞並。後來的幾代人要麽被同化,要麽遷移到南方。中國南方兩廣地區的南越族是“百越”的壹個落後分支。直到春秋戰國時期,仍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向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的過渡階段,南越族的民族同構逐漸形成。
根據文獻和考古資料,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堯舜時代,南越族及其先民就與中原的華夏民族有了交往。《大小故事》雲:“虞舜承堯以天德,而...”南方撫著自己的腳趾。《易·周樹·王會傑》中提到,商代東部連續紋身的“陸(歐)神”和“魯玉娥”用魚制品和劍向王上進貢。這裏指的是東周時期江浙沿海的越人。他還談到了“鄭南甌、鄧、郭桂生...,獻給珍珠、龜甲、象牙...矮狗。”這個“甌”“桂”人,應該是指嶺南地區的南越、西歐、駱越人。考古上,中原地區的商文化中有南方幾何印陶出土,而華南地區出土的幾何印陶中的奎文陶及部分青銅器、鐵器也明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其文化交流已被學術界充分論述(註:參見《百越國史集》中的相關論文。)。
秦始皇統壹嶺南,建立番禺、桂林、項峻,大大加快了華南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漢初,河北人趙佗建立了南越國,隸屬於中央漢朝,以南越為主體(包括桂西南的Xi甌和越北的洛越)。這全面推動了中華民族與南越族在軍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上的融合,促進了南越族的漢化。南越族及其後裔自然成為中華民族的壹員。
通過歷史學、考古學和民族學的綜合研究,我們可以看到,以南越人為主的中國南方古越,在衣食住行等人類生活的重要方面,對中華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服飾方面,中國南方的古越人及其後裔、海南島的黎族等南方少數民族,是用木棉、香蕉、竹子等植物纖維編織的發明者(註:榮冠瓊:《釋‘島花衣,織貝’——兼論南方少數民族對中國古代紡織業的貢獻》,載《文化人類學與南方少數民族》,第168期。);在吃的方面,古越族“米、米、湯魚”是種植水稻(早稻、水稻)的先行者;在居住方面,古越民族是“幹欄”住宅的創造者;在交通方面,古越人是舟船的創始人。由此可見,中國南方的古越人對中國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現在在下文中簡要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