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河南安陽小屯村的農民在耕地時,從地裏挖出了大量的龜甲和獸骨。沒人知道他們的來歷,農民也懶得琢磨。後來不知道從哪裏聽說這是壹種可以入藥的“龍骨”,於是這些龜甲和獸骨就被陸續賣到藥店,然後慢慢的銷往各地。當時的人們怎麽也想不到,幾文錢壹斤的“龍骨”,竟然隱藏著人們千百年來苦苦追尋的殷商歷史信息。
1899年,清廷國子監祭酒王患瘧疾。他學識淵博,精通醫術,給自己開了藥方,讓人從藥房抓了幾副中藥。煎藥時,他像往常壹樣打開藥袋檢查,突然發現藥裏的“龍骨”上有壹些奇怪的劃痕。這個發現讓他非常驚訝。他馬上戴上老花鏡,仔細看起來。他發現這些描繪井然有序,充滿活力,而且絕不是自然的。精通古典文獻和金石學的王斷定這是壹種已經失傳的古文字,於是立即派人到藥店打聽“龍骨”的來源,並把藥店裏刻好的龍骨全部買了下來。經過仔細的比較研究,王初步斷定這些刻在“龍骨”上的符號是商代的占蔔文字。這壹重大發現導致中國學術界出現了壹門新的學科——甲骨文學。
循著甲骨的線索,安陽小屯村成了眾多目光的焦點,包括考古學家和小偷。肆意的發掘不僅破壞了殷墟遺址,也造成了大量文物流失海外。為了保護已被破壞的殷墟遺址,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迅速組織考古學家介入,進行搶救性發掘。從1928年到10年10月7日進行了第壹次發掘,從1937年到近10年,* * *組織了五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後來由於戰亂,考古工作壹度暫停。直到1950年4月,13年中斷的殷墟發掘工作才重新啟動。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考古工作者發掘出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和石器,還在小屯村東北發現了殷代宮殿祠堂遺址,在侯家莊北山和環水北岸武官村以北發掘出了殷代墓葬。這壹系列輝煌的成就,讓商朝燦爛的文明重現於世,壹個隱藏在歷史塵埃中的古老王朝的剪影逐漸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如1910年,羅振宇宣讀了10個殷王的名字,證明了這些甲骨文確實是殷王室的遺物,進壹步推斷安陽小屯村就是古代文獻記載的殷墟遺址。結合考古發掘,可以斷定殷位於安陽市西北部,以小屯村為中心,跨洹河兩岸,面積約30平方公裏。小屯村東北屬宮闕和祠堂區,是殷都城的中心,總面積27萬平方公裏。在它的周圍,按照血緣關系,分布著大大小小遠近不同的部落。然而,令考古學家困惑的是,為什麽在殷墟中永遠找不到城墻遺址,而殷墟是都城的重要標誌!經過考古發掘和仔細研究,發現小屯村東部和北部可利用洹河作為天然屏障,而西部和南部則開挖與洹河相連的大壕溝,長1,000米,寬21米,深5米至10米。原來殷不是用城墻保護城市,而是用護城河作為保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