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鍇(1109—1146),高麗王朝第17任君主(1122—1146)。子仁表,原名茍,是朝鮮皇帝和順德皇後李的兒子。11122年被立為皇太子,1126年繼位,由祖父李子謙統治。王鍇執政的前半段,統治集團內鬥頻繁,國內局勢動蕩。1126年,試圖除掉李子謙,卻在陀的幫助下打敗了李子謙,次年流放陀。後來,苗青,壹個喜歡的和尚,說服王鍇搬到西京(今平壤),征服了金朝,自稱皇帝,建立了元,但失敗了。他們於1135年在西京發動叛亂,次年被金富時鎮壓,政局才穩定下來。王鍇當政時,正值金朝崛起,遼朝入侵宋朝。1126年,朝鮮向金朝投降,1142年,金朝冊封王鍇為朝鮮國王。在此期間,宋朝要求韓國協助攻金,並以假手段入金,但均被韓國拒絕,韓宋外交關系也告壹段落。王鍇死後,寺名仁宗,謚號葬於長陵。
中文名:王鍇
別名:子仁表,曾用名王狗。
國籍:朝鮮(高麗王朝)
民族:朝鮮族。
出生地:朝鮮荊凱
出生日期:乾通九年十月四日(1109)。
死亡日期:通帝六年(1146)二月二十八日。
職業:韓國國王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鏟除李子謙、陀等權臣。
代表作:《妙香山福建司的故事》書名
寺號:仁宗
謚號:龔孝。
陵墓:長陵
角色的生活
超祖壟斷
幹統九年十月初四(1109),朝鮮長子宗瑞·王琨出生。這個兒子的母親是施立(順德皇後),是去年被納為妾的貴族李子謙的女兒。天慶四年(1114),賜爵位,十二月,立其母李為公主,次年二月,立王茍為皇太子,報遼朝。本來遼朝會冊封高麗皇太子為高麗公爵,但由於遼金戰爭的爆發,這並沒有實現。辛醜年(1121)正月,太子取加幣,後改名凱。壬寅年(1122)四月,宗瑞病重。晉副使死前擬了遺詔,傳給太子王鍇,李子謙在崇光殿侍奉王鍇,為仁宗。
仁宗登基時十四歲。他的叔伯們渴望追隨父親高麗肅宗的腳步,李子謙趁機幫助保仁宗登上皇位。原來,肅宗通過平定叛亂奪取政權,與皇族聯姻三代的任州李氏外戚家族受到限制,李子謙等人被迫蟄伏。然而,隨著宗瑞接受李子謙的女兒為妾,並生下仁宗,李氏家族再度復興,勢力再度擴張。仁宗即位後,封李子謙為謝某安社功臣,保留邵承厚為太史刺史官。同年十月,加漢陽公。12月,李子謙以韓安仁、文公美為借口,極力爭取方的支持,清洗了壹批在野黨,從而鞏固了自己的權力。不久後,李子謙因母親喪事辭官,仁宗派使節恢復。陳佳年(1124)七月,李子謙被封為“朝主”,歷任三省總督、按察使、兵部,開宮建宮,仁宗出甘德殿親自送信,百官進宮祝賀。
投降女真
仁宗即位之初,中原局勢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朝鮮曾經的宗主國遼朝在統治者的打擊下瀕臨滅亡。金太祖派遣賢(實現)到朝鮮,通知它的國家和縣的遼朝,它已經平定。當時,在引事件中,李子謙事後以禮待金使,金使通知朝鮮,遼天佐帝已逃往西夏(實為遼西邊境嘉善)。癸卯年(1123)八月,高麗派何澤寶經海路到遼國,但找不到遼國朝廷所在地。與此同時,朝鮮也加強了對統治者的警惕。
作為金朝的盟友,宋朝也加強了與朝鮮的聯系,並派遣國信使陸和傅於癸卯年(1123)六月帶著的禮物和詔書、悼詞抵達朝鮮,祭奠皇帝王勛,提醒他遼朝將亡,讓朝鮮重回宋朝,恢復宋朝的生活。仁宗以“憂制”為座右銘。宋徽宗不聽高麗的勸告,執意聯合金滅遼,遼朝在宋金夾擊下於伊四年(1125)滅亡。這壹年五月,高麗派往統治者任職的使者,因國書不“表”不退讓,被統治者拒絕。金滅遼侵宋的消息傳出後,韓國開始考慮自身的情況,並於丙午年(1126)三月討論金之事。大多數大臣認為這是不可能的,而李子謙和拓拔等有權有勢的大臣則說:“金以前是個小國,是我和廖的事。現在既然蓬勃發展,就要滅遼滅宋,加強政治軍事訓練,將來更加強大,與我國緊密聯系。”先說次要的事情,先王之道,再派特使來問。”仁宗受李子謙擺布,只得聽了這個建議,派李子謙之子李之美在祠堂裏占蔔與金的和戰。結果自然是壹個決策問題。四月,仁宗派鄭和到金朝為官,金太宗在回信中稱贊說“加非軍制改革之力不好,引玉帛之利,自然不來也不好!”於是朝鮮成了金朝的附庸國。
打倒有權有勢的部長
就在韓國做出賺錢決定的那壹年,李子謙的叛變發生了。李子謙作為仁宗的祖父,是“專制國家”,朝野壹片,大權在握,家族也升天了。史書記載“諸子爭第壹宅,連街荒蕪,勢焰熾盛,賄賂大眾,四方食遺而聚,腐肉恒萬斤,劫人之地,掠車馬,而王毀車賣馬,道路淒涼。”此外,李子謙還強迫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仁宗,甚至要求仁宗稱其為“知軍政”。長大後的仁宗也對李子謙不滿。他派人暗中請教老臣金仁存、李壽、金仁存如何讓李子謙退位,勸仁宗不要輕舉妄動。然而,丙午年(1126)二月,在仁宗的支持下,內侍只等金葵、內侍書記安福禮、樞密院官員智魯彥、上位將軍崔卓、吳卓、大將軍軍權顯、大將軍高碩發動宮廷政變,希望壹舉消滅李子謙及其親家。仁宗在十幾個隨從的護送下逃到了珊瑚閣。仁宗為了避免被殺,甚至把皇位讓給了李子謙。李子謙知道其他貴族大臣不可能支持他取代王,就含淚把書還給仁宗,說:“我沒有二心,但聖人應該原諒我!”最終,所有參與政變的人都被陀殺死,皇宮也幾乎被燒毀,只剩下內帝釋院的三個亭子和幾十個回廊。地方史家金壽女攜國史,葬於善虎亭北,保存了史籍。仁宗被押到南宮,再押到李子謙住的創興樓西院。李子謙夫婦拍手跪下,痛哭道:“皇後入宮以來,願有太子聖人,祈求天地永生。我誠心向天地鬼神學習。我今天不想背叛賊臣,想加害我的骨肉!”仁宗羞愧無語。
李子謙對王並不是真正的忠誠,而且韓國壹直有“龍孫十二王,有十八子(李)”的傳言,所以李子謙漸漸有了取代王的想法;而仁宗則采取疏遠李子謙和陀的對策,通過內科醫生崔思權的指點,成功拉攏了陀。丙午年(1126)五月初壹,仁宗遷到延慶宮,李子謙住在宮南,鑿通北墻與延慶宮相連,從軍械庫拿走鎧甲兵器,藏在家中。仁宗曾經去北墻哭過。李子謙又試圖毒殺仁宗,被嫁給仁宗的女兒(後為福昌醫院老板)秘密舉報給仁宗,但未果。5月20日,仁宗給陀寫了壹封密函,說李子謙要出兵犯罪,圖謀邪惡,於是陀發難,把仁宗帶到軍事監獄,叫李子謙去朝覲,囚禁起來。仁宗以李子謙為祖父,不忍責罰。他把李子謙和他的親戚流放到其他地方,結束了李子謙的統治。雖然陀成了英雄並得到了豐厚的獎賞,但他很快就被壹只兔子和壹只狗殺死了。丁偉三年(1127),左、鄭智昌上書托君井焚宮罪,仁宗下令流放托君井。至此,仁宗完全掌握了大權。
盡善盡美的宋朝。
李子謙和陀雖然先後被消滅,但仁宗延續了他們的宗藩外交政策。丙午年(1126)九月,金太宗派伯書和上諭朝鮮,下令帶走原保州(朝鮮益州)居民和流入朝鮮的邊民,然後同意將保州土地贈與朝鮮。朝鮮像對待遼國使者壹樣對待金石,並對他表示感謝。第二年9月,統治者派遣盧野·金菊和張淮到朝鮮,宣布他們已經抓住了宋朝的第二個皇帝秦暉,建立了張邦昌。在朝鮮的餐桌上,他們稱贊統治者“壹揮手,法寶引地定境,東西南北,擴疆,化夷為夷,禦風而退,政績之榮在竹,威之氣激蕩在幹坤”。武神十二月(1128),金太宗派司谷德、韓_出使朝鮮,宣布為忠信公,宋欽宗為忠信公。同時,他傳達了李晶太宗去年對寶州劃界、百姓逃亡、謝恩隨從殺害任堇等外交問題所作的指示,並令朝鮮提交了壹份宣誓書。韓國不想宣誓,召集全國有學問的人商量避諱的話,但被金正漢拒絕了。次年,晉副使擬了壹份誓約表,呈獻給晉朝,說“誓為君臣,忠如_日,變或變,神將使之長存。”統治者繼續敦促朝鮮歸還逃亡的家庭。耿旭十二月(1130),朝鮮以無知為由懇求統治者停止這壹請求,金太宗大發慈悲,允許李晶懸而未決的外交案件,包括護國問題得到最終解決。
朝鮮既然選擇了做金朝的附庸,與宋朝的外交關系自然也就走到了盡頭。繼魯之後,派出的使者、桂忠福於丙午(1126)七月抵達朝鮮宣布繼位,並指責朝鮮“不把巢甩給統治者向中國報告,朝鮮對他們極盡優待,太累了”鼓勵朝鮮協助宋朝攻金,“勉勵師長,表裏如壹,天誅地滅”。高麗回信強調“鑒於中國之大(指與城下統治者結盟),小國如何孤立其將領?”我想念我的國家,自然災害盛行,國庫在燃燒。如果有帝國軍的遺跡,我會討論鴿子的工作,以便復興它。今天的聖旨表明,這是報舊恥,報大恩之日。然而,把處於劣勢的士兵當作贏得新勝利的敵人,這並不超出我們的能力。雖然我們最終在王師(宋軍)受到壓力時答應幫助他,但事實上,這就像芮宗朝答應幫助遼朝壹樣。只是敷衍而已。送走壹行後,朝鮮於九月派金浮石和李到宋朝祝賀登極。金復時壹行到達明州後,宋欽宗采納了欽差大臣胡順義的建議,將朝鮮使臣留在明州,不準入京,但接受他們的朝貢。靖康之變發生在同年冬,金富時壹行聞訊後於次年5月回國。壹年後,戊申年(1128),派遣的使者楊應成帶著“佯駐朝鮮,迎雙聖”的使命來到朝鮮,要求朝鮮“金發”的宋使與統治者取得聯系。仁宗聽了這話,很不情願。高麗大臣擔心金朝“若聞使臣假道入朝,恐生事端之嫌”,於是拒絕了楊應城的再三要求,直言不諱地指出:“二聖如今在,大朝未必能得,何不練兵打仗?”楊應城在韓國待了兩個月,他很無奈,只好拿著韓國的感謝信退回去。後來,仁宗派尹去宋朝道歉。當聽說楊應城的使命失敗時,他對朝鮮的“忘恩負義”非常憤怒,但他最終在揚州治療了尹壹行。耿旭年(1130)四月,宋朝令王政(政治上)向朝鮮宣旨,令朝鮮中止雇傭。
1911年(1131)四月,仁宗得知宋軍驅逐商人卓榮的蔣進軍的消息後,對群臣說:“前張厚來中伏求救,不得;楊應城欲假入金,不從。我自念祖宗以來,與宋交好,甚為感激,卻不曾順從。我的信仰是什麽?”在大臣們的建議下,他於第二年二月派崔和沈琦去宋朝,受到了的歡迎。桂疇年(1133)二月,仁宗派韓惟忠、李向宋朝謝恩,但因海上起風了,被退回。毛毅年(1135),宋朝派吳敦禮向朝鮮提議幫助鎮壓西京叛亂,遭到朝鮮拒絕。到了年間(1136),韓國接到宋朝商人的公證,說西夏要通過宋朝與韓國交流,韓國就派了桂(又名_,金衛_)這位特命官員到明州,懇求宋朝“小國勿與金為敵”。宋朝怕他是統治者的間諜,就把他送回了明州。此後,宋朝與朝鮮壹般通過商人進行間接接觸,兩國外交關系實際上已經斷絕。就這樣,韓國在中原作戰的同時拋棄了遼金加入了金朝,並且小心翼翼的不卷入宋遼金之間的戰爭,從而挽救了國家的運勢。
苗青叛亂
對於執政者,大部分韓國人是不情願的。丙午年(1126)三月,官員們討論財政事務問題時,除了李子謙和陀之外,“什麽都可以說”。韓國不願意為金效力,主要是大臣與諸侯關系的巨大落差。從當年女真部落對朝鮮的臣服和朝鮮對女真的優越感(據說家也來自朝鮮),到金在時是兄弟國,再到仁宗時成為金朝的藩屬國,自然會讓朝鮮人的心理嚴重失衡,正如尹(尹_)大臣所表達的意見:“女真是我們的子孫。仁宗雖然延續了李、陀的既定財政政策,但由於與金的外交問題而引發的朝鮮統治集團內部鬥爭逐漸蔓延,最終導致了起義。
李、陀相繼被消滅後,朝鮮統治集團分裂為兩派。壹派以金富時、金(金富哲)、李之邊(李子謙的侄子)等朝臣為代表,主張對黃金保持較大興趣。另壹派以僧人苗青、日本官員白壽漢和朝臣鄭之昌、金安、文公仁為代表,主張反金獨立。仁宗起初傾向於後者,並利用自己的權力推翻了權臣陀景俊。後來,他巡視了他的權力發源地西京,並頒布了新政策的信件,以顯示萬象的更新。仁宗在西京時,邊謊稱宋朝打敗了遊牧民族,統治者就要滅亡。鄭之昌、晉安趁機建議仁宗出兵北伐。針對宋朝,仁宗在派人請教老將金仁存後不允許,而金復時也很快從宋朝回來,證實宋、金的情況與朝鮮邊塞報的剛好相反。
被視為“聖人”的苗青進壹步鼓吹荊凱故宮被燒,他的聲望已經下降。他極力主張遷都西京,遭到金復時、仁宗夫人任遠和李等人的反對。苗青還說,西京林園驛的地形就是陰陽家所謂的“大華勢”。在此建立宮殿,可吞並天下,黃金可降朝鮮,三十六國來朝。仁宗為之動容,再次出使西京,並派白壽漢將新宮修建的地點選在林原儀。這件事發生在宋朝使臣楊應城離開後的五申年(1128)九月。次年,新宮(大華闕)竣工,仁宗接受了那裏官員的祝賀,苗青的權力大大增加。他的追隨者要求仁宗稱帝,建立元朝,並與劉啟約定共同探索北晉。面對這些瘋狂的要求,幾乎對苗青百依百順的仁宗不得不猶豫不決。仁子年(1132)三月,在、鄭之昌等人的鼓動下,校對員丁裏奇等五十位西京元老聯名上書,懇求仁宗稱帝,建立元朝,引用大同江“龍吐”的祥瑞之兆,以鎮壓統治者。仁宗問大臣李。李說是個強敵,不可小覷。此外,所謂的吉兆不壹定是真的。仁宗不接受稱帝建元的請求。後來,人們發現所謂的吉兆是苗青等人制造的。然而,仁宗仍然重視苗青,並忽視了對苗青的建議。
雖然苗青很受仁宗器重,但這是過去幾年的壹系列災難,反對派的建議也不是沒有效果。所以仁宗從來沒有遷都,即使他在西京很幸運,建立了宮闕,也不可能答應皇帝建元征伐統治者的請求。嘉蔭年(1134)十二月,苗青再次指示朝臣上書,要求仁宗稱帝建元,仁宗沒有回復。見和平手段無效,便便於(1135)正月在西京策動師侍郎、兵部尚書劉_,大銜、天職,力勸仁宗來西京稱帝。仁宗自然不能去。壹方面,他任命金富時為元帥,派兵討伐,並派人拉攏苗青等。看到軍隊被圍困,而其他地區並不支持西京的叛亂,於是他殺了和劉父子,向朝廷投降。由於趙匡派來認罪的使者尹湛被朝廷下獄,趙匡胤在西京再次舉旗,升崔永為元帥,自己為副元帥。鑒於西京地勢險要,城池堅固,五軍攻不下,於是金副使拒絕強攻,而是紮營圍困了很久。城池枯竭,應殷的要求,分三路調兵7000人攻打西京,壹舉平定。趙匡自焚,崔永被俘後被斬首,苗青引起的叛亂平息了。這是陳冰年(650)。
風華正茂時死去
苗青起義後,朝鮮的內外政局經過十年的動蕩終於實現了暫時的穩定。在內部,以金富時為代表的文官貴族掌握政權,儒釋道文學不斷發展。在仁宗的授意下,金復時於帝國統壹五年(1145)十二月完成了《三國誌》五十卷,反映了這壹時期文化事業的繁榮。對外,加強了與金朝的宗藩關系,緩和了兩國的敵對情緒。宋金媾和後,仁宗接受金熙宗冊封為高麗王,開啟了朝政三分,是在年(通二年1142)五月。同年7月,韓國開始使用金朝國號,正式尊稱金朝新月,仁宗。
在帝制六年後(1146),仁宗生病,身體逐漸惡化。巫師預言是李子謙和拓跋珪的鬼魂惹的禍。仁宗遣返了李子謙被流放到外地的妻兒,並追贈拓跋君敬為侍郎,召回後代為官。但仁宗不可避免地得了絕癥,於2月28日在保和殿去世,享年38歲。他死後,廟號仁宗,謚號尊為克安公孝王,葬於長陵。
軼事典故
字符外觀
癸卯年(1123)六月,隨魯使團來到朝鮮的宋代院禮物官仔細觀察了朝鮮的各種社會狀況,繪制並撰寫了《宣和使團朝鮮圖》壹書。在該書的第二卷中,對當時十五歲的仁宗的形象進行了描繪,並配以“凱眉疏,形短而富,肉比骨”的題註。雖然書中的圖片已經全部丟失,但好在文字記錄保存至今,所以仁宗成為了朝鮮王朝中唯壹壹位容貌被準確記錄的君主。
尊重很重要。
仁宗即位之初,宋朝使臣到了,都恭恭敬敬地稱他為“子路公夫,如玉帶,拜而舞之,極其尊臣節”。後來,他成了統治者的附庸。據說“仁宗出自赤子之心”不是真的,但仁宗對統治者也很尊重。有些詞人要作詩,統治者有胡棣。仁宗看後,驚訝地說:“安有壹個為大國效力的大臣,卻遲遲不這樣說。”"
個人工作
相對於做父親,做祖宗,仁宗在詩歌方面的造詣似乎不高。朝鮮歷史上幾乎沒有關於他的詩的記載,但在《閑集》中,記載了他在重建荊凱宮闕後所唱的壹首獨特的詩:“此地已樂十八年。好在因為力氣大,我還和以前壹樣醉。”仁宗最大的成就是書法。何、韓太祖、、韓恭王都是以善書著稱的君王,被譽為“文如神”。所有在北京重建的牌匾都是他題寫的。仁宗唯壹保存至今的書法作品是《妙香山福建基故事》題本,被後人評為“飄逸行書”。
歷史評價
家庭成員
影視影像
《武人時代》(2003年KBS大河劇),李承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