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特點
任何文化類型的產生都離不開特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
這是特定自然地理環境下的物質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結構。
關於這三個方面,我們將在下壹章詳細討論。
總之,從地理環境看,中國處於半封閉的大陸地區,與西地中海沿岸的多民族有很大不同;從物質生產方式來看,中國文化根植於農業社會,封建小農經濟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這也與中亞、西亞的遊牧民族和工商業相對發達的海洋民族有很大區別。從社會組織結構來看,宗法制度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成為維系社會秩序的重要紐帶,專制制度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年,這在世界文化史上極為罕見。
中國文化的特點大致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國,也出現過許多優秀的文化體系。
根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的說法,在人類近六千年的歷史中,共有二十六種文明形式,但世界上只有中國的文化體系是長期的、不間斷的文化。
這種強大的生命力是中國文化的壹個重要特征。
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表現在它的同化性、融合性、連續性和凝聚力。
所謂同化力,是指外來文化進入中國後,大部分逐漸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的壹部分。
在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佛教文化的傳入和中國。
佛教開始在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傳播,但不是中國本土的。1世紀漢代開始傳入中國。魏晉隋唐幾百年,佛教高僧東遊,佛經翻譯,中國高僧西遊求法,都沒能讓佛教文化徹底征服中國的文人。
佛教傳播的結果,壹部分成為中國佛教(如禪宗),壹部分在宋明時期融入理學,成為中國文化的壹部分。
猶太人遍布世界各地,並保持著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思維方式。當他們來到中國,他們迷失在中國文化的汪洋大海中。
所謂凝聚力,是指中華文化不是簡單的漢族文化或黃河流域文化,而是有機地吸收了中國各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吳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了內涵豐富的中華文化。
中國各民族的文化,如匈奴、鮮卑、結狄、邊地、羌、契丹、遼、金等,都流淌在中國文化的血液裏。
沒有這種融合,就沒有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當然,各地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包含著“同化”的含義。
中國文化的同化與融合是歷史形成的,因此它不是壹種簡單的偶然的文化現象,而是文化生命力的表現。
壹個具有如此強大文化生命力的民族,在世界歷史上是罕見的。
20世紀70年代初,湯因比與日本學者池田大作有過壹次著名的對話,他在對話中指出,“就中國人民而言,幾千年來,億萬人民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比世界上任何壹個民族都成功地團結在壹起。
他們已經意識到這種政治和文化統壹的能力,並有著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
在人類歷史上,因外星人入侵而導致的文化悲劇屢見不鮮。比如印度文化因為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為亞歷山大大帝入侵而希臘化,因為凱撒占領而羅馬化,阿拉伯人遷入而伊斯蘭化。希臘羅馬文化因為日耳曼蠻族的入侵而滅絕沈睡了幾千年。
但在中國,這種情況從未發生過。
中國只有壹種文化,延續了幾千年,從未間斷,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延續性。
這種強烈的生命連續性有很多原因。
原因之壹是東亞大陸特殊的地理環境提供了壹個相對孤立的狀態。
中國文化以明顯的超前性“同化”了長期以武力進入中原的北方遊牧民族,反復上演“征服者被征服”的戲碼,也是壹個重要原因。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中國的文化雖然沒有受到歐洲、西亞、南亞的威脅,但也屢遭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如“春秋以前的蠻夷、北方蠻夷的入侵”,十六國時期的“五朵野花”,宋元時期的契丹、女真、蒙古相繼南下,明末滿清入關。
雖然這些勇敢的遊牧民族在軍事上占了上風,甚至多次建立了強大的統治政權,但在文化上,他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被以中國農耕文化為代表的先進的中原文化所同化。
這些遊牧或半農半牧民族,幾乎都是在與先進的中原文化接觸的過程中,經歷了從氏族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或飛躍。
軍事征服的結果不是征服者的文化毀滅和滅絕,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文化進步。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文化從許多方面吸收了新鮮的養分,如遊牧騎射技術、產品和邊境地區的技能,從而增添了新的活力。
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還在於其持久的凝聚力。
這種凝聚力體現在文化心理的自我認同和文化群體超越地域和國界的歸屬感上。
西周時期,華夏先民就有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念,並從文化心理特征上表達了自我確認。
正因為如此,時至今日,數以千萬計漫遊世界的華僑華人,他們中的壹部分人在異國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但他們的文化臍帶依然與中國母親息息相關。在他們的意識中,他們從未忘記自己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是中國人的後代。
幾代定居巴拿馬並在政治上取得顯赫地位的華僑是這樣說的:“雖然我們根本不懂中文,但我們的思想和舉止都很中國化。
著名美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也說過,“我覺得中國傳統的社會制度、倫理道德、人生觀都對我們有很大的約束力。”
2.重實求穩的農業文化心態
中國文化是農業文化。
所謂農業文化,並不是說這個文化的物質構成中沒有其他行業的產品,而是說整個文化的物質基礎的主導方面和主導力量是運行在自然經濟軌道上的農業。
黃河和長江哺育的東亞肥沃土地,為中國先民從事集約化農業生產提供了極其優越的條件。
千百年來,中國人民的主體——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挖井而飲”,投身農田,世代從事簡單的再生產,年復壹年,成為國家服務的基本承擔者。
這就確立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農業物質狀態特征,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實用-經驗理性”,如重視農業、尊重農業、社會意識、重實棄幻的務實精神、平和快樂的生活情趣,包括循環和永恒變化的觀念等等。
在農業是生存之本的中國,農業生產的節奏早已與國民生活的節奏聯系在壹起。
中國的傳統節日,包括最隆重的春節,都來源於農耕,由農業節氣演變而來,不像其他很多民族,大多來源於宗教。
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重農思想的產生是很自然的事情。
中國人早就認識到農業是財富的源泉。
“不耕田,不富。
務實精神是“壹分耕耘,壹分收獲”的農耕生活引發的群體風潮。
在農業勞動的過程中,中國人民認識到了壹個簡單的道理:沒有利潤,力氣就不浪費,空談無濟於事,但踏踏實實做事,就會有所收獲。
這種農民的務實作風也感染了讀書人。“成人不華而不實,君子務實”是中國和泰莎壹直倡導的精神。
正是這種國民性,使得中國人在不太註重純理論形而上學的情況下,發展了實踐-經驗理性。在好奇心驅使下探索自然奧秘的亞裏士多德式知識分子,在中國很少產生。
作為農耕民族,中國人在小農經濟簡單再生產過程中形成的思維定勢和思維方法是註重實踐認識,而不是追求精確嚴謹的思維體系。他們被西方人稱為“最善於處理實際事務的民族”。
農業社會的人們滿足於維持簡單的再生產,缺乏擴大社會再生產的能力,所以社會運行緩慢而遲滯。
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恒的意識,認為世界是漫長的、靜止的,中國人往往表現出做自己習慣做的事情的慣性。
反映在民間心態上,是對器具“耐用”的追求,是對統治風格穩定接受的希望,是對家族永續的祈禱,都是求“長”意識的表現。
3.以家庭為基礎的宗法集體主義文化。
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並不是用壹個奴隸國家來代替以氏族血緣為紐帶的宗法社會,而是從家族走向國家,以血緣維系奴隸制,形成“家國壹體”的格局。
這樣,我國氏族社會的解體並沒有完全完成,於是宗法制度及其思想殘余大量積累。幾千年來,整個社會長期沒有古印度和中世紀歐洲那樣嚴格的等級制度,社會組織主要是在父子、君臣、夫妻的宗法原則指導下建立的。
宗法制度在中國根深蒂固,不僅是因為氏族社會的不完全解體,也是因為此後自然經濟的長期延續。“雞犬之聲相聞,人到死不相往來”的村社構成了中國社會的細胞群,而這些村社又包括兩大網絡,即家族宗族和鄰鄉黨,它們壹家接壹家,再組裝成宗族,形成社會,從而形成國家。
(中國人講究姓氏的由來)
以家庭為基礎的社會關系的基本單位是“宗族”。
在宗族內部,每個人都不被視為壹個獨立的個體,但至少與上下幾代(即父子)有關系,這樣父親、自己、兒子就形成了三代,這是以“自我”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
這樣就可以畫出同心圓了。
在宗法觀念下,個人被群體包圍。所以每個人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比如父愛,孝順,兄弟朋友,弟弟。
從“吻”的概念出發,可以衍生出壹套處理君臣、夫妻、老少、朋友等關系的原則。這些原則基於“義務”的概念。
正因為傳統文化重視家庭重於個人,重視群體重於個人,所以總是強調個體在群體中的義務和責任,而忽視個體在社會中的權利,使得“人人可以為堯舜”之類的道德平等感只是壹種理想,“法制”在這樣的制度中毫無用處。
4.尊君重民是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中國長期運行的農業自然經濟是壹種孤立的經濟,商品交換很少。
在這種土壤中成長起來的極度分散的社會,需要由高層集權政治來整合,以抵禦外敵和天災,而個性化的整合力量來自專制君主。
另壹方面,農業宗法社會的正常運轉,有賴於以農民為主體的人民安居樂業,國家才能得以保全,否則就有崩潰的危險。
所以“民為國之本”的思想傳統也是農業宗法社會的必然產物。
“尊君”與“重民”對立互補,* * *同構成為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兩翼。
中國的農業社會由成千上萬個彼此相似、極其分散的村鎮組成。
但在國外抵禦遊牧民族的入侵,在國內維護社會穩定,是這個農業社會的國家需要(天時、地利、治黃、救災、照顧鄰裏),是建立統壹權威帝國的必然。
如韓非子從“天下以壹尊”的觀念出發,提出了“萬物應在四方,在中央,聖人要堅持,四方要起作用”的集權政治設計。
伴隨著極權主義,中國農業社會培養了另壹種影響深遠的政治意識,那就是“民本”。
民本原則嚴格區分了“治民”和“被治民”。它從執政人的長治久安出發,講究的是民力和民心。
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及其知識分子壹方面強調“國以民為本”,另壹方面又強調“民以君為本”。在他們看來,“尊君”和“重民”是統壹的。
5.擺脫教條式的人生信念。
和世界上任何壹個民族壹樣,在中國古代,也出現了原始宗教和對命運鬼神的絕對崇拜。
直到商代,思想上仍有“尊天鬼”的特征,“神諭”中記載的是商代貴族的宗教占蔔活動。
然而,自西周以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西周的民眾觀念中,道德從宗法中產生,道德成為維系整個社會的根本紐帶。
宗法道德的建立削弱甚至擺脫了神學教條主義。
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區別於西方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壹個顯著特征。
在歐洲和印度,宗教的神或神和佛是最高的信仰和精神寄托。
最高的善,人生的目標,人的行為準則,都來源於宗教神的戒律或啟示。
比如猶太教,把“摩西十誡”描述為永恒的道德規範和基本的社會規範,說是上帝和主親自頒布給摩西的,與猶太人立約(舊約)。
再比如基督教的耶穌,他被認為是神的兒子,是神的化身。他宣揚福音,教育世人,成為人類倫理道德的榜樣和楷模。
總之,在西方和印度文化中,道德來自宗教啟示,宗教神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與歐洲和印度文化中的這種神學教條主義相比,中國文化顯示出理性的壹面。
它不把人的道德情感引向外在的崇拜對象或不可預知的境界,而是溶於以親子關系為核心的人際關系中,即普通人、普通事、平常心,根本不需要再建壹座神學信仰大廈。
道德教育摒棄規訓和冰冷的說教,肯定正常情欲的合理性,強調對其合理引導。
從先秦開始,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沒有神學教條主義,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中世紀基督教在歐洲占主導地位的“黑暗時代”。
中國傳統的民間宗教信仰具有很大的實用性,但在“燒香拜佛”的民間口頭語言中,“佛”的含義可能是釋迦牟尼、觀音菩薩,也可能是“土地”、“老先生”、“子孫娘娘”、“媽祖”。
這與西方文化中宗教嚴格的排他性有很大不同。
6.重人倫輕自然的學術傾向
中國文化以“人”為核心,表現在哲學、歷史、教育、文學、科學、藝術等領域。它追求人的完美、人的理想、人與自然的和諧,表現出重視人性和人際關系的鮮明特征。
然而,在對自然本身的認識和改造中,它卻被忽視了。
儒家在這方面尤為明顯。
以孔子為例。據統計,《論語》中關於自然的文章有54篇,涉及天文、物理、化學、動植物、農業、手工業等方面的現象。它並不豐富,但其內容是“用自然的知識來說明政治和道德觀念,而不是研究自然本身”。
比如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相反,樊遲關於農耕的問題被鄙視為“小人”。
儒家這種重人倫輕自然的學術傾向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唐太宗對大臣的評價是“壹是德,二是忠,三是博學,四是辭,五是文”。
當然,我們應該看到,從漢唐到宋元明,中國的科技在世界上長期占據領先地位。然而,當近代自然科學在16和17世紀在西方興起並大踏步前進時,中國卻落後了。
這有很多原因。從文化史的角度看,中國的傳統文化傾向於重視人倫,忽視自然。
由於儒家思想在傳統文化中的廣泛影響,在古代學術史上,嚴密邏輯結構的理論,技術控制的實驗,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驗證的操作都沒有得到重視和發展。
7.儒家經典優先,涵蓋所有文化領域。
中國的倫理文化還有壹個突出的外在形式特征,就是它的經學傳統。
所謂經學,就是中國文化長期以經學為主導,有著壹貫的傳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中國的學術發展,就其差異性而言,是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之學;在漢代,是儒家經典;然後是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
但從客觀上看,從漢代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國兩千多年的學術發展都是以經學為主導的。
中國文化的發展,無論是哲學、歷史、教育、政治、社會學、宗教、醫學、科學和藝術,都與儒家經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可以說,在中國古代,作為壹個知識分子,無論他的學習興趣和研究方向如何,他的首要任務都是研究經典,不可能有別的選擇(比如五四時期的很多新文化專家)。
中國文化的這些特點與西方文化大不相同。
在古希臘,文化的發展雖然仍具有綜合性的特點,但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學科分支,幾乎都在數學、幾何、天文學、醫學、物理學、生物學等方面有相對獨立的發展。
亞裏士多德的壹個重要學術貢獻是他對知識分類的貢獻。
“這個時候,科學界已經大到可以配置為數不多的深刻啟蒙的優秀任務之壹來撰寫極其專業化的天文學和數學著作,這些著作專業化到連受教育水平壹般的公民都讀不懂,下層階級不得不以敬畏和懷疑的眼光來看待它們。
這樣,科學家就可以大膽地探索復雜而微妙的論點,並通過相互批評取得巨大而迅速的進步。
“反觀中國文化的發展,秦朝之後的兩千多年,壹直籠罩在儒家經典的氛圍中。
經典(也有學者稱之為“元典”)最初是孔子編纂的古代文化典籍。
孔子是中國第壹位創辦私塾的偉大教育家。他對古代文獻的收集和整理成為他受教育的內容,同時,他延續和保存了中國的古代文化。
孔子編纂的古籍稱為六經,即《周易》、《尚書》、《詩經》、《禮》、《越》、《春秋》。
這些古籍記載包含了政治、歷史、哲學、文學、音樂、法規等豐富的內涵。
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大大提高了“經”的地位。
解釋和闡述六經和經學的學問,稱為“經學”,是學術文化領域壓倒壹切的學問,成為漢代以後歷代的官學。
據清代乾隆年間《四庫全書》目錄,共有1773冊,《經部》20427卷。
可以說,儒家經典是漢代以後中國文化發展的最重要形式。
中國文化中的這種經學傳統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什麽影響?
首先,它是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各個方面的廣泛滲透。
在先秦時期,儒學只是諸子百家之壹,但壹旦成為經典,在政治力量的推動下,它就滲透到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各個領域。
無論是歷史、哲學、教育、科學、藝術、法律,都滲透著儒家經典的影響。
其次,在儒家經典的影響下,科學並不完全獨立。
儒家經典是壹門通識學科,雖然並不排斥自然科學,相反儒家思想中的理性主義和壹些思維方法甚至對自然科學有所啟發。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儒家經典自成體系,淩駕於知識之上,無形中排斥了科學的獨立性。
再次,儒家經典傳統對中國宗教的發展也有壹定的影響。
宗教在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體系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比如歐洲的基督教,中東的伊斯蘭教,阿拉伯,印度和東南亞的佛教,都有深遠的影響。
在中國古代,宗教的影響相對較弱。
雖然原因可以從多方面探究,但從歷史事實來看,經學傳統對宗教發展的制約是壹個顯而易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