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圍繞天是否本原的問題,稱為天道觀(見天道與人性)。在先秦哲學中,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都以自己的天道觀作為立論的總依據。商朝將“天”視為人格化的至高神,稱為“帝”或“天帝”,“神”為天下至高無上的主宰。甲骨文記載了商朝統治者求神的話。所有的犧牲、探險、狩獵、成熟的歲月、風暴、旅行、疾病等等。都是根據占蔔的結果行事,反映了商朝統治者理想主義的世界觀。“尚書?《洪範》中記載的殷聖賢言論,既保留了殷商信仰上帝的神學觀念,又將火、水、木、金、土五行視為世界的五大基本物質,構成了樸素的唯物主義,對中國哲學的發展影響深遠。起源於殷周前後的《易經》(見《易經》),將早期的“八卦”概念系統化為幹(天)、坤(地)、震(雷)、熏(風)、坎(水)、理(火)、艮(山)。西周滅殷後,更具哲理性
“命運”的概念取代了人格化的神的概念。周公提出“天命永恒”和“尊德”
從“保民”的觀點出發,認為天命以人的德性為轉移,在壹定程度上重視人的作用。石舟東移前後,壹些詩人的作品中反映出懷疑和怨天的思想,出現了無神論思潮。周太師伯陽的父親用“天地之氣”的順序,即陰陽關系來解釋地震現象,標誌著哲學思想的進壹步發展。春秋時期政治家子產宣稱“天遠人近”,表現出反對迷信天命的傾向。春秋末期的哲學家孔子很少談天,但他肯定天命。孔子所謂的“天”,有時是指有意誌的至尊主,有時是指自然。戰國之初,墨子反對孔子的天命論,宣揚天命論。老子第壹個明確否定天是至尊主,提出天地本原論,認為世界的本原是“道”,而不是天。他宣稱“萬物由自然而生”,“萬物由自然而生”,並說“世間萬物由自然而生,萬物由無而生”。老子所說的“道”和“虛無”,究竟是壹種概念上的絕對性,是思維上的虛構,因而屬於客觀唯心主義,還是天地形成之前的“混物”,即原始物質,因而屬於樸素唯物主義?這個問題在中國學術界仍有爭議,但大家都承認,它極大地推進了中國的理論思維,對未來中國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來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觀點,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觀點。有的教周易的學者,靠孔子寫《易傳》,以太極為天地本源。還區分了道與器,提出了“形而上者謂道,形而下者謂器”的命題。認為道是無形的法,器是有形的物。齊國稷下學宮的壹批學者圍繞天展開了壹場“爭鳴”,推崇管仲的學者在《管子》中提出了“天不變”的思想,並以“精”論發展了早期的“氣”論(見精)。強調天空的物質性。戰國末期,荀子肯定了“天道常在,不為堯之存,不為桀之死”,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學說;韓非繼承了荀子的思想,吸收了老子的辯證法,改造了老子的道範疇。他們使先秦的唯物主義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峰。
與天的概念密切相關的是變論,即先秦哲學中的辯證思想。孔子提出“兩頭”和“過猶不及”,表現出壹定的辯證觀。老子提出了“對立”的概念,說“反對道之運動”,強調“正則奇,善則惡”,“患則樂,患則危”,“益則損,或益則損”,看到了對立的相互轉化,表現出豐富的辯證思想。易經全面闡述了對立面的轉化問題,提出了“生命之易”、“陰陽之道”、“剛柔相濟”等命題,肯定了對立面的相互作用是事物變化的內在源泉,對立面的轉化是普遍規律,達到了先秦辯證法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