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姓未婚甚至上升到法律層面。
同姓男女不能結婚,這是中國的傳統禁忌。從周朝到秦漢,從魏晉到唐宋,中國壹直有不得同姓通婚的習俗,甚至把這種習俗上升到了法律層面。比如宋朝的法律規定:“同姓者結婚兩年。”如果壹男壹女同姓結婚,被政府發現,要判兩年有期徒刑。
當然,法律往往是脫離實際的,紙面上的規定在現實中不壹定都能執行。
查:“妳有妾,錢塘妓女,書本知識,妳的人品,等等。”相傳南宋將軍張浚娶了杭州妓女章農為妻,而章農則學識淵博,受過良好的教育。張軍的日常公文和信件都由章農處理。
張軍姓張,姓張。他和她同姓,但他已經結婚了。
妳可能認為同姓婚姻僅限於娶妻,而不僅僅是嬪妃。張君娶同姓小妾並不違背傳統習俗。但被儒家視為傳統習俗的《聖經》明確規定:“娶異姓之妻,不知其姓,可以買妾。”不能娶同姓妻子,也不能娶同姓妾。如果妳在戰爭期間娶了壹個妃子,妳不能知道她的姓氏,那麽妳應該向仙女求助,好好占蔔壹下。如果占蔔結果顯示於吉和妳同姓,那麽她仍然不能結婚。
宋朝文官武將很多,很少違反不嫁同姓的習俗。到目前為止,只發現了壹例張軍。但是,在普通人中,有很多已婚同姓的人。在位時,禮部官員魏說:“同姓通婚是法律所禁止的,但閩中無知之人不懂禮儀,同姓通婚者甚多。”雖然政府禁止同姓結婚,但福建有很多人違反禁令。
2.表親聯姻可以促進宗族利益。
中國古代反對同姓通婚,但不反對堂兄妹通婚。在這裏,妳可能會認為賈寶玉娶了他的表妹薛寶釵,陸遊娶了他的表妹唐婉。事實上,雖然在古代表親之間通婚非常普遍,但陸遊和唐婉根本不是表親。
很多朋友認為陸遊的母親姓唐,唐婉也姓唐,所以唐婉應該是陸遊的叔叔和表哥。陸遊母親姓唐,但唐婉與陸遊母親娘家沒有血緣關系。陸遊的母親是北宋大臣唐傑的孫女。他是壹個懂政治的官員,相當於國務院副總理,籍貫湖北江陵。唐婉是唐紅的女兒。這個唐紅決不是陸遊的叔叔。他是浙江紹興人,陸遊老鄉,北宋末年北京小官之子。他和唐傑的家庭沒有任何關系。
許多歷史學家誤認為唐婉與陸遊的關系是表面的。其實這是誤讀史料的結果。唐婉與陸遊離婚後,嫁給了壹個叫趙士程的男人。是皇族之子,第六代長孫,第十女兒秦公主的侄子。
中國古代不反對堂兄妹通婚和同姓通婚,與優生優育無關,只與宗族利益有關。
表親聯姻可以提升宗族利益。它使這個家族和那個家族的關系更加密切,擴大了宗族規模,穩定了宗族網絡。
結婚同姓怎麽辦?是在部落內部進行的,不能從外在關系上為部落做貢獻,所以古人支持表親婚姻,反對同姓婚姻。春秋時期,人們認為“同姓通婚不是好生活”,說同姓通婚會導致莊稼歉收,牲畜死亡。這是壹種迷信的觀點,通過鬼神禁忌限制同姓通婚,從而促進部落間通婚。
3.娶姑娘難,蘇轍“破家娶女”
俗話說,沒有嫁不出去的姑娘。不管女兒是魚是鵝是蛤蟆眼,只要到了適婚年齡,就會有成群的媒人來提親。男生很痛苦。在廣大的農村,凡是文化程度低、技術差、外出打工掙不了大錢、父母不是商人或村幹部的年輕人,都難免會為自己的婚姻發愁。
即使是那些有文化有技術的農村男孩,也不是那麽容易娶到媳婦的,因為這幾年彩禮越來越重。比如我老家,訂婚的時候,三十多萬的紅包我都沒給,女方和她父母肯定不同意。女方進門就帶了壹張大床,壹臺電視,壹輛電動車,壹個紅漆馬桶,壹個梳妝臺,沒花多少錢。所有彩禮捆綁在壹起,上限2萬。
然而到了宋代,情況完全相反。那時候娶個媳婦不需要多少彩禮,娶個姑娘卻要壹大筆嫁妝。
在宋徽宗的頭幾年,蘇哲的女兒要結婚了。為了給女兒準備嫁妝,蘇哲特意把自己在開封郊區買的壹塊地賣了,賣了9400元,全部讓女兒帶進婆家。此時已是北宋後期,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但壹致購買力仍相當於現在的300元。9400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三百萬!蘇轍在日記裏說自己是“家庭破碎,娶了女人”。換句話說,他為了得到女兒的嫁妝,差點破產。
南宋人袁彩說,壹個平民家庭,如果不是特別有錢,必須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為女兒的嫁妝做打算。換句話說,妳要盡早存錢,不能等到女兒結婚了,才發現自己積蓄不足,拿不到像樣的嫁妝,只好把房子賣了。但是袁彩並沒有說他很小的時候就給兒子準備了彩禮,這說明相對於女孩的婚姻,男孩的婚姻並不會給父母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
宋朝很多平民家庭都出不起嫁妝,不得不把女兒留在家裏出嫁。比如南宋初年,四川花城縣的柯就發現,在他的統治下有上百個未婚的老姑娘。這些老姑娘之所以嫁不出去,不是因為長得醜,而是因為“娶了女人,就要對自己的財富負責,窮女人老了才能嫁出去。”男方父母壹定要讓女方出厚厚的彩禮,窮人不行,所以他們的女兒嫁不出去。
為什麽宋代會有很強的婚嫁風?因為宋代女性有壹定的財產權。
按照宋朝的法律和社會習俗,女性有財產權,但只有嫁妝。也就是說,對於婚姻期間的財產,妻子不能和丈夫平分,只能支配自己的嫁妝。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衣服、珠寶、家具、房契、地契、女仆和女傭、她的姻親、她的丈夫和她的家人。如果她和老公合法離婚,可以把這些新娘都搶走,這對公婆來說自然是個不小的損失。聰明的公婆絕對不會為了財產而虐待自己的媳婦ea。
宋朝嫁給他的姑娘多了去了,結婚那天甚至給迎親隊伍送紅包。宋劇本《華陰侯老師墓誌銘》描繪了迎親隊伍討要紅包的場景:
迎親隊伍到了門口,伴郎先念了壹句詩:“玉鉤掛在高滾珠簾上,車寶馬到門口。李洪成賞賜甚多,富貴榮華百年以上。”紅利市場是壹個紅包。伴娘、媒人、轎子的份額是大家的。誰來送?新娘。
還好新郎躲不了。當轎子擡到新郎家時,司儀、樂隊和端茶送酒的執事會在大門口攔住轎子,不讓新娘進來。他們要等到男方給了紅包才放他們走。年:“是時候迎客到男門口了。樂官、妓、茶、酒等。他們會互相讀詩,為了利益堵門。”新郎見此,便叫人念《竇娥元》:“君子不缺錢,多此意也。要說就不厭其煩地介紹半天。”我們壹邊讀詩,壹邊發紅包,在門外撒小米、豆子、糖果、銅錢,供圍觀者爭搶。
新娘上門,新郎撒豆,可見宋代高成編《答門詩》。據說婚禮當天,三個惡魔會把新娘攔在門口。哪三個惡靈?烏雞、青羊、青牛,三個動物成了神。雞吃五谷,牛羊吃草,漢唐古人結婚播種五谷草料。夥食尚可,草料太寒酸。宋人改撒豆子、糖果、銅錢,就像現在的糖果壹樣。
新娘轎子擡進門,伴娘吟詩,執事放鞭炮,號手奏樂,媒人扶新娘下轎。按照北宋中原的習俗,新娘的腳不能著地,要踩著藍色的地毯走進新房,坐在床上等待結婚儀式。大嫂、孩子、上了年紀的鄰居都擠進新房,觀看、評論新娘的坐姿。但他們看不到新娘的臉,因為新娘的頭上已經蒙上了紅色的面紗,新郎只有拜完天地才會掀開。
拜天地沒什麽可說的,除了新郎新娘穿著紅衣,打著結,在伴郎和伴娘的帶領下,第壹次拜殿,第二次拜殿,夫妻拜堂,送洞房。祭奠寺廟時,為了表示對先人的敬意,伴娘們會用平衡木輕輕掀起新娘的面紗,讓死去已久的先人看到新媳婦的臉。
拜完天地,新娘在新房等候,新郎要出來答謝客人,參加婚宴,向長輩、親友、女客人敬酒。歐陽修在《石林廣記》中提到壹個很有意思的習俗:“新婚之夜,兩把椅子背靠背,放壹個馬鞍。丈夫被命令坐上去,妻子發了三個邀請才下去。是結婚典禮,意味著高座。”婚宴上新郎的座位很特別。它是兩把背靠背的椅子,上面有壹個馬鞍,新郎可以跨在馬鞍上喝三杯酒。之後,女方的客人邀請了他三次,他才下來。
馬鞍平放在椅背上,寓意“平安”;新郎跨坐在椅背上,表示“升職”。其實道德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趣和刺激。當大家都捉弄新郎的時候,婚禮的氣氛就會變得非常熱鬧喜慶。這和現代婚禮壹模壹樣。主持人拿著壹根細線,在線的末端系上壹個蘋果,讓新郎新娘壹起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