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認為中國的朝代始於夏朝,夏商周是中國的奴隸社會。但夏朝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至今也沒有強有力的文字記載得到考證。但是商代有明確的文字記載,那就是甲骨文。
1936,12年6月,在小屯村發掘了壹個甲骨文坑,保存了17096片有文字的甲骨,記載了商代武定時期的許多活動。好像這是武定皇室的甲骨文檔案。這些甲骨的出土,對研究武定時期的社會政治、文化和生活具有重要價值。此後,許多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記錄商代活動的甲骨文。
擴展知識:
甲骨文,又稱文琪、甲骨文或龜甲獸骨銘文,主要指中國商代晚期皇室在龜甲獸骨上雕刻的文字。它是中國和東亞已知最早的系統化商代文字載體,但大部分都沒有得到解讀。
商代文字繼承原始刻符和西周文字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式。現代成熟的現代字或楷書,都是從商代字逐漸演變而來的。除了甲骨文,商朝的文字還包括青銅器上的銘文,這些銘文通常比甲骨文更正式。
壹般認為,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是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文中發現甲骨文的。安陽市西北的小屯村,是商代晚期“殷墟”所在地。
近百年來,通過考古發掘等方式,在當地出土了10多萬塊甲骨。此外,甲骨文也出現在河南和陜西的其他地區,從商代晚期(約公元前1300年)壹直持續到春秋時期。甲骨文的發現促進了世界各國學者對中國古代史和古文字學的研究,並創造了壹門全新的學科——甲骨文。
甲骨文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研究漢字起源最早、最系統的資料,也是研究甲骨文書法的重要財富。從書法的角度來看,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書法的三個基本要素,即用筆、造字和構圖。
從甲骨上的文字來看,它們已經具備了中國書法的三要素,即書寫、書寫和構圖。他的用筆線條工整細,筆挺厚衫厚薄均勻,筆畫多折,對現代篆刻的筆刀有影響。從結構字體來看,字符不僅有變化,雖然大小不壹,但相對均衡對稱,也呈現出穩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