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在京國子監的王生病,從宣武門外菜市口的大仁堂中藥店買了壹劑中藥,裏面有“龍骨”。王看到上面的銘文很驚訝,於是他立刻命人去藥店把所有帶字的“龍骨”都買了回來。後來有壹個化名“Xi翁”的人寫了《龜甲》,發表在北平出版的《華北日報》、《華北畫報》1931。此後,人們認為這是甲骨文發現的文字基礎,但實際上,甲骨文的發現也有壹個認知過程。
羅振昌在《羅歡訪古遊記》和《宣彤三年二十三條》中說:這裏埋藏的甲骨,發現已有三十多年,並非始於今日。據說某年某姓耕田,突然隨土翻起幾塊骨頭碎片。看到了,上面有描述,有些是用深色畫的。我不知道那是什麽。北方土壤中有許多埋藏物。每次妳修煉的時候,或者看到壹些有點奇怪的東西,妳會經常得到青銅器、古泉、古鏡等等。並獲得好的價格。人得到了骨頭,卻自以為與眾不同,深挖下去卻得到了大多數。他們拿走並藏起來,但沒人問。它有巨大的劍鞘,現代沒有這樣的猛獸。當地人把它當作龍骨,帶到了藥店。醫學上有天生的龍骨和龍牙,這個世界上沒有龍。每壹種藥都是用古骨填充的,不管人和動物。而且古骨磨到底,越切越多,藥店就買,數錢只要壹斤。那些骨骼強壯的人可能會購買雕刻物品。村民們在閑暇時四處挖掘,他們得到了很多錢。查大的就賣。買家要麽不拿刻好的文字,鏟著賣。那些小件和文字難以擺脫的人擔心填枯井。
可以看出,在1899之前的幾十年裏,小屯的村民在附近的耕地裏看到了骨釘。安陽加拿大長老會的牧師明義士在研究甲骨時說:
起初有人收藏甲骨,但不知道出處。1899之前,小屯人用甲骨文做藥材,取名龍骨。範在魏縣發現了第壹塊甲骨。範最清楚。起初,範拒絕起訴唐寅中的劉鐵雲等人。我不僅找對了地方,還反復打聽了範和小屯人。我了解到,前清光緒二十五年,小屯有個理發師叫李成,龍骨粉常被用作尖藥。小屯的居民在這裏早就有龍骨了,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骨頭碎片,釘板,鹿角之類的東西,不管有沒有文字,都是主要的骨頭。當時的小屯人認為文字不是刻上去的,是自然生長出來的。並且說賣字不容易,只需要從藥店刮字就可以了。李成收集龍骨,賣給藥店,每斤賺六便士。
小屯村民發現1899前的甲骨文。當然,這個發現是壹般的發現,不是科學的發現。古玩商聚集在小屯購買甲骨文,在北京等地轉賣。1899年,王親自鑒定甲骨,並有目的地對其進行搜索和研究。從此,殷墟甲骨文被世人所認識和重視。
甲骨文檔案
王印宮殿區出土甲骨15萬余件,其中出土了三個比較大的甲骨樁,壹個在小屯村以北,壹個在小屯村以南,壹個在小屯村東南,即花園莊村以東。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皇家甲骨文檔案。
商朝人迷信鬼神,遇事總要問鬼神。甲骨文是占蔔之後的刻字記錄。中國古代有三十天,夏連山,商代歸藏,周朝周易。在商代晚期,這種占蔔活動被稱為“歸葬儀”。占蔔工具有龜甲和牛的肩骨等。蔔筮前,蔔筮的主要過程是將龜甲或牛的肩骨鋸磨整齊,然後在甲骨背面鉆圓形深窩或紡錘形淺槽。通過壹定的宗教儀式,把要問的事情向鬼神解釋清楚後,用燃燒的樹枝在圓形深坑或紡錘槽的中央燃燒,於是在甲骨正面相應的部位就會出現裂縫,這就是占蔔。占蔔師根據這條裂縫判斷事物的好壞。占蔔結束後,有時將占蔔的不祥情況和是否應驗的結果刻在占蔔的附近,有時用朱或墨水寫在甲骨文上。因此,甲骨文也叫甲骨文。刻有甲骨文的甲骨收藏在檔案館,妥善保存。
甲骨文是偶然發現的。1899年,在北京做官的墓誌銘家王發現了刻在中醫“龍骨”上的壹種不知名的文字。經過他和專家的研究,我發現這種“龍骨”包括龜甲和牛的肩胛骨。後來,人們把甲骨文稱為甲骨文。通過了解,我們知道這些甲骨文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引起了考古界的關註。
1936年春,在小屯村北發掘了壹個甲骨文坑,即YH127坑。坑內的甲骨全部用小戰車運到南京,在室內整理。* * *有17096塊甲骨。《* * *》經膠粘後有320多個版本,半完整和近完整版本520個,記錄了武定時期的諸多活動,可能是武定皇室的甲骨文檔案。在這個坑裏,還有壹個死人蜷縮著側躺著,大概是這個檔案館的管理者。1973年,小屯村南出土甲骨7150片,其中刻有5041片,提供了大量新資料,證實了“甲骨文”屬於武定時期。1991年9月,在小屯村的東南方向,也就是花園莊村的東邊,又發掘了壹個甲骨樁。* * *出土甲骨1583件,其中賈布1558件,上面有銘文的574件;甲骨25塊,上面有銘文的5塊,甲骨文579塊。它的甲骨大多是大型甲骨,完整的甲骨有300多塊。每版甲骨文少則壹兩個字,壹般是十字,多則二百字。有些甲骨文字還填了朱砂。銘文內容集中,主要涉及祭祀和狩獵。字體小巧、工整、美觀,類似於武定時代的“武組”、“子組”甲骨文,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它的發現為殷王宮殿區提供了新的甲骨文出土地點,對甲骨文分期和商代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經過100多年的發掘和收集,殷墟出土的150000余片甲骨,有4500余字,1700余字可以被識別和確定為漢字。這種甲骨文不僅有指物、象形字、象形字、音字的方法,而且有識、轉註、借字的先進方法,已經具備了後來漢字“六字”結構的基本形態,因此被稱為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之所以出土數量如此之多,在商代武定時期最多,與武定使用奴隸傅說有直接關系。傅說是壹位才華橫溢、學識淵博的大聖。他深諳《易經藏》,深知自己出身卑微,在地位上與國王、貴族絕對不平等。但為了侍奉君王,輔佐武丁,復興殷道,他利用商朝人的迷信心理,在《歸葬儀》中進行占蔔,解釋占蔔的結果,成為傅說參與王室決策的最佳形式。這種形式提出的預見、設想、決策意見,並不是以自己的意見的形式,而是以“靈龜”和“神骨”的形式來代表天帝的神聖意誌,以此來強調自己意見的地位和作用。國王不僅可以采納傅說的思想,還可以推廣他的思想。傅說也是壹位發展甲骨文的偉大聖人。他培養了壹大批占蔔處女和篆刻書寫知識分子。占蔔的範圍很廣,有皇室事務、農業、狩獵、戰爭、交通、文化、祭祀、疾病、生育、天象、年份、風暴、陰晴等。,有的還記錄日常生活、夢境等瑣事。因為這樣的占蔔活動經常有人做,所以關於占蔔的方法和占蔔結果的解釋的文字記載也越來越多。為了使占蔔方便,占蔔有理有據,他們不斷總結以往的經驗,經過多次編輯和提煉,《返藏易經》不斷發展完善,為後來的《易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甲骨文的發明是中國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之壹。甲骨文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文獻記錄,清楚地記錄了王寅的活動和當時經濟社會生活發展到頂峰的情況。因此,甲骨文的大量發現不僅表明中國有三千多年的文字史,而且為我們研究商代社會史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
商代甲骨文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文獻記錄。現在,甲骨文已經成為壹個引人註目的世界性學科,有500多名中外學者從事研究,發表了3000多部專著和論文。對歷史學、文獻學、考古學都有重要意義。
司馬遷在《史記》中有壹篇《殷本紀》,詳細記錄了商朝的世系和歷史。以前史學界很多人對這些記載持懷疑態度,因為沒有文字記載,也沒有留存實物資料來證明。
本世紀初,羅振玉在其甲骨中發現了商代第壹男、第壹王的名字,證實了這些甲骨所來自的小村莊就是殷墟所在地,史書上稱“洹水南,殷墟上”。
此後,學者王國維對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古王公進行了詳細考證,並與《史記》中的記載進行了比較,證實了《史記》中殷本紀的可信度。殷墟是商朝第10任國王。公元前1318年,盤庚從燕(山東曲阜附近)遷都殷(小屯村周圍)。此後歷經第8代12王,在這裏建立了273年。這些研究成果使考證可靠的中國歷史提前了壹千年。
從壹塊殷商甲骨文的發現和鑒定,發展到肯定壹個3000多年前和600多年前的朝代。多麽了不起的發現!這樣,20世紀20年代的壹些學者認為中國可信的歷史始於西周,“疑古”思潮被徹底否定。
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反映了商代占蔔的繁榮。從國事到私生活,如祭祀、氣候、收獲、征服、狩獵、生病的人、分娩、外出等。,皇室貴族都求神指教知道吉兇決定停止。於是,占蔔成了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壹件大事,朝廷設立了專門的機構和占蔔官員。有銘文的甲骨文被保存為國家檔案,堆在山洞裏。因此,甲骨文成為研究商代歷史的第壹手材料,反映了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1899年甲骨文首次發現至今,據學者胡厚宣統計,* *共出土甲骨154600余件,其中中國大陸97600余件,臺灣省30200余件,香港89件,中國* *館藏共計127900余件。另外,到目前為止,這些甲骨上大約刻有4500個字,至今已讀了2000個字左右。
中國的文字萌芽較早。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發現了各種雕刻符號,成為中國文字的雛形。經過兩三千年的孕育和發展,到了商朝,漢字達到了基本成熟的階段。甲骨文有壹定的體系、嚴密的規律、精美的描述和豐富的內容,在我國古代漢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過去對古文字的研究主要以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為主,如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甲骨文比《說文解字》早1500年,來源於直接發掘的出土文物,對於研究漢字的起源和發展,糾正《說文解字》中的錯誤,解決青銅器銘文中的突出問題,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