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特有的節日是什麽?那達慕。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物質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那達慕”在每年牲畜肥壯的七八月份舉行。
那達慕大會。這是人們為慶祝豐收而舉辦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在蒙古語中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那達慕大會上有驚心動魄的賽馬、摔跤、令人欽佩的射箭、競技象棋和引人入勝的歌舞。大會開始前,男女老少騎著馬,穿著節日盛裝,無論路途遠近,都來參加比賽和參觀。大會第壹項活動壹般為摔跤比賽,摔跤手腳高高爬入靴內,穿著寬大的緞質摔跤褲,上穿“趙德格”(皮馬甲),頸上系彩色飾物“江格”,模仿古代騎士大步繞場壹周。賽馬也是大會的重要活動之壹。比賽壹開始,騎手們壹字排開,每個人都系著彩色的腰帶和彩色的毛巾,充滿了青春活力。賽馬的開始和結束都有各種各樣的彩旗。號角壹響,騎手們便飛上馬鞍,抽打戰馬,紅領巾如箭般飛舞。最先到達終點的人成為草原上最受稱贊的運動員。射箭比賽也吸引了許多牧民。技術好的人,每壹槍都能命中,贏得觀眾的掌聲。“那達慕”大會也是農牧業物資的博覽會。除了工農業產品,還有民族飲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制品、奶酪、奶粉、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等。
春節
春節期間,蒙古人民稱之為“新年”。在古代,春節被稱為“白色節日”。現在,人們把農歷的第壹個月叫做“白月”。原來蒙古人以“白”為吉祥。據說與日常食用白牛奶有關,含有祝賀新年、吉祥如意的意思。“白月”也是人們聚會的時候。節日前,人們要做壹件漂亮的蒙古袍,準備羊肉和各種奶制品,再加幾壇美酒,然後開始“調馬”。除夕夜,全家人坐在蒙古包中間,午夜時分,開始喝酒吃飯。通常,他們應該多吃多喝。除夕夜,人們還會向長輩獻上“送別酒”,圍坐在壹起吃餃子,俗稱“黃包子”或“扁食”,下“嘎拉卡”(象棋),聽藝人講故事,徹夜不眠,縱情歡樂。第壹天的第壹天,身著各式服飾的男男女女,踏上早已調好的馬,三五成群地奔向“浩特”(鄉鎮),壹個個串起蒙古包。首先要給長輩磕頭,然後主人的女婿會給來串包的客人敬酒。每次都要喝這種敬酒是慣例,有的甚至會唱歌跳舞。網兜裏的男男女女利用這個機會賽馬,尤其是年輕男女。大多以“浩特”之間的距離作為比賽距離,開始追男女。
馬奶節【錫林郭勒草原蒙古族的壹個習俗
蒙古族傳統節日以喝馬奶酒為主要內容而得名。流行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和鄂爾多斯部分牧區。通常在農歷八月下旬舉行,日期不固定,持續壹天。為了慶祝豐收,互相祝福,除了準備足夠的馬奶酒,還以“手扒肉”款待客人,並舉行賽馬活動,邀請民謠歌手演唱祝福語,向蒙醫老人贈送禮物。據說那達慕節就是源於此。
元宵節
每年農歷10月25日,夜幕降臨,家家戶戶點亮酥油燈慶祝。如今,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和額敏縣的大部分蒙古族還沒有過元宵節;在烏蘇,蒙古族在元宵節不燒燈籠,而是采用各種娛樂形式。娛樂蒙古族傳統的娛樂活動有賽馬、賽駱駝、摔跤、射箭和射擊、拔河、民間歌手彈唱、馬頭琴彈江歌和民間舞蹈等。土爾扈特的蒙古族舞蹈有集體舞、獨舞、男女二人轉、有歌有舞,表現了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蒙古族有哪些重要的節日?蒙古新年(春節),農歷正月初壹。
成吉思汗紀念日,農歷三月十七日,是紀念成吉思汗傑出軍事才能和功績的日子。
那達慕大會在農歷七月至八月舉行,是人們慶祝豐收的文化娛樂活動。
敖包節,農歷五月至七月,是蒙古族圖瓦人崇拜天地日月自然的節日。
蒙古族有哪些特殊的節日?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農歷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月。蒙古新年節又叫“白節”或“白月”,與牛奶的潔白有密切關系。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等。
蒙古族的特殊節日是什麽?那達慕大會每年舉辦壹次!摔跤、賽馬、射箭比賽!
蒙古新年是什麽節日?現在和漢族壹樣,除夕是中國的新年,古代蒙古人稱農歷新年為“Xi/恩/吉/爾”,即新年。也有人稱之為“白節”或“白月”,與牛奶的潔白程度密切相關。關於蒙古春節的起源有不同的觀點。第壹,根據大來5月寫的《白紙黑字答問》壹書,“成可汗於公元1227年取西夏都城,設宴慶祝,為蒙古歷元年,星月稱正月”星星的月份是農歷65438+2月16到65438+10月15,與農歷相差壹個月。鄂爾多斯地區的蒙歷以白月、五月、六月為基準。從這個角度來看,蒙古歷的元年應該是農時的四月。據史料記載,從元朝開始,蒙古人就接受了漢族的歷法算法,所以蒙古語的百越與漢族的春節正月重合。這就是蒙古人春節的由來。臨近年關,無論農牧區,家家戶戶都要搭起燈籠桿。到了年三十,要打掃庭院,搞好室內衛生。佛前應設小壇,壇上放大塊熟羊肉,供奶制品、面制水果。除夕夜,將舉行祭祖儀式。以前在祭祖的儀式上,要打鐵。蒙古人有壹個古老的“鐵出大山”的傳說,人們把它當作自己民族起源的傳說。夜晚燈火通明。有的還邀請蒙古族民間藝人說唱“烏/李/格/爾”(蒙古書)。年輕人聚在壹起唱歌跳舞。不參加唱歌跳舞的女生聚在壹起玩“沙/哈”(ga/la/ha。壹般習慣熬夜到半夜。近年來,雖然蒙古族的春節與漢族的春節大體壹致,並吸收了漢族的壹些習俗,如吃餃子、放鞭炮等,但蒙古族的許多傳統習俗仍被保留下來,如在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家人團聚。在大年初壹,全家人會穿上節日的衣服,聚在壹起慶祝新年。首先,從晚輩到長輩,依次進行;晚輩磕頭,同輩瞻仰;還有包煙,敬酒,獻哈達。長輩收到禮物後,要向兄弟、侄子、兒孫表達祝福。祝福結束後,給孩子們壹些禮物和“壓歲錢”。天亮了,家人朋友和親戚開始互相拜年。長距離的人不得不騎馬或開車。敲節拜年壹般在正月十五前結束。在偏遠的農牧區,正月十六的清晨,太陽出來之前,經常在壹起玩耍的人們還有“哈/巴/德”(打/黑/墨)的習俗。就是在對方睡覺的時候偷偷抹額頭,顏料多是鍋底灰。
蒙古節日:蒙古人
歷史淵源
“蒙古”是蒙古人的自稱。最初是其中壹個蒙古部落的名稱,隨著歷史的發展演變逐漸成為這些部落的同名。
據記載,蒙古人屬於東胡族,東胡族是由石維部落的壹個分支發展而來的。到了12世紀,已經演化出了許多部落,如齊延、紮達蘭、太赤烏、韃靼、翁吉拉、米爾齊、沃依拉、克烈、奈曼等。直到公元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壹並融合成壹個新的民族。“蒙古”也從原來的部落名稱變成了民族名稱。它們在中國史書中被統稱為“蒙古”。
新疆蒙古族是中國蒙古族的壹個分支,是蒙古族的壹個組成部分。根據文字記載,其祖先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紀以前的“遊泳也使我想起”。蒙古語“伊沃拉提”意為“至親、近人、鄰裏、同盟”,另壹種解釋是“森林中的人”,後來發展為今天新疆的蒙古語。
服裝飲食
蒙古人是遊牧民族。因為這種生產生活環境,他們創造了壹種隨時可以拆除的具有民族風格的房子,輕便、溫暖,適合遊牧生活。俗稱“蒙古包R”,滿語稱為“蒙古包”,其“包”意為“家”、“屋”。蒙古包通常覆蓋著地毯和獸皮。美麗的圖案鑲嵌在包的頂部、毛氈蓋和門簾上。
新疆蒙古族的傳統食品主要是奶類食品和肉類。蒙古人稱奶類食品為“查幹伊德”(白色食品),肉類食品為“烏蘭伊德”(紅色食品)。蒙古人視奶食為寶,每逢拜年、祝壽、待客,首先以品嘗奶食、獻奶酒為最美好的祝願。牛奶食品味道鮮美,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奶類食品的原料主要是鮮奶,其次是羊奶。
新疆蒙古族的奶食品主要有以下幾種:奶皮、奶油、黃油、疙瘩、奶酪、奶酪酥。
蒙古族牧民還用牛奶制作各種飲料,主要有奶茶、酸奶、酸奶、奶酒、酸馬奶等。,既能充饑解渴,又能使人強壯,祛病延年。
新疆蒙古族的肉類食物主要是羊肉,其次是羊肉和牛肉。忌吃馬吃魚,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開始吃馬吃魚。避免吃狗肉。吃肉的主要方式是“煮”。
新疆蒙古族的日常面食主要有小麥、小米、青稞。面食的種類有:烤餅、湯面、餃子、油餅、炒面、炒米粉。
蒙古族的傳統服裝是長袍,俗稱“蒙古袍”。其款式為右開襟,袖長窄,高領寬下擺,適合田園生活。未婚男女在長袍上系腰帶。男人習慣在腰帶左右兩側佩戴壹把獨特的蒙古刀和煙袋。戴的帽子是“托爾齊克”,樣式是圓形的,好像和瓜皮帽、尖頂壹樣;頂部是朱穎,壹種婦女戴的很酷的圓帽。夏天,他們分別戴著帽子和頭巾。女人喜歡戴珠寶。這個男人左耳戴著壹只耳環。
婚姻和家庭
新疆蒙古族實行氏族外通婚制度,嚴禁氏族間通婚。而且嚴禁族外通婚,族內通婚。訂婚是新疆蒙古族的主要形式,有壹套獨特的習俗。其流程主要包括七項:求婚、訂婚、給彩禮、蓋新房和辦姑娘宴、婚禮、收賬、回家。婚禮期間,有許多賀電供新郎新娘表達對新人的祝福。
蒙古族家庭壹般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組成。家庭成員壹般包括父母、子女、祖父母和孫子女。壹萬個孩子之後,我們要另立門戶;每家基本都是蒙古包。他們非常重視文明家風的養成。
宗教信仰
蒙古族信仰的教派有薩滿教和黃教。
古代蒙古人最早信仰薩滿教。薩滿教崇拜神靈,把世界分為三種:天堂在上,神靈住在那裏;土地在中間,人類生活在那裏;魔鬼住在地獄裏。負責教學的巫師聲稱自己無所不能。他除了能幫鬼消災,還能預知吉兇,預測吉兇。薩滿教的祭祀活動有:祭天、祭地、祭敖包、祭火、答問等。黃教,又稱喇嘛教,因其僧侶頭戴黃色僧帽而得名。
文化和藝術
中國蒙古族使用的文字有兩種。壹種是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青海等地的蒙古族使用的“兜帽木工”,另壹種是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使用的“托特語”,意為“清清白白”。蒙古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為內蒙、衛拉特、巴爾胡布裏亞特三種方言。
新疆蒙古族民間文學的內容非常豐富。主要為傳播各種口頭創作和情景文學,包括許多英雄史詩、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兒童民間文學、諺語、格言警句、賀辭、謎語和長短調民歌等多種形式的民間文學,是我們祖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壹朵絢麗的奇葩。英雄史詩《江格爾》產生於衛拉特蒙古民間,被譽為蒙古民間古典文學的三大高峰之壹。此外,還有《格薩爾傳》、《祖勒阿拉達爾漢傳》和《齊爾根茶幹汗故事》。在神話傳說中,最著名的是女神的祝福。
新疆蒙古族音樂主要指歌謠和器樂。蒙古族人民是壹個很好的歌手和舞者,尤其是唱民歌,這幾乎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動。器樂有箏、胡琴、爾弦、小提琴、口琴、左。其中,爾弦和左是新疆蒙古族特有的樂器。
新疆蒙古族有壹種傳統獨特的“吳莎爾登”樂舞。它是在“二弦”樂器的演奏下,隨著不同節奏的音樂改變舞蹈姿態的樂舞。
新疆蒙古族也對史學做出了重要貢獻。主要著作有《紮雅班達傳》、《斯維拉特史》、《圖爾庫特可汗史》、《蒙古溯源史》等。舉世聞名的“雷赫納特1地圖”是蒙古人在威拉特繪制的。該地圖詳細描繪了中國西北和中亞廣大地區的山川、河流、湖泊、森林和民族。
新疆的蒙古族在法律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蒙古-威拉特法典》與後來的《廓爾喀法典》和《範麗元典》壹起被稱為蒙古法律的三大文獻。
社會風俗習慣
蒙古族崇尚的主要生活禮儀有:出生儀式、搖籃儀式、理發儀式、葬禮。新疆蒙古族傳統的埋葬方式是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金葬,將屍體置於山中;木葬,屍體吊在樹上;火葬,用火燒它;水葬,將屍體浸沒在河水中;埋,把屍體埋在地下。
新疆蒙古族最大的節日是春節,其次是梅德爾節、塔肯節和元宵節。(1)“春節”,蒙古族稱之為“查幹”或“白色節”,認為白色是事物的開始和源泉,自古以來就把白色作為美好和吉祥的象征而加以崇敬;(2)“邁德爾節”,邁德爾即彌勒,最初是為彌勒而設的節日,後來逐漸演變為節日。它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3)“塔克恩”節,即祭祀敖包。這個節日是蒙古族崇拜天地日月自然的節日。因為“塔克恩”節性質的改變,現在叫“那達慕”大會,意思是“娛樂”。④祖樂那依爾,意為“元宵節”,在農歷10的第25天慶祝。這是壹個小型的宗教節日。
娛樂活動
新疆蒙古族的娛樂活動有摔跤、賽馬、射箭、歌舞等。,隨後是羊皮拉,大刀打。“賽馬、摔跤、射箭”三項活動既是娛樂活動,也是“男子三藝”,是蒙古族衡量男子能力的標誌。
==
蒙古節日
-
2004-8-17 10:10:51
點擊這裏看其他圖片。
那達慕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物質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那達慕”大會在每年的七八月份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這是人們為慶祝豐收而舉辦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在蒙古語中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那達慕大會上有驚心動魄的賽馬、摔跤、令人欽佩的射箭、競技象棋和引人入勝的歌舞。大會開始前,男女老少騎著馬,穿著節日盛裝,無論路途遠近,都來參加比賽和參觀。大會第壹項活動壹般為摔跤比賽,摔跤手腳高高爬入靴內,穿著寬大的緞質摔跤褲,上穿“趙德格”(皮馬甲),頸上系彩色飾物“江格”,模仿古代騎士大步繞場壹周。賽馬也是大會的重要活動之壹。比賽壹開始,騎手們壹字排開,每個人都系著彩色的腰帶和彩色的毛巾,充滿了青春活力。賽馬的開始和結束都有各種各樣的彩旗。號角壹響,騎手們便飛上馬鞍,抽打戰馬,紅領巾如箭般飛舞。最先到達終點的人成為草原上最受稱贊的運動員。射箭比賽也吸引了許多牧民。技術好的人,每壹槍都能命中,贏得觀眾的掌聲。“那達慕”大會也是農牧業物資的博覽會。除了工農業產品,還有民族飲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制品、奶酪、奶粉、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等。
春節
春節期間,蒙古人民稱之為“新年”。在古代,春節被稱為“白色節日”。現在,人們把農歷的第壹個月叫做“白月”。原來蒙古人以“白”為吉祥。據說與日常食用白牛奶有關,含有祝賀新年、吉祥如意的意思。“白月”也是人們聚會的時候。節日前,人們要做壹件漂亮的蒙古袍,準備羊肉和各種奶制品,再加幾壇美酒,然後開始“調馬”。除夕夜,全家人坐在蒙古包中間,午夜時分,開始喝酒吃飯。通常,他們應該多吃多喝。除夕夜,人們還會向長輩獻上“送別酒”,圍坐在壹起吃餃子,俗稱“黃包子”或“扁食”,下“嘎拉卡”(象棋),聽藝人講故事,徹夜不眠,縱情歡樂。第壹天的第壹天,身著各式服飾的男男女女,踏上早已調好的馬,三五成群地奔向“浩特”(鄉鎮),壹個個串起蒙古包。首先要給長輩磕頭,然後主人的女婿會給來串包的客人敬酒。習慣上,每個人都要喝這種酒,有些人甚至會唱歌跳舞。網兜裏的男男女女利用這個機會賽馬,尤其是年輕男女。大多以“浩特”之間的距離作為比賽距離,開始追男女。
馬奶節【錫林郭勒草原蒙古族的壹個習俗
蒙古族傳統節日以喝馬奶酒為主要內容而得名。流行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和鄂爾多斯部分牧區。通常在農歷八月下旬舉行,日期不固定,持續壹天。為了慶祝豐收,互相祝福,除了準備足夠的馬奶酒,還以“手扒肉”款待客人,並舉行賽馬活動,邀請民謠歌手演唱祝福語,向蒙醫老人贈送禮物。據說那達慕節就是源於此。?
元宵節
每年農歷10月25日,夜幕降臨,家家戶戶點亮酥油燈慶祝。如今,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和額敏縣的大部分蒙古族還沒有過元宵節;在烏蘇,蒙古族在元宵節不燒燈籠,而是采用各種娛樂形式。娛樂蒙古族傳統的娛樂活動有賽馬、賽駱駝、摔跤、射箭和射擊、拔河、民間歌手彈唱、馬頭琴彈江歌和民間舞蹈等。土爾扈特的蒙古族舞蹈有集體舞、獨舞、男女二人轉、有歌有舞,表現了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新年火祭...
蒙古人慶祝什麽節日?那達慕大會。
165438+10月23日是什麽節日?它也被稱為火節。
火把節是內蒙古北部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這壹天,鄂倫春族人會點燃篝火,聚集在篝火周圍,載歌載舞,徹夜狂歡。鄂倫春族對火神的崇拜由來已久。他們認為火有驅邪除汙的作用,器皿、衣物放在火上烘幹,認為是幹凈的。還有臘月二十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春節的早上要給火神祭祀,祭祀的時候要給春火磕頭祈福。每逢春節,客人來拜年,必先拜火神。
壹、蒙古人簡介
“蒙古”意為“永恒之火”蒙古族是主要分布在東亞的傳統遊牧民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壹,也是蒙古的主體民族。
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以畜牧業為生。過著“靠野草為生”的遊牧生活,雖然這種生活方式在現代社會有所弱化,但仍被視為蒙古人的象征。
二,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傳統節日
1,那達慕大會(每年七八月)
那達慕,蒙古語意為“娛樂”或“遊戲”,是蒙古族傳統的群眾集會。
賽馬、摔跤、射箭被稱為蒙古族的“男人三藝”。那達慕草原旅遊節集中展示了蒙古族民間歌舞、體育、競賽、服飾、美食等燦爛文化。
那達慕從簡單的歌舞娛樂形式開始,後來增加了摔跤、射箭、賽馬等比賽。場面宏大,氣氛熱烈。旅遊節期間,遊客可以住在蒙古包裏,品嘗奶茶,參與騎馬、射擊、歌舞等節目,充分體驗草原人民豪放自然的民族風情。
2.馬奶節(每年農歷八月底)
這個節日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在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比較常見。在這個收獲的季節,為了祝願健康、幸福、吉祥和人畜興旺,牧民們以白馬奶命名了這個節日。為了慶祝豐收,互相祝福,除了準備足夠的馬奶酒,還以“手扒肉”款待客人,並舉行賽馬活動,邀請民謠歌手演唱祝福語,向蒙醫老人贈送禮物。
3.查幹薩日(65438+每年2月23日至農歷正月整)
查幹紗麗,中文翻譯為“白月”,也叫“白節”。每年農歷新年前後,草原上都會舉行祭祀燒火、慶祝生日、拜年等活動,慶祝新年的開始。這就是蒙古族的春節——“查幹薩日”。
(1)祭祀用火:熊熊燃燒的火焰象征著好運,祭祀用火是蒙古族人民對來年的祝福。
(2)生日:是為老人祈福的活動。農歷12年2月25日、26日,給85歲或73歲的人過生日。10年2月27日至除夕,61、49歲的人慶祝。年輕壹代在慶祝他們的生日時,應該向他們的長輩致敬,以表達他們的祝賀。
(3)除夕夜:除夕夜有點心、牛奶、糖果等做成的花盤。在牧民家裏,他們互相邀請喝茶。晚上,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家宴,這也是整個節日最重要的部分。
(4)拜年:從正月初壹開始拜年。先是牧民集體祭拜敖包,然後開始家庭內部拜年。他們需要穿著得體,手持哈達,從初級到高級,再從高級到初級。
4.動物節(每年的第壹個月和清明節前後)
蒙古族是遊牧民族,愛畜如子。當人們在正月慶祝春節時,他們不會忘記為牲畜慶祝新年。
動物節在蒙古語中被稱為“馬李因新奧陸如胡”,也可以翻譯為“春節宴會”,這是蒙古族牧民長期以來的傳統習俗。這個節日沒有固定的日期,壹般在正月和清明節前後在各村舉行。
節日期間,男女老少聚集在野外,搭起帳篷,架起竈臺,把所有的牲畜都帶到這裏,檢查肥壯情況,研究春天接羊羔和小牛的問題,裝飾肥壯的種馬。然後會有摔跤、評書、唱歌、好來寶等娛樂活動,然後會舉行壹些簡單的宴會來慶祝節日。慶典結束後,這壹天的各種食物會分發給大家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