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木屋是直接用原木搭建而成的。建造時,先將原木找平,兩端切縫。然後圓木首尾嵌入,大小頭均勻,形成四面圍欄。然後立檁條,直接鋪長板,用石頭壓木板。在原木之間摩擦牛糞或泥巴,可以擋風禦寒。
瀘沽湖上的摩梭人的木屋大多由大小不壹的四個四合院組成,壹個是正房,左邊是廳堂,右邊是畜欄,正房對面的廣場是兩層。
主房是全家人吃飯的地方,主婦休息和存放食物和雜物的地方;對面的樓被分割成許多小房間,是“阿霞”戀人偶爾居住的地方;醫院的房間布局比較復雜,有正房、上房、下房、後房、庫房。
第二,服裝
麗江地區納西族男子的服飾與當地漢族相同。冬天穿羊皮披肩,中甸壹帶穿長袍,高及膝的肥腿褲,羊皮口袋,綁腿。寧蒗、永寧、鹽源、木裏的男人穿短衫長褲,寧蒗的男人也喜歡戴手鐲。老人們穿亞麻無領長袍,外加綠布馬甲和腰帶。
納西族婦女的服飾因地區而異。麗江的納西族婦女穿齊膝、寬腰、大袖,外加壹件馬甲、壹條褶腰、壹條褲子和壹條羊皮披肩。寧蒗的納西族婦女穿短衫,能及地的百褶裙,披羊皮、藍布頭巾,戴金、銀、玉、石制成的耳環、手鐲,喜歡戴“羊皮腰帶”或“腰帶”。
羊皮腰帶由棉布制成,每條長約四英尺半,寬約兩英寸。它們必須成對使用。腰封很精致,只能在節日穿。是壹對長約三尺、寬約兩寸的棉帶,繡有盆栽菊花、兩條龍戲珠等圖案。永寧的納西族婦女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編成壹條粗的假辮子,然後在假發上纏上壹大圈藍黑絲線,垂到腰部。
三。主要節日
祭天是納西族東巴教最大的儀式之壹,也是納西族最大的傳統節日。它在第壹個月舉行。過去,納西族人把對天的崇拜作為納西族人的標誌之壹。俗話說“納西是拜天之人”。祭天最初是納西族古代自然崇拜的壹種形式,後來與本民族的母系祖先和父系祖先的崇拜聯系在壹起。目前,這個盛大的節日壹直保留在壹些偏遠的村莊。近年來,恢復傳統祭天節日的村莊越來越多。
農歷正月初壹在納西語中被稱為“由本鄭績”,也叫“庫什”,意為“新年”。節日期間,納西族民間會舉行壹系列傳統活動,辭舊迎新。
“棒棒會”是納西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在農歷正月十五,人們稱之為“棒棒會”。這壹天,來自四個農村地區的農民壹大早就來到了麗江古城。從四方街到關門口,古城裏擠滿了人,街上擺滿了竹、木、鐵農具和各種果樹、苗木、花卉。“大社”標誌著春節的結束和春耕生產的開始。現在,這個節日仍然存在,但節日的地點已經改為在古城附近舉行。
第四,繪畫和雕塑
繪畫和雕塑是納西東巴宗教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巴繪畫可分為“木排畫”、“竹畫”、“接龍畫”、“卷軸畫”。“木排”畫分尖型和平型兩種。
尖木簽畫壹般畫被認為好的神和自然神靈,並上色;平頭木牌畫各種鬼,不上色。納西木簽畫與西北地區出土的漢代人面木簽有關。在木簽上畫鬼神,然後插地祭祀的習俗,原是古羌人的古老習俗。
竹筆畫主要是指書寫東巴經時用尖竹筆繪制的圖畫,包括書籍封面裝幀、書籍扉頁繪畫、題圖、插圖等。,既有白線又有顏色。卡畫是指用多層厚紙粘合在硬卡片上的畫,可分為占蔔卡畫、自然神“機構”的畫、東巴五冠的畫。卷軸畫是畫在布卷軸畫上的各種神的圖畫,東巴舉行儀式時掛在臨時禮拜堂上。
卷軸畫中的代表作是《神道圖》,長15-20米,描繪了鬼神三界,鬼獸形象近400個。這幅畫用於葬禮和給死者翻身的儀式。東巴雕塑包括面塑、泥塑和木雕。東巴的繪畫和雕塑直白自然。
動詞 (verb的縮寫)宗教信仰
納西族是壹個信仰多種宗教的民族,包括東巴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道教。各種宗教兼容並包,都有自己的信徒,但在農村,東巴教最受歡迎。
東巴教對納西族的社會生活、民族精神和文化習俗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是納西族多元宗教信仰的支柱,是在氏族部落聯盟時期納西族原始信仰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後來逐漸吸收了不同歷史時期藏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壹些內容,形成了獨特的民族宗教形式。
。它有自己的儀式體系,龐大的鬼神體系,以及與各種儀式相匹配的經典。萬物有靈,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重占蔔,以及“天人合壹”的基本思想是東巴教的主要特點。
第六,唱歌跳舞
納西族有許多民間歌舞,如熱美錯、哈羅莫達、李阿麗等。其中,熱美措俗稱“熱美措”或“窩熱熱”,屬於世界上罕見的保存完好的原始歌舞活化石。這種歌舞伴隨著歌舞。隨著輕松的舞步,壹人領唱。
《Hello Moda》有兩種舞蹈形式:壹種是半圓舞。男女搭檔組成半圓形,由壹名歌手領唱,其余依次將右手放在前者的左肩上,緊隨其後,左手自然下垂,逆時針方向緩慢行進,踩著歌唱的節奏。在音樂的最後壹拍,每個人都鞠躬、點頭、邁步。
第二種是雙半圓型。男女分開,各自圍成半個圈。男隊和前者手牽著手,女隊逆時針方向行進。男女各有壹名主唱和伴舞,兩隊不斷變換著彼此的身影,或圍成壹個圈,或拿個“龍吐水”,或做個“麻花”。
擴展數據
納西族是生活在中國金沙江中上遊的少數民族。除四川省木裏、鹽源、鹽邊縣和西藏自治區芒康縣外,主要分布在滇西北麗江市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及其周邊的香格裏拉、寧蒗、未夕、永勝、德欽等縣。
今天的納西族是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中國西北部青海和甘肅河湟的壹個邊強民族。它沿著橫斷山脈向南遷徙,與沿途居民長期融合。
秦漢時期,先從岷江上遊到雅礱江流域,再到金沙江中上遊。高樂曲17代的孫子、葉孤年,唐朝初年進入麗江盆地。納西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緬甸語系彜語支,大致以金沙江為界,分為東部方言區和西部方言區。
1957,政府還為納西族創制了拼音方案,現已試行推廣。納西東巴文,壹般認為創作於唐代,是世界上唯壹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納西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與雲南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壹樣,也是不平衡的。
建國前,麗江市古城區、玉龍縣、未夕縣的納西族聚居區是封建地主經濟,出現了資本主義工商業。香格裏拉縣部分地區還保留著領土經濟的殘余;寧蒗縣基本上還處於封建領主的經濟階段,還保持著對偶婚和母系家族的殘余。解放後,經過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納溪地區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參考資料:
納西族簡介——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納西——中央政府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