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459人/平方公裏
元氏縣位於河北省中南部。西接井陘縣,西南接贊皇縣,南接高邑縣,東接趙縣、欒城縣,北接鹿泉市。東西長39公裏,南北長28公裏。總面積849平方公裏(略版)/668.4平方公裏。總人口為39萬(2003年)。
縣人民政府淮陽鎮文化路59號。郵政編碼:051130。行政區劃代碼:130132。區號:0311。拼音:元氏縣元氏縣轄6鎮9鄉:淮陽鎮、南因鎮、南佐鎮、因村鎮、吉村鎮、宋曹鎮、東張鄉、趙同相、馬村鄉、北初鄉、蘇陽鄉、蘇村鄉、北正鄉、前賢鄉、黑水河鄉。
它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境內交通便利。京廣鐵路和京深高速公路縱貫南北。有三個火車站,與周邊縣市相連的公路四通八達。
元氏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戰國初,元氏縣屬中山國,趙滅中山後,屬趙國。趙王開始在這裏封圓公子,因此得名元氏縣。自西漢初年設縣以來,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裏是漢武帝劉莊的出生地,也是戰國名將李牧和楚漢著名學者李左車的故鄉。葉莉是古代著名的數學家,晚年生活在西方的鳳龍山,致力於數學理論的研究,寫下了世界著名的數學理論專著《量園觀海鏡》。悠久的歷史在元氏縣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東朝鮮和臺灣的“古墓”;矗立在城市中的“開化寺塔”;元氏縣“西周墓”;豐龍山“石窟”;被省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元氏縣西周墓出土青銅器34件,玉器5件,大部分青銅器完整。豐龍山西部山區文物古跡眾多,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豐龍山有三塊漢碑,列入中國百種碑名錄,被譽為“國寶”。
自然資源
元氏縣資源豐富,土壤肥沃,山清水秀,自然資源豐富,黃金豐富。西部山區盛產核桃、無核棗、大紅袍柿子、滿天紅石榴,被譽為“元氏縣文房四寶”,馳名中外。東部平原素有“糧倉棉海”之稱,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花生、油菜、芝麻、大豆、紅薯、蔬菜、水果等。動物資源:馬、牛、驢、騾、羊、豬、雞、兔以家庭飼養為主,野生動物有兔、雉雞、松鼠等。
礦產資源:西部山區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12種。蛇紋石:儲量15萬噸,其中氯化鎂21.98-37.6%,矽酸鎳0.1-0.29%,氯化鎂可提取純度98%,石英石:儲量約1.5萬噸;鉻礦:儲量約300萬噸,品位在16-32%之間;矽礦:儲量4億噸,品位97%以上;石灰石:儲量5520萬立方米;紅砂巖:儲量約224億立方米;大理石:目前有五種花崗巖碎裂巖、石英砂巖、竹葉狀灰巖和火花狀顆粒灰巖。此外,西部山區還發現了鐵礦,大沙河以北地區發現了優質煤層。縣城北部有6000萬噸優質煤層,煤礦建設是八五重點項目,已建成投產。旅遊資源得到充分開發,
省級旅遊勝地蟠龍湖,水面寬闊,風景如畫。區內已開發高檔別墅,各種遊樂設備、服務設施、娛樂場所壹應俱全。成為度假、娛樂、觀光、旅遊的理想場所,被評為全市十大景區之壹。省級風景名勝區鳳龍山是壹座歷史文化名山,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歷史文化積澱深厚,集佛、道、儒三教歷史景觀於壹體。
經濟發展
“九五”期間,元氏縣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九五”末,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65438+7億元,年均增長13.8%,其中第壹、二、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別達到165、438+0.2%、14%和15.3%。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3.6%,到“九五”末突破1億元。城鎮居民和農民人均收入分別增長9.4%和9%。城鄉居民消費結構明顯改善,旅遊、文教、娛樂服務、住房等消費支出快速增長。電話普及率從八五之前的1.200發展到九五之前的1.300。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優質糧食、蔬菜、水果和食用菌種植面積增加。全縣石榴基地擴大到5萬畝,居全省第壹。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40%以上。
通過加大項目投資和實施資產重組,化工總廠、熱電廠、化肥廠等重點企業的工業生產規模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初步形成了以化工、電子、紡織為特色的工業生產格局,達到了年產8萬噸液體氰化物、6萬噸尿素和6543.8+0.6.5億千瓦時發電量的生產能力。第三產業實現快速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6%,“九五”未達到11.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6.1%,九五沒有達到6.4億元。商業企業特色經營成效顯著,多項指標居全市、全省前列。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 * 108已建成各等級公路,裏程520公裏。萬門程控電話、無線尋呼、移動通信和網絡通信快速發展,通信條件得到優化。220千伏變電站開工建設,農村低壓電網改造完成,供電條件明顯改善。舊城改造和縣城建設力度加大,縣城面積由6.5平方公裏增加到15平方公裏。科技、教育、文化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全縣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通過了國家和省“雙基”評審。縣圖書館、文化宮、有線電視臺、電影院綜合改造工程等壹批重點工程竣工投入使用。隨著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連鎖醫院”模式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肯定。
歷史的發展
周初分封諸侯,在淮河流域建小國,龍山南麓建龍飛城。趙在趙國時,趙之子在此封袁,故名元氏縣。西漢初年設縣。
1943 65438+10月獲鹿縣路南地區並入元氏縣,更名為霍元縣,8月1949劃歸石家莊地區。1958年5月,元氏縣高邑兩縣合並為高遠縣,19年2月,贊皇合並,改稱元氏縣。石家莊地區於5月1960撤銷,元氏縣劃歸石家莊市。6月1961重新設立石家莊地區,元氏縣劃歸。1962年3月,三郡分封,元氏郡恢復原建。
1996鄉鎮調整後,元氏縣轄5個鎮,11個鎮。1998,吉村鄉改為吉村鎮,元氏縣轄6鎮9鄉。
2000年,元氏縣轄6鎮9鄉。總人口386518。各鄉鎮人口:淮陽鎮70259尹村鎮28867南佐鎮15788宋曹鎮31235南尹鎮33606吉村鎮25788馬村鄉32057東張鄉33499趙同相25030北楚鄉20917蘇村鄉13247蘇陽。+0623北正鄉12183前賢鄉9186黑水河鄉13233(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6年,元氏縣轄6個鎮,9個鄉,208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
淮陽鎮:老城區和新城區兩個社區;南關、南街、中街、東街、東關、傑西、西關、賈莊、野場、西元莊、東元莊、陳村、鐵屯、花園、寺莊、東韓臺、西韓臺、官莊、郭村、杜南、西建中、東建中、南建中、李村、李仁莊、官莊。
宋曹鎮:宋曹、建安、王宋、大空、孔曉、東崗王、王喜剛、蘇南、東街、傑西、寇村。
南音鎮:南音,(壹街、二街、三街、四街)、南音莊、賈村、孟村、南範、寨北範、同美路、楚谷、趙堡、杜東、北都、西毒、牛坊莊、東堡。
尹村鎮:尹村、西郝、魏村、褚莊、南五會、紅旗、古城、小劉、北城、程楠、趙村、陳果莊、袁家村、牛家樓。
南佐鎮:南佐(東南街西南街和東北街西北街)、北佐(小南佐)、趙峰、窯上、南龍地、北龍池、蘇莊(大寺峪)、常存、後村。
吉村鎮:吉村、次堡、王家莊、範家莊、前趙莊、後趙莊、東鄭莊、西鄭莊、李煜、北五會、程朗、池梁、前黃家營、後黃家營。
東張鄉:東丈、西張、張尚、苗壯、杜莊、鄭茜、鄭東、莊妍、李村、北巖、(北巖南莊)、莊科裏、陳莊、西府、(伊稀、伊稀)、東府。
馬村鄉:馬村、泉村、營裏村、段村、石莊村、太平村、福源村、彭家莊村、當鋪村、張掖村、(壹大、二大、三大、四大)、萬年村、聊村、(聊村)
北楚鄉:北楚、南楚、西楚、胡荃、東童峽、西童峽、吳村、梅村、董家、賈茜、(馬家莊)、東陽村、西楊村、新楊村。
趙同相:昭通、野鹿頭、西於窠、東窠、高家莊、墨池、地下、王霞、鄭龍、北白樓、方立、茅壹、池村。
蘇陽鄉:北楊栗、南楊栗、東楊栗、東城角、西城角、李家莊、何家溝、吳莊、郭蓓(郭北莊)、上莊、溝北、支屯、南白樓、車王溝。
蘇村鄉:蘇南村,(南溝莊)、北蘇村、王村、樊棋(樊棋莊、郝家莊)、孔村、北營、南營、嶽莊(嶽莊北莊、嶽莊西莊)、高莊。
北正鄉:北正、南正(南正莊)、楊家莊(於千河、青泥溝)、東臺市(豐溝莊)、西臺城、魯臺(魯臺莊、楊溝、楊嘉玲)、藥子莊、石家莊、褚家莊(田家莊、吳佳瑜)。
黑水河鄉:黑水河、馬嶺、北莊、明秀村、王家莊、喬家莊、三道坡、扈家莊、匡村、南灘、北灘、佃戶營(嶺頭、洋盆、桃園、蘭亭、陸家溝、戴家溝、泉門溝、界牌、北彎、澇、戴家莊、東白。
前賢鄉:前賢、後弦、口口、南子溝、北子溝、牛家莊(香元溝)、馬貝、南馬、東嶺底、西嶺底、石板溝、(五裏莊)
村鎮簡介
淮陽鎮的電話號碼是130132100。面積51.02平方公裏,人口69815。鎮政府位於淮陽街199號,郵政編碼051130。【區劃】賈莊、西元莊、東元莊、陳村、鐵屯、花園、寺莊、東韓臺、西韓臺、南關、南街、中街、東關、傑西、西關、夜場、鐘芳、賴襄、官莊、郭村、北宿、李仁莊、李村、南澗。【地名】隋煬帝開六年,元氏縣由老城遷於此,因地處淮河之陽,故名淮陽。【沿革】1958建鎮,1987+04二月由城關鎮更名為淮陽鎮,1989+09十月與原莊鄉擴建合並,組建淮陽鎮,轄鄉鎮25438+0996。
松草鎮(sê ngcá ozhè n)代碼130132101。面積37.22平方公裏,人口31.239。鎮政府設在宋曹村,郵編051130。【區劃】東崗王、王喜剛、建安、宋曹、王宋、大空、孔曉、東街、傑西、口村、蘇南,***11行政村。【地名】以站名命名。【沿革】1953設鄉,1989+0改鄉為鎮,1996在鄉鎮轄11行政村。
nány n zhèn(nány和n Zhèn)代碼130132102。面積38.63平方公裏,人口34354人。鎮政府設在南音村,郵編051130。【區劃】南銀壹街、南銀二街、南銀三街、南銀四街、孟村、南樊、北樊、楚谷、潭美路、南尹莊、賈村、杜東、西毒、北渡、東寶、牛坊莊、趙堡,* * 165438。【地名】以鎮政府駐地命名。【沿革】1953建鄉,1989前稱南音鄉。1989,由鄉鎮改為南音鎮。1996年4月,轄鄉鎮11個行政村。
yān zhèn(y和ncān Zhèn)代碼130132103。面積39.59平方公裏,人口29061。鎮政府設在尹村,郵編051130。【區劃】尹村、紅旗、南五會、西郝、魏村、褚莊、小劉、古城、趙村、陳果莊、北行、南行、袁家村、牛家樓,***14行政村。【地名】以鎮政府駐地命名。【沿革】1953成立鄉鎮。1989,1撤鄉建鎮,轄8個行政村。1996後,在鄉、鎮轄14個行政村。
jīcn zhèn(jīc nzhèn)代碼130132104。面積42.66平方公裏,人口25682人。鎮政府設在吉村,郵編051130。【區劃】吉村、王家莊、範家莊、前趙莊、閆堡、後趙莊、前黃家營、後黃家營、程朗、赤梁、李煜、西鄭莊、東鄭莊、北五會,***14行政村。【地名】以政府駐地命名。【沿革】1953建鎮,1958並入南佐公社,191遷吉村公社。1984年2月,公社遷至鄉鎮,並在鄉鎮管轄196個行政村。1998從鄉鎮到鎮。
南佐鎮(Nánzuǒ Zhèn)代碼130132105。面積42.50平方公裏,人口15199。鎮政府設在南佐村,郵編051130。【區劃】南佐東北街、南佐西北街、南佐西南街、南佐東南街、後村、北佐、趙峰、角上、常存、南龍池、北龍池、蘇莊***12行政村。【地名】以鎮政府駐地命名。【演變】1953,1956,1984,1984,1985,在鄉鎮,12行政村。
東張鄉(DōDōngzhāng Xiāng)代碼130132200。面積45.90平方公裏,人口34108。鄉政府位於東張村,郵政編碼051130。【區劃】東丈、東阜、西阜村1、西阜村2、陳莊、莊科裏、北巖、李村、鄭東、莊妍、張尚、西漳、鄭茜、杜莊、苗壯***14村。【地名】以鄉政府駐地命名。【沿革】1953成立鄉,1984年2月由公社改為鄉,1996後在鄉鎮轄14個行政村。
蘇陽鄉(s yāng Xiāng)代碼130132201。面積50.36平方公裏,人口21140。鄉政府駐溝背村,郵編051130。【區劃】北楊栗、南楊栗、東楊栗、東城角、西城角、李家莊、何家溝、吳莊村、郭蓓、上莊、溝北、支屯、南白樓、車王溝,***14行政村。【地名】以政府原駐地(北楊栗村)命名(於鄉、鎮遷至溝北村)。【沿革】1953成立公社,1984年2月由公社改為鄉,1996後在鄉鎮轄14個村。
趙同相代碼130132202。面積38.13平方公裏,人口24809人。鄉政府設在毛壹村,郵政編碼051130。【區劃】趙通村、王霞、地下、野鹿頭、西柯宇、東柯宇、墨池、高家莊、鄭龍、北白樓、方立、毛邑、池村,***13行政村。【地名】以鄉政府駐地命名。【演變】1953年成立公社,1984年2月由公社改鄉。1996,轄鄉、鎮13個行政村。
北楚鄉代碼130132203。面積49平方公裏,人口21171。鄉政府設在北褚村,郵編051130。【區劃】北楚、西楚、南楚、吳村、董家、賈茜、梅村、東陽村、西陽村、新陽村、胡荃、東夏彤、西夏彤,***13行政村。【地名】以鄉政府駐地命名。【演變】1953成立公社,1984年2月改鄉。1996合並鎮後,轄13個行政村。
馬村鄉(m m mǐn Xiāng)代碼130132204。面積42.77平方公裏,人口31.567。鄉政府設在萬年村,郵政編碼051130。【區劃】太平村、典當行村、福元莊、彭家莊、萬年、張掖壹、張掖二、張掖三、張掖四、馬村、段村、營裏、泉村、石莊、廖村***12行政村。【地名】以鄉政府舊址馬村命名(鄉鎮1996遷至萬年村)。【沿革】1953成立公社,1984年2月由公社改為鄉,轄6個村委會。1996年駐鄉鎮後,轄12個村委會。
北正鄉代碼130132205。面積54.45平方公裏,人口12373。鄉政府設在北正村,郵政編碼051130。【區劃】北正、褚家莊、西臺城、石家莊、東臺市、腰子莊、南正、楊家莊、蘆臺村***9個行政村。【地名】以鄉政府駐地命名。【沿革】1953設鄉,1959並入南佐公社,191撤至北正公社,1984由公社撤至鄉,1996在鄉鎮轄9個行政村。
蘇村鄉(Sǖcun Xiāng)代碼130132206。面積34.13平方公裏,人口13651。鄉政府位於蘇南村,郵編051130。【區劃】北蘇村、蘇南村、南營、北營、嶽莊、高莊、樊棋、孔村、王村***9個行政村。【地名】以鄉政府駐地命名。【沿革】1953設鄉,1959並入南佐公社,1984由公社改為鄉,1996在鄉鎮轄9個行政村。
錢顯祥(Qiānxiān Xiāng)代碼130132207。面積43.43平方公裏,人口9199。鄉政府設在前賢村,郵政編碼051130。【區劃】乾縣、後弦、南子溝、北子溝、牛家莊、北馬村、南馬、石板溝、西嶺底、東嶺底,口頭***11行政村。【地名】以鄉政府駐地命名。【沿革】1953設鄉,1958並入南佐公社,1984復設,1996後在鄉鎮轄11行政村。
黑水河鄉代碼130132208。面積58.50平方公裏,人口13534。鄉政府設在黑水河村,郵編051130。【區劃】佃戶營、扈家莊、三道坡、匡村、南灘、北灘、喬家莊、王家莊、明秀村、北莊村、黑水河、馬嶺***12行政村。【地名】以鄉政府駐地命名。【沿革】始建於1953,1958並入南佐公社,191改為黑水河公社,1984改為公社,196在鄉鎮轄12個行政村。
2019 165438+10月12水利部公布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元氏縣榜上有名。
2019 10年10月29日,元氏縣被農業部命名為“第二批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65438+2009年3月,元氏縣被列入第壹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縣(晉冀豫地區)。
2065438+2008年8月6日,元氏縣獲得第四批全國法制縣城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榮譽。
2月217,21,元氏縣被列入2016年度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
河北省168縣市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