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畫(bǐ huà)通常是指構成漢字的各種形狀的點和線,如橫(1)、豎(2)、左(3)、點(3)、折(3)等。它是組成漢字的最小連筆單位。筆畫有時指筆畫數,如字書前面的漢字筆畫索引。
在表達這兩個意思時,“筆畫”也可以作為“筆畫”,但現在被規範為“筆畫”另外,筆畫也指用鋼筆畫的圖畫。這個意思壹般在古籍中使用,現在不常用或不用。
擴展數據:
中文漢字
漢字主要來源於可以記錄的象形字,象形字是漢字系統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後來演變經歷了幾千年,有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等。都在用楷書,但還沒有完全定型。
甲骨文主要是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晚期(14 ~ 11世紀)皇室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發現甲骨約654.38+0.5萬塊,4500余字。這些甲骨文記載的內容極其豐富,涉及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和社會習俗,還包括天文、歷法、醫學等科學技術。
從甲骨文中識別的約1500個字來看,已經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物、轉註、借字”的方法,顯示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6年~公元前10年)以龜甲和獸骨為基礎的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