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日食詩賞析

日食詩賞析

日食是壹種天文現象,在甲骨文中早有記載,但作為詩歌題材並不多見。路桐的《月食詩》用1700多字的篇幅描寫了浩瀚天體中的月全食現象和過程,離奇和諧,再加上它的標題,可謂史無前例的創新。難怪這首詩很快就獲得了韓愈的推崇,極其“稱其作”(《新唐書·魯通傳》),模仿的也不少。

但是,魯通的《月蝕詩》並不是簡單的天象記錄,而是以隱喻的形式進行諷喻。關於寫這首詩的歷史背景和意圖,《新唐書·魯通傳》有“諷元叛黨”之說。歷史上所說的“元和叛黨”指的是太監陳鴻誌反叛憲宗,發生在公元820年(元和十五年)。但從《新帝即位五年,庚寅五歲,鬥柄插詞,律動調黃鐘》和韓愈《元與庚寅鬥詞,月十四日半夜》,鬥詞指冬,黃鐘指十壹月》等詩來看,可以看出,魯通的《月蝕詩》作於公元810年(。而且自古以來就有“日如君,月如臣”和“壹主德,二主刑”的說法。把“月食”和弒君扯在壹起,很牽強。所以,考察日食詩的政治背景,還得回到810(元和五年)左右。

公元809年(元和四年),承德使臣(陵衡、河北、深、趙四)王世貞駕崩,長子王承宗留守(河北三鎮被圍任都督為副使,其父死時被稱為留守)。在被朝廷任命後,他被正式稱為我們的使節。唐憲宗想擺脫藩鎮世襲制,準備打仗,這當然是合理的。但他不顧大臣們“自古以來沒有貴族是三軍統帥”(《舊唐太監傳》)的反對,任命自己最喜歡的太監圖圖·程翠為統帥。結果是威信衰弱,士子沒有鬥誌。諸子將軍、諸子深以被宦官指揮為恥,拒絕了齊新的努力。戰局完全被動,神策大將,人稱“大俠”的李,被叛軍殺死。詩中“衡州陣斬李”指的就是這個雲雲。整個戰爭損失慘重,期間徒勞無功。第二年,唐憲宗無奈之下,任命王承宗為承德節度使,班師歸來,仍任禁軍副將。段的偏激論吐槽出了急功近利,請斬之以謝天下。憲宗只將其降為軍器,宣命淮南軍督其罪,但不久就回京師,復職。自唐玄宗後期開始,宦官的影響力慢慢壯大,可以說元和達到了頂峰。唐憲宗在位15年,壹直寵信宦官,最終死於宮刑之手。當時的有識之士,如白居易、杜家鈺、姜立等朝臣,清楚地看到了宦官權謀的危害,並多次上書勸諫。詩人路通以獨特的藝術方式表達了他的恐懼和警示,不幸的是,他說:“人養虎,被虎咬;青蛙被天空的美麗蒙蔽了雙眼。”陸的詩可以說是由月蝕引起的,與“衡州軍務”聯系在壹起。但是,正如“月食”這壹天文現象可以用來包容這首詩的全部內容壹樣,“衡州軍務”這壹史實也不能用來直接理解這首詩的豐富內涵。也就是不能局限於“技能”。呂氏詩中有雲:“年年星辰福,官尊董秦。忍使黔婁生,蓋身無巾。”董哲董賢,西漢悼帝陳星;秦朝的開國皇帝秦公,東漢大將季梁的奴隸,都是被人恩將仇報,阿諛奉承,壹時顯赫。春秋時期,黔婁有壹個讀書人,他很窮,因為不求上進,所以死的時候連被子都沒有蓋。詩人把東秦和黔婁的經歷做了鮮明的對比,用意深遠,使人想起諸葛亮《師表》中的話:“親賢遠離小人,故漢祖興盛;親愛的小人,遠賢臣,從此,韓倒了。”總之,可以說,魯通這首詩是借用青蛙吃月亮的神話來諷刺宦官的權勢,對他的所作所為進行“嘲諷”,壹語中的,擊中了唐政治的弊端。

全詩可分為五段。第壹段和第四段描述了詩人看到的日全食。第壹段,從“要咽下的東西”到“日如燒煤”,描述了日蝕的初虧、食糧、食糧。皎潔的月光消失了:“地上埋著冰冷的灰燼”(《爾雅·史明》:“月亮死為灰燼。”灰,暗也)。原本是“火龍球”的月亮,被某個怪物吞噬,整個世界漆黑如煤。第四段,描述月食的誕生,最後壹次接觸:“前半段墻露出來了,漸漸的就吐出來了。”這兩首詩描寫了日食的全過程及其自然景象,層次分明,形象生動,既刻畫了環境,又烘托了氣氛,更註重詩人感情的表達,如“仿佛壹瞬間就消失了似的,歷久彌新”。壹切都是以詩人主題的藝術感覺為中心的有機整體,讀起來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根據天文記錄,月全食的全過程,從初虧到最後壹次接觸,往往需要兩三個小時,最長的近四個小時。在此期間,從月球的最後壹道光被地球的本影擋住的那壹刻,即月全食開始,到月球的光重新出現的那壹刻,壹般需要壹個半小時以上。這是壹段“空白的黑”,於是作者騰出筆墨,洋洋灑灑地寫了兩段:“玉川子灑了”和“玉川子又灑了”;強烈的情感,精彩的討論。這是全詩的第二段和第三段。

第壹段,月亮“被什麽東西吞了”,但作者沒有說明這個“東西”是什麽,這是壹個伏筆和懸念。第二段從“錯過日月的人”開始,對“月食”的三種說法進行了考察。陰陽家的第壹種觀點從現代天文學的角度來看是合理的,但作者並不采納,因為這與詩人把日月比作天眼的基本意境相沖突。第二種說法,脫胎於老子的理論:“我怕天如人,色欲使我失去理智。”不過,還好現在不是春天,這個疑問可以排除了。詩人取第三種說法:“食月蛙精”。《史記·龜傳》說:“日為德君在天,月為刑,為蛙(俗稱蟾蜍)所食。”月宮中的癩蛤蟆(即青蛙)是壹個眾所周知的古老傳說。詩人強調的不是青蛙吃月亮本身,而是壹個更發人深省的問題:“誰這麽無知?”作者認為,它原本是壹種小昆蟲,它的“形成”是有發展歷史的。它誕生的時候,雖有“兩帝垂四眼”,但也不能算是災難;時間很長,卻不能解除人民的憂慮,盡管這是十天的災難。不吃飯的時候,有多蠢?現在妳吃的不合適,卻吃天眼養命。多麽“奸詐”!最後,詩人說:“安德魯,上帝讓妳成為劉!”“希望將月蝕的醜惡繩之以法,使人想到段等人應該剪口吐槽來感謝世人。

如果說第二段是向吃月亮的青蛙討要懲罰,那麽第三段則是對整個天官刑法失敗的嚴厲譴責,這從根本上說是青蛙發展成災難的更深層背景。在古人眼中,天、地、人是相通的,天上的星星與地理區劃、國家制度乃至世界的興衰都有著神秘的聯系。天文和人文密不可分。司馬遷的《史記》中有“天官書”,“人之官曹,即位者,謂之天官”(司馬振《史記》)。天官有七策、二十八宿、四象、三壁等名,國家制度和朝廷官職設置都與之相對應。所謂“星辰成排,生於地,煉於天,脫臼,各得其所,像物於野,像官於朝,像物於民”(張守節《正義》)。第三段是在這個天文概念的基礎上構思和想象出來的。詩以“告帝天”為開篇,痛斥刑政之敗壞,表達了懲惡揚善、整頓軍紀的強烈主張。這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解讀。

首先,第壹關指責四象失職。東方黑龍七夜《月食不救》;南朱雀(火鳥)住了七個晚上。“毒蟲(青蛙)吃頭上的月亮,不啄不殺”;西方白虎(抓虎)偷祭七夜,對青蛙逆行月食視而不見。北方神秘龜(寒龜)壹呆七夜:“把頭藏進殼裏”,“繃緊蛇筋”,真是“至善將軍膽小如雞”!貪婪膽小的高官在這些屍體中表現突出,詩人作為“地上的虱子臣”提出了憤怒的質疑,並對他們表示了高度的鄙視和深刻的詛咒。比如壹直被視為聖物的神秘龜,除了肉能和龜壹樣好吃之外,沒有占蔔的資格。

然後在第二個層次,對五星(與日月合稱為七宿或七府)逐壹進行譴責和審判。金淑田文之曰:“歲星(木星)德,閃爍星(火星)禮,鎮星(土星)福,太白(金星)強,星(水星)陰陽。”但他們都違背了自己的本性、天職,或崇尚道德,或執法不力,或調皮搗蛋,甚至獨霸法律,壹手遮天。雖有“太白鎮將軍”,但在天已“失守”的形勢下,英雄無用武之地,“頸骨如春藤”被稱為勇士的丁,其頭必如草被斬。語言凝練,生動雋永,為天文人員牽線搭橋,營造出獨特離奇的意境。總之,天官徹底糊塗了,詩歌進入第三關。詩人提出:“今宜設三文昌宮為天道之紀。”三臺和文昌都是有名的明星。《晉書·田文誌》:“三集六星成雙住,起文昌而達太少。壹個是天竺,三個地方也是三個,三個是天上三個。”《史記·天官書》索引:“文昌宮是天府之國”“文昌集中,常楊哲天極。”也就是說,這是壹個聚集了公務員和立法部門的機關。法律頒布時,詩人進壹步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方案,即整頓制度,裁減冗員。除了“二十八宿”“北鬥”,他就像“箭”“天狼星”“牽牛”“織女”“蚩尤”。),妳要盡力“刷走”,把月光融合。詩人說:這種大膽的舉動,以前好像也有過,只是不徹底,半途而廢,以至於現在有了月食。這大概就是詩人對憲宗縱容和寬容吐槽的感受吧。詩人認為,宣傳紀律,不制定刑法,不除惡懲奸,那是紙上談兵。如果在這個問題上軟弱猶豫,就會有“郭公”之死的悲哀。“善惡,郭公死。”“國公”有兩個教規。壹個是《春秋二十四年》楊公谷亮的兩部傳記,在古代都被稱為“失土之王”,但文字不清;而左的沒有傳記。宋代、孫玨把“郭公”誤認為“郭武”,指的是金代二年公借危滅郭。其次,見《樂府廣體邯鄲郭公閣》,其序為“北齊以高威為主,雅善傀儡,名曰郭公,時人奏《郭公閣》,必大敗,而果營邯鄲,高與郭盛相近,宛若歌”等等。總之,郭公之死,國家之亡;或輕信他人,或看起來像個傀儡,都是君主建設國家、繁榮國家的罪惡。“好”,要擅長它做的事情;“惡”,恨它是什麽惡。“有”字在詩中是不可解的,懷疑被視為“無”,意思是善其所為,惡其所不為,即以德代刑,那是懦弱的善良,會有奸詐的瘋狂而亡國的禍害。

全詩第五段以提問和回答的方式闡釋了日食詩的創作意圖。自古以來,人們就有重視日食的思想,認為日食和月食相比並不是什麽大災難。《五行史》引用詩傳說:“月蝕很常見,甚至比月蝕還常見,但月蝕不吉,不福。”所以《春秋》有日食記錄但無月食。詩人批判因循守舊,反對將唐朝與衰落的周朝相提並論,表達了對唐朝帝國的肯定和自信。他希望最高統治者以日食為戒,懲與德並重,政治清明。詩的最後寫道:“妳在天上把眼睛看完了,就要照遍大地,何況是瞎子。”與開口相對應,結構緊密完整。

至於這首詩的藝術特色,這裏只說兩點。壹是散文寫作。全詩集敘述、描寫、抒情、議論於壹體(第二、三、五段甚至有議論色彩太濃的缺點),句式采用三、四、五、七言,並夾雜文言和口語;文筆開放自由,但層次有序,章法可觀。二是詭異危險的風格。全詩雖然表現了楚辭以來的共同思想感情,但其具體構思和意象塑造卻獨具匠心。這不是楚辭的華麗、狂妄、悲涼,而是壹種充滿怨恨和陌生的詭異、危險、咄咄逼人的趨勢。兩者都反映了朝鮮詩歌的異同。詩歌難讀,但也可讀(這與當時“元與白體”的流行不同)。從思想到藝術都是有代表性的政治諷刺詩,長詩短小難攻。在了解歷史背景和相關天文知識的基礎上,讀者應該對這其中的妙處有更多的理解。

'

因為《月蝕詩》篇幅長,難懂,脫離了今天人們的閱讀習慣,所以人們引用古詩,作短詩,來填補這部宏觀巨著的註解。

趙的明月輪,喚出古詩,賦予月亮以月食,美得驚心動魄,照膽鏡千古,被妖魔鬼怪吞食。黑暗邪惡,食月蟾精,逆天,蝕萬裏明。我愛白,桂樹何團團,我愛瑤臺京,飛在青雲。光潔如鏡,禽獸汙穢。萬裏光芒怎麽會被壹個小醜欺負?天堂裏總有路,所以妖魔鬼怪不容易改變。幹坤有義,不要讓妖怪玩。妳是邪惡的,恨不得吸妳的骨髓,剝妳的皮,祈求神靈,祈求上帝的旨意,讓妳永生不死。在《最後的聯系》中等待明月之後,我依然祭奠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