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本名紀昀,生於雍正二年(1724),比乾隆小13歲。
乾隆十九年,365,438+0歲的紀曉嵐進入國子監,成為書法家(庶吉士),開始了接下來幾十年的官場生涯。
官場生涯,到死都沒做到。
乾隆三十三年,朝廷終於記住了在朝鮮做了十幾年書法家的紀曉嵐,準備派他去貴州都勻當知府,也算是給紀曉嵐學習。但乾隆認為紀曉嵐只是壹個“學識超群”的儒生,不適合做地方官,就封了紀曉嵐的四級爵位,留在身邊做自己的禦用秀才。
受到皇帝特殊對待的紀曉嵐,本應兢兢業業、小心翼翼地侍奉主人,卻因卷入貪腐案件而被流放到新疆。原來,紀曉嵐的親家盧建增,兩個淮鹽官員,被舉報貪汙腐敗。紀曉嵐得知消息後,連夜將壹個裝有鹽和茶葉的空信封送到陸家,偷偷傳遞“鹽案虧空被查封”的消息。沒想到,劉統勛主管這個貪腐案。紀曉嵐的詭計立刻被識破,於是他被判有罪,流放到千裏之外的烏市。
乾隆三十六年,在新疆呆了三年的紀曉嵐“出獄”。巧合的是,紀曉嵐回京不久,正好趕上甘龍的熱河之旅。紀曉嵐立即寫了壹首以全體臣服於圖胡特為主題的詩,吹捧甘龍這才得以重返官場。
乾隆三十九年,乾隆任命、劉為主編,負責編纂《四庫全書》,而《四庫全書》的編纂是最重要的歷史貢獻。
自從成為《四庫全書》的主編,紀曉嵐的仕途越來越順暢。五年間,從國子監進士,壹路升到太子詹,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但在乾隆眼裏,紀曉嵐仍然只是壹個工具人。
有壹次,紀曉嵐為他的好朋友甘龍求情。甘龍勃然大怒,說:“我以為妳擅長文學,這才讓妳擔任《四庫全書》的主編。其實妳只是像妓女壹樣被養大,妳還敢在這裏談國事!”在乾隆看來,紀曉嵐不過是個儒生,可以在寫書、編史方面有所作為,不足以被重視。直到乾隆去世,紀曉嵐都沒有成為大學士,也沒有進入軍部做軍務尚書。
“我覺得妳的文筆還是很優秀的,所以帶了禦史庫書,但我只提倡優秀,儲存起來。妳怎敢談論國家大事?”乾隆皇帝說過的壹句話,足以看出他們之間的關系。
協辦的大學同學,年級從壹年級起,也算高官了。“立場得到了尊重。”然而,文學出身的紀曉嵐在乾隆眼中是怎樣的呢?
只是崇尚優秀!只是點綴乾隆文化繁榮的玩物。
乾隆皇帝視臣如糞土,這就是封建時代君臣關系的真實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