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誰有“從自己的道路上學習”的翻譯?

誰有“從自己的道路上學習”的翻譯?

齊景公向孔子詢問政治。子曰:“君當如君,臣當如臣,父當如父,子當如子。”齊景公說,“太棒了!如果妳不像君主,不像大臣,不像父親,不像兒子,即使食物很多,我也能吃嗎?”

魯茲說,魏軍把他的兒子當作政治家看待。孔子說,兒子將是Xi賢,他的名字肯定是正確的。魯茲說,有壹個道理。兒子迂腐,他是對的。子曰,有野道理。君子不自知。如果他填補了空白,他的名字是不對的,他的話是不對的。如果他不這樣做,他就不會成功。如果他沒有,他不會高興的..

魯茲對孔子說:“如果魏王等妳來治理國家,妳先做什麽?”子曰:“必是改名不當!”魯茲說,“妳這麽迂腐嗎?憑什麽要糾正妳的名分?”子曰:“汝何能如此魯莽!紳士通常對他不理解的事情持保留態度。不會講邏輯,就做不好事情。不能把事情做好,國家的禮樂體系就無法建立。如果不能建立國家禮樂制度,懲罰就不公平;如果懲罰不公,人民就會不知所措,不知所措。所以君子壹定要用壹個有道理,有道理,壹定會管用的詞。君子不可不慎於措詞。”

問公壹句話,可以興邦。有很多事情。孔子不能幾個字。人們說這對妳來說很難。妳當部長不容易。如果妳知道這對妳來說很難,妳幾乎可以壹言不發地繁榮國家。妳不能是幾句話。孔子不能幾個字。人們說妳很難成為國王。說出來就行,不要違背。

丁公問:“有沒有壹句話就能讓國家富強的事?”孔子回答說:“說話不能這麽簡單機械。有人說,‘君之難,臣之不易。’知道做君主難,壹句話就能讓國家昌盛嗎?孔子回答說:“說話不能這麽簡單機械。“說錯了壹句話,沒人敢反抗,壹句話不靠近就能使國家滅亡嗎?”

孔子說,君子說起來容易,說起來難。妳不說,別人就很容易說。不說出來,很容易讓人有所準備。(《論語·魯茲》)

受訪者:易靈池-花探11級6-3 18:38

魯茲片石三

這段引文

本文* * *共30章,其中名句有:“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無所作為”;“欲速則不達”;“父即子,子即父”;“畢恭畢敬地生活,畢恭畢敬地執事,對人忠誠”;“言必信,行必有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這篇文章包含了廣泛的內容,包括如何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教育思想,個人的道德修養和人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原文

魯茲問及政治。孔子說:“先工作(1)。”請受益(2)。說:“永不厭倦(3)。”

給…作註解

(1)工作第壹:第壹,引導引領,也就是教育。指的是人。走在普通人的前面,讓他們勤勞。

(2)利益:請求補充壹些。

(3)不知疲倦:不疲倦,不松懈。

翻譯

魯茲問如何管理政治事務。孔子說:“走在老百姓前面,讓他們勤勞。”魯茲要求多說壹點。子曰:“不可懈怠。”

原文

13.2仲宮被姬殺,問政。子曰:“先有師(1),赦小而揚才。”他說:“妳怎麽知道壹個有才華的人,怎麽去做?”他說,“如妳所知。我不知道,人們放棄了(2)?”

給…作註解

(1)尤司:古代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員。

(2)朱:壹詞的諧音。

翻譯

仲宮成了紀家的家臣,問如何管理政事。子曰:“其壹,訓導管具體事務的官員,讓其各司其職,寬免其小錯,選拔人才上崗。”鐘公又問:“妳怎麽知道自己是人才,選拔他們呢?”子曰:“擇知之才,而至於不知者,他人豈會埋沒之?”

原文

13.3魯茲說:“魏軍(1)把兒子當政治家,兒子就先拿Xi (2)怎麽樣?”子曰:“汝亦須正名③!”魯茲說,“是的,我是,而且我是迂腐的④!齊鄭起?”子曰:“是,是!紳士對他來說是陌生的,Gaique也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事不順。字不通順,樂不昌盛。樂不昌,刑不上。(6)懲罰不成功,百姓無所適從。所以,君子之名必須言,言必可行。君子無話可說(7)。”

給…作註解

(1)魏軍:公,字莫,之孫。他的父親蒯欽被驅逐出衛靈公。衛靈公死後,蒯默繼承了王位。蒯欽想回國爭奪皇位,被蒯墨拒絕了。在這裏,孔子就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嘿:聲音?還有,什麽。

(3)正名:即正名。

(4)迂腐:迂腐。

(5)缺:同“缺”,有懷疑的意思。

(6)中文:zhòng,proper。

(7)茍:茍,壹般般。

翻譯

魯茲對孔子說:“魏王要妳治理國家。妳打算先做什麽?”子曰:“首先要正名。”魯茲說,“有人這樣做過嗎?妳所想的不合時宜。這名字怎麽正確?”子曰:“鐘繇真無禮。紳士總是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持懷疑態度。名分不正,說話就不講理,說話不講理,事情就不做。事不可為,禮樂不可興。如果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恰當。如果懲罰不適當,人民將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壹定要定名分,壹定要能說清楚,而且壹定能行。君子從來不隨隨便便對待自己的言行。”

評論和分析

以上三章提到的中心問題是如何從政。前兩章說政治家應該樹立榜樣。要求人民做什麽,政治家首先要告訴人民,讓人民了解國家政策,也就是孔子說的引導人民。但這三章中最重要的問題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禮”思想的組成部分。正名的具體內容是“君君、大臣、父親、兒子”。只有“正名”,才能做到“暢所欲言”,接下來的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原文

樊遲請學農作物。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做苗圃(1)。嶽:“我不如舊圃。”離開樊遲。子曰:“小人徐帆!妳出好禮,百姓不敢不敬,妳出好義,百姓不敢拒絕;誠信,則人不敢不愛(2)。夫若如此,則四方之人(三)懷子而至,如何用莊稼?”

給…作註解

(1)苗圃:音p化身,菜地,延伸到種菜。

(2)情感:情緒,親情。真心對待。

(3)嘿:qi ǐ ng的聲音,提著嬰兒的籃子。

翻譯

樊遲問孔子如何種植莊稼。子曰:“吾不如老農。”樊遲問如何種植蔬菜。子曰:“我不如壹個老菜農。”樊遲退出後,孔子說:“樊遲真是壹個惡棍。只要上級重視禮,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只要上級重視大義,百姓就不敢違抗;只要上面的人重視信,沒有真相人民就不敢對妳怎麽樣。如果這樣做了,世界各地的人都會背著孩子來。哪裏有必要自己種莊稼?”

評論和分析

孔子粗暴地指責想學習如何種植莊稼和蔬菜的樊遲是壹個惡棍,這清楚地表明了他的教育思想。在他看來,身居高位的人哪裏需要學習種莊稼、種菜,講究禮義信義就夠了。他培養學生將來不是種莊稼和蔬菜,而是從政做官。在孔子時代,畢竟只有少數人接受教育,勞動者只要體力充沛就可以從事農業生產,而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統治知識分子。所以孔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勞動者。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比較合理的。

原文

13.5孔子說:“誦詩三百首,教之為政,而不達(1);使它四面八方,而不僅僅是為了②。盡管

許多,也是Xi③嗎?"

給…作註解

(1)達:通達。這意味著妳可以使用它。

(2)專題回答:獨立回答。

(3)搭配:使用。

翻譯

孔子說:“背熟三百首詩,讓他處理政務,他卻什麽都不會;讓他做外交使節,不能獨立談判;背很多有什麽用?"

評論和分析

詩歌也是孔子教學生的主要內容之壹。他教學生背詩,不僅僅是背詩,而是應用詩的思想來指導政治活動。儒家不提倡死記硬背和做書呆子,而是要把所學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去。

原文

13.6孔子說:“他為人正直,無令而行;他的身體不對,雖然他不服從。”

/翻譯B& gt;

孔子說:“即使妳不發布命令,人民也會去做,但如果妳不發布命令,人民就不會服從。”

原文

13.7孔子曰:“魯威之政也,兄弟也。”

翻譯

子曰:“魯、魏之政,如兄弟之政也。”

評論和分析

魯是的封地,魏是康舒的封地,和康舒是兄弟。當時兩國的政局有些相似。所以孔子說魯國和魏國的國家大事就像兄弟壹樣。

原文

13.8魏紫公子經(1):“好臥室(2)。壹開始我說‘如果(3)和(4)結合’。他很少說,“結束了。”當妳富有時,妳說,‘如果妳漂亮的話。’"

給…作註解

(1)魏公子敬:大夫,名叫,是的兒子。

(2)生活好:擅長管理經濟,居家過日子。

(3)茍:差不多。

(4)接近:足夠。

翻譯

孔子這樣評價衛國的兒子靖:“他善於管理經濟,在家裏管錢。起初,他說,“差不多夠了。”“再多壹點,”他說,“就快完成了。他說,再多壹點,“幾乎完美”。"

原文

13.9子,傅(1)。子曰:“真可惜!”尤然說:“這有什麽意義?”曰:“富。”他說:“既然有錢,何必呢?”說:“教它。”

給…作註解

(1)仆人:開車。

(2)蜀:眾多,這裏指人口眾多。

翻譯

孔子去衛國時,尤然為他開車。孔子說:“人口多啊!”尤然說,“人口已經足夠了。我們還應該做什麽?”子曰:“使其富。”尤然說:“等妳有錢了,妳會做什麽?”孔子說:“教育他們。”

評論和分析

在這壹章中,孔子提出了“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後教”。這是正確的。但這並不是說人家有錢卻沒人教。在孔子的觀念中,教育人民始終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所以,在這裏,我們必須註意深刻理解孔子的本意。

原文

13 10孔子說:“如果妳對我有用,只需要壹個月,三年就能成功。”

翻譯

子曰:“有人用我治國,壹年就成功,三年就見效。”

原文

13 11孔子說:“善人可以為國百年,但也可以打勝仗,殺殘廢。真心也是壹個字!”

翻譯

子曰:“善人治國百年,殘暴可除,刑殺可廢。沒錯!”

評論和分析

孔子說,壹個好人需要壹百年的時間去“勝殺”,達到他的理想狀態。其實從這句話的本義來看,好人實行的是“德治”,但也不排除必要的懲罰手段。這在現實政治活動中不是可有可無的。

原文

13 12孔子說:“有君必亡。”

翻譯

子曰:“君若起,三十年而實現仁政。”

評論和分析

上壹章孔子說,好人的德治需要壹百年才能達到他的理想境界。在這壹章中,他還說,壹個國王治理國家需要30年才能實現仁政。同樣,在國王實現仁政之前的30年,也不能排除刑殺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原文

13 13孔子說:“如果妳是誠實的,政治上有什麽意義呢?”不能對,像個對的人?"

翻譯

孔子說:“如果妳改正自己的行為,管理政治事務有什麽困難?”?如果妳不能改正自己的行為,妳怎麽能讓別人改正呢?"

評論和分析

正所謂“先正己”。這是孔子在這壹章裏說的。孔子把“廉”作為為官從政的壹個重要方面,具有深刻的思想價值。

原文

13 14冉子退朝。子曰:“言和也?”對:“有政治。”子曰:“何事?如果有政府,雖然不是我的,我也會聽。”

翻譯

冉求從朝鮮回來時,孔子說:“妳為什麽回來得這麽晚?”冉求道:“有政事。”子曰:“豈只是壹般之事?若有政事,雖君不用我,我必知。”

原文

13 15丁公問:“什麽東西壹個字就能興國?”子曰:“言不可為也。人們說,‘君之難,臣之不易。’如果妳知道做君主很難,妳不是幾乎壹句話就亨通了嗎?”嶽:“壹句話喪國的理由是什麽?孔子對他說:“言不可為而為之。人家的話是說,‘不樂則為王。唯妳所言,不違。如果是好的,不反對,那不是很好嗎?做得不好不違反,不就壹句話差點丟了國嗎?"

翻譯

丁公問,“壹句話可以使國家富強。有這種事嗎?”孔子回答:“不可能有這樣的文字,但有與之相近的文字。”有人說,‘君之難,臣之不易。’如果妳知道當國王的難處,這不就接近壹句能讓國家昌盛的話了嗎?”丁公又問:“壹句話就能導致亡國。有這種事嗎?"孔子回答說:"不可能有這樣的話,但幾乎有這樣的話。“有人曾經說過,‘我做君主沒什麽好高興的。我高興的是沒有人敢違背我說的話。如果妳是對的,沒有人不服從妳,那不是很好嗎?如果說錯了,沒人不服從,那不是接近壹句可以亡國的話了嗎?”

評論和分析

孔子實際上對魯的問題給予了肯定的回答。他建議丁公應該仁慈有禮,不要因為沒有人敢違抗君主的話而感到高興。這是值得註意的。作為上級統治者,壹個想法或壹句話不當,就可能導致亡國滅世的結局。

原文

葉公問及政治。子曰:“近者樂,遠者來。”

翻譯

葉公問孔子如何管理政治事務。孔子說:“使近處的人快樂,使遠處的人加入我們。”

原13.17夏紫屠戮巨富(1)問政。子曰:“欲速則不達。欲速則不達,但見小利不能成大事。”

給…作註解

(1)居的父親:居,魯國的壹個城市,在今天的山東省莒縣。

翻譯

居的父親是的經理,他問孔子如何處理政治事務。子曰:“不可急功近利,不可貪小利。求快達不到目的,貪小利成不了大事。”

評論和分析

“欲速則不達”貫穿了辯證思想,即站立的事物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孔子要求夏紫在政治上不要急功近利,否則達不到目的;不要貪圖小利,否則做不了大事。

原文

13 18葉龔宇孔子曰:“吾黨(1)有直弓(2),其父忙羊(3),其子為見證者(4)。”子曰:“我黨之直,其異者,父為子,子為父,直在其中。”

給…作註解

(1)黨:農村黨,古代以五百戶為壹黨。

(2)直涼亭:正直的人。

(3)憤怒的羊:偷羊。

(4)證書:報告。

翻譯

葉公對孔子說:“我的家鄉有壹個正直的人。他父親偷了別人的羊,他就告發他父親。”孔子說:“我家鄉的正直人和妳說的正直人不壹樣:父為子藏,子為父藏。”正直是其中之壹。"

評論和分析

孔子認為“父為隱子,子為隱父”是“直”字。似乎他把道德的完整性歸入了“孝”和“恩”的範疇,壹切都要服從“禮”的規定。這在今天當然應該被拋棄。

原文

問任。子曰:“在家恭敬,敬執事,忠人。雖毀,不可棄。”

翻譯

樊遲問什麽是仁。孔子說:“平時在家安分守己,做事認真,對人忠誠誠懇。即使到了義帝之地,也不能棄之。”

評論和分析

孔子在這裏對“仁”的解釋是建立在“敬”、“敬”、“忠”三德的基礎上的。在家恭敬有禮,是為了滿足孝順的道德要求;認真謹慎,是符合“禮”的要求;對人忠誠老實,才是仁的本色。

原文

13.20子貢問:“何如斯(1)是個怎樣的學者?”子曰:“做壹件事是可恥的,這樣才能做到四面八方,才能說是讀書人。”嶽:“敢問第二。”嶽:“宗族稱孝,鄉黨稱弟。”

“敢問第二。”他說:“妳必須信守諾言,妳的行為會有結果的。(2)但是(3)多麽卑鄙的人啊!打壓也可以第二次。”他說,“今天的政治家呢?”子曰:“嘿!打仗的人④,什麽才夠?”

給…作註解

(1)石:石是周朝貴族中地位最低的。從此,士成為古代社會對知識分子的統稱。

(2)果:果斷堅決。

(3)磧:音kēng,擬聲詞,敲石頭的聲音。像石頭壹樣堅硬。

(4)打架的人:爇、音shāo、竹,容量為每鬥兩升。比喻度量狹窄的人。

翻譯

子貢問:“我怎樣才能稱得上學者?”孔子說:“我做事有廉恥之心,出國完成君主賦予的使命,才能稱之為秀才。”子貢道:“那劣等的呢?”子曰:“族中人誇他孝順父母,村中人說他敬兄。”子貢又問:“請問,又是誰在等?”孔子說:“當妳說妳會做的時候,妳必須堅持到底,堅持自己的意見,不管對錯。那是壹個惡棍。但也可以說又是壹等出租車。”子貢說:“妳覺得現在的統治者怎麽樣?”子曰:“唉!這些能力小的人哪裏能數得過來?”

評論和分析

孔子概念中的“士”,首先是壹個有廉恥之心,不辱君命,能承擔壹定國家使命的人。其次,孝敬父母,服從兄弟的人。再次,是“言出必行”的人。至於現在的政客,他認為都是資歷狹窄的人,根本不是學者。他培養出來的是具備前兩種品質的“學者”。

原文

13.21孔子說:“不可去中行(1),而必氣其(2)!狂者進取,驕者無為。”

給…作註解

(1)中國銀行:行為符合中庸。

(2)易:聲音巨安,生硬,做錯事。

翻譯

孔子說:“我找不到壹個奉行中庸之道的人來和他交往,所以我只能和瘋狂的人、頑固的人交往。”瘋狂的人敢於做事情,固執的人拒絕做壹些事情。"

評論和分析

“瘋狂”和“固執”是兩種截然相反的品質。壹是莽撞,進取,好鬥;壹種是退縮,不敢行動。孔子認為,中行既不偏不狂,也不偏。人的氣質、風格、德行都不偏向任何壹個方面,對立的兩面要互相包容,互相補充,這樣才符合中庸的思想。

原文

孔子13年6月22日說:“南方人有壹句話:‘沒有恒心的人,當不了巫醫(1)。“傅山!”“不要德行不變,或以此為恥。”(2)孔子說:不占就夠了(3)。"

給…作註解

(1)巫醫:用占蔔來治病的人。

(2)不以德為恒,或以德為恥:這兩句話引自《易經恒卦義辭》。

(3)占:占蔔。

翻譯

子曰:“南方有言:‘無恒心,不可為巫醫。’這句話真好!”“人不能長久保持德行,難免要蒙受恥辱。"孔子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沒有毅力的人)不需要占蔔。"

評論和分析

在這壹章裏,孔子講了兩層意思:第壹,人要成就事業,必須有恒心。第二,人必須長期保持德行,否則可能會蒙受羞辱。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學生的警示。

原文

13.23孔子說:“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給…作註解

(1)和:不同事物的和諧配合稱為和諧,各方面互不相同。

(2)相似性:當相同的事物與人相加或相混淆時,稱為雷同。各方面都壹模壹樣。

翻譯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謀,小人只求完全壹致而不協調。”

評論和分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不和。”君子可以和周圍的人保持和諧的關系,但在處理任何事情的時候壹定要獨立於自己的大腦思考,絕不想壹味的附和別人。但小人沒有自己的主見,只想和別人完全壹致,不講原則,卻無法和別人保持和諧友好的關系。這是在與人打交道。其實在所有問題上,往往都能體現出“和而不同”和“和而不同”的區別。“和而不同”顯示了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原文

13.24子貢問:“鄉下人都好,那又怎樣?”子曰:“無計可施。”“村民都是邪惡的,那又怎麽樣?”子曰:“無計可施。不如鄉親們的好,壞的就是惡。”

翻譯

子貢問孔子:“鄉裏人都喜歡他,都誇他。這個人呢?”子曰:“此不壹定。”子貢又問孔子:“全鎮人都恨他,都恨他。這個人呢?”子曰:“此也不定。最好的人是全鎮的好人都喜歡他,全鎮的壞人都討厭他。”

評論和分析

正確評價壹個人並不容易。但是孔子在這裏把握了壹個原則,就是不應該以所有人的好惡為標準,而應該以善惡為標準。聽取所有人的意見是妥當的,也是判斷壹個人優劣的依據之壹,但絕不是唯壹的依據。他的思想對於我們今天區分好人壞人有著重要的意義。

原文

13.25孔子曰:“君子易(1)而難說(2)。不說就不說;及使人也,器③。反派說點難的很容易。雖然不礙事,但也說了;也讓人想做好準備。”

給…作註解

(1)容易:容易與人相處。

(2)難說:很難贏得他的喜悅。

(3)裝置:量使用。

翻譯

子曰:“為君子做事易,為君子取樂難。”。如果他不走正道取悅他,他不會喜歡。然而,當他使用人時,他總是根據他們的能力使用人;為小人賣命很難,贏得他的歡喜卻很容易。不走正道贏得他的好感,就會得到他的好感。但是他用人的時候,就是在要求完美。"

評論和分析

在這壹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和小人的另壹個區別。這壹點也很重要。作為壹個君子,他不會對人百般挑剔,也不會輕易表現出自己的喜好,但是在選擇人才的時候,往往能夠做到量力而行,不求完美。但是小人就不壹樣了。在現實社會中,君子鳳毛麟角,而這樣的小人卻屢見不鮮。

原文

13.26孔子說:“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翻譯

子曰:“君子靜而不躁,小人驕而不躁。”

原文

13.27孔子說:“剛毅木訥愚鈍,近於仁。”

翻譯

孔子說:“剛強、勇敢、淳樸、謹慎,這四種品質接近仁。”

評論和分析

孔子把“仁”和人的淳樸氣質歸為壹類。這裏首先要做到剛毅果斷,其次要做到言行謹慎,這樣才接近仁的最高境界。這個命題完全符合孔子的壹貫思想。

原文

13.28魯茲問:“這是個什麽樣的人?”子曰:“慎思(1),易易(2)可謂學者。朋友是熱切的,兄弟是依依的。”

給…作註解

(1)席:音為s:鼓勵、催促、真誠。

(2)伊伊:伊尹,外表和藹可親,親切聽話。

翻譯

魯茲問孔子:“我怎樣才能被稱為學者?”子曰:“互助、監督、激勵、和諧,可視為士也。朋友之間互相督促鼓勵,兄弟之間和睦相處。”

原文

13.29孔子說:“壹個好人可以教百姓七年,他是可以調和的。”

翻譯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送其當兵打仗。”

原文

13.30孔子說:“不教百姓打仗,就是棄民。”

翻譯

子曰:“不先訓民以戰,謂之棄民。”

評論和分析

本章和上壹章都談到了教人打仗的問題,從中可以看出孔子並不是完全反對用軍事手段來解決壹些問題。他主張訓練人民,或者拋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