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從古代甲骨文到印刷體字母的過程

從古代甲骨文到印刷體字母的過程

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古今小官造草房。

漢字的演變過程:

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甲骨文:寫於商代(公元前1400年)。這些文字被稱為甲骨文,因為它們被刻在動物的骨頭或龜甲上。字是用刀刻出來的,所以又叫“文琪”、“七刻”。字的內容,除少數筆記外,大多屬於當時王公蔔筮的記載,所以又稱為“甲骨文”或“蔔筮字”。

金文:

在古代,銅被稱為金,所以人們把青銅器上的銘文稱為金文。青銅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燦爛的青銅文化。青銅器大致可分為十余類,主要有食器、酒器和水器。

從西周中期開始,青銅器上就出現了大小不壹的編鐘,是祭祀和宴飲的主要禮器。青銅器中的鼎多作為烹畜祭天、祭祖的禮器,後來鐘鼎成為國家權力的象征。因為鐘和鼎是青銅器中重要的禮器,青銅器銘文也叫鐘鼎文。

小篆:“篆”是小篆和大篆的結合。因為習慣上稱篆書為大篆,後人往往專稱“篆書”。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而成的字體,起源於戰國末期的秦國,盛行於秦朝和西漢初年。戰國時期,各國分家,各國的文字並不統壹,字體也相當復雜。於是秦始皇用秦文字統壹了天下文字,廢除了六國各種與秦文字不同的形體,省略、刪除了秦的原文字,同時從民間文字中吸收了壹些簡化的、流行的字體並加以規範,形成了壹種新的字體——小篆。

隸書:小篆雖然是比較工整的長方形,結構也是由整齊劃壹的圓線條組成,但是寫起來相當不方便,字體也比較復雜。由於種種缺點,民間迅速出現了壹種新的字體,小篆端莊工整、圓潤彎曲的線條,用方折書寫。這種字體據說在當時的下層官員、工匠和奴隸中很流行,所以被稱為“隸書”。到了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體,中國文字發展史脫離了古文字階段,進入隸書階段。漢代以後,小篆成為壹種主要用於雕刻印章和青銅器銘文的古代字體。隸書的形成,把跟隨物體形狀的文字,變成了壹些直筆畫組成的簡體字,大大提高了書寫速度。

楷體:

從字體結構上看,楷書與隸書相似,但改變了隸書筆畫的書寫方式,由平面隸書變為基本方形的楷書,稱為“方塊字”。楷書又叫隸書、真跡,可見楷書是供人學習和使用的楷書。最早的楷書家是東漢末年的鐘繇。在他的傳世作品中,隸書的筆法仍有所保留。楷書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多次變化,隋唐以後才基本定型。楷書定稿後,在筆畫和結構上相當精致和嚴謹,如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