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滑坡和泥石流到底是什麽?
1.滑坡是指在河流沖刷、降雨、地震、人工削坡等因素的影響下,土層或巖層整體或分散滑下邊坡的現象。山體滑坡又叫地滑,在群眾中也有“走山”、“崩山”、“削山”等俗稱。
2.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潰壩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表水的作用下,山谷或山坡上帶有大量泥、沙、石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俗稱“走蛟”、“龍”、“龍”。
滑坡和泥石流有什麽特點?
滑坡以順坡“滑”為特征,泥石流以順溝“流”為特征。無論是“滑”還是“流”,都是物質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到低的運動形式。因此,“滑”和“流”的速度受地形坡度的制約,即地形坡度較緩時,滑坡、泥石流的運動速度較慢;當地形坡度較陡時,滑坡和泥石流的運動速度較快。
如何識別滑坡和泥石流?-事情發生前就有征兆!
滑坡、泥石流雖然是突發性的、破壞力極強的災害,但往往有壹些前兆可以幫助我們判斷災害是否發生,從而采取快速正確的自救方法。
至於泥石流是否發生,除了根據當地降雨量來估計泥石流發生的可能性外,還可以通過壹些特殊現象來判斷:如果河(溝)床正常流水突然停止或洪水突然加大,柴草樹木較多,則可以確認該河(溝)上遊已形成泥石流;如果妳聽到火車的轟鳴聲或低沈的雷聲從深谷或溝渠中傳來,妳應該假設泥石流正在形成,此時必須迅速離開危險區域。此外,山谷深處漆黑的天空,伴有轟鳴聲或輕微的震動,表明山谷上遊發生了泥石流。
壹般來說,滑坡的前兆是:滑坡前緣坡腳泉水復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幹涸,井水位突變等類似異常現象;滑坡體中部和前方出現橫向和縱向徑向裂縫,表明已進入臨滑狀態;滑坡前緣坡腳處的土壤出現隆起現象,並伴有巖石破裂或被剪切擠壓的聲音。
防患於未然才是關鍵!
(壹)滑坡鑒定依據
1.地貌基礎:當斜坡上出現圓背椅、馬蹄形地貌或多級異常橋臺時,其形狀明顯與周圍斜坡不協調;斜坡上部有窪地,下部坡腳伸入河床的深度大於兩側;兩個山谷的源頭轉向,在斜坡的上部匯合;上述地貌表明,這些地區可能發生過山體滑坡。斜坡上有明顯的裂縫,近期有所加長加寬;坡上的房子開裂傾斜;坡腳有擠土現象,經常塌方;上述地貌可能是滑坡形成的基礎。
2.地層依據:發生過滑坡的地區,其巖層或土壤的類型和產狀往往與周圍的非滑坡明顯不同。與非滑動邊坡相比,滑動巖層或土體通常序列雜亂,結構松散。
3.地下水依據:滑坡會破壞原有邊坡含水層的統壹性,導致地下水流動路徑和排泄位置的改變。當發現局部邊坡與泉點和滲流帶在整個邊坡上的分布不協調,短時間內多處泉水或原始泉水突然幹涸時,可結合其他證據判斷是否有滑坡形成。
4.植被基礎:坡面樹木交錯,壹般是坡面經歷過劇烈滑動的表現;在坡面上,樹木的樹幹向下彎曲,樹幹上部保持垂直生長,壹般是坡面長時間緩慢滑動的結果。
(2)泥石流溝的識別依據
1.物源:壹定量的松散土石方必須參與泥石流的形成。因此,山谷兩側有大量破碎、疏散的物質,山谷兩側山體滑坡、崩塌明顯,植被不發達。水土流失和坡面侵蝕強烈的河谷易發生泥石流。
2.地形地貌基礎:在能夠大量蓄水並保持較高水流速度的山谷中,可以容納和搬運大量的土和石塊。山谷上遊三面環山,山坡陡峭。谷區的平面形狀有漏鬥形、勺形和葉狀。河谷中遊狹窄,下遊沖溝開闊,河谷上下遊高差300多米,河谷兩側坡度25度以上,有利於泥石流的形成。
3.水源基礎:水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動力條件。局部暴雨多發區、有潰壩危險的水庫、塘壩下遊、冰雪季節性融化區有條件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流水,有利於泥石流的形成。其中,局部暴雨多發區泥石流發生頻率最高。
如果壹條溝在物質來源、地形地貌、水源等方面都有利於泥石流的形成,那它壹定是泥石流溝。而泥石流發生的頻率、規模和粘性會隨著上述因素而變化。發生過泥石流的溝壑,未來仍有危險。
如何預防山體滑坡和泥石流?
為了避免山體滑坡,在山體滑坡多發季節,要註意收聽當地的天氣預報和地質災害預警信息,不要在暴雨或雨天後進入山區山谷。雨季不要在陡坡和危巖突出的地方避雨行走,不要攀爬危巖。
在滑坡上時,應轉移到兩側穩定地帶等安全地帶,不允許在滑坡上跑上跑下。當妳在滑坡或遇到高速滑坡時,可以找壹個有緩坡的開闊地方停留,但壹定不要太靠近房屋、圍欄、電線桿等。
項目選址盡量避開災害多發區。工程設計和施工中應註意避免開挖、棄土和排水誘發滑坡。
如果突然遇到泥石流,不要驚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避險,尋求救援:在山谷中遇到暴雨或暴雨,應迅速轉移到高處,不要躲避或停留在低窪的山谷或陡坡下。發現泥石流時,不要順著溝往上遊或下遊跑,要往兩邊的斜坡跑。千萬不要穿越泥石流。
泥石流發生前已經撤離危險區的群眾,暴雨停止後不要急於返回原地,要等待壹段時間。
特別值得壹提的是,在泥石流多發的季節(如夏季),不要去泥石流多發的地區。如果去,要提前了解地形,安排好撤離路線。在野外露營時,應選擇地勢平坦的高地作為營地,不要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溝渠底部紮營。
雖然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在山區不可避免,但采取積極的防禦措施可以減輕其危害。
希望大家看完以上內容多壹些危機意識和安全意識,也希望大家能安全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