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公元前5565438年9月28日出生於山東曲阜。
“天不生仲尼,長夜漫漫”,可見孔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孔子誕生前十四年,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生。早些年,大約公元前600年,道教創始人老子誕生。
儒釋道三大創始人,* * *開啟了人類歷史上的“軸心時代”。同時,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亞歷山大開啟了古希臘文明的大門。
就人類的智力而言,起點就是頂峰。
1.吸取過去的教訓,在未來取得成功
兩千多年前中國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給我們留下了什麽樣的寶貴遺產?
北宋大學者張衡渠說:
“為天地造壹顆心,為陌生人造壹種生活,
為了過去和未來,為了永恒的和平。"
我們說,“從過去吸取教訓”。什麽是“前車之鑒”?中國文化的知識壹直沒有中斷,為什麽變成了“絕學”?千百年過去了,古代聖賢留下的四書五經、道德經、諸子百家經典,壹直保存、珍藏至今,卻沒有丟失。為什麽我們還要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其實被打斷的不是聖賢之言,而是聖賢之心。古代聖賢的話壹直流傳,但很少有人實踐聖賢之學,使得聖賢之學成為“絕學”。
誠如陽明先生所言:“三代衰,王道亡而霸蜀昌,孔孟不在,聖人灰暗而異端。”老師不再以此為教,學者不再以此為學。"
隨著孔孟的逝去,聖賢之學逐漸被功利之學所取代,孔孟之道逐漸成為絕學。聖人之學成為了後世的談資,孔子這樣的聖人也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歷史人物和傳說。
中國文化的正統如何延續?
所幸的是,古代聖人孔子早就預言過,人是可以傳播道教的,而不是道教。
2000年,孔子去世後,又壹位儒家聖人走上了歷史舞臺。
2.孔子永遠的知音
他就是王陽明先生,明朝大學者,生於1472。
陽明先生是明代壹等人物,不僅是文學家、書法家,還是軍事家、思想家、哲學家,偉大的教育家。作為壹個貴族家庭的兒子,他能夠治理國家,他能夠用武術來保衛國家。他壹生立下四大赫赫戰功,救明朝於危難,救百姓於戰亂。
最重要的是,陽明先生有壹顆“追隨絕學”的聖人之心。
在給弟子聶豹聶文薇的壹封信中,他寫道:“在過去,孔子被認為是壹個奉承者,壹個嘲笑者,壹個他的世俗化的破壞者,壹個不尊重他的禮儀的人,壹個他的‘東山’的嘲笑者,壹個憤世嫉俗者和壹個殺人犯。”
陽明先生三言兩語,描述了孔子在當時世界上的真實情況。
孔子自己說:“人以為以禮待人,是奉承。”。當時人們看到孔子忠於君主,盡到了臣子的職責,就認為他是壹個奉承君主的人。這樣的品種,類似於對聖人的誤解和詆毀,數不勝數,層出不窮。
“那時候不相信大師的,也就十個兩三個?”
陽明先生如此感嘆!不相信孔子的人恐怕不在少數。
“不過,師傅好學,想死在路上,寧願祈求人們認識我,相信我。急蓋天地壹體之仁。”
陽明先生可以算是孔子永遠的知音。他說:孔老師處於壹種恐懼和急迫的狀態,就像自己的孩子丟了壹樣。他在路上到處尋找這個心愛的孩子,甚至沒有時間坐下來找個地方休息壹會兒。孔子這樣做是為了祈求別人的理解和信任嗎?不是,是因為他有壹顆聖人的心,把宇宙萬物當成壹個整體,把世界上每個人的痛苦都當成自己的痛苦,所以他才那麽渴望告訴對方。
“唉!若此非天地精誠合壹,誰能知大師之心?”
如果我們不真正把天下人都當成我們普通人,誰能理解孔子的心?
陽明先生本人就是這樣壹個視國家為家,視他人為己的聖人。陽明先生在他有限的57年生命中,把自己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國家和人民。
早在公元15年,明朝各地就頻繁發生內亂。年輕的陽明先生對時事感觸頗深,偶爾出居庸關,騎射追逐胡二,到處尋找防禦之策。他多次想給朝鮮寫信,為國家建功立業(後來被父親阻止)。
35歲時,陽明先生在北京掌管兵部。看到奸權當道,就陷害忠良。他不顧個人安危,大膽直言,以至於得罪了劉瑾,被判入獄,貶謫貴州隆昌,陷入困境,命懸壹線。這才在37歲的隆昌悟道。
37歲的隆昌悟道後,陽明先生修煉出了壹顆“不可觸摸”的心。在生命的最後20年裏,他多次為朝廷和國家立下赫赫戰功――壹是剿滅了“聯四省,積兵多年”的南幹窩賊;然後不顧紅色家族的災難,對國王忠心耿耿,召集義士,僅用壹個多月就平定了策劃已久的王寧叛亂。晚年生病時,奉命和平平定廣西思田叛亂,不發壹兵壹卒。然後在回家的路上,把八寨端騰峽的瑤民暴動消滅了。連續打了兩個勝仗後,陽明先生病急亂投醫,在回家的路上含淚而死。沿途的百姓,聽到噩耗,由遠及近堵住了道路,哭得地動山搖,像是喪親壹般。
在如此繁忙的軍政生涯中,陽明先生念念不忘的就是講課救人。“天下第壹,誰急於講學?”世界上還有比解釋良心的知識更重要的事情嗎?
“天下之君子,只服其良知,故能公允是非,喜惡,視他人為己,視國家為家,融天地萬物。”人世間若能獲得壹顆良知,自然能明辨是非,好惡壹致,以己待人,以國為家,以天下萬物為壹。
他還說,“古人之所以能視善為己有,視惡為己有,視民之饑為己饑,而壹夫不能得。若推而收之於溝者,必有良心,乞自憐也。”古代的聖賢看到別人做好事也是壹樣的開心。看到別人做壞事,就像自己做壞事;看到人民的饑寒交迫,就像身處饑寒交迫之中。如果還有壹個人沒有被救出來,還在深溝裏,那他就覺得自己好像在深溝裏。
陽明先生曾吐露心聲:“怎敢以大師之道為己任?”
在陽明先生看來,“孔孟之道,明如日月”,而“沒有孔孟之道,他要的是放棄日月之明,希望照耀螢火蟲。”
陽明先生怕的是他不能發揚聖人之道,怕的是他不能完美地繼承孔孟之道。
他用自己波瀾壯闊的壹生,真實地詮釋了聖人之道的宏大與浩瀚。孔孟死後兩千年,後人親眼目睹了孔孟的真道究竟是什麽,正如中庸之道所說,“考三王而不惑,建天地而不矛盾,確信壹切鬼神,不朽而不惑。”
3.陽明學與孔孟有直接聯系。
陽明先生的得意弟子徐哀曾這樣評價楊先生的道:“即若易則高,若粗則精,若近則無窮。”
徐哀剛接觸陽明學時,並不能完全理解,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最初聞先生之教,實在驚世駭俗,不知道如何是好。直到他真正修行悟出了陽明心學,他才從內心完全相信陽明先生的學問是對孔子的蒙蔽――反身修行,然後他才相信王先生的學問是孔子的直傳。
陽明先生生前,他的學識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直到明朝萬歷十二年(公元1584年),明神宗頒布法令,與王守仁壹同祭拜孔廟。下壹代只有四個這樣的榮譽。從鄭德早年開始,陽明先生就創立了他的學派。經過80年的傳播和努力,陽明學終於得到了官方的認可。陽明先生本人也是公認的“真儒”——《明神宗實錄》記載,“心性本原,與聖賢無異,歷來崇諸聖賢,無壹如他”。
“致良知”這個詞是陽明先生晚年提出來的。
這三個字來之不易。“‘良心’這個概念來源於很多艱辛。”
這三個字有理有據,其中“知”論出自孔子,“良知”論出自孟子。
孟子說:“有能力而不學的人,善於此道。”:不操心的人有良心。"
孟子也說:“學之無道,只求心安。”找回失去的心,才是學習之道。
陽明先生也說:“聖人之道,自足也。”每個人心中都有壹個聖人,每個人都有這種完美而明亮的能量和智慧。
只要我們去除自己的私欲,清除藩籬,恢復心中的本體,就能找到心中的聖人之道。
孔子說“仁”,孟子說“義”。
孟子曾經說過:“慈悲是仁的目的;:恥惡之心,義之端;心之辭,禮之終;是非之心,也是智慧之端。"
儒家所說的五德——仁、義、禮、智、信,都源於“心”,即良知之心。以此良知為根,仁、義、禮、智、信的品德就會顯露出來。
陽明先生認為:“不要無知到良心之外。所以,‘致良知’是學習的大胸懷,是聖人教人的第壹義。”
4.中國文化是實踐的學問。
中國文化是聖人文化,聖人思想是中國文化的源頭。無論是孔子、孟子還是陽明先生,古代先賢留給我們的不是經典著作中的文字,也不是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而是他們輝煌的壹生所展示的人格力量。
中國文化是智慧之學,聖賢經典是我們待人接物大智慧的源泉。無論是孔孟之道,還是陽明心學,來源於歷史的都是現實。聖賢的智慧可以解決棘手的現實問題,改變我們平庸的生活狀態,引導我們的生活走向幸福和光明。
所以,中國文化不是壹門學問,而是壹種實踐,壹種變革的力量。
今天我們紀念孔子,到底要紀念什麽?
我們應該紀念的是先賢的精神,
我們應該學習的是聖賢之心,
我們應該實踐的是聖人之道。
我們應該像500年前的陽明先生壹樣,繼承和發揚孔子的教誨,為天地立命,為百姓立命,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世世代代平安。
聲明:原文章版權歸“良心院”所有
未經授權,任何組織、機構和個人不得二次轉載或修改。